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4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由PAI-1启动子序列从-804至+17间不同长度片段驱动,体外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非诺贝特能使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降低,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还可使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当转染质粒含有PAI-1启动子序列-636^+17、-449^+17-、276^+17 bp 3个片段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表达质粒(PPAR-αpSG5)的细胞在非诺贝特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抑制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其活性,调节PAI-1的基因转录,PPARα参与非诺贝特对PAI-1基因的表达调控。展开更多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正迅速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也标志着免疫治疗2.0时代的到来。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对精准医学提出更高要求,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正迅速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也标志着免疫治疗2.0时代的到来。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对精准医学提出更高要求,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预后生物标志物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D-L1表达水平、肿瘤基因组异质性与肿瘤新抗原、T细胞特点、肿瘤微环境以及机体整体状态等。本文将针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及其研究前景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ErbB受体反馈抑制物1(ERRFI1)在成年昆明小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取脑组织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丘脑、小脑和海马等部位,采取RT-PCR、real time RT-PCR检测ERRFI1 mRN...目的:探讨ErbB受体反馈抑制物1(ERRFI1)在成年昆明小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取脑组织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丘脑、小脑和海马等部位,采取RT-PCR、real time RT-PCR检测ERRFI1 mRNA在各脑区的表达情况;采取Western Blot检测ERRFI1蛋白质在各脑区的表达情况;再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方法对不同部位脑组织ERRFI1蛋白质进行表达与定位情况的研究。结果:ERRFI1 mRNA在小鼠脑组织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丘脑、小脑和海马等部位均有表达,且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而ERRFI1蛋白质在小脑的表达显著高于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丘脑和海马(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RFI1在大脑皮质及脑干的部分神经元、海马少数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海马分子层及多形层的胶质细胞、小脑的部分神经元、浦肯野细胞、高尔基细胞等呈阳性表达,嗅球的小球周细胞、僧帽细胞、颗粒细胞等也呈阳性。结论:ERRFI1在成年昆明小鼠的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4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由PAI-1启动子序列从-804至+17间不同长度片段驱动,体外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非诺贝特能使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降低,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还可使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当转染质粒含有PAI-1启动子序列-636^+17、-449^+17-、276^+17 bp 3个片段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表达质粒(PPAR-αpSG5)的细胞在非诺贝特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抑制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其活性,调节PAI-1的基因转录,PPARα参与非诺贝特对PAI-1基因的表达调控。
文摘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正迅速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也标志着免疫治疗2.0时代的到来。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对精准医学提出更高要求,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预后生物标志物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D-L1表达水平、肿瘤基因组异质性与肿瘤新抗原、T细胞特点、肿瘤微环境以及机体整体状态等。本文将针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及其研究前景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