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的伊犁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2
1
作者 穆振侠 田晓杰 +1 位作者 张玉祥 李子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依据ERA5再分析数据的分布特点,以0.25°×0.25°的网格为旱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单元,从危险性、脆弱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采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基础数据资料匮乏的伊犁河流域构建干旱灾害... 依据ERA5再分析数据的分布特点,以0.25°×0.25°的网格为旱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单元,从危险性、脆弱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采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基础数据资料匮乏的伊犁河流域构建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分时段校正后的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精度显著提高,可用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次高、高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北部,次高、高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次高、高易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伊宁市及周边地区,次高、高防灾减灾能力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45%、31.04%、16.13%、15.09%;旱灾风险区划图显示,低、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次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69%、2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分析数据 旱灾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的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婷婷 李斯胜 +4 位作者 于伟 能锋田 李星南 杨佳琳 熊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algorithm,PSO)算法优化模型,结合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中预测与实测风电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同增同减的趋势,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2.12 W,均方根误差为1000.18 W,相关系数为0.9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0.75 W,均方根误差为995.16 W,相关系数为0.94;测试集中ERA5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风电功率,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61.09 W,均方根误差为1150.86 W,相关系数为0.8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29.55 W,均方根误差为1117.39 W,相关系数为0.83,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好,PSO-BP模型相较于BP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该区域的风电功率预测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乏观测数据或观测数据质量不高的地区预测风电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BP神经网络 era5分析资料 粒子群优化算法 风电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再分析数据与观测降水的金沙江上游径流模拟
3
作者 吴志勇 张子昀 +3 位作者 刘杨合 何海 刘茜元 施怡然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212,222,共9页
针对金沙江上游观测站点稀疏以及高寒山区复杂水文过程导致的径流模拟难题,提出一种融合ERA5-Land再分析数据与观测降水的VIC模型模拟方案。基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遥感监测与模型输出的积雪覆盖率,并讨论了流域融雪径流变化特征以及... 针对金沙江上游观测站点稀疏以及高寒山区复杂水文过程导致的径流模拟难题,提出一种融合ERA5-Land再分析数据与观测降水的VIC模型模拟方案。基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遥感监测与模型输出的积雪覆盖率,并讨论了流域融雪径流变化特征以及气温对融雪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观测降水构建的VIC模型较难模拟流域真实的径流过程,而采用融合数据可将时段径流模拟的确定性系数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分别提高至0.80和0.74,相对误差降低至20%以内;模型输出的积雪覆盖率与遥感监测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流域融雪径流年际变化稳定,年内差异较大,呈现双峰特征,春季融雪径流与气温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融合降水 era5-Land分析数据 VIC模型 能量平衡模式 金沙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再分析与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哲辉 韩静妍 +1 位作者 桂敬聪 那嘉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1,共12页
为评估再分析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为地面参考,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命中率、误报率、关键成功率等评价指标,在日尺度上比较了再分析降水数据ERA5-Land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IMERG-Fi... 为评估再分析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为地面参考,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命中率、误报率、关键成功率等评价指标,在日尺度上比较了再分析降水数据ERA5-Land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IMERG-Final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比IMERG-Final,ERA5-Land在长江上游高原地形区的适用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对降水强度的严重高估及较高的误报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ERA5-Land和IMERG-Final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虽然ERA5-Land对降水事件的综合捕捉能力总体上强于IMERG-Final,但其对降水强度的模拟能力弱于IMERG-Final;在冬季ERA5-Land对降水事件的探测能力显著强于IMERG-Final,且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程度也高于IMERG-Final;IMERG-Final在夏季的精度则远高于ERA5-Land,表明在降水强度高的季节,卫星反演方法对降水的估算比气象模式再分析方法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数据 era5-Land IMERG-Final 误差分析 探测能力 地形影响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5对拉曼激光雷达水汽反演的标定与分析
5
作者 王雯慧 曹念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在探测大气水汽方面,拉曼激光雷达是精度较高的探测方法。探空资料经常用来对拉曼激光雷达反演水汽进行标定和对比分析,但是探空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局限性,在无探空数据时,拉曼激光雷达的标定和反演受限。ERA5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 在探测大气水汽方面,拉曼激光雷达是精度较高的探测方法。探空资料经常用来对拉曼激光雷达反演水汽进行标定和对比分析,但是探空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局限性,在无探空数据时,拉曼激光雷达的标定和反演受限。ERA5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相似度较高,时空分辨率比探空数据高。对安徽地区ERA5水汽混合比数据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徽两个探空站ERA5资料与探空资料的水汽混合比相关性较好,整体偏差较小。因此在无探空数据的合肥地区,选择ERA5再分析资料作为参考数据,对拉曼激光雷达反演水汽混合比进行标定。将标定常数代入水汽混合比的反演公式,得到水汽混合比在高度上的垂直廓线,将反演结果与探空站插值得到的合肥水汽混合比廓线进行对比分析,在0.5~1.5 km高度内,相对误差大概在-15%~7%范围内。结果表明拉曼激光雷达反演的水汽混合比与探空站插值得到的合肥水汽混合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ERA5资料对拉曼激光雷达反演水汽混合比标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激光雷达 水汽混合比 era5分析资料 探空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再分析数据集的黄河水源涵养区蒸散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江蕾 陈少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314-8325,共12页
蒸散发是水循环的关键要素,分析其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黄河水源涵养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该区域的蒸散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归因分析,有助于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基于机器学习与ERA5-lan... 蒸散发是水循环的关键要素,分析其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黄河水源涵养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该区域的蒸散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归因分析,有助于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基于机器学习与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2000—2022年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驱动要素去趋势方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区域。结果表明:(1)黄河水源涵养区蒸散发多年平均值分布区间为256.49—841.45 mm,空间分布特征为自东向西递减,整体呈增加趋势;(2)黄河水源涵养区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净太阳辐射、总降水量、相对湿度,不同子流域内的主导影响因素不同,主导影响因素与区域内的水热条件及下垫面状况有关;(3)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有着较好的模拟精度,可以作为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区间研究的数据来源,但是由于下垫面的复杂性,仍需要在研究区内开展适应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蒸散发 机器学习 era5-land分析数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5对三峡库区降水探测能力和适用性
7
作者 刘永志 刘瑶 +5 位作者 田锐 阮燕云 王祥 冯志州 毛玉鑫 王志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3-1172,共10页
卫星降水产品是缺失资料地区开展水文预报等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为评估卫星降水产品ERA5在时空格局上对降水的探测能力,提出耦合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评估模式,综合采用对比分析、成因分析、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以... 卫星降水产品是缺失资料地区开展水文预报等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为评估卫星降水产品ERA5在时空格局上对降水的探测能力,提出耦合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评估模式,综合采用对比分析、成因分析、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93−2023年的地面雨量计实测数据作为基准,开展ERA5再分析数据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三峡库区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且降噪效果较好,但在不同地形区域和降水强度下,精度差异明显;ERA5再分析数据在监测强降水事件上的能力有限,更适合枯季代替地面实测数据集使用;在地形平缓的区域,ERA5再分析数据与实测数据集的一致性更好,适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突变分析。ERA5再分析数据可作为实测数据缺失或不完整情况下的补充,应用于三峡库区长系列降水分析和历史气象数据的回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era5再分析数据集 时空特征分析 一致性 趋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压力分层气象数据的对流层散射传播斜延迟分析
8
作者 孙浩冉 刘强 +1 位作者 胡邓华 张爽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7,共8页
针对当前对流层散射湍流数值模型不能有效反映气象环境对对流层散射传播影响的问题,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引入基于三维射线追踪方法的高精度对流层散射延迟计算模型,并选择中国青藏高原、华... 针对当前对流层散射湍流数值模型不能有效反映气象环境对对流层散射传播影响的问题,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引入基于三维射线追踪方法的高精度对流层散射延迟计算模型,并选择中国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四川丘陵、云贵山地、陇蒙荒漠和东南沿海6个典型地理区域的12条散射链路,分别使用ERA5月平均压力分层数据(ERA5 MPL)与每小时压力分层数据(ERA5 HPL)2种数据集来计算,分析各链路对流层散射斜延迟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变化趋势,同时对2种数据集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对流层散射传播斜延迟的计算方法对于ERA5压力分层气象数据适用性较好,而且在不同链路上2种数据集所求得结果的最大标准差为2.9 m,授时精度相差不超过10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散射 斜延迟 RT 3D算法 era5数据 插值与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海浪再分析数据的风浪涌浪分离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万勇 沈培 范陈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83-1287,1312,共6页
为了探究和分析海浪中的主要成分,本文基于ERA5海浪再分析数据,依据能量因子分离风、涌浪的原理,研究了风、涌浪的平均波周期与风速的分布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离风、涌浪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TU方法。通过将TU方法... 为了探究和分析海浪中的主要成分,本文基于ERA5海浪再分析数据,依据能量因子分离风、涌浪的原理,研究了风、涌浪的平均波周期与风速的分布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离风、涌浪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TU方法。通过将TU方法与波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TU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在本文的研究区域中,TU方法与波龄方法识别风浪的正确率为98.57%和98.55%,TU方法与波龄方法识别涌浪的正确率为78.9%和65.1%,表明根据风速与平均波周期2个参数识别涌浪,TU方法效果比波龄方法更好。对高度计等缺少风向信息情况下分离风浪与涌浪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 涌浪 混合浪 风涌浪分离 era5分析数据 平均波周期 风速 波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芸欣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渗透,配合随高度倾斜的辐合—辐散叠加区,使层结趋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强对流天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 分析资料 冬季雷暴 强对流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条件下ERA5再分析数据对中国近海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爱莲 刘泽 +2 位作者 洪新 侯一筠 管守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80,共10页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是自1949年以来在浙江登陆的第三强台风,对中国近海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了研究ERA5再分析数据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本文利用统计方法,针对台风“利奇马”期间位于渤海(QF104)、黄海(Q...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是自1949年以来在浙江登陆的第三强台风,对中国近海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了研究ERA5再分析数据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本文利用统计方法,针对台风“利奇马”期间位于渤海(QF104)、黄海(QF108)和东海(QF5003)的三套浮标观测数据对ECMWF最新推出的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ERA5再分析风速、风向、有效波高数据与浮标观测数据的匹配度较好,平均周期与海面温度数据次之;2)ERA5再分析平均波向数据相对平滑,而实测数据波动性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利奇马” era5分析资料 浮标观测 10 m风速 有效波高 海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观测的全球海洋气象数据可用性分析
12
作者 南雪景 汪冬冬 +5 位作者 李肖霞 雷勇 张恩泽 杜珣 张雨潇 刘圆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8,共9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共享的志愿观测船(voluntary observing ships,VOS)2022年观测资料,本文对海洋气象观测数据到报率、数据可用率及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的数据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能同时观测基本气候变量(essenti...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共享的志愿观测船(voluntary observing ships,VOS)2022年观测资料,本文对海洋气象观测数据到报率、数据可用率及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的数据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能同时观测基本气候变量(essential climate variables,ECVs)的VOS定义为ECVs船舶,ECVs船舶的观测数据连续且规律变化。选取一条航程长且航线分布于不同海域的船舶与ERA5再分析数据对比,发现气温的数据可用性最佳,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ent,CC)月均值达0.9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相对偏差(relative deviation,RD)都较小;其次是气压数据,其CC月均值达0.85且RD仅为-0.12%;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观测数据表现较差,其CC月均值较低,相对湿度的RMSE较大,为9.16%,而风速的RD过大,达到27.32%。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海洋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观测船 基本气候变量 可用性分析 第五代全球大气分析数据(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的中国邻近海域极端波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文彦 张旭日 +2 位作者 张丽丽 尤再进 石洪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
极端波浪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进行海岸带风险分析和灾害预防的基础。文章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CMWFreanalys... 极端波浪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进行海岸带风险分析和灾害预防的基础。文章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CMWFreanalysisv5,ERA5),对中国邻近海域1979~2018年间极端波高展开时空特征分析,并统计了40a厄尔尼诺系数,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函数探究了近40 a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海域极端波高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计1979~2018年整个研究区域前2%极端波浪年均值在6~10 m间浮动,且整体趋势递增,在四季趋势变化中,春夏极端波高增长趋势较秋冬高,且波动明显,在年际极端波高变化趋势中有较大波动时大多伴随着厄尔尼诺或是拉尼娜现象的发生,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对GEV分布中位置参数的影响分布图和极端波高年、季节际趋势变化分布图,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的地区极端波高大多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端波高有较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波高 厄尔尼诺 中国海 era5(ECMWF第五代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5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在渤海和北黄海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耿姗姗 韩春花 +5 位作者 徐珊珊 杨锦坤 史潇潇 梁建峰 刘玉龙 武双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利用渤海和北黄海9个站位浮标的海面10 m气压和风速观测资料对ERA5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差异,累年逐月的相关性优于日均和... 利用渤海和北黄海9个站位浮标的海面10 m气压和风速观测资料对ERA5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差异,累年逐月的相关性优于日均和日极值,极端天气下的相关系数最低。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结果显示,气压再分析资料与观测值的偏差总体为负值,即高压再分析资料较观测值偏弱、低压再分析资料较观测值偏强,二者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偏差;风速统计结果显示,偏差与风力级别有关,大风速时,风速再分析资料普遍小于观测值。累年逐月再分析资料反映了研究区气压和风速的季节变化特征,偏差也呈现出季节性变化,且冬季的适用性优于夏季;极端天气情况下,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较差,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订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分析资料 海面气压 风速 相关系数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CRA)降水产品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15
作者 陈中钰 廖捷 +1 位作者 褚萌 吕纯月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0-1412,共13页
为研究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降水产品(CRA)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四川地区155个国家气象站1979-2021年降水观测数据为参考,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产品CFSR为对比评估对象,计算平均... 为研究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降水产品(CRA)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四川地区155个国家气象站1979-2021年降水观测数据为参考,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产品CFSR为对比评估对象,计算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标准差、相关系数,对三套再分析资料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误差分析等进行分析,评估CRA在四川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关于年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三套再分析资料均能反映出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四川盆地偏多的现状,但是仅CRA能较好反映降水极值区的位置和量级;(2)关于四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CRA四季降水分布几乎和观测一致,仅夏季降水比观测偏少,ERA5和CFSR降水分布及量级大多和观测不符,二者降水量大多比观测偏大;(3)关于降水时间变化特征,三套再分析资料均能反映出降水的季节性差异,但是仅CRA降水能较好反映月和季节降水的年际变化,CRA比EAR5和CFSR能更好反映四川降水的线性变化特征;(4)关于日降水均方根误差的空间分布,CRA的均方根误差最小,ERA5和CFSR在不同区域均方根误差大小各不同,从四季降水的相关系数、标准差、均方根误差,CRA在四季的相关系数均最大、在四季的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最小。综合来看,在反映四川降水特征方面,CRA优于ERA5、ERA5优于CFSR,CRA可以代替ERA5和CFSR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 era5 CFSR 分析资料 降水 适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大气再分析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16
作者 王开存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9-555,共27页
再分析基于物理模式对观测空白区域进行时间和空间插值,并提供未观测变量的估计,解决了观测站点稀疏且分布不规则的问题。为了提高精度,目前主流的全球大气再分析都同化尽可能多的观测数据,即全输入大气再分析。虽然模式和同化方法固定... 再分析基于物理模式对观测空白区域进行时间和空间插值,并提供未观测变量的估计,解决了观测站点稀疏且分布不规则的问题。为了提高精度,目前主流的全球大气再分析都同化尽可能多的观测数据,即全输入大气再分析。虽然模式和同化方法固定不变,但是观测系统一直在变,主要变化有现代探空观测的引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及卫星观测(1979年以来),以及地基和卫星观测仪器的更新换代。这些都会对大气再分析产品造成不均一性误差。因此,有关再分析能否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争议不断,也催生了稀疏输入再分析,比如20世纪再分析。为了降低观测系统演变的影响,稀疏输入再分析仅同化气压等少量地面观测,可使再分析延伸至19世纪中期。全球大气再分析地表分析产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但现有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在进行地表分析时差异显著。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再分析同化了地面站气温和湿度观测,后者进一步同化了陆面风速观测,美国的再分析系列都没有同化地面气温、湿度和风速观测,这使得美国的再分析与地面观测相比,一致性更低,而欧洲和日本再分析一致性更高。现在所有全球大气再分析都没有包含陆面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以及植被生长的年际变化,限制了其对地表变量的估计精度。本文梳理了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的历史演进以及它们的地表分析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分析 陆面分析 数据同化 气候变化 era5 JRA-3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插值方法分析的雷达反演三维风场与再分析风场融合试验
17
作者 韩颂雨 王丽吉 +4 位作者 康丽莉 刘永生 滕舟 周玲丽 陈晔峰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769,共13页
为构建融合雷达反演风场的格点化时空连续三维风场产品,以ERA5再分析风场作为初估场,双雷达反演组网的三维风场作为观测场,采用最优插值技术对二者进行了融合试验,用浙江区域6次降水过程的样本统计分析了ERA5再分析和雷达反演风场的误... 为构建融合雷达反演风场的格点化时空连续三维风场产品,以ERA5再分析风场作为初估场,双雷达反演组网的三维风场作为观测场,采用最优插值技术对二者进行了融合试验,用浙江区域6次降水过程的样本统计分析了ERA5再分析和雷达反演风场的误差及其误差相关性,按照误差结构分配权重,最终得到0.25°×0.25°分辨率逐时三维融合风场结果,用秒级探空检验表明:融合风场相较于ERA5风场准确性提高了,总体均方根误差减少6%(U分量),16%(V分量);相关系数提高0.02(V分量)。融合风场对再分析资料利奇马台风眼区附近偏小的风场进行了有效的修正,并填补了雷达反演风场的盲区,形成了完整且准确的风场产品,并在台风定位上,修正了ERA5风场环流定位的较多偏移。在暴雨和对流个例中,结合雷达反演风的小尺度信息,融合风场使得ERA5风场中原本不明显的辐合特征得以体现,提升了资料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风场 最优插值 双雷达风场反演 分析风场 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分析数据在玛纳斯河径流模拟中适用性研究
18
作者 刘渤 陈伏龙 +2 位作者 唐豪 姜龙 王统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8-1357,共10页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因素,但是因为流域地形复杂,上游没有足够实测数据的气象站点,流域水文过程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研究对象选取CMFD、ERA5-Land和CFSR 3种再分析数据,构建基于物理过程的SWA...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因素,但是因为流域地形复杂,上游没有足够实测数据的气象站点,流域水文过程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研究对象选取CMFD、ERA5-Land和CFSR 3种再分析数据,构建基于物理过程的SWAT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的AdaBoost模型,验证不同数据集在2种类型水文模型中径流模拟的适用性,选用纳什效率系数(NSE)和决定系数(R^(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数据集在AdaBoost模型中的表现要好于SWAT模型,各数据集和气象站NSE与R^(2)均有所提升,AdaBoost模型由于对输入数据的限制更少其更适用于资料缺乏地区。(2)验证期ERA5-Land在2种模型中拟合效果均为最好(ERA5-Land+SWAT:NSE=0.83,R^(2)=0.85;ERA5-Land+AdaBoost:NSE=0.87,R^(2)=0.87),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可为西北实测气象资料不足的干旱区径流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数据 AdaBoost模型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风资料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江夏 朱钰 +1 位作者 徐杰 姚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71,共12页
全球再分析海面风资料在波浪模拟和风能资源评估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风场资料种类繁多,且准确性在不同海域差异较大,使用时需要进行适用性分析。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和ERA-Interim再分析风场,利用多个站点的实测数... 全球再分析海面风资料在波浪模拟和风能资源评估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风场资料种类繁多,且准确性在不同海域差异较大,使用时需要进行适用性分析。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和ERA-Interim再分析风场,利用多个站点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其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并将再分析风场输入FVCOM-SWAVE波浪模型,对比了它们在常风天和台风天对波浪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1)常风天条件下ERA5和ERA-Interim资料在中国近海表现相似,风速较实测值略偏大,均能基本反映海表面风场变化和平均风速分布,吻合度指标在各站点均超过0.9;(2)ERA5对台风的模拟显著优于ERA-Interim,能较好模拟台风风速结构,对不同台风模拟精度差异大,整体上会低估台风风速;(3)风场质量是造成波浪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ERA5和ERA-Interim均能较好地模拟常海况下的波浪变化情况,而在台风浪的模拟中ERA5更优,“双台风”现象对风速和波浪的模拟准确度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 era5 分析风资料 适用性分析 波浪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中国近海浅水区域风能潜力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鑫 韩震 廖廓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5,共11页
风能潜力评估是风电场选址工作的基础。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再分析数据,采用风功率密度(Wind Power Density,WPD)中值、容量系数(Capacity Factor,CF)以及鲁棒性变异系数(Robu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CoV)三种指标... 风能潜力评估是风电场选址工作的基础。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再分析数据,采用风功率密度(Wind Power Density,WPD)中值、容量系数(Capacity Factor,CF)以及鲁棒性变异系数(Robu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CoV)三种指标,对中国近海浅水区域的风能潜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并且风能利用率最高,风功率密度中值和容量系数分别为400-900 W/m^(2)和0.45~0.7。总体来看,风功率密度中值从渤海到台湾海峡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台湾海峡到琼州湾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容量系数大小分布情况相似。(2)鲁棒性变异系数大小无明显分布规律,广东湛江近岸海域鲁棒性变异系数在0.70~0.75之间,风能发电量最为稳定,但该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程度较低。(3)福州近岸海域不仅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风能利用率,且发电量较为稳定,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是中国近海浅水区域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最佳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中国近海浅水区 era5分析资料 风功率密度 容量系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