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
1
作者 覃文文 白碧璇 +3 位作者 韩春阳 戢晓峰 谷金晶 田毕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跟驰状态反映车辆间的跟随风险程度,为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跟驰状态变化路径,本文利用无人机拍摄视频数据,构建基于高阶马尔可夫链的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模型。首先,从视频数据中提取跟驰车辆轨迹特征,采用因子... 跟驰状态反映车辆间的跟随风险程度,为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跟驰状态变化路径,本文利用无人机拍摄视频数据,构建基于高阶马尔可夫链的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模型。首先,从视频数据中提取跟驰车辆轨迹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表征跟驰状态的公因子特征;其次,利用K-Means++算法对公因子特征进行聚类,将小客车跟驰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强弱过渡区间这3种状态;最后,引入高阶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结果表明:强跟驰和弱跟驰状态的转移存在状态转移的过渡区间,强跟驰时,前导车对跟驰车有较强的制约性,跟驰车辆速度随前导车变化而发生延迟性变化,随着跟驰状态由强转弱,制约性会逐渐降低;七阶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7.6%以上;3种跟驰状态的自转移概率分别为97.57%、98.90%和96.74%,状态之间的转移方面,强跟驰与弱跟驰直接转移概率较低,过渡区间在转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预测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时具有优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前车碰撞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转移预测 高阶马尔可夫链 跟驰状态 山区双车道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语义理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范成伟 李敏 +1 位作者 胡郢 刘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25-3036,共12页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模糊性特点,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风险状态,建立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从人、物、环、管、技5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其...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模糊性特点,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风险状态,建立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从人、物、环、管、技5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其次,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获取指标初始权重,通过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Fuzzy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FDEMATEL)计算指标中心度,将初始权重与中心度相结合,构造综合影响度,得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关键影响因素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件运输与堆放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教育与培训;最后,采用二元语义原理表达、转化和集结评价信息,对某装配式住宅小区施工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等级为“一般以上”,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能够客观反映风险状况,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装配式建筑 风险评价 序关系分析法 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二元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鲍学英 申中帅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73,共10页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中各优化目标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机群配置多目标决策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C-OWA)法与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结合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其次,采用基于莱维飞行机制的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求解该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铁路路基工程某标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多目标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提前75 d,成本降低203.257万元,绿色指数提升5.250%,碳排放量降低1.305 t。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铁路路基机群配置 碳排放 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法 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法 基于莱维飞行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CRITIC-VIKOR模型在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立 李智俣 +3 位作者 何瑞春 王治利 徐重岐 赵冬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6-1674,共9页
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结合山区干线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社会因素、驾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道路因素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8个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指... 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结合山区干线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社会因素、驾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道路因素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8个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折中妥协多属性决策法(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对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G1-CRITIC-VIKOR模型的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比选方法。以中国西部6条山区干线公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1-CRITIC-VIKOR模型的评价效果与传统的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综合评价法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具有更好的辨识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评价 山区干线公路 组合赋权 秩和比法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船舶DMCC发动机整机性能优化
5
作者 蒋更红 才正 +1 位作者 范金宇 黄加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152,共9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下,实现NO_(x)排放和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的同步下降。为避免大规模试验带来的成本增加,首先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DMCC发动机排放的NO_(x)体积分数、BSFC和指示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将所建模型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对NO_(x)的体积分数和BSFC进行优化,并将Pareto前沿解集代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寻找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与原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大于0.95,均方根误差小于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NSGA-Ⅱ获取的最佳控制参数与优化前(原机工况)的相比,NO_(x)的排放量下降74.5%,仅为3.47 g/(kW·h),BSFC平均下降6.7%,仅为203.5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机坪运行安全关键风险因素识别及作用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明捷 殷天策 冯思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2-2079,共8页
为提高航空器在机坪区域运行过程的安全水平,提升机坪运行效率,引入扎根理论,通过对某地区管理局共计17起典型航空器机坪事件进行分析,识别出11个威胁航空器机坪运行安全的风险因素;然后,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数(Interval Type-2 Fuzzy ... 为提高航空器在机坪区域运行过程的安全水平,提升机坪运行效率,引入扎根理论,通过对某地区管理局共计17起典型航空器机坪事件进行分析,识别出11个威胁航空器机坪运行安全的风险因素;然后,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数(Interval Type-2 Fuzzy Set, IT2FS)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 WOA)的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模型对航空器机坪运行风险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人员素质S1(10.34)、监管S11(9.96)、操作行为S2(9.94)、培训管理S9(9.90)中心度最高,在指标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可为机场制定机坪运行安全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扎根理论 区间二型模糊数 有序加权平均算子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ETO产品大批量定制的项目规划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少辉 纪杨建 +1 位作者 祁国宁 陈国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33-1840,共8页
针对按订单设计(ETO)产品大批量定制的特点,提出基于项目主规划的快速项目规划方法.在ETO产品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项目主规划,对基于项目主规划的项目规划派生流程进行了研究,对项目规划派生过程中用到的项目规划规则库进行描述;基于... 针对按订单设计(ETO)产品大批量定制的特点,提出基于项目主规划的快速项目规划方法.在ETO产品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项目主规划,对基于项目主规划的项目规划派生流程进行了研究,对项目规划派生过程中用到的项目规划规则库进行描述;基于规则的项目规划派生能够快速生成ETO产品大批量定制的项目规划,提高项目规划效率.以柴油机产品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中建立柴油机的项目主规划,实现柴油机大批量定制项目规划的派生,从而提高柴油机大批量定制项目规划效率,缩短项目规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订单设计 大批量定制 项目主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ETO产品配置设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丁俊健 谈士力 +1 位作者 宋晓峰 孙亚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按订单设计(engineering-to-order,ETO)的定制产品因产品族结构比较复杂,产品间结构差异较大,设计过程涉及个人经验和灵感,并大量应用人机交互处理,难以实现设计自动化、程序化.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结构及智能行为,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 按订单设计(engineering-to-order,ETO)的定制产品因产品族结构比较复杂,产品间结构差异较大,设计过程涉及个人经验和灵感,并大量应用人机交互处理,难以实现设计自动化、程序化.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结构及智能行为,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容错、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及联想功能,符合ETO配置设计的特点.通过对ETO定制产品需求的分析,构建并训练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BP神经网络,训练好的网络蕴含着ETO配置设计规则和经验.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订单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配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失火状态下柴油机半阶次抖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汪西力 黄锋 +2 位作者 赵之升 曾小春 王毅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进一步降低柴油车发动机在非失火状态下的怠速抖动水平,分析和优化发动机怠速半阶次能量成分。基于“激励源–传递路径–响应”模型及柴油车半阶次抖动“鱼骨图”方法进行发动机运行稳定性分析,并重点进行燃烧差异分析及验证。结果表... 为进一步降低柴油车发动机在非失火状态下的怠速抖动水平,分析和优化发动机怠速半阶次能量成分。基于“激励源–传递路径–响应”模型及柴油车半阶次抖动“鱼骨图”方法进行发动机运行稳定性分析,并重点进行燃烧差异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引起整车车内半阶次抖动的根本原因为:各气缸喷油量轻微差异导致配对气缸燃烧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差值及燃烧激励差异,使转矩和转速波动一致性较差,从而诱使半阶次抖动发生。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一种喷油量均衡控制方法,可均衡燃烧激励转矩差异,明显抑制柴油车发动机半阶次抖动能量,振动速度可优化80.6%左右,解决车辆半阶次抖动问题。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缸内直喷柴油机非失火状态下的半阶次抖动问题,且对于车辆长期使用后喷油孔磨损加剧的情况依然保持较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半阶次抖动 非失火 均匀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FANP-TOPSIS-TIFCE法的大跨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龙飞 吴杨 +2 位作者 王晨 冉冰川 郑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针对传统方法子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TIFANP)、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 针对传统方法子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TIFANP)、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和三角直觉模糊综合评价(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IFCE)的大跨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大跨桥梁安全状态分层指标体系,采用TIFANP法确定考虑指标相互影响后的权重;其次,引入TOPSIS法分配指标各截面权重,进而获得子指标取值;然后,将桥梁安全状态划分为5级,通过TIFCE法构建指标在不同等级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函数,据此建立对应判断矩阵,并进行桥梁安全状态指数综合计算;最后,以某大跨悬索桥监测数据为依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处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专家评分时的不确定,可为运营期大跨桥梁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桥梁 安全状态评估 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三角直觉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次搜索MUSIC的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算法研究
11
作者 范振芳 黄晋英 +1 位作者 刘思远 卫焦霖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1-268,共8页
叶端定时(blade tip timing,BTT)技术是当前研究重大装备动叶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趋势,但BTT技术固有的非均匀、欠采样特性诱使动叶片振动参数辨识困难。本文围绕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问题,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 叶端定时(blade tip timing,BTT)技术是当前研究重大装备动叶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趋势,但BTT技术固有的非均匀、欠采样特性诱使动叶片振动参数辨识困难。本文围绕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问题,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提取动叶片异步振动幅值和异步振动频率的非整数阶次;随后,改进现有多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提出基于阶次搜索-多信号分类(engine order search-based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EOS-MUSIC)算法的动叶片异步振动频率整数阶次搜索策略;最后,融合EOS-MUSIC算法与FFT算法分析结果辨识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基于MATLAB软件仿真动叶片异步振动信号,与现有MUSIC算法比较,验证了EOS-MUSIC算法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在离心压气机试验台开展叶轮叶片振动试验,与应变片法相比,EOS-MUSIC算法频率辨识绝对误差为3.36 Hz,相对误差仅为0.53%。本文在FFT算法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阶次搜索辨识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克服了现有MUSIC算法搜索周期长和辨识精度低的难题,为动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端定时(BTT) 异步振动 阶次搜索(EOS)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交通流下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迹规划方法
12
作者 程国柱 陈永胜 +1 位作者 王文志 徐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为提升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面向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混行的异质交通流环境,提出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 为提升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面向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混行的异质交通流环境,提出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迹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通行时间和延误作为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表征指标,建立合流次序优化函数,采用并调整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算法,获得最优合流次序;其次,依据合流次序,建立最小化加速度和急动度的CAV合流轨迹规划(Minimize Acceleration and Jerk Trajectory Planning,MAJTP)函数,运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车辆纵向最优轨迹解析解,进而形成高速公路合流区CAV协同控制方法;最后,联合运用SUMO软件和PYTHON库,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交通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CAV渗透率分别为0.2、0.4、0.6和0.8时,相较于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算法,基于MCTS算法的合流次序优化方法累积延误分别降低5.75%、8.84%、12.24%和11.06%;相较于最小化加速度的车辆轨迹规划(Minimize Acceleration Trajectory Planning,MATP)方法,MAJTP方法平均急动度更趋近于零,驾乘人员舒适性有所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管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合流次序 轨迹规划 蒙特卡洛树搜索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车切入下驾驶人短时响应行为异质性建模与分析
13
作者 巩喆 杨轸 +1 位作者 郑瑞平 袁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旁车切入是一种常见且存在潜在风险的驾驶场景,尤其当前车以低速和小间距切入时,后车驾驶人可能被迫采取紧急制动等行为,影响交通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驾驶模拟实验收集了360例不同切入速度和间距的前车切入工况数... 旁车切入是一种常见且存在潜在风险的驾驶场景,尤其当前车以低速和小间距切入时,后车驾驶人可能被迫采取紧急制动等行为,影响交通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驾驶模拟实验收集了360例不同切入速度和间距的前车切入工况数据,分析驾驶人短时响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考虑异质性和参数间相关性的相关随机参数有序Probit模型,用以识别影响后车驾驶人响应决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平均边际效应显示,相比于前车无切入工况,前车以50 m和100 m间距切入时,后车制动概率分别增加47%和33%;以60 km·h~(-1)和80 km·h~(-1)速度切入时,制动概率分别增加31%和24%。相反,两个随机变量(后车驾驶人经验丰富和切入之前后车低速行驶)分别使后车驾驶人的制动概率降低6%和29%,加速度噪声大这一变量显著影响了这两个随机参数的均值。与传统模型相比,相关随机参数模型揭示了随机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识别出随机参数所捕获的未观测异质性显著抑制了后车驾驶人的制动决策概率。研究成果揭示了后车驾驶人在旁车切入场景中的行为特征,可为此类场景中的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策略开发及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异质性 相关随机参数有序Probit模型 旁车切入工况 驾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驱车型传动系Moan噪声分析与控制
14
作者 徐高新 陈慈龙 +1 位作者 袁振松 肖俊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4,140,共6页
前置后驱车型的传递链长,传动系与悬挂系统的中频区域的模态密度高,同时前置后驱车型的激励源复杂,主要包括发动机振动激励、扭振激励、传动轴阶次激励,同时还会存在倍频激励,有激励源复杂、模态密度高的特点。如果同时传动轴、悬挂的... 前置后驱车型的传递链长,传动系与悬挂系统的中频区域的模态密度高,同时前置后驱车型的激励源复杂,主要包括发动机振动激励、扭振激励、传动轴阶次激励,同时还会存在倍频激励,有激励源复杂、模态密度高的特点。如果同时传动轴、悬挂的车身接附点的灵敏度没有控制在合理水平以及与激励力避频,极易导致轰鸣、Moan等问题。以激励源-路径-响应理论为基础,结合单自由度系统振动隔离原理,研究并验证了高阶非共振区扭振与离合器迟滞阻尼的关系;同时通过传动系扭振的仿真分析确认扭振的关键节点得到最佳的减振措施的安装位置,最终解决了整车的Moan噪声。这里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4阶 Moan 高阶扭振 离合器迟滞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遥感指数的中国竹林植被信息提取
15
作者 郝嘉珩 郭毅超 +2 位作者 李浩 朱爱青 石雷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竹林是中国特殊的森林类型,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其光谱特征常与同纬度地区其他森林类型混淆。如何基于遥感技术精确提取中国的竹林分布,是个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新的时序遥感指数,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评估其对... 【目的】竹林是中国特殊的森林类型,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其光谱特征常与同纬度地区其他森林类型混淆。如何基于遥感技术精确提取中国的竹林分布,是个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新的时序遥感指数,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评估其对竹林信息提取的贡献作用,从而得以提高竹林信息提取的精度,进而为竹林资源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首先基于目视解译,选择竹林、常绿林、落叶林、草地、建筑、裸地、水体和道路8种土地覆被类型的训练样点,利用2022—2023年的哨兵(Sentinel-2A)影像,分析竹林与其他覆被的类似光谱特征差异;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能有效辨识竹林与其他林地光谱差异的3个单波段(Rc、RE1c和SWIRc)和两个多波段(MVIc和NDWIc)时序遥感指数;同时设计下面4种特征组合方案:原始波段+传统指数(FS1)、原始波段+传统指数+红边指数(FS2)、原始波段+传统指数+时序遥感指数(FS3)、原始波段+传统指数+红边指数+时序遥感指数(FS4),并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比较FS1、FS2、FS3和FS4对竹林提取精度的影响,分析时序遥感指数在竹林提取中的重要性,并与《2021中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报告》的统计数据对比,以验证提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4种组合方案中,土地覆被分类总体精度排序表现为:FS4>FS3>FS2>FS1,竹林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在FS4中也都是最大的,分别为0.95和0.85。方案组合结果比较表明:时序遥感指数的引入使竹林提取精度明显提升;FS4提取的竹林面积与统计数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从不使用时序遥感指数的FS2的17.53降低至7.46;构造的5个时序遥感指数都位于特征值重要性排序的前列,相对重要性均在75%以上,表明研发的时序遥感指数对竹林提取很有应用价值。【结论】引入时序遥感指数能够显著提高竹林提取的精度,基于多时相影像构建的时序遥感指数在竹林资源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遥感指数 竹林 重要性排序 Googleearthengine 随机森林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预警模式对疲劳驾驶人的接管安全性影响
16
作者 于健康 谢芮 +1 位作者 姜彦吉 董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76-3586,共11页
为探讨听觉预警和疲劳程度对驾驶人接管过程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试验平台,编码了固定间隔(300 ms、200 ms、100 ms)和渐进式间隔四种预警模式,采用TloadDback范式对25名被试进行疲劳诱导,对不同疲劳程度驾驶人接管过程进行主、客观测... 为探讨听觉预警和疲劳程度对驾驶人接管过程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试验平台,编码了固定间隔(300 ms、200 ms、100 ms)和渐进式间隔四种预警模式,采用TloadDback范式对25名被试进行疲劳诱导,对不同疲劳程度驾驶人接管过程进行主、客观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建立了接管安全性评估模型,量化评价不同预警模式和疲劳程度组合的安全水平。结果表明,驾驶人对渐进式预警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固定间隔。驾驶人疲劳状态和预警警示度是影响接管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接管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渐变式预警在低疲劳下的接管安全性综合评分最高,高疲劳下100 ms固定间隔预警综合评分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智能驾驶接管 人机交互 驾驶模拟试验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与气压传动综合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锋 黄长征 +1 位作者 罗昕 毛桂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86,212,共6页
为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液压挖掘机的综合探究性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液压挖掘机的虚拟样机,采用Multi-system 5060手持式液压测试仪、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挖掘机动作过程中的... 为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液压挖掘机的综合探究性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液压挖掘机的虚拟样机,采用Multi-system 5060手持式液压测试仪、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挖掘机动作过程中的压力、流量、发动机转速进行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执行元件的动作性能、压力冲击特性、压力损失特性等,完成了相关实验资源的建设,为引导学生设计及分析液压系统提供了理论和实测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实施方案,将实验分解为设备工况调研分析、回路设计、系统设计、实操优化4个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探究并解决真实的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 探究性实验 虚拟样机 工程实测 高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约车平台算法个性化定价、乘客履约率及其监管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苏苇 林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网约车平台算法个性化定价产生了复杂的市场影响,相比传统出租车服务,网约车乘客违约率达30%左右,因此算法个性化定价对乘客违约率的影响机制以及乘客是否履约的关键特征值得探索。文中尝试运用矩形Hotelling模型建立算法个性化定价与... 网约车平台算法个性化定价产生了复杂的市场影响,相比传统出租车服务,网约车乘客违约率达30%左右,因此算法个性化定价对乘客违约率的影响机制以及乘客是否履约的关键特征值得探索。文中尝试运用矩形Hotelling模型建立算法个性化定价与乘客违约率的因果关联机制,以两个网约车平台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揭示歧视性定价、乘客违约率与平台之间竞争强度的关系。进一步运用网约车平台订单大数据,以Bhattacharyya距离、提升决策树及改进拉斯维加斯方法(包裹法)等归纳学习工具对网约车平台百万量级订单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决定乘客是否履约的关键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平台进行个性化定价时乘客的最终消费选择主要取决于价格因素;而改进车辆匹配、派单策略及减少乘客候车时间可显著提高订单履约率。研究结果对网约车平台完善定价及运营策略以维持双边市场用户数量、保证平台持续成功运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反垄断部门干预平台个性化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算法个性化定价 特征工程 履约率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华礼 李欣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39,共8页
为针对性地解决转炉炼钢作业时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将熵权-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的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将指标分为人、物料设备、环境、管理及消防设施5大类,构建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指... 为针对性地解决转炉炼钢作业时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将熵权-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的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将指标分为人、物料设备、环境、管理及消防设施5大类,构建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复合语言对35个指标进行评价,引入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计算各语言的犹豫语言术语集(Hesitant Fuzzy Linguistic Term Set,HFLTS)模糊包络,再根据各专家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并将语言量化构成评价矩阵;基于熵权、BWM分别算得各指标权重,再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利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各指标及转炉车间的火灾风险等级。以河北省某炼钢转炉车间为例进行评估得出:该转炉车间的综合风险等级为I级(安全),其中动火监护的人员监管情况、氧枪法兰松紧度、炉前温度环境、作业现场物品摆放情况、作业巡查及设备检查情况和消防疏散通道堵塞情况仍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火灾风险评估 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WA) 熵权-最优最劣法(BWM) 物元可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与FORM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
20
作者 王佐才 张德林 辛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考虑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设计变量多重约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Latin hypercube design,LHD)构建试验组合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试验设计组合下的最... 考虑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设计变量多重约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Latin hypercube design,LHD)构建试验组合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试验设计组合下的最大挠度响应值。基于获取的训练样本,构建能够表征结构最大挠度值与随机输入之间映射关系的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建立的代理模型,以钢结构截面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符合规范要求与可靠度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一阶可靠性方法(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FORM),实现设计变量优化。通过比较具有相同设计变量上限,但下限分别为初始值的80%和70%两种优化设计方案,评估了两者在相同阈值以及不同阈值下设计变量的优化结果。最后对方案二在阈值为17 mm下的优化结果进行极限状态验算。结果表明:两个优化设计方案在阈值为17 mm下的优化结果更具合理性,并且方案二在同一阈值下具有更高的优化程度。随着阈值增加,优化程度增加,且腹板高度在较大阈值下对结果影响更大,而翼缘宽度在较小阈值下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基于可靠性的优化设计 KRIGING模型 一阶可靠性方法 钢板组合梁桥 极限状态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