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荒漠植物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方琳 柴成武 +4 位作者 赵鹏 唐卫东 付贵全 孙涛 胥宝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利用盆栽试验结合人工浇水后自然耗水的方法测定干旱胁迫对梭梭、白刺、沙蒿3种荒漠植物叶片水分、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各指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响应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 利用盆栽试验结合人工浇水后自然耗水的方法测定干旱胁迫对梭梭、白刺、沙蒿3种荒漠植物叶片水分、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各指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响应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抗旱性排序。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干旱胁迫天数增加持续降低,最大水分亏缺(RWD)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3种植物总叶绿素含量(Chl)和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以及梭梭、白刺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胁迫天数增加而降低;沙蒿类胡萝卜素随土壤含水率降低逐渐升高。(3)梭梭、白刺、沙蒿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对土壤水分表现出明显的阈值响应,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8.04%~19.33%、4.17%~19.10%、6.48%~17.51%。(4)3种植物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F_(v)′/F_(m)′)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随干旱胁迫天数增加和光照强度增大而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呈逐渐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中后期,梭梭、沙蒿的F_(v)/F_(m)及F_(v)′/F_(m)′均下降,光合机构光合活性遭到破坏,电子传递受阻,PSⅡ反应中心受损,表现出光抑制,而白刺调节自身PSⅡ反应中心免受伤害的能力较强。(5)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表明,3种植物耐旱能力大小依次为白刺>梭梭>沙蒿。研究发现,3种荒漠植物均可通过调节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与活性,对干旱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性,胁迫后期植物PSⅡ反应中心关闭或不可逆失活,表现出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干旱胁迫 光合色素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 抗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根区灌溉对裸燕麦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林叶春 曾昭海 +6 位作者 任长忠 李志坚 郭来春 杨学超 王春龙 钱欣 胡跃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2-1070,共9页
为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方式下裸燕麦(Avena nuda L.)光合能力下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及渗水盘供水方法,比较了交替根区灌溉(APRI)、固定根区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TRI)下,裸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 为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方式下裸燕麦(Avena nuda L.)光合能力下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及渗水盘供水方法,比较了交替根区灌溉(APRI)、固定根区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TRI)下,裸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差异。与CTRI处理相比,局部根区灌溉(包括APRI和FPRI处理)降低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初始羧化速率(CE),但APRI处理未明显降低初始量子效率(α)、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效率(qP)。在2种局部根区灌溉模式中,APRI较FPRI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P<0.05),而且APRI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α、光饱和点(LSP)、光能利用率(LUE)、Ci/Ca、CE、CO2饱和点(Ci,sat)、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ФPSII、ETR、qP和非光化学效率(NPQ)均高于FPRI。APRI和FPRI的光合速率降低与气孔因素有关,FPRI光合速率降低还与PSII结构损伤有关;局部根区灌溉提高了裸燕麦干旱胁迫逆境下的耐受能力,APRI有利于保持更高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灌溉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曲线 裸燕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复水对棉花苗期抗氧化系统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又升 谢宗铭 +5 位作者 张建新 董永梅 李有忠 于航 王志军 张成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9-214,共6页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棉花生理指标及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新陆早19号进行干旱胁迫0、2、4、6、8 d及复水2 d处理,测定棉花叶片MDA、H_2O_2含量,SOD、POD、CAT等指标以...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棉花生理指标及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新陆早19号进行干旱胁迫0、2、4、6、8 d及复水2 d处理,测定棉花叶片MDA、H_2O_2含量,SOD、POD、CAT等指标以及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棉花叶片活性氧含量、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复水后除H_2O_2含量外,其它均降到对照值;在活性氧含量最高时,抗氧化酶CAT和SOD的活性最高,以清除棉花叶片内过量的活性氧;棉花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在干旱第8天达到最低,复水后恢复;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量子产量(Yield)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而降低,复水后不能恢复。说明水分胁迫下棉花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过量活性氧,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抑制棉花的光合作用,降低蒸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复水 棉花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袁蕊 李萍 +4 位作者 胡晓雪 宗毓铮 孙敏 董琦 郝兴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446-1449,1466,共5页
试验主要进行了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小麦在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减少44.81%,71.35%,60.0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50.66%;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使叶... 试验主要进行了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小麦在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减少44.81%,71.35%,60.0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50.66%;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q P均显著降低,NPQ显著增加;在灌浆期,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ΦPSⅡ,q P,NPQ均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使小麦株高、穗数等下降,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分别下降48.75%和57.83%。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气孔导度下降,使CO2供应受到影响,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使小麦光合代谢物下降;干旱胁迫使叶片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导致光合潜力下降,造成小麦长势变弱,地上部分生物量、产量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小麦 光合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物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韩苗苗 张仁和 +2 位作者 朱永波 卜令铎 薛吉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9-51,5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对不同时期的玉米品种先玉335,陕单90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性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初始荧光Fo,脯氨酸含量上升,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对不同时期的玉米品种先玉335,陕单90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性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初始荧光Fo,脯氨酸含量上升,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受到抑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通过分析得出,新玉米品种先玉335在苗期对水分胁迫有良好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性状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光环境下的三叶漆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7
6
作者 李伟 曹坤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以2年生三叶漆(T erm inth ia p an icu la ta)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生长于全自然光和遮荫条件(光强相当于自然光强的50%)下幼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探讨了其对干旱和强光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以2年生三叶漆(T erm inth ia p an icu la ta)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生长于全自然光和遮荫条件(光强相当于自然光强的50%)下幼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探讨了其对干旱和强光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叶水势(Ψ)、最大光合速率(Pm 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和光合色素含量都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Pm ax、AQY、Rd和比叶重(LM A)随光强的增加而升高,色素含量则随光强升高而降低.Ch la/b、C ar/Ch l随干旱程度和光强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在日间光较强时明显降低,说明发生了光抑制.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 PQ)随日间光强的增大而升高,表明三叶漆可能通过增强光呼吸和热耗散抵御光抑制、保护光合机构.二元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和光强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全自然光下严重干旱的幼苗仍有较高的Pm ax(9.65μm o l.m-2.-s 1),说明三叶漆对干旱和强光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其成为干热河谷植被优势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干热河谷 三叶漆 干旱胁迫 光抑制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吊丝竹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天友 于增金 +3 位作者 沈少炎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花吊丝竹在自然耗水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相关酶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与叶片水势显著下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花吊丝竹在自然耗水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相关酶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与叶片水势显著下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花吊丝竹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2)花吊丝竹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在胁迫后段(15~30 d)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叶片初始荧光在后期呈上升趋势,表明随胁迫程度加重,PSⅡ的结构受到较严重的损伤。(3)随干旱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上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先升后降,这表明随胁迫程度加深花吊丝竹细胞结构被破坏。综上所述,干旱胁迫环境下,花吊丝竹叶片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类均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自身能够提高叶片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提升光能转化效率、增强叶片中的酶活性以及减少热能的耗散等形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吊丝竹 干旱胁迫 叶片水势 光合作用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铝胁迫对芒萁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强 龙婉婉 +1 位作者 柳正葳 吉康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64,共7页
为探明芒萁对酸铝胁迫的耐性机制,以玉米为对照,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低pH值(3.5、4.5、5.5)和铝胁迫(0、50、100、400μmol/L)对芒萁和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为探明芒萁对酸铝胁迫的耐性机制,以玉米为对照,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低pH值(3.5、4.5、5.5)和铝胁迫(0、50、100、400μmol/L)对芒萁和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铝条件下,随着pH值下降,芒萁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均无明显变化,而玉米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qP明显下降,胞间CO_2浓度明显升高。在相同pH值条件下,随铝浓度增加,芒萁和玉米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_v/F_m和qP均逐渐下降,但玉米下降幅度远大于芒萁。芒萁和玉米NPQ随铝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升高幅度表现为芒萁大于玉米。此外,随铝浓度的增加,芒萁胞间CO_2浓度逐渐下降,玉米则逐渐升高;芒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玉米则总体逐渐下降。综上,芒萁耐酸和耐铝能力强于玉米,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大于pH值,但低pH值会加剧铝毒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胁迫 铝胁迫 芒萁 玉米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沙芥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萍 张希吏 石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9-163,共5页
以一年生沙芥幼苗的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将土壤含水量设置为正常浇水为对照(70%~75%WHC,CK),轻度干旱胁迫(55%~60%WHC,LD),中度(40%~45%WHC,MD),重度(25%~30%WHC,VD)四个处理,用Li-6400光合仪和叶绿素荧光仪FMS2(Hansate... 以一年生沙芥幼苗的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将土壤含水量设置为正常浇水为对照(70%~75%WHC,CK),轻度干旱胁迫(55%~60%WHC,LD),中度(40%~45%WHC,MD),重度(25%~30%WHC,VD)四个处理,用Li-6400光合仪和叶绿素荧光仪FMS2(Hansatech,UK),研究干旱胁迫下沙芥光合参数、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干旱胁迫对沙芥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揭示沙芥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阐明沙芥的耐旱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沙芥叶片叶绿素a,b含量在各干旱胁迫处理下,比对照下降了1.30%~7.04%和19.47%~42.37%,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了2.06%~9.88%。叶绿素a/b上升了33.49%~74.27%,Car/Chl上升了1.33%~15.73%。(2)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沙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先下降后上升,气孔限制值不断下降。这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影响沙芥幼苗叶片Pn下降的主要因素;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沙芥幼苗叶片Pn下降的主要因素。(3)干旱胁迫下,沙芥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q P和ETR均呈下降趋势,q N在干旱胁迫下不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幼苗 干旱胁迫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日本荚蒾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瑞姣 陈献志 +4 位作者 岳春雷 李贺鹏 王珺 郭亮 杨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1-2047,共7页
为了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日本荚蒾二年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实验,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水分处理,研究持续干旱处理对日本荚蒾幼苗光合... 为了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日本荚蒾二年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实验,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水分处理,研究持续干旱处理对日本荚蒾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LS、MS水分梯度下,日本荚蒾幼苗生长正常,但在SS胁迫下受影响明显,植株全部死亡。各胁迫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_n)、SPAD值、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_d)表现出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而减小,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则相反,各水分梯度下AQY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SS处理幼苗在胁迫45d及以后P_n均为负值。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胁迫过程中变化范围较小;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渐上升,LS、MS与CK间变化幅度较小,但SS与CK间差距逐渐增大。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下日本荚蒾幼苗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耐干旱能力,而长期重度干旱则对幼苗影响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荚蒾 干旱胁迫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银叶树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肖石红 孙红斌 +3 位作者 张卫强 黄芳芳 甘先华 唐成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4-592,共9页
为探讨银叶树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揭示银叶树的抗旱机制,以1.5年生银叶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个处理,测定银叶树... 为探讨银叶树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揭示银叶树的抗旱机制,以1.5年生银叶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个处理,测定银叶树幼苗的生长指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LS处理对银叶树幼苗生长、光合生理特征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无显著影响;MS和SS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银叶树幼苗的生长量、SPAD值、个体叶片数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实际光量子效率(Φ_(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P<0.05),且在SS处理下各指标降低幅度更大;光补偿点(LC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两者则在历经MS、SS处理时显著升高(P<0.05);银叶树暗呼吸速率(R_(d))、初始荧光(F_(0))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不同处理下差异不显著。银叶树叶片通过调节光合效能来适应干旱逆境,LS和MS处理对银叶树幼苗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小,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SS处理下,银叶树幼苗正常生理代谢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 干旱胁迫 光合光响应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苗期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乔斐 周自云 杜妮妮 《农业工程》 2021年第11期112-120,共9页
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优化玉米蹲苗提供技术措施。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与复水周期下玉米幼苗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随着干旱胁迫周期... 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优化玉米蹲苗提供技术措施。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与复水周期下玉米幼苗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随着干旱胁迫周期的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和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下,玉米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升高(P<0.05);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暗呼吸速率(R_(d))显著降低,光补偿点(LCP)显著增加(P<0.05)。复水后,叶绿素含量、P_(nmax)、AQE、LCP、光饱和点(LSP)总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R_(d)总体表现为降低的趋势;P_(n)、G_(s)、T_(r)、C_(i)、WUE、F_(v)F_(m)、Φ_(PSⅡ)、qP和qN总体上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表现为一定的补偿效应,但3次干旱胁迫下的P_(n)和WUE复水后仍然很低,甚至在复水后3 d降低到负值。玉米幼苗经2次干旱复水后补偿性吸水显著,3次干旱对玉米幼苗可能造成一定伤害,复水后补救作用有限。因此,玉米在蹲苗时应严格控制干旱锻炼的次数,避免因干旱太过对植株造成损伤,影响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复水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胁迫对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邹吉祥 白鑫磊 +5 位作者 高榕择 李新林 朱桐 程文琼 金纯伊 金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探讨干热胁迫对不同品种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吴屯杨、小青杨和小美旱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和PEG浓度控制生长温度、干旱条件,处理24 h后测定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 为了探讨干热胁迫对不同品种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吴屯杨、小青杨和小美旱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和PEG浓度控制生长温度、干旱条件,处理24 h后测定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种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随着干热胁迫的程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整体呈下降趋势,吴屯杨和小美旱杨的蒸腾速率(T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小青杨叶片的蒸腾速率持续增加,在重度干热胁迫时达到最大值;2)3种杨树在重度干热胁迫条件下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及其电子传递链的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3)3个杨树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干热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总叶绿素与叶绿素a、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分析,3种杨树中,小青杨和吴屯杨的耐干热能力较强,小美旱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杨树叶片 干热胁迫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红玉姜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路秉翰 卓定龙 +2 位作者 刘晓洲 曾凤 谭广文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1-16,共6页
探究红玉姜黄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生理响应,为姜黄属植物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当年生红玉姜黄单株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自然干旱的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干旱胁迫第0、3、6、9、12天的土壤相对湿度、光合... 探究红玉姜黄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生理响应,为姜黄属植物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当年生红玉姜黄单株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自然干旱的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干旱胁迫第0、3、6、9、12天的土壤相对湿度、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土壤相对湿度从第0天的81.11%分别下降至64.51%、43.47%、19.08%、9.05%;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红玉姜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均逐渐降低,且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呈现上升趋势,其参数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水3天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红玉姜黄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气孔关闭引起了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而复水后各项指标均能恢复,说明红玉姜黄具有一定的干旱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玉姜黄 干旱胁迫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