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面响应法的开沟施肥装置优化设计
1
作者 黄敞 王玲玲 +2 位作者 郑勇 黎土煜 刘友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8,共8页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的3个关键影响因子的影响顺序均为转盘转速>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优化方案为:刮板深度33.53 mm、施肥机前进速度0.65 m/s、转盘转速5.95 r/min时,以最优参数组合得到的施肥效率为15.00 g/s、施肥密度为25.00 g/m。在此条件下,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5.88%~+16.93%,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一致。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开沟施肥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排肥规律,为精准化、智能化施肥机械关键部件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装置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参数优化 曲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的立式拉床床身轻量化结构设计
2
作者 许凯阳 罗静 +2 位作者 唐阳 石静涛 张顺琦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在拉削加工中,床身的固有频率会大幅影响拉床的动态特性、工件的加工质量以及刀具的寿命。为保证拉床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加工精度的同时实现床身轻量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在SolidWorks中对... 在拉削加工中,床身的固有频率会大幅影响拉床的动态特性、工件的加工质量以及刀具的寿命。为保证拉床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加工精度的同时实现床身轻量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在SolidWorks中对床身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利用HyperMesh及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其次,采用试验设计算法设计参数变量组合,通过脚本和批处理的方法自动修改模型参数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不同参数变量值对应的模型质量、固有频率和最大模态位移,用于建立响应曲面;最后,提取响应数据,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并运用全局响应搜索算法在设计条件下求解,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床身质量减少了14.36%,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9.81%,1阶模态最大位移减少了1.02%,最大静变形量减少了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拉床床身 轻量化设计 参数化建模 响应曲面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的卡盖双浇口工艺参数优化与模具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星星 施允洋 张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车用电源卡盖结构复杂与多加强筋的结构特征,在其注塑成型过程可能会阻碍了材料的流动诱发熔接线、翘曲变形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结构强度。因此,本文将理论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开展卡盖制品注塑成型工艺优化与模具设计研究... 车用电源卡盖结构复杂与多加强筋的结构特征,在其注塑成型过程可能会阻碍了材料的流动诱发熔接线、翘曲变形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结构强度。因此,本文将理论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开展卡盖制品注塑成型工艺优化与模具设计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根据产品特征确定了点浇口及位置,进而结合Moldflow开展单浇口和双浇口的对比分析并确定了双浇口;其次,以熔接线长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响应曲面法实验方案并开展仿真分析;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确定了以熔接线为优化目标的最优工艺组合,即塑料制品的熔体温度(A)为260℃、模具温度(B)为65℃、注射时间(C)为1.5 s、保压压力(D)70 MPa及保压时间(E)10 s,此时的熔接线最大长度约为5.8 mm,相比于初始分析方案的31.5 mm降低了81.6%;最后,采用UG进行了卡盖的注塑模具设计并进行生产验证,产品填充完整且表面质量良好,为生产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流分析 响应曲面 熔接线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及响应曲面设计的自燃煤矸石地质聚合物配体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梅 王传洲 +3 位作者 李再文 金昌 刘谦 祖小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8-1263,1268,共7页
为研究配体对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活性的影响,以3 d、28 d地质聚合物胶砂抗折和抗压强度为目标,首先以配体中激发剂品种、激发剂掺量和水玻璃模数为参数,进行的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显著因素与水平范围,再进行... 为研究配体对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活性的影响,以3 d、28 d地质聚合物胶砂抗折和抗压强度为目标,首先以配体中激发剂品种、激发剂掺量和水玻璃模数为参数,进行的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显著因素与水平范围,再进行二次响应曲面试验,通过对连续试验点进行优化分析,建立激发剂掺量、水玻璃模数与胶砂强度之间的回归方程,获得配体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激发剂品种是影响其活性的最显著因素,激发剂掺量及水玻璃模数对活性影响比较显著,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性好。以阜新新邱矿自燃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地质聚合物最佳配体配合比是:水玻璃:氢氧化钾为1∶1、激发剂掺量26.6%(占胶凝材料)、水玻璃模数1.0,此时地质聚合物28 d胶砂抗压强度达到65.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矸石 地质聚合物 激发剂 正交设计 响应曲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优化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蒋新生 吕科宗 +1 位作者 魏树旺 朱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6-2895,共10页
为得到发泡及稳定性能优异的三相泡沫,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表面活性剂及固相粉体为SDS、Fc-134、6501、2000目(6.91μm)合成云母粉,以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为响应值,研究其交互作用。利用Box-Be... 为得到发泡及稳定性能优异的三相泡沫,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表面活性剂及固相粉体为SDS、Fc-134、6501、2000目(6.91μm)合成云母粉,以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为响应值,研究其交互作用。利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显著可靠,该模型预测SDS、Fc-134、6501浓度分别为2.64%,0.096%,3%,合成云母添加量为10 g时,为最优组合,预测发泡高度1533.86 ml,稳定时间12.8792 min,实验得到发泡高度为1550 ml,稳定时间为12 min,误差分别为1.05%,6.82%。与未优化三相泡沫比较在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分别提高14.8%、26.3%。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三相泡沫发泡及稳定性能较未优化三相泡沫有明显提高且响应曲面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提升三相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及稳定性能,为三相泡沫灭火剂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粉体 表面活性剂 响应曲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响应曲面的预锻模具形状优化与再设计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汤禹成 周雄辉 陈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4-628,共5页
针对二次多项式响应曲面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响应曲面的方法,建立了预锻模具形状与填充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结合离子群优化算法(PSO)求得最优解,以两工步二维轴对称锻造问题为例,验证了其效果良好.同... 针对二次多项式响应曲面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响应曲面的方法,建立了预锻模具形状与填充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结合离子群优化算法(PSO)求得最优解,以两工步二维轴对称锻造问题为例,验证了其效果良好.同时,为解决预锻模具优化结果过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的再设计概念,用于进一步简化优化结果.通过与原优化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再设计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锻模具 响应曲面 神经网络 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响应曲面法的驱动桥桥壳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国坤 陈黎卿 +1 位作者 王亮 袁剑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5,共6页
以某乘用车驱动桥壳为例,根据减薄后桥壳在台架试验时发生断裂失效的情况,建立了桥壳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疲劳分析,得出在钢板弹簧座附近应力出现集中。提出了在钢板弹簧座附近位置添加衬环的方法,并基于二次响应曲面法进... 以某乘用车驱动桥壳为例,根据减薄后桥壳在台架试验时发生断裂失效的情况,建立了桥壳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疲劳分析,得出在钢板弹簧座附近应力出现集中。提出了在钢板弹簧座附近位置添加衬环的方法,并基于二次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衬环厚度为6 mm、长度为80 mm、安装位置为距桥壳片外端部90 mm时响应值最小。轻量化前后桥质量减轻了3.2 kg,减轻约为14.2%,效果明显。通过对比桥壳改进前后的有限元分析得出:添加衬环后驱动桥壳应力明显降低,安全系数提高显著,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 响应曲面 遗传算法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特性稳健设计的响应曲面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赵选民 赵小山 庹红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1-465,共5页
对动态特性参数的稳健设计 ,将单个控制因素和单个误差因素模型推广到多个控制因素和多个误差因素模型 ,给出了建立响应曲面模型的方法及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 ,改进了田口玄一博士的 SN比方法。并以某型热膨胀仪的测试方法的优化设计为... 对动态特性参数的稳健设计 ,将单个控制因素和单个误差因素模型推广到多个控制因素和多个误差因素模型 ,给出了建立响应曲面模型的方法及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 ,改进了田口玄一博士的 SN比方法。并以某型热膨胀仪的测试方法的优化设计为例 ,构造了响应曲面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 ,响应曲面模型比 SN比方法好 ,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 稳健设计 响应曲面方法 SN比方法 质量工程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法优化芦苇随机扩增多态DNA体系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金文 沙伟 滕兆岩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148-150,160,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 (RSD)优化适合于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Cav.) Trin.ex steud]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的反应体系 ,结果确定芦苇 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 :在 PCR扩增程序 ,冷启动 ,94℃变性 1 min,36℃复性 90 s,7...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 (RSD)优化适合于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Cav.) Trin.ex steud]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的反应体系 ,结果确定芦苇 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 :在 PCR扩增程序 ,冷启动 ,94℃变性 1 min,36℃复性 90 s,72℃延伸 2 min,4 0个循环 ;72℃延伸 7min,4℃保存 ;2 5 μl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 6 0 ng、三磷酸脱氧核苷酸 (d NTP) 7.5 mmol、Taq酶 1 .5 u、引物 5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RAPD 正交设计 响应曲面设计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和层次分析法的转向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斌 王文 +1 位作者 吴文海 王国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89,共4页
在多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准确地确定多个参数之间、参数与目标之间函数关系是难点。为了提高优化效率,以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为研究对象,选定三个参数作为变量。首先在Workbench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应用响应曲面法得到... 在多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准确地确定多个参数之间、参数与目标之间函数关系是难点。为了提高优化效率,以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为研究对象,选定三个参数作为变量。首先在Workbench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应用响应曲面法得到转向架的三个变量对于质量、固有频率、最大应变及最大应力的拟合函数,均方根误差检验拟合函数的有效性,层次分析法和Matlab工具箱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果显示优化模型有效,方法优化效果好,该方法对结构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 响应曲面 层次分析法 均方根误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方法的分区仿真试验模型及其最优观测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晓东 张洪 +1 位作者 韩志涛 朱伟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基于SungH.Park的一维分段模型的思想,作者通过引入T函数,在多维仿真设计空间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分区试验模型,并证明了新模型在分区处连续等情况下的模型参数性质,同时基于响应曲面方法中的最优设计理论,在计算机辅助设... 基于SungH.Park的一维分段模型的思想,作者通过引入T函数,在多维仿真设计空间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分区试验模型,并证明了新模型在分区处连续等情况下的模型参数性质,同时基于响应曲面方法中的最优设计理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构造基础上,给出了新仿真试验模型的饱和最优观测设计,从而使分区试验可用较少的观测点建立起高效的仿真模型,为进一步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方法 最优观测设计 分区试验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双Y形密封圈接触压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晓东 韩志杰 张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改善双Y形密封圈在井底高温、高压工况下的密封性能,建立双Y形密封圈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初始压缩量、润滑油压力以及润滑油与泥浆压差对双Y形密封圈密封面处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面处的最大接触... 为改善双Y形密封圈在井底高温、高压工况下的密封性能,建立双Y形密封圈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初始压缩量、润滑油压力以及润滑油与泥浆压差对双Y形密封圈密封面处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面处的最大接触压力随着润滑油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润滑油压力下,最大接触压力始终大于润滑油压力,能够形成良好密封;随着初始压缩量的增加,最大接触压力逐渐减小,因此在保证形成良好密封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初始压缩量可以提高密封性能;随着压差的增加,最大接触应力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缓。基于响应曲面法,以获得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为优化目标,对双Y形密封圈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其最佳优化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Y形密封圈 接触压力 响应曲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响应曲面方法实现IC的稳健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游海龙 贾新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8-462,共5页
由于仿真不收敛等问题,仅依靠EDA仿真很难实现集成电路(IC)稳健性设计.提出了利用响应曲面(RSM)与电路仿真相结合对集成电路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带隙基准电路稳健优化设计.通过Hspice电路仿真与统计试验设计(DOE)... 由于仿真不收敛等问题,仅依靠EDA仿真很难实现集成电路(IC)稳健性设计.提出了利用响应曲面(RSM)与电路仿真相结合对集成电路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带隙基准电路稳健优化设计.通过Hspice电路仿真与统计试验设计(DOE),仅利用27组试验建立了3目标值、4参数电路的响应曲面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路进行稳健性设计,优化确定的参数组合满足电路指标,同时对温度的变化更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优化设计 响应曲面法(RSM) 试验设计(D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心组合的排气歧管响应曲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 张勇 +1 位作者 程天才 王海燕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解决发动机排气歧管结构优化通常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或正交试验法带来的参数交互作用不显著等局限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中的面心组合法构建响应曲面优化。以某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为... 为解决发动机排气歧管结构优化通常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或正交试验法带来的参数交互作用不显著等局限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中的面心组合法构建响应曲面优化。以某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排气歧管38组结构参数的快速匹配,建立了多项式数学模型,得出了响应目标回归方程,拟合出了排气歧管最佳的结构参数及对应的流动均匀指数,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响应曲面优化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四支管组合排气时,基于面心组合试验设计下的排气歧管经过响应曲面方法优化出最优结构的流体流动均匀指数由原来的0.76提升到0.82,比初始结构升高了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歧管 面心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优化 回归方程 流动均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响应分析的混流式多级泵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勇胜 王鹏 +3 位作者 袁寿其 杨海龙 王彪彪 司乔瑞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9,44,共9页
针对混流式多级泵结构参数众多,内部流动复杂,效率提升困难的问题,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建立了混流式多级泵性能数值预测方法,并对其叶轮叶型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对首级叶轮几何参数优化设计,并进行全因子试验,发现线性回归方程失真,进... 针对混流式多级泵结构参数众多,内部流动复杂,效率提升困难的问题,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建立了混流式多级泵性能数值预测方法,并对其叶轮叶型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对首级叶轮几何参数优化设计,并进行全因子试验,发现线性回归方程失真,进而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增设星号点进一步设计试验,最终完成曲面响应的优化设计并绘制响应面图形,并进行了多个流量工况的五级泵数值预测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曲面响应求解的回归方程能准确预测叶轮参数,与优化模型数值计算结果相比效率预测偏高0.1353%,扬程预测偏低0.02573 m,误差均小于1%;拟合回归方程时,单因子对效率的影响顺序为D(0.012)﹥B(0.061)﹥A(0.133)﹥C(0.448),单因子对扬程的影响顺序为D(0.000)=B(0.000)﹥A(0.101)﹥C(0.151),B(叶轮叶片中间流线进口安放角)和D(叶轮叶片出口安放角)是影响效率和扬程的强显著因子;单级泵与五级模型泵两者效率特性曲线近似平行,扬程特性曲线在0.8Q_(d)~1.2Q_(d)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以单级叶轮优化为基础对多级泵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多级泵 优化设计 全因子试验 曲面响应 内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山西某煤下铝土矿浮选提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五星 张建强 +2 位作者 马俊伟 魏兆斌 李莎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开发利用山西某煤下高硫铝土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浮选脱硫脱碳试验以达到除杂提质的目标。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为70.12%、浮选pH值为8.5的条件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优化得到反浮选的最佳药剂制度... 为开发利用山西某煤下高硫铝土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浮选脱硫脱碳试验以达到除杂提质的目标。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为70.12%、浮选pH值为8.5的条件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优化得到反浮选的最佳药剂制度为硫酸铜用量为27.48 g/t、丁基黄药用量为154.33 g/t、松醇油为45.11 g/t,在上述条件下实际试验所得产率为90.14%、硫含量为0.39%的铝精矿指标,与软件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结果(产率为90.25%,硫含量为0.40%)基本吻合。原矿通过选取优化后条件进行“一粗一精三扫”的闭路浮选提质流程处理后,获得了产率为97.32%、S含量为0.32%、C含量为0.15%的铝精矿以及产率为2.68%、S含量为35.77%的硫精矿,实现了对煤下铝土矿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下铝土矿 浮选 交互作用 正交设计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翟晓成 丁攀 +3 位作者 雷雨涛 臧超杰 张富奎 李萍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为避免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优化时采用经验法所选最优级配曲线不足,基于响应曲面法对级配类型AC-20大掺量(30%)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优化设计,得到当集料19 mm筛孔通过率为97.2%、4.75 mm筛孔通过率为39.3%、0.075 mm... 为避免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优化时采用经验法所选最优级配曲线不足,基于响应曲面法对级配类型AC-20大掺量(30%)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优化设计,得到当集料19 mm筛孔通过率为97.2%、4.75 mm筛孔通过率为39.3%、0.075 mm筛孔通过率为6.0%、油石比为4.48%时,所得配合比为最优设计结果,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值为空隙率4.00%、间隙率为13.17%、饱和度为70%、稳定度为11.75 kN.试验证明: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较小(均不大于3%),说明建立的二阶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响应曲面法可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有效预测,并给出40%~70%RAP掺量的级配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 大掺量RAP 响应曲面 级配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的云南某铜尾矿选铋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聂文林 阳小勇 +1 位作者 方建军 陈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某铜选厂尾矿试样中铋品位为3.94%,铋主要以自然铋的形式存在,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中铋。针对试样性质特点,采用浮选工艺流程回收铜尾矿中的铋。为进一步优化浮选指标,首先以乙硫氮和丁基黄药用量为自变量,铋的回收率为因变量建立混料... 某铜选厂尾矿试样中铋品位为3.94%,铋主要以自然铋的形式存在,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中铋。针对试样性质特点,采用浮选工艺流程回收铜尾矿中的铋。为进一步优化浮选指标,首先以乙硫氮和丁基黄药用量为自变量,铋的回收率为因变量建立混料模型,确定组合捕收剂乙硫氮和丁基黄药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进行响应曲面设计,以磨矿细度、硫化钠用量、碳酸钠用量、组合捕收剂用量为自变量,铋的回收率为因变量,建立4因素5水平数学模型。然后按模型设计试验进行1次粗选浮选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最后依据响应曲面法确定的最佳浮选条件进行"1粗3精2扫"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1)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氧化钙用量为4 kg/t、硫化钠用量为150 g/t、碳酸钠用量为900 g/t、25号黑药用量为100 g/t、组合捕收剂总用量为200 g/t的条件下,组合捕收剂乙硫氮和丁基黄药的最优配比为4∶1。(2)方差分析模型的P<0.05,磨矿细度和硫化钠用量对铋的回收率影响显著;响应曲面法确定的最佳粗选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86%、硫化钠用量140 g/t、碳酸钠用量750 g/t、组合捕收剂用量250 g/t,预测铋的最大回收率为83.77%,实际铋的回收率为83.85%。(3)根据响应曲面法确定的最佳浮选条件,采用"1粗3精2扫"的闭路浮选试验,获得精矿铋品位24.47%、铋回收率79.25%的铋精矿,铋回收率较原浮选闭路流程提高近2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混料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可用于优化铋浮选的工艺参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金属 浮选 混料设计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优化桑椹绿原酸的超声水提工艺
19
作者 袁玲 李建华 喻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170,共3页
为获得较多的桑椹绿原酸,为桑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优化桑椹绿原酸超声水提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384W,液料比为70∶1,提取15min的工艺条件下,其绿原酸的提取值为15.84mg/g,与预测值(16.67mg/g)相差4.98%。
关键词 桑椹 绿原酸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风电齿轮箱行星架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林 丁明泽 +2 位作者 胡洪伟 张敏 侯怡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行星架是行星齿轮传动的关键性零件,行星架的自重、应力分布及形变量对行星齿轮啮合具有较大影响。为提高某型号风电齿轮箱行星架综合性能,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拓扑优化,开展有限元分析,并以结构轻量化、减小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及降低... 行星架是行星齿轮传动的关键性零件,行星架的自重、应力分布及形变量对行星齿轮啮合具有较大影响。为提高某型号风电齿轮箱行星架综合性能,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拓扑优化,开展有限元分析,并以结构轻量化、减小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及降低最大形变量作为优化目标,获得该型号行星架结构的最佳方案。最终拓扑优化结果表明,该型号行星架自重可降低2.35%,最大Von Mises应力值降低20.58%,形变量降低7.87%,行星架综合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行星架 响应曲面 优化设计 网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