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吴闿生说杜与桐城派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传衍——以《古今诗范》为中心
1
作者
王松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露之至性至情,细致评析“生龙活虎”“凌空倒影”“穷神尽相”等杜诗用笔之法,揭橥杜甫七律连章体的体式特色,聚焦探析杜诗“沉”“雄”风格。吴氏杜诗学既继承了传统杜诗学思想的精髓,又赓续发扬了桐城派诗学的批评传统,堪为民国时期桐城派杜诗学的集成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闿生
杜诗学
《古今诗范》
桐城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诗“绝唱”刍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新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9,共1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曾经被批评家誉为"绝唱",这一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了从宋至清的众多诗学批评文献,发现共有284首唐诗被誉为"绝唱"。这些诗歌...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曾经被批评家誉为"绝唱",这一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了从宋至清的众多诗学批评文献,发现共有284首唐诗被誉为"绝唱"。这些诗歌由78位诗人创作,其中杜甫以73首独占鳌头。唐诗中"绝唱"最多的三种诗体分别是七绝、七律和五律,这与创作基数、诗体地位及社会功用有关。基数越大,地位越高,功用越强,"绝唱"数就越多,反之则少。唐诗"绝唱"按题材可分为19类,其中山水田园类、家国兴亡类和咏物类最多,这与唐诗的文体特征及所取得的成就相吻合。284首唐诗"绝唱"由113位批评家评出,其中明、清两代的诗评家贡献最大。正是他们的"绝唱"之誉,扩大了这些诗歌的影响,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绝唱
诗评家
诗人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重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也是清代诗论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意法论"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意法论"是在"以意逆志"的理论背景下、在清初...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也是清代诗论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意法论"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意法论"是在"以意逆志"的理论背景下、在清初杜诗阐释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古代诗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其概念命名、产生本源、文本依据以及作为批评方法的实践,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法论
杜诗学
清代诗学
以意逆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
4
作者
孙纪文
姚雪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71,共6页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间际于实证主义与文本批评之间;取舍于众家之注而归于"心解"。《读杜心解》既有学术的严谨内容,又有文学批评的灵性成分,可谓重学术而不废性情。探讨《读...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间际于实证主义与文本批评之间;取舍于众家之注而归于"心解"。《读杜心解》既有学术的严谨内容,又有文学批评的灵性成分,可谓重学术而不废性情。探讨《读杜心解》的杜诗学研究状况有益于反观学术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杜诗学的接受与清初文化思想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杜心解》
杜诗学
实证主义
文本批评
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闿生说杜与桐城派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传衍——以《古今诗范》为中心
1
作者
王松涛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XJC751005)。
文摘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露之至性至情,细致评析“生龙活虎”“凌空倒影”“穷神尽相”等杜诗用笔之法,揭橥杜甫七律连章体的体式特色,聚焦探析杜诗“沉”“雄”风格。吴氏杜诗学既继承了传统杜诗学思想的精髓,又赓续发扬了桐城派诗学的批评传统,堪为民国时期桐城派杜诗学的集成典范。
关键词
吴闿生
杜诗学
《古今诗范》
桐城派
Keywords
Wu Kai-
s
heng
du fu’s poetics criticism theory
Gu Jin
s
hi Fan
Tongcheng
s
chool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诗“绝唱”刍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新红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3YJA751043)
文摘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曾经被批评家誉为"绝唱",这一重要的文学批评现象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了从宋至清的众多诗学批评文献,发现共有284首唐诗被誉为"绝唱"。这些诗歌由78位诗人创作,其中杜甫以73首独占鳌头。唐诗中"绝唱"最多的三种诗体分别是七绝、七律和五律,这与创作基数、诗体地位及社会功用有关。基数越大,地位越高,功用越强,"绝唱"数就越多,反之则少。唐诗"绝唱"按题材可分为19类,其中山水田园类、家国兴亡类和咏物类最多,这与唐诗的文体特征及所取得的成就相吻合。284首唐诗"绝唱"由113位批评家评出,其中明、清两代的诗评家贡献最大。正是他们的"绝唱"之誉,扩大了这些诗歌的影响,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
唐诗
绝唱
诗评家
诗人
杜甫
Keywords
the Tang poem
"the peak of
poetic
perfection"
poetic
critic
poet
du
f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重喜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文摘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也是清代诗论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意法论"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意法论"是在"以意逆志"的理论背景下、在清初杜诗阐释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古代诗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其概念命名、产生本源、文本依据以及作为批评方法的实践,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意法论
杜诗学
清代诗学
以意逆志
Keywords
theory
of yfa
s
tudie
s
on
du
fu
'
s
poetry
poetic
s
tudie
s
in Qing Dyna
s
ty
acce
s
s
ing authorialintention via per
s
onal under
s
tandi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
4
作者
孙纪文
姚雪洁
机构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71,共6页
基金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中前期诗学重要论题的文化意蕴"(项目编号:08NXZZW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间际于实证主义与文本批评之间;取舍于众家之注而归于"心解"。《读杜心解》既有学术的严谨内容,又有文学批评的灵性成分,可谓重学术而不废性情。探讨《读杜心解》的杜诗学研究状况有益于反观学术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杜诗学的接受与清初文化思想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
关键词
《读杜心解》
杜诗学
实证主义
文本批评
心解
Keywords
du
du
Xin Jie
poetics
of
du
fu
po
s
itivi
s
m
text
criticism
under
s
tandi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吴闿生说杜与桐城派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传衍——以《古今诗范》为中心
王松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诗“绝唱”刍议
谭新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
刘重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
孙纪文
姚雪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