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crtE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汪靖超 孙东平 +2 位作者 杜桂彩 郭道森 李荣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6-279,共4页
噬夏孢欧文氏菌基因crtE编码GGPP合成酶。通过PCR扩增获得crtE基因,克隆进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ET-15bcrt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工程菌;重组GGPP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2%。重组蛋白... 噬夏孢欧文氏菌基因crtE编码GGPP合成酶。通过PCR扩增获得crtE基因,克隆进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ET-15bcrt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工程菌;重组GGPP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2%。重组蛋白以包含体形式存在,包含体经洗涤、尿素溶解、复性并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重组噬夏孢欧文氏菌GGPP合成酶,带有His-tag的该蛋白分子量为34kDa,pI值为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夏孢欧文氏菌 crtE GGPP合成酶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产生新抗生素Echcin Ⅰ的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景晶 王金生 方中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51-551,共1页
Echcin Ⅰ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EI/MS谱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离子峰为654,FAB/MS和SCI/MS谱均有一强的655峰(M+H)^+,根据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式为C_(10)H_(87)ON_5,精确分子量为653,6856。Echcin Ⅰ的紫外吸收... Echcin Ⅰ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EI/MS谱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离子峰为654,FAB/MS和SCI/MS谱均有一强的655峰(M+H)^+,根据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chcin Ⅰ的分子式为C_(10)H_(87)ON_5,精确分子量为653,6856。Echcin Ⅰ的紫外吸收为189nm;主要的红外吸收峰是3367,3282,1605(-NH_2)∶2920,2849(-CH_2-),722(-C-(CH_2)_n-C-)。~1H-NMR的主要谱线有(δ_(TMS)^(CD_3OD))∶0.84t,1.25s,1.36d,1.46m,1.55m,2.63s,2.70m和3.56d。尽管使用了高分辨的核磁共振仪进行测量,Echcin Ⅰ的^(13)C-NMR谱仅出现15条谱线,即(ppm)∶14.7(-CH_3),23.9,26.9,27.0,27.1,27.2,30.8,31.1,33.4,37.6,39.0,39.7,40.9(-CH_2-),52.5(-CH-)和71.2(-CH-),结合使用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分析,得出Echcin Ⅰ的化学结构为3-羟基-11,19,27,35-四氨基-正四十烷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欧氏杆菌 抗生素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苷降解菌筛选及改良菜籽粕营养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张寒 韩梅 +7 位作者 郑竟成 罗质 雷芬芬 陈东 周力 何东平 刘曙 洪坤强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8,43,共8页
为改善菜籽粕的营养价值,以腐烂菜籽粕为原料,硫苷为唯一碳源,筛选可高效降解菜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硫苷的菌株,并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以筛选得到的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单菌或组合菌对菜籽粕进行固态... 为改善菜籽粕的营养价值,以腐烂菜籽粕为原料,硫苷为唯一碳源,筛选可高效降解菜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硫苷的菌株,并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以筛选得到的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单菌或组合菌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并以硫苷降解率和粗蛋白质增加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混菌发酵菌株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获得2株硫苷降解率大于25%的菌株B3、B16,经鉴定分别为欧文氏杆菌(Erwinia tasmaniensis)、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相较于单菌发酵和两菌、三菌组合发酵,四菌组合发酵的硫苷降解效果最好;四菌组合发酵中B3、B16、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分别为15%、5%、15%、10%时,固态发酵菜籽粕中硫苷含量为(18.97±0.29)μmol/g,降解率为(39.31±0.91)%,粗蛋白质含量为(33.54±0.12)%,增加率为(33.62±0.47)%。综上,通过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可有效降解硫苷,提高粗蛋白质含量,改善菜籽粕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微生物发酵 硫苷降解 欧文氏杆菌 鸡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对花器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刘振亚 苏宣乐 +4 位作者 唐丽 蒋思铭 李亚鹏 但红侠 张王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68,共8页
【目的】筛选出抑制梨火疫病的药剂,为梨火疫病的绿色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22种抗生素,评价其在库尔勒香梨花器上的安全性。【结果】13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在抑菌圈直径达到9 mm时,氯霉素①... 【目的】筛选出抑制梨火疫病的药剂,为梨火疫病的绿色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22种抗生素,评价其在库尔勒香梨花器上的安全性。【结果】13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在抑菌圈直径达到9 mm时,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诺氟沙星的药剂有效浓度由低至高是5.30、7.60、9.88、11.64 mg/L,使用同等剂量下4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药剂;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红霉素分散片、诺氟沙星对库尔勒香梨花器的危害较轻。【结论】氯霉素①、诺氟沙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可在田间防治梨火疫病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抑菌圈法 室内毒力测定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药剂对梨火疫病防病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史应武 牛新湘 +8 位作者 杨红梅 楚敏 包慧芳 王宁 詹发强 林青 杨蓉 龙宣杞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2-1440,共9页
【目的】筛选出对库尔勒香梨(简称香梨)梨火疫病高效的防病药剂,分析不同药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000×10^(8)CFU/g贝莱斯芽孢杆菌DP、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设置12个处理... 【目的】筛选出对库尔勒香梨(简称香梨)梨火疫病高效的防病药剂,分析不同药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000×10^(8)CFU/g贝莱斯芽孢杆菌DP、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设置12个处理。【结果】高、中、低剂量Bacillus velezensis TK2019(以下简称Bacillus velezensis)可湿性菌粉、1.8%辛菌胺醋酸盐、3%噻霉酮微乳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分别对大田香梨梨火疫病的防效为71.64%、65.22%和51.30%,66.69%、56.18%和40.30%,66.50%、58.19%和41.89%,72.28%、60.49%和54.22%,其中Bacillus velezensis可湿性菌粉稀释浓度107 CFU/mL、6%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可显著降低梨火疫病的发生。【结论】Bacillus velezensis菌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对梨火疫病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噻霉酮微乳剂,较好地抑制梨火疫病的发生,控制发病枝条的数量,提高了香梨单果质量、改善果实品质、提升香梨果实防御酶活性,且高浓度生防菌改善作用更佳,施用后对香梨树生长发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贝莱斯芽孢杆菌 梨火疫病 辛菌胺醋酸盐 噻霉酮微乳剂 春雷霉素 解淀粉欧文氏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毒力因子代谢能力分析
6
作者 柏晓玉 朱丽英 +5 位作者 包慧芳 江凌 朱静 顾美英 朱艳蕾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20,共10页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 【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干旱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对其发酵液进行活性筛选;鉴定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及验证其发酵液提取和活性,分析粗提液对欧文氏菌毒力因子代谢影响,并采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检测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挑选相似结构化合物验证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结果】获得一株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K-9,其与Streptomyces rubradiris strain NBRC 14000 T相似性达到99.72%。该菌发酵粗提液具有明显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有效降低紫色杆菌CV026产紫色素和梨火疫病原菌的游动能力,并对梨火疫病原菌生物膜、胞外多糖和胞外酶等毒力因子产生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从链霉菌K-9粗提液中得到635种化合物,苯基丙烯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等5种明显群体感应抑制化合物。【结论】干旱区放线菌K-9为Streptomyces rubradiris,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能显著抑制欧文氏菌毒力因子的产生,并发现了多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抑制剂 干旱地区放线菌 欧文氏菌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虫复合技术在梨火疫病疫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杨磊磊 杜会英 +8 位作者 盛强 魏志鹏 张广杰 徐安东 王易芳 杨文君 王赞 马德英 黄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93-2400,共8页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联合,开展菌剂、牛粪香梨枝条配比、酵化时间的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明确疫木发酵关键技术参数,以及白星花金龟最佳取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5种腐解菌+牛粪处理最高发酵温度均已超过55℃,其中EM菌剂腐解效果最好,LK菌剂次之。发酵产物经菌虫复合转化12 d后,幼虫质量增加5.32~8.38 g,虫砂量可达36.93~83.55 g,虫砂转化率最高可达94.26%。综合考虑降低牛粪添加比例、酵化时间及物料处理成本,LK菌剂、添加40%的牛粪及酵化25 d为白星花金龟幼虫最佳取食组合方案,且发酵产物以及白星花金龟转化产物虫体和虫砂中均未检测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研究表明,微生物与白星花金龟相结合对香梨疫木枝条有较好的转化率,通过白星花金龟实现了疫木枝条的资源化利用,且阻断了疫木枝条传播病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菌 库尔勒香梨 疫木枝条 白星花金龟 腐解菌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和碳氮源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积累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丽 杜桂彩 +3 位作者 凌树宽 陈建锋 李荣贵 郭道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3-186,共4页
供试的8种无机盐中,MgSO_4的单因子效应最好,可促进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的生长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在供试的4种碳源中,葡萄糖是最适碳源。噬夏孢欧文氏菌不能利用无机氮源,在供试的有机氮源中以酵母膏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 供试的8种无机盐中,MgSO_4的单因子效应最好,可促进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的生长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在供试的4种碳源中,葡萄糖是最适碳源。噬夏孢欧文氏菌不能利用无机氮源,在供试的有机氮源中以酵母膏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合成。培养基中的含碳量保持在2.45~4.90g/L,含氮量保持在1.60~2.40g/L时,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生长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均为有利,培养基的最适C:N为2.5:1。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初步实验证明,所得到的类胡萝卜素丙酮溶液在常温下稳定性较差,容易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从噬夏孢欧文氏菌细胞得到的天然色素成分比较复杂,在菌体中共检测到11种色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 无机盐类 碳氮源 胡萝卜素产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夏孢欧文氏菌crt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丽 吴柘 +2 位作者 郭道森 汪靖超 李荣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3-207,共5页
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可以累积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涉及的一系列反应都是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其中番茄红素环化酶由基因crtY编码,催化由番茄红素转化为β-胡萝卜素的酶促反应。本研究以噬夏孢欧文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可以累积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涉及的一系列反应都是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其中番茄红素环化酶由基因crtY编码,催化由番茄红素转化为β-胡萝卜素的酶促反应。本研究以噬夏孢欧文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crtY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进表达载体pET-15b,构建表达质粒pET-15b-crtY,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构建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重组番茄红素环化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通过镍离子树脂亲和层析和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了电泳纯的重组噬夏孢欧文氏菌番茄红素环化酶,该蛋白体外具有催化番茄红素转化为β-胡萝卜素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winia uredovora crty 番茄红素环化酶 纯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新型生产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姣 胡宗利 +2 位作者 陈国平 赵志平 陈绪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3-87,共5页
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出Erwinia herbicola的crtI基因,并连接到含强启动子Puc的表达载体pRKR5上构建表达质粒pRKR5-crtI,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将其导入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突变株TC72中,调控氧浓度诱导工程菌累积红色色素,经H... 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出Erwinia herbicola的crtI基因,并连接到含强启动子Puc的表达载体pRKR5上构建表达质粒pRKR5-crtI,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将其导入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突变株TC72中,调控氧浓度诱导工程菌累积红色色素,经HPLC和吸收光谱分析,工程菌中合成的色素为番茄红素,工程菌的生物量(干重)为2.36 g/L,番茄红素含量可达1.52 mg/g,与其他生产番茄红素的工程菌如大肠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相比,番茄红素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crtI基因 erwinia herbicola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土壤中梨火疫病菌存活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妹 韩丽丽 陈卫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4期127-130,共4页
为探究发病梨园土壤中是否存在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以及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2020—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市梨园采集土壤,利用划线分离法,采用Zeller选择性培养基从中分离病原细菌,并结合形态鉴定、PCR检测和致病性测试结果确认... 为探究发病梨园土壤中是否存在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以及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2020—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市梨园采集土壤,利用划线分离法,采用Zeller选择性培养基从中分离病原细菌,并结合形态鉴定、PCR检测和致病性测试结果确认梨火疫病菌E.amylovora,并对自然土壤中的E.amylovora持续分离。结果表明,发病梨园土壤中存在梨火疫病菌。梨火疫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可长达550 d,且分离菌株仍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该试验对库尔勒市梨园土壤中E.amylovora的是否存在和存活时间进行研究,其结果对土壤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梨火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erwinia amylovora 存活时间 PCR 致病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惠萍 范静华 +2 位作者 陈建斌 管瑜 母利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亿达枯荣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29.00μg/mL;其次是90%瓜爽和72%农用链霉素,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47.50μg/mL和54.00μg/mL...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亿达枯荣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29.00μg/mL;其次是90%瓜爽和72%农用链霉素,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47.50μg/mL和54.00μg/mL;75%百菌清、枯必治、80%杀菌狂、70%代森锰锌、50%万竞生和77%可杀得,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156.50~706.00μg/mL;50%氟吗霜疫克和15%庄园乐水剂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125μg/mL;20%叶枯唑抑菌效果较差,最低抑菌浓度为3000.00μg/mL;80%烟病速克净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高达6000.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 室内毒力测定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头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江涛 赵延存 +3 位作者 黄开红 李鹏霞 王毓宁 胡花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159,共5页
分别从蔬菜田土壤和采后芋头表面黏附土壤中分离纯化到267和244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实验,发现其中6个菌株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c)产生了清晰且明显的拮抗圈(直径>10 mm)。利用芋头对它们的... 分别从蔬菜田土壤和采后芋头表面黏附土壤中分离纯化到267和244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实验,发现其中6个菌株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c)产生了清晰且明显的拮抗圈(直径>10 mm)。利用芋头对它们的生物防控效果进行复筛,结果发现BGP14菌株发酵液处理芋头的发病率仅为6.7%,显著低于其他5个菌株(P<0.05)。根据BGP14的形态学特征、芽孢产生及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GP14(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GP14在芋头伤口上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并将病原菌Ecc的群体数量压制在一个较低水平。BGP14与病原菌Ecc联合处理芋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上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GP14对病原菌E.carotovora具有强大的拮抗活性,能够有效防治贮藏期芋头软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进化树 群体动态 系统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生物催化合成异麦芽酮糖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璐 李莎 +2 位作者 朱宏阳 环民霞 徐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大黄欧文氏菌细胞生物催化蔗糖合成异麦芽酮糖,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20%,CaCl_2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2 h;利用该条件下的固定化菌体细胞催化初...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大黄欧文氏菌细胞生物催化蔗糖合成异麦芽酮糖,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20%,CaCl_2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2 h;利用该条件下的固定化菌体细胞催化初始浓度为550 g/L的蔗糖溶液,异麦芽酮糖平均转化率在80%以上,半衰期为4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异麦芽酮糖 固定化 海藻酸钠 大黄欧文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致病性及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惠萍 范静华 +1 位作者 徐自怀 陈建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通过对云南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进行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chyrsanthemipv.zeae),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28~36℃,其中以32℃为最适,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42℃,致死温度53... 通过对云南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进行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chyrsanthemipv.zeae),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28~36℃,其中以32℃为最适,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42℃,致死温度53℃,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羽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永强 李梅 +2 位作者 牟登科 杨秀楷 曾大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8-80,84,共4页
春、夏雨水季节,在中山市横栏镇等地花本场发现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小苗叶片发生软腐症状,株发病率达70%~80%,损失严重。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菊欧氏杆... 春、夏雨水季节,在中山市横栏镇等地花本场发现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小苗叶片发生软腐症状,株发病率达70%~80%,损失严重。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此病在国内首次报道;室内药剂筛选显示硫酸链霉素可作为有效防治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羽 细菌病 软腐病 鉴定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亚种新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玲 柴兆祥 +1 位作者 李金花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4-251,共8页
采用棋盘式取样法,从正茬、重茬、连作2年和连作3年的马铃薯播前、现蕾期、成熟期和收获期4个不同阶段采集马铃薯根围土样。以稀释平板法,用选择性培养基CVP分离软腐欧文氏杆菌,共得到42个菌株。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的过程... 采用棋盘式取样法,从正茬、重茬、连作2年和连作3年的马铃薯播前、现蕾期、成熟期和收获期4个不同阶段采集马铃薯根围土样。以稀释平板法,用选择性培养基CVP分离软腐欧文氏杆菌,共得到42个菌株。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的过程中发现编号为GAUP-b410、GAUP-b492、GAUP-b416和GAUP-d34等4个菌株的主要性状一致,且与其他菌株的性状不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这4个菌株均能引起马铃薯薯片腐烂。对其中的2个菌株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其PCR产物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18个分离自中国大白菜上的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均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AUP-b410亦与这18个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菌株GAUP-b492与其中的16个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这4个菌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亚种(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根围土壤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瑞颖 胡丹丹 +2 位作者 顾金刚 左雪梅 胡清秀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9,共7页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细菌性软腐病,主要侵染子实体,可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从刺芹侧耳主产区福建和河北采集罹病样品,分离到3株病原菌菌株ES4-1、ES1-9和ES1-10,病原菌菌落乳白色,直径约1mm,中间稍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细菌性软腐病,主要侵染子实体,可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从刺芹侧耳主产区福建和河北采集罹病样品,分离到3株病原菌菌株ES4-1、ES1-9和ES1-10,病原菌菌落乳白色,直径约1mm,中间稍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阴性,菌体短杆状,0.5~1.0μm×1.0~2.0μm,以单生为主,有时成双,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气,氧化酶阴性。进一步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gyrB、rpoB、atpD、infB 4个管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引起刺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在分类上属于欧文氏菌属,暂定为Erwin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细菌性软腐病 欧文氏菌 16S RDNA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谷 徐秉良 +2 位作者 梁巧兰 徐琼 吴根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试验测定了纳米硅、草酸、硅酸钠和硫酸亚铁4种化学物质在不同浓度下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和诱导抗病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3种浓度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1 g/L纳米硅、0.15 g/L草酸和0.2 g/L硅... 本试验测定了纳米硅、草酸、硅酸钠和硫酸亚铁4种化学物质在不同浓度下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和诱导抗病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3种浓度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1 g/L纳米硅、0.15 g/L草酸和0.2 g/L硅酸钠3种化学物质对软腐病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且诱导抗病效果较好,分别达到62.28%、77.56%、88.46%;经3种化学物质诱导处理后再进行接种,诱导处理和接种期间彩色马蹄莲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硅酸钠处理后彩色马蹄莲叶片组织内POD、PAL活性高于纳米硅和草酸处理,草酸处理后叶片组织内PPO活性高于纳米硅和硅酸钠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细菌性软腐病菌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番华彩 白亭亭 +4 位作者 郭志祥 杨佩文 李迅东 尹可锁 曾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5-790,共6页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致病性,病原菌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Erwinia chrysanthemi相符。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的测序结果与E.chrysanthemi(序列登录号:GU811708)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E.chrysanthemi),该病害是近年来发生在云南植蕉区的一种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鉴定 菊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