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CASC9/miR-195-5p/E2F7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郑璇 黄兰香 +4 位作者 崔逸爽 吴亚男 洪紫谦 张梦诗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0,I0013-I0018,共12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ESCC中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实验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9、miR-195-5p和E2F7的表达,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调控关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DMY可以显著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细胞水平验证发现LncRNA CASC9在ESCC中高表达,DMY处理后可通过下调ESCC细胞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miR-195-5p在ESCC中表达下调,而E2F7表达上调。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LncRNA CASC9通过吸附miR-195-5p进而调控E2F7的表达。敲低E2F7可以逆转敲低miR-195-5p对ESCC细胞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而过表达E2F7可逆转过表达miR-195-5p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DMY可通过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抑制ESCC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LncRNA CASC9 miR-195-5p e2f7 食管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7介导CXCL5转录促进未分化甲状腺癌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星合 郭宏鹏 +1 位作者 李尤 孙成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7-913,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7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敲减E2F7的CAL-62细胞,实时PCR检测细胞中E2F7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将CAL-62细胞分为sh-NC组和sh-E2F7组,CCK-8法检测...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7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敲减E2F7的CAL-62细胞,实时PCR检测细胞中E2F7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将CAL-62细胞分为sh-NC组和sh-E2F7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将CAL-62细胞皮下注射入裸鼠并观察肿瘤生长。EPD网站在线预测CXCL5启动子的E2F7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敲减E2F7对CXCL5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实时PCR和ELISA检测敲减E2F7对CAL-62细胞CXCL5水平的影响。将CAL-62细胞分为sh-E2F7+空载体组和sh-E2F7+CXCL5组,进一步检测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对CAL-6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CXCR2/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敲减E2F7抑制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CXCL5启动子存在E2F7的结合位点,敲减E2F7降低了CXCL5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逆转了敲减E2F7对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还逆转了敲减E2F7对CAL-62细胞CXCR2/ERK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结论E2F7能够促进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XCL5转录介导的CXCL5/CXCR2/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7 未分化甲状腺癌 CXCL5/CXCR2/ERK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和侵袭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E2F7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源 甘麦邻 +3 位作者 罗嘉 谭娅 张顺华 朱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E2F7在骨骼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C2C12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小干扰RNA干扰C2C12成肌细胞中E2F7的表达,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并利用RT-PCR、CCK-8和EdU等技术检测在C2C12成肌细胞中干扰E2F7后...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E2F7在骨骼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C2C12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小干扰RNA干扰C2C12成肌细胞中E2F7的表达,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并利用RT-PCR、CCK-8和EdU等技术检测在C2C12成肌细胞中干扰E2F7后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2F7 mRNA表达水平在C2C12成肌细胞增殖期极显著高于分化期(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的细胞活率和新生细胞比率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扰E2F7显著提升了C2C12成肌细胞中Cyclin E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促进Cyclin D和CDK4的表达(P<0.01);并且干扰E2F7可显著促进E2F2 (P<0.05)和极显著促进E2F1及E2F3的表达(P<0.01),同时极显著促进与成肌细胞增殖相关microRNAs (miR-7、miR-25、miR-27和miR-92a)的表达(P<0.01)。【结论】干扰E2F7可促进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E2F7可能是通过调控经典E2Fs信号通路和成肌细胞增殖相关microRNA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7 C2C12成肌细胞 增殖 小干扰RNA 骨骼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转录因子E2F7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翟杨杨 卢大儒 +1 位作者 韩泽广 邓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570,共6页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非典型性E2F家族成员E2F7在肝癌细胞生长、分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E2F7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通过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技术上调或...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非典型性E2F家族成员E2F7在肝癌细胞生长、分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E2F7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通过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技术上调或下调E2F7基因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肝癌细胞株MHCC-H中β-catenin及其靶基因cmyc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E2F7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核浆分离实验检测过表达E2F7基因对β-catenin入核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异位表达E2F7与内源β-catenin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E2F7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01);转录因子E2F7可与β-catenin相互作用并促进β-catenin进入细胞核.转录因子E2F7可以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f7 肝细胞癌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7调控Rb/E2F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淑芳 周鸣 +6 位作者 刘华英 徐晓杰 彭聪 彭淑平 武明花 李小玲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1-888,共8页
BRD7是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克隆的一个新的Bromodomain基因,过表达BRD7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进程,同时发现BRD7基因可以调控Rb/E2F通路的活性.该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BRD7调控Rb/E2F通路的分子机制.通过蛋白质印迹和RT-... BRD7是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克隆的一个新的Bromodomain基因,过表达BRD7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进程,同时发现BRD7基因可以调控Rb/E2F通路的活性.该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BRD7调控Rb/E2F通路的分子机制.通过蛋白质印迹和RT-PCR实验方法发现,BRD7能够降低Rb的磷酸化水平,抑制cyclinD1、cyclinE的蛋白质表达,上调CDK4抑制子P19的mRNA表达,但对CDK4和CDK2的蛋白质表达没有明显影响;通过荧光素酶实验从转录调控水平进一步证实了BRD7能够明显抑制cyclinD1启动子活性;采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COS7细胞内源性BRD7的表达后,发现cyclinD1、cyclinE、磷酸化Rb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调,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生长.这些结果表明:BRD7参与调控Rb/E2F信号通路中重要靶分子的表达,抑制Rb/E2F通路的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周期G1-S期进程,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7基因 Rb/e2f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D1 反义核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对MCF-7细胞E2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慧敏 李惠翔 +3 位作者 张红 姜国忠 高冬玲 张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靶向抑制乳癌细胞MCF-7 E2F1 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的表达E2F1si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重组载体和空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中,共分9组:空载体组、未转染组和7个转染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单克隆...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靶向抑制乳癌细胞MCF-7 E2F1 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的表达E2F1si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重组载体和空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中,共分9组:空载体组、未转染组和7个转染组.筛选出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应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E2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7个转染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单克隆,命名为SIR1~7,其E2F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57±0.015,0.850±0.037,0.907±0.029,0.878±0.021,0.900±0.021,0.912±0.031,0.913±0.023;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细胞E2F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563±0.031和1.544±0.018;SIR1~7 E2F1 mR-NA表达量低于空载体及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1~7 E2F1 mRNA表达均受到抑制;SIR1~7之间以及空载体转染与未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特异、高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RNAI e2f1 抑制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E2F6基因抑制BRD7基因启动子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华英 罗晓敏 +10 位作者 李夏雨 牛朝霞 张荔茗 周鸣 彭聪 向波 李征 彭淑平 李丹 李小玲 李桂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6-893,共8页
BRD7基因是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克隆的一个新bromodomain基因(GenBank登录号AF152604).它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过表达BRD7基因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进程.前期工作已克隆了BRD7基因启动子区,并将其启动... BRD7基因是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克隆的一个新bromodomain基因(GenBank登录号AF152604).它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过表达BRD7基因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进程.前期工作已克隆了BRD7基因启动子区,并将其启动子定位于450bp(-404~+46bp)的区域.为了进一步揭示BRD7基因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D7基因启动子-229至-243bp为一个E2F6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共有序列,电泳迁移率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2F6特异性地结合于BRD7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检测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检测都证实,过表达E2F6基因能抑制BRD7基因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7基因 e2f6转录因子 启动子活性 荧光素酶检测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转录因子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范会利 赵如华 +3 位作者 张赫 林旭 薛刚 吴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38-2144,共7页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7(E2F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E2F7与PTC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C及癌旁组织E2F7的表达;Western blot(WB)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系K1、TPC-...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7(E2F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E2F7与PTC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C及癌旁组织E2F7的表达;Western blot(WB)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系K1、TPC-1和BCPAP细胞以及正常人甲状腺Nthyori 3-1细胞系E2F7表达水平;以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沉默E2F7对K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E2F7对K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其对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1、EIF4A3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基因转录的影响,以WB检测E2F7对周期蛋白和通路蛋白Akt、pAkt的影响。结果E2F7在PTC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表达,其中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E2F7表达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K1细胞E2F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细胞;E2F7沉默组K1细胞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增殖、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受到抑制(P<0.05);E2F7沉默组周期蛋白转录和翻译水平较对照组降低;通路关键蛋白Akt和pAk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调;E2F7沉默组细胞周期较对照组细胞周期进展出现阻滞,凋亡率升高。结论E2F7高表达与PTC发生、发展有关;E2F7基因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K1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e2f转录因子7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B7-H4表达通过下调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昊川 郜赵伟 +3 位作者 龙敏 刘冲 董轲 张惠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B7-H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以及相关下游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特异性靶向B7-H4的siRNA(siB7-H4)及其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T47D和MCF-7细胞,分别命名为T47D-siB7-H... 目的:探讨干扰B7-H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以及相关下游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特异性靶向B7-H4的siRNA(siB7-H4)及其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T47D和MCF-7细胞,分别命名为T47D-siB7-H4、T47D-siNC、MCF-7-siB7-H4和MCF-7-siNC组。用qPCR法和WB法验证siRNA干扰效果及其对细胞周期分子cyclin D1表达的影响,CCK-8法和FCM分别检测干扰B7-H4表达对T47D和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qPCR法检测B7-H4干扰对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干扰B7-H4表达的乳腺癌T47D和MCF-7细胞。与T47D-siNC和MCF-7-siNC组相比,T47D-siB7-H4和MCF-7-siB7-H4组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并伴有G1/S期细胞周期阻滞以及cyclin D1表达下调(均P<0.01),但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47D-siNC相比,干扰B7-H4后T47D细胞中E2F1、E2F2、E2F7和E2F8 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1);与MCF-7-siNC相比,干扰B7-H4后MCF-7细胞中E2F1、E2F2、E2F3、E2F7和E2F8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干扰乳腺癌细胞B7-H4表达可下调cyclin D1和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7-H4 e2f家族 T47D细胞 MCF-7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杂交株F2 SO7基因ORF的克隆与表达
10
作者 杨桂连 张西臣 +2 位作者 赵权 李建华 尹继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杂交株F2[F1(JL×HB)×SD]的总RNA中扩增了651 bp的SO7基因ORF。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中,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PCR及酶切鉴定确定阳性克隆...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杂交株F2[F1(JL×HB)×SD]的总RNA中扩增了651 bp的SO7基因ORF。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中,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PCR及酶切鉴定确定阳性克隆pMD18-T-SO7,然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成功克隆SO7基因ORF。经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扩增出了完整的SO7开放阅读框架,含651个核苷酸,富含AGC重复序列,编码216个氨基酸。与国外株SO7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有1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9个为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9%。将获得的重组阳性克隆质粒pMD18-T-SO7与融合型表达载体pGEX-6p-1均以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与克隆鉴定。将阳性克隆pGEX-6p-SO7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43.8 Ku融合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E-tenella抗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制E.tenella杂交株F2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NELLA 杂交株F2 SO7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家族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飞飞 王韵 +3 位作者 顾冀海 张玉明 柳峰松 倪志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0-592,共13页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录因子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E2F在细胞增殖与调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E2F家族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进程中的表达规律、基因功能和分子互作等关键信息尚不清晰。基于此,本研究对TCG...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录因子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E2F在细胞增殖与调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E2F家族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进程中的表达规律、基因功能和分子互作等关键信息尚不清晰。基于此,本研究对TCGA数据库中我国10种高发肿瘤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突变数据和蛋白质互作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究E2F家族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构、功能、突变和系统发生特征。结果显示,E2F家族转录因子中的E2F1和E2F7基因在多种肿瘤样本中规律性上调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其中,E2F1作为重要的调控因子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最多。值得指出的是,E2F家族转录因子的基因突变类型在肿瘤类型和患者性别中均存在差异,基因扩增占比最大。系统发生分析显示,E2F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在包括果蝇、线虫和人类在内41个物种中保守,并且它们在物种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基因扩张倾向。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E2F家族转录因子在我国高发肿瘤中的表达规律、突变特征和演化规律,提示E2F家族转录因子是相关肿瘤疾病的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为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e2f7 基因家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豆酮酸A可减轻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
12
作者 王一凡 吕厚星 +6 位作者 李志阳 代云莉 冯昭卫 陈佳佳 陈圣杰 王建塔 肖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肝中储存过多的脂肪,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是NAFLD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肝中储存过多的脂肪,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是NAFLD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键过程,减少肝内的脂肪积累,从而延缓或阻止NAFLD向纤维化的进展是治疗的关键。树豆酮酸A(cajanonic acid A,CAA)在2型糖尿病中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减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CAA对NAFLD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采用db/db自发性NAFLD小鼠模型,将db/db小鼠分为NAFLD组和CAA给药组,CAA组予50 mg/(kg·d)灌胃给药,同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6只。小鼠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染色发现,CAA干预可有效缓解db/db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损伤(P<0.05)及肝脂肪变性和减少脂质沉积(P<0.05)。ELISA法结果显示,经过CAA治疗后肝组织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cukin-1β,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提示CAA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并且CAA干预显著减轻小鼠肝的纤维化程度,天狼星红染色发现,CAA组胶原沉积显著减少(P<0.05),进一步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AA组纤维化相关基因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质水平表达降低,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E-ca)的表达升高(P<0.05)。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被证实在肝中是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因子,在肥胖小鼠中表达增加,并且可通过PPARγ的转录调节参与脂肪组织代谢,我们猜测,E2F1是CAA改善NAFLD肝脂质沉积和纤维化的中间作用靶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2F1和其同家族拮抗转录因子E2F转录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在小鼠经CAA处理后在肝组织核质中均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发现,在CAA组中E2F1较NAFLD组基因表达降低(P<0.05),E2F7基因表达增加(P<0.05),并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E2F1和E2F7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树豆酮酸A可有效减轻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抑制脂质过度沉积,减轻肝纤维化以缓解NAFLD进一步发展,同时E2F1和E2F7可能参与了CAA改善脂质代谢和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e2f转录因子1 e2f转录因子7 树豆酮酸A 肝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