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钠配合-超滤分离Hg(Ⅱ)、Cu(Ⅱ)和Cd(Ⅱ) 被引量:5
1
作者 曾坚贤 贺勤程 +1 位作者 孙霞辉 郑立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4-1450,共7页
以聚丙烯酸钠为配合剂,研究了Hg(Ⅱ)、Cu(Ⅱ)和Cd(Ⅱ)混合溶液配合-超滤分离行为。考察了pH值和负载比LR对混合体系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H=5适宜分离;当LR从0.01增大至2时,金属离子分离系数SHg-Cd和SHg-Cu逐渐增大,LR=2时达到最大值。... 以聚丙烯酸钠为配合剂,研究了Hg(Ⅱ)、Cu(Ⅱ)和Cd(Ⅱ)混合溶液配合-超滤分离行为。考察了pH值和负载比LR对混合体系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H=5适宜分离;当LR从0.01增大至2时,金属离子分离系数SHg-Cd和SHg-Cu逐渐增大,LR=2时达到最大值。在pH=5、LR=2、体积浓缩因子为15和各金属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时,截留液中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ρr,Hg、ρr,Cu和ρr,Cd分别为435.3、42.6和34.2mg/L;SHg-Cd、SHg-Cu和SCu-Cd基本不变,依次为229.3、184.3和1.2,即Hg(Ⅱ)得到选择性浓缩。浓缩液的洗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洗涤液体积增大,ρr,Hg基本不变,ρr,Cu和ρr,Cd分别下降至12.54和4.73mg/L。收集含Cu(Ⅱ)和Cd(Ⅱ)的各渗透液,调节LR=0.033和pH=5,浓缩16倍时,ρr,Cu从27.34mg/L升高至430.9mg/L,ρr,Cd从27.83mg/L仅升高至61.5mg/L,SCu-Cd为95.8,Cu(Ⅱ)获得选择性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 Cu() Cd() 聚丙烯酸钠 配合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大环多胺Zn(Ⅱ)配合物及其与DNA作用的溴乙锭荧光探针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硕 周成合 +1 位作者 陈稼轩 向清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1-1465,共5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双大环多胺配体及其双核Zn2+配合物,其结构用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溴乙锭(EB)为探针,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环多胺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双大环多胺配体及其双核Zn2+配合物,其结构用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溴乙锭(EB)为探针,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环多胺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当cComplex6/cDNA=0.51时,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至原来的47.3%,表明双大环配合物是以嵌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化合物对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顺序为:双大环多胺双核Zn(Ⅱ)配合物>双大环多胺配体>四氮杂环多胺-Zn(Ⅱ)配合物>四氮杂环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大环多胺 Zn()配合物 合成 小牛胸腺DNA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Ⅱ)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小明 冯泳兰 +4 位作者 张复兴 庾江喜 蒋伍玖 欧亚平 邝代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8,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配合物为双核铜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发光性能;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不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其荧光发射光谱为416nm,与小牛胸腺DNA(ct—DNA)以沟面结合方式相互作用,配合物结合常数Kbl=4.68×10^3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DNA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及性质
4
作者 周军 陈彦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合成了八齿配体 N,N,N′,N″,N″-五 (2 -苯并咪唑甲基 ) -二乙三胺及其含镍双核配合物 [Ni2 (DTPB)(Cl O4) 2 ]· (Cl O4) 2 · 3CH3CH2 OH.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 合成了八齿配体 N,N,N′,N″,N″-五 (2 -苯并咪唑甲基 ) -二乙三胺及其含镍双核配合物 [Ni2 (DTPB)(Cl O4) 2 ]· (Cl O4) 2 · 3CH3CH2 OH.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安研究 ,推测配合物中每个镍离子 ( )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性质 红外光谱 双核镍()配合物 脲酶 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 模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Ⅱ)在DMSO中的电还原及其与香豆素衍生物的配位作用
5
作者 宋继国 宋化灿 +2 位作者 杨绮琴 陈义文 许遵乐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合成容易脱水的对甲苯磺酸镉,首次用于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研究.Cd( )在Cd(p-CH3C6H4SO3)2+TBAP+DMSO中Pt电极上还原时,首先出现镉的欠电位沉积,然后电沉积镉.4-甲基-7-羟基香豆素、3-氨基香豆素与镉离子配位,使镉离子的还原电位向负...  合成容易脱水的对甲苯磺酸镉,首次用于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研究.Cd( )在Cd(p-CH3C6H4SO3)2+TBAP+DMSO中Pt电极上还原时,首先出现镉的欠电位沉积,然后电沉积镉.4-甲基-7-羟基香豆素、3-氨基香豆素与镉离子配位,使镉离子的还原电位向负方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镉 香豆素 DMSO Cd() 电还原 欠电位沉积 配位作用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二元羧酸桥联双核镉(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6
作者 孙亚光 吴勇丽 +2 位作者 于菀 荣书婷 闫晓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5-919,共5页
The two title complexes,[Cd2(phen)2(succ)(H2O)2](NO3-)2 ·3H2O(1)and [Cd2(phen)2(glut)2][Cd2(phen)2(Cl-)2] 2NO3-·14H2O(2)(succ =succinic acid,glut =glutar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two title complexes,[Cd2(phen)2(succ)(H2O)2](NO3-)2 ·3H2O(1)and [Cd2(phen)2(glut)2][Cd2(phen)2(Cl-)2] 2NO3-·14H2O(2)(succ =succinic acid,glut =glutar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have been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um and X-ray crystal diffra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lex 1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and cell parameter: a=15.373(5),b=13.786(4),c=25.434(7),β=104.582(6)°,V=5217(3)3,Z=4,,Dc=1.624g/cm3,μ(MoKα)=0.895mm-1,F(000)=2576,R1=0.0699,wR2=0.1280.And complex 2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ī,cell parameter: a=14.131(4),b=14.546(4),c=15.392(5),β=93.731(6),V=2674.93,Z=2,Dc=1.613 g/cm3,μ(MoKα)=0.921 mm-1,F(000)=1316,R1=0.0746,wR2=0.121.Complex 2 has two independent structure and Cd(Ⅱ) is rare seven-coordinated mode.The two complexes formed 2D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by hydrogen-bonding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学刚 程延祥 +1 位作者 耿延侯 王利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470,共6页
设计合成了以对乙烯基苯撑齐聚体为桥的双2,2′:6′,2″-三联吡啶配体,经过分步配位,得到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 光谱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在室温下存在强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吸收峰. 常温下由于其激发态寿命太短而无... 设计合成了以对乙烯基苯撑齐聚体为桥的双2,2′:6′,2″-三联吡啶配体,经过分步配位,得到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 光谱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在室温下存在强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吸收峰. 常温下由于其激发态寿命太短而无荧光发射,而在低温(77 K)下,则表现出红光发射(639~641 nm). 双核配合物中基于中心离子钌的可逆的氧化电位在+1.25 eV左右,基于三联吡啶单元的第一还原电位位于-1.15 eV左右,第二还原电位则位于-1.38 e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 双核钌()配合物 光谱法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CdS对尿酸的光催化氧化和铜(Ⅱ)配合物对氧的电催化还原的燃料电池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骆金苑 陈琳琳 +1 位作者 王奕 李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8-2474,共7页
以纳米硫化镉薄膜修饰的铟锡氧化物电极(Cd S/ITO)作光阳极,铜(Ⅱ)配合物[Cu(phen)(L-Trp)·(H_2O)]^+(phen=1,10-菲啰啉,L-Trp=L-色氨酸)修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电极作阴极,构建了光催化尿酸(UA)燃料电池,并研究了其性能及热处... 以纳米硫化镉薄膜修饰的铟锡氧化物电极(Cd S/ITO)作光阳极,铜(Ⅱ)配合物[Cu(phen)(L-Trp)·(H_2O)]^+(phen=1,10-菲啰啉,L-Trp=L-色氨酸)修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电极作阴极,构建了光催化尿酸(UA)燃料电池,并研究了其性能及热处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以下获得的纳米Cd S修饰电极在320~550 nm波长区间显现明显的吸收和光伏响应,在可见光辐射下能光催化氧化UA;较高温度的热处理(200~300℃)却降低了纳米Cd S对UA的光催化氧化活性.[Cu(phen)(L-Trp)(H_2O)]^+/SWCNTs电极在-0.131 V电位下呈现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并能电催化还原O_2和H_2O_2.此外,基于UA在Cd S/ITO电极上的光催化氧化及O_2在[Cu(phen)(L-Trp)(H_2O)]^+/SWCNTs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组装了UA(0.2mmol/L)燃料电池,其在可见光照射(0.18 m W/cm^2)下产生0.52 V开路电压,13.08μA/cm^2短路光电流,在0.41 V下呈现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10μ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燃料电池 光催化氧化 硫化镉 电催化还原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冉酸阴离子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
9
作者 孟祥军 寇会忠 +3 位作者 邹国彰 廖代正 姜宗慧 王耕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0-62,共3页
碘冉酸阴离子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孟祥军寇会忠邹国彰廖代正姜宗慧*王耕霖(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碘冉酸,Cu(Ⅱ),双核配合物,合成,磁性1996-08-20收稿,1996-11-18修回... 碘冉酸阴离子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孟祥军寇会忠邹国彰廖代正姜宗慧*王耕霖(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碘冉酸,Cu(Ⅱ),双核配合物,合成,磁性1996-08-20收稿,1996-11-18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随着生物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冉酸 双核配合物 合成 磁性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
10
作者 高建 马书林 +1 位作者 金承镛 廖代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43-446,共4页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高建马书林金承镛(天津商学院数理系,天津300400)廖代正(南开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双铜(Ⅱ)配合物磁交换作用具有扩展桥联结构的双核金属配合物是目前配位化学领域...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高建马书林金承镛(天津商学院数理系,天津300400)廖代正(南开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双铜(Ⅱ)配合物磁交换作用具有扩展桥联结构的双核金属配合物是目前配位化学领域较为活跃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在金属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交换作用 铜配合物 苯二甲酸 光谱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的合成、结构及态密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教强 严彪 马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 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51(2)nm,c=1.0527(2)nm,α=109.19(3)°,β=92.12(3)°,γ=93.48(3)°,V=0.6733(2)nm3,Z=1,D=2.055 g/cm3,F(000)=410,μ=1.660mm-1,R=0.0445,wR=0.0877.配合物为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镉配合物,且草酸根C—C键中点为配合物的倒反中心,镉与ox2-,phen,NO3-和水配位.运用晶体场理论计算了其态密度,结果表明NO3-和phen对配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镉配合物 草酸根桥联 1 10-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桂云 焦奎 +2 位作者 李延团 任勇 张旭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物质,使溶液中游离配合物的浓度降低,配合物的峰电流减小.单链DNA(ssDNA)充分暴露的碱基使其与配合物的结合能力大于双链DNA(dsDNA).Cu2(Hdmg)4与ssDNA和dsDNA的结合比分别为2∶1和1∶1,结合常数分别为3.56×109和2.7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丁二酮肟 DNA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溶液中配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实 鲁统部 +3 位作者 冯小龙 李炎武 毛宗万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4-1006,共3页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the space group P2 1/c , a =0.951 2(2) nm, b =2.010 4(4) nm, c =1.202 5(2) nm, β =98.89(3)°, V =2.271 9(8) nm 3, Z=2, D c=1.599 Mg/m 3 , F (000) = 876 , R =0.059 1, wR =0.173 3, GOF(F)=1.009. The copper(Ⅱ) atom is five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he macrocyclic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imidazole. The stepwis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1∶1 and 2∶1 molar ratios of Cu to L and Zn to L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n KCl supporting electrolyte(0.100 mol/L) at 25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inc(Ⅱ) ion can form hydroxide bridged dinuclear complex [Zn 2(OH)L] 3+ , while the copper(Ⅱ) ion can only form dinuclear complex 3+ with macrocyclic lig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 合成 结构 溶液 配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锡阳 黄生田 +2 位作者 冯发美 谢家庆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3-646,共4页
研究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和不同表面活性剂胶束组成的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为双分子反应;不同配体结构的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不同;三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催化PNPA水解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 草酰胺桥联 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催化 PNPA 水解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勇 李延团 +2 位作者 张斌 姚金华 谢家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4-347,共4页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金属胶束对BNPP水解有催化作用,BNPP催化水解速率比其自水解速率提高1×106倍,这是由于双核铜配合物中两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浓聚效应和pH效应所致。因此含双水的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是一较好的磷酸二酯水解酶的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催化反应 BNPP 动力学 反应机理 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 磷酸二酯酶 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锰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合成了对称的六齿(N6型)双核配体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乙二胺(EDTB)及两种含锰()双核配合物:[Mn2EDTB(CH3COO)2](CH3COO)(ClO4)·2CH3CH2OH·4H2O(),[Mn2EDTB(CH3COO)2](CH3COO)(NO3)·4CH3CH2OH(),并对配体... 合成了对称的六齿(N6型)双核配体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乙二胺(EDTB)及两种含锰()双核配合物:[Mn2EDTB(CH3COO)2](CH3COO)(ClO4)·2CH3CH2OH·4H2O(),[Mn2EDTB(CH3COO)2](CH3COO)(NO3)·4CH3CH2OH(),并对配体EDTB,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摩尔电导、中远红外(IR)、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循环伏安(CV)研究.由此推测配合物(),()均具有两个乙酸基桥连的八面体配位结构,这两种配合物也可作为过氧化氢酶、核苷酸还原酶的模型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离子 双核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S给体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
17
作者 施锋 李宏洋 +5 位作者 彭孝军 陈小强 张蓉 王东平 樊江莉 孙立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66-1672,共7页
为了模拟植物光系统 的给体部分 ,设计、合成了配合物 2 .在该模型化合物中 ,配体的邻位被 2个{[2 -羟基 -3 -(吗啉基 -4-甲基 ) -5 -叔丁基 -苄基 ](吡啶 -2 -甲基 )胺基 -甲基 }取代的苯酚通过酰胺键与光敏体[Ru( bpy) 3]2 + 共价相... 为了模拟植物光系统 的给体部分 ,设计、合成了配合物 2 .在该模型化合物中 ,配体的邻位被 2个{[2 -羟基 -3 -(吗啉基 -4-甲基 ) -5 -叔丁基 -苄基 ](吡啶 -2 -甲基 )胺基 -甲基 }取代的苯酚通过酰胺键与光敏体[Ru( bpy) 3]2 + 共价相连 .利用 ESI-MS和 1 D,2 D NMR( g COSY,HSQC和 HMB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鉴定 ,并通过 UV-Vis、荧光发射光谱、闪光光解及电化学对其光化学性能和氧化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化合物的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激发态寿命长 ;可螯合双核高价 Mn( )原子 ;且 Ru3+ /Ru2 + 的氧化电位比 Phenol+ /Phenol和 Mn( , ) /Mn( )的高 ,满足自然界 PS 电子转移的基本要求 ,可用于 PS 给体部分的初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设计 含酚配体 双核配合物 水氧化 光系统 人工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位置异构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CU(μ-CI)(Cl)(C_(13)H_(10)N_2S)_2]_2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18
作者 郭胜利 刘省明 +1 位作者 殷元骐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μ-Cl)(Cl)(C13H10N2S)2]2,并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3322(2)nm,b=1.5051(2)um,c=1.3591(2)nm;α=γ=90°,β=110.15(1)°,Z=2.在配... 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μ-Cl)(Cl)(C13H10N2S)2]2,并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3322(2)nm,b=1.5051(2)um,c=1.3591(2)nm;α=γ=90°,β=110.15(1)°,Z=2.在配合物中,每个铜原子与2个桥连氯原子,l个端基氯原子以及2个互为位置异构体的双取代毗唑环上氮原子配位,而使钢原子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铜配合物 三角双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_4N)_1.5{Li(H_2O)_6}0.5][Cd_2(SC_6H_4Bu^t-4)_6]·C_2H_5OH双核镉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19
作者 汤卡罗 李爱群 +1 位作者 金祥林 唐有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标题化合物由4-Bu'S_6H_4SLi、Cd(NO_3)2·4H_2O和Et.NBr反应制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双核络合物 镉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抗菌活性
20
作者 刘焕 刘郁 +2 位作者 张雪梅 潘志权 高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4-319,共6页
以配体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H_2L)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铜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新的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_2(L)(ClO_4)·H_2O]·ClO_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晶体衍... 以配体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H_2L)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铜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新的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_2(L)(ClO_4)·H_2O]·ClO_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不对称大环配合物中的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胺的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以及高氯酸根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另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的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氧原子以及配位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铜(Ⅱ)离子的电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单电子传递过程,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的铜(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偶合,抗菌实验测试了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0g·L^(-1)时,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大环配合物 双核铜配合物 性质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