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ymethoxy Dimethyl Ether/汽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睿宸 陈朝阳 +1 位作者 姚晓新 汤成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185,共7页
为了明确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掺混对汽油喷雾特性的影响,利用定容弹试验台和高速纹影摄像装置对不同喷射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汽油(G100)、PODE(P100)及其混合燃料(G80P20、G50P50)的宏观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燃料的喷雾过程图... 为了明确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掺混对汽油喷雾特性的影响,利用定容弹试验台和高速纹影摄像装置对不同喷射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汽油(G100)、PODE(P100)及其混合燃料(G80P20、G50P50)的宏观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燃料的喷雾过程图像,并提取了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和喷雾投影面积等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PODE掺混比增大,混合燃料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增大,且环境温度较高时,不同燃料之间的差异较大;喷射压力较大时,燃料喷雾投影面积较大,4种燃料的喷雾投影面积的差异也较大;随环境温度升高,混合燃料喷雾投影面积减小,且其减小幅度随PODE掺混比增大而减弱。G100的喷雾投影面积随环境温度升高大幅度减小,而P100的喷雾投影面积几乎不随实验范围内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改变;掺混20%PODE的混合燃料具有比汽油略大的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和喷雾投影面积,油气混合质量与汽油类似,更高比例PODE掺混会使燃料与空气混合程度和蒸发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聚甲氧基二甲醚 混合燃料 宏观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Si/Al ratio of HZSM-5 zeolite on the production of dimethyl ether before and after ultrasonic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Sameh M.K.Aboul-Fotouh Laila I.Ali +1 位作者 Mona A.Naghmash Noha A.K.Aboul-Gheit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588,共8页
A series of as-synthesized HZSM-5 zeolites with different Si/Al ratios(25,90,120,240 and 400)were post-treated by ultrasonication for an optimum time of 60 min.The morphology,acidity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HZSM-5 ... A series of as-synthesized HZSM-5 zeolites with different Si/Al ratios(25,90,120,240 and 400)were post-treated by ultrasonication for an optimum time of 60 min.The morphology,acidity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HZSM-5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D,SEM,N_2 adsorption and NH3-TPD techniques.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to dimethyl ether(DME),which is a promising gaseous automotive fuel in future.It was found that the Si/Al ratio of HZSM-5 had considerable impacts on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to DME.Its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i/Al ratio from 400 to 25.Ultrasonication of HZSM-5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ation-HZSM-5-dimethyl ether-Si/Al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partial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by plasma-catalyst reforming
3
作者 宋凌珺 李兴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764-3769,共6页
Hydrogen was produced from partial oxidation reforming of DME (dimethyl ether) by spark discharge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 plasma-catalyst reformer was design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 Hydrogen was produced from partial oxidation reforming of DME (dimethyl ether) by spark discharge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 plasma-catalyst reformer was design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its performance of hydrogen-rich gas production.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catalyst and flow rate on gas concentrations (volume fraction), hydrogen yield, DME conversion ratio,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rm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hydrogen concentration and the flow rate of produced H2 are improved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300 ℃ to 700 ℃. Hydrogen yield, hydrogen concentration and the flow rate of produced H2 ar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in the use of Fe-based catalyst at high temperature. Moreover, hydrogen yield and thermal efficiency are improved and change slightly when flow rate increases. When catalyst is 12 g, and flow rate increases from 35 mL/min to 210 mL/min, hydrogen yield decreases from 66.4% to 57.7%, and thermal efficiency decreases from 35.6% to 30.9%.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results would serve as a good guideline to the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hydrocarbon fuels by plasma reforming onbo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catalyst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dimethyl ether high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a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via partial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4
作者 宋凌珺 李兴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56-1960,共5页
In this work,hydrogen is produced from partial oxidation reforming of dimethyl ether (DME) by a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which includes both plas... In this work,hydrogen is produced from partial oxidation reforming of dimethyl ether (DME) by a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which includes both plasma and catalyst reactors is designed.A spark discharge is used as a non-equilibrium plasma source,and it is used to ionize the mixture of DME and air.The performances of the reformer are characterized experimentally in terms of gas concentrations,hydrogen yield,DME conversion ratio,and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The effects of discharge frequency,reaction temperature,air-to-DME ratio and space velocity a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sma-catalyst hybrid reformer enhances hydrogen yield when reaction temperature drops below 620 ℃.At 450 ℃,hydrogen yield of hybrid reforming is almost three times that of catalyst reforming.When space velocity is 510 h-1,hydrogen yield is 67.7%,and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is 12.2 k J/L-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k discharge plasma HYBRID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dimethyl et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的NH_(3)-H_(2)-DME高温自着火特性
5
作者 褚祥林 马志豪 +2 位作者 李新 王鑫 高培鑫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8-316,共9页
氨(NH_(3))作为一种十分有前景的零碳替代燃料,其低反应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而掺混与其特性互补的其他低碳或零碳燃料,可明显改善其燃烧特性.基于此,在激波管试验平台上利用反射激波和燃料激发态羟基(OH^(*))的自发光特性,测量了温... 氨(NH_(3))作为一种十分有前景的零碳替代燃料,其低反应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而掺混与其特性互补的其他低碳或零碳燃料,可明显改善其燃烧特性.基于此,在激波管试验平台上利用反射激波和燃料激发态羟基(OH^(*))的自发光特性,测量了温度T为1 300~2 000 K、压力p为0.14 MPa与1.00 MPa且当量比φ为0.5、1.0和2.0条件下,NH_(3)-氢(H_(2))-二甲醚(DME)三元燃料与空气混合燃料的着火延迟期(IDT),并研究了H_(2)+DME作为二元活性剂,其比例在各工况下对纯NH_(3)混合燃料着火延迟期缩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组分比例会影响活性剂的着火促进效果,活性剂H_(2)+DME(摩尔分数比为1∶1)相比同比例下的单一活性剂可以降低混合燃料更多的活化能.三元混合燃料的着火特性随活性剂比例、反应条件不同,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中,在稀燃条件下,H_(2)+DME(摩尔分数比为2∶1)着火促进效果更好,而在富燃条件下,H_(2)+DME(摩尔分数比为1∶2)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 二甲醚 着火延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氧基二甲醚反应动力学及聚合度影响机理探究
6
作者 周子杰 杨亚晶 +3 位作者 崔旺 魏衍举 刘贺 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3,共12页
为揭示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各组分反应活性随聚合度变化的规律及动力学机理,构建了适用于广泛工况的反应路径框架,对比分析了PODE多组分反应动力学行为。基于二甲氧基甲烷(PODE_(1))的反应机理,构建了PODE_(2)、PODE_(3)... 为揭示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各组分反应活性随聚合度变化的规律及动力学机理,构建了适用于广泛工况的反应路径框架,对比分析了PODE多组分反应动力学行为。基于二甲氧基甲烷(PODE_(1))的反应机理,构建了PODE_(2)、PODE_(3)的反应机理,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验证。根据各基元反应的反应动力学作用,提出PODE反应路径统一框架,阐明了PODE反应活性的3个来源通道:伯碳脱氢后通过两次加氧发生的典型链分支反应,部分氢过氧燃料自由基分解为羰基氢过氧化物的链分支反应,仲碳脱氢分解为低聚合度燃料自由基后发生的链分支反应。PODE在第一阶段点火延迟时间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PODE_(2)、PODE_(3)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能够预测实验测量的点火延迟时间,可以对PODE的反应动力学行为作出解释。通道1和通道2是所有PODE分子所共有的链分支反应通道,而通道3是高聚合度PODE所特有的反应路径,是重要的反应活性贡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反应动力学 聚合度 基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醚(DME)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尧命发 许斯都 +1 位作者 许俊峰 金萍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作者在定容燃烧弹上用火焰直接成像法研究二甲基醚 (DME)燃烧过程 ,研究了 DME的滞燃期和火焰传播特性以及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滞燃期比柴油短 ,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时 ,滞燃期缩短 ;DME的着... 作者在定容燃烧弹上用火焰直接成像法研究二甲基醚 (DME)燃烧过程 ,研究了 DME的滞燃期和火焰传播特性以及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滞燃期比柴油短 ,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时 ,滞燃期缩短 ;DME的着火位置靠近喷嘴一侧 ,柴油与 DME的体积相同时 ,DME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短 ;DME的燃烧火焰亮度比柴油小 ,表明 DME的燃烧温度比柴油低。燃烧后期 ,燃用 DME时 ,喷嘴有明显的泄漏现象。此外 ,作者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 DME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预混合燃烧放热率比柴油低 ,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比柴油低。由于喷油持续期延长 ,DME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长 ,在上止点后 80° CA出现一个较大的放热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滞燃期 燃烧过程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二甲基醚(DME)喷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尧命发 郑尊清 +1 位作者 胡春明 许斯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对二甲基醚 (DME)在高温条件下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温条件相比 ,DME喷雾体喷雾核心面积变小 ,喷雾体呈薄雾状发展 ,DME蒸发极为迅速 ;高温条件下 ,喷油前期DME的嘴端压力比常温下小 ;在所实验的温度范围内 ,... 对二甲基醚 (DME)在高温条件下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温条件相比 ,DME喷雾体喷雾核心面积变小 ,喷雾体呈薄雾状发展 ,DME蒸发极为迅速 ;高温条件下 ,喷油前期DME的嘴端压力比常温下小 ;在所实验的温度范围内 ,环境温度对喷雾体的贯穿距离没有影响 ;环境密度对喷雾体贯穿距离的影响也较小 ,环境密度增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喷雾贯穿距离 环境密度 环境温度 柴油机 代用燃料 dme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195柴油机燃用二甲醚(DME)—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翠平 杨庆佛 胡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二甲醚粘度低,会使高压供油系统产生泄漏及早期磨损。在二甲醚中添加低比例的柴油(简称二元燃料),其柴油既参与燃烧,又相应提高了混合燃料的粘度。首先对二甲醚添加低比例的柴油进行优化并对柴油机供油量、供油提前角和针阀开启压力进... 二甲醚粘度低,会使高压供油系统产生泄漏及早期磨损。在二甲醚中添加低比例的柴油(简称二元燃料),其柴油既参与燃烧,又相应提高了混合燃料的粘度。首先对二甲醚添加低比例的柴油进行优化并对柴油机供油量、供油提前角和针阀开启压力进行优化匹配,然后对ZS195柴油机燃用二元燃料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ZS195柴油机上燃用二元燃料,其功率和转矩略优于原柴油机,发动机在全负荷范围内接近无烟排放,NOx大幅度下降。试验还表明,采用这种二元燃料可使供油系统长期稳定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二元燃料 燃烧性能 柴油 ZS195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柴油机掺烧低比例二甲醚(DME)和高比例柴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真 杨敬 +1 位作者 李湘萍 杨庆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在直喷柴油机上掺烧低比例二甲醚(DME)和高比例柴油二元混合燃料进行试验研究,除低压供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原柴油机的结构和参数不做任何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掺烧30%二甲醚与70%柴油二元混合燃料,不采取任何尾气处理措施,碳烟排放比... 在直喷柴油机上掺烧低比例二甲醚(DME)和高比例柴油二元混合燃料进行试验研究,除低压供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外,原柴油机的结构和参数不做任何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掺烧30%二甲醚与70%柴油二元混合燃料,不采取任何尾气处理措施,碳烟排放比原柴油机降低67%,NOx排放与原柴油机相当,燃油消耗率比原柴油机降低19.3%;直喷柴油机掺烧低比例二甲醚和高比例柴油二元混合燃料在降低碳烟和燃油消耗率方面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二甲醚 性能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醚(DME)喷雾一般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尧命发 许斯都 +2 位作者 金萍 王贺武 周龙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介绍了在高压环境下对二甲基醚 (DME)喷雾一般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 ,并与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是在定容燃烧弹上进行的 ,用阴影法通过高速数字摄影机拍摄了二甲基醚和柴油的喷雾发展过程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喷雾过程... 介绍了在高压环境下对二甲基醚 (DME)喷雾一般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 ,并与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是在定容燃烧弹上进行的 ,用阴影法通过高速数字摄影机拍摄了二甲基醚和柴油的喷雾发展过程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喷雾过程图像再现。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喷雾贯穿距离比柴油小 ,喷雾锥角比柴油大 ;在喷雾自由发展过程中 ,DME的蒸发速度比柴油快 ;环境密度对 DME喷雾特性的影响与柴油相似 ,即密度增大 ,锥角增大 ,贯穿距离减小。在燃烧室壁面附近 ,柴油的喷雾锥角迅速增大 ,而 DME喷雾锥角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喷雾特性 试验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DME)制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敬辉 陈江平 +1 位作者 鲁雪生 陈芝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二甲醚热物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二甲醚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用制冷剂R134a的制冷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实验装置上,在相同冷凝温度、不同蒸发温度下的二甲醚的制冷量比R134a约低10%~15%,制冷系数(COP)... 在二甲醚热物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二甲醚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用制冷剂R134a的制冷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实验装置上,在相同冷凝温度、不同蒸发温度下的二甲醚的制冷量比R134a约低10%~15%,制冷系数(COP)比R134a低约3%~9%,DME可以直接充注用于R134a制冷系统,可以作为R134a的直接替代物。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润滑油的实验测试表明:常用的脂类油和矿物油均可用作二甲醚制冷系统的润滑油,使用脂类油时二甲醚排气温度比使用矿物油时稍高,矿物油更适于应用于二甲醚制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二甲醚(dme) 实验 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部分预混压燃与缸内直喷复合燃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维 周龙宝 +1 位作者 汪映 马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3,共4页
在单缸二甲醚发动机上开展了DME部分预混压燃与缸内直喷混合燃烧(PCCI-DI)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DME PCCI-DI发动机具有较低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PCCI-DI DME发动机燃烧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放热特点,和HCCI DME发动机相比... 在单缸二甲醚发动机上开展了DME部分预混压燃与缸内直喷混合燃烧(PCCI-DI)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DME PCCI-DI发动机具有较低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PCCI-DI DME发动机燃烧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放热特点,和HCCI DME发动机相比,两个放热峰值有所下降,第1个放热峰值位置基本不变,第2个放热峰值后移到上止点略后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I 直喷 二甲醚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醚(DME)碰壁喷雾特性和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尧命发 许斯都 郑尊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用阴影法和火焰直接成像法对二甲基醚 (DME)碰壁喷雾特性和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基醚碰壁后沿壁面发展特性与柴油极为相似 ,即沿壁面径向扩散 ,形成油雾的爬壁现象 ,二甲基醚沿壁面发展速度比柴油慢 ,但碰壁后的... 用阴影法和火焰直接成像法对二甲基醚 (DME)碰壁喷雾特性和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基醚碰壁后沿壁面发展特性与柴油极为相似 ,即沿壁面径向扩散 ,形成油雾的爬壁现象 ,二甲基醚沿壁面发展速度比柴油慢 ,但碰壁后的反弹量比柴油多 ;加热条件下二甲基醚碰壁试验研究表明 ,热碰壁沿壁面的发展速度比冷碰壁快 ,反弹量比冷碰壁多。在平板上方有一个明显的浓度梯度变化区域 ,碰壁后期在平板与燃烧室壁面存在一个二甲基醚浓度高的三角区域。二甲基醚碰壁对燃烧滞燃期影响不大 ,但着火位置靠近壁面 ,大部分的二甲基醚都是着壁之后燃烧 ,并且燃烧火焰在高浓度的三角区域持续较长时间 ,因而碰壁燃烧持续期略有延长 ,与柴油相比 ,二甲基醚燃烧火焰几乎经过整个壁面上部燃烧室的区域 ,火焰经过的面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喷雾特性 燃烧特性 代用燃料 柴油机 d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简化反应模型及其在HCCI燃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宇 张煜盛 +1 位作者 莫春兰 徐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提出了一个可应用于HCCI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的DME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该模型由28种组分、38个基元反应组成,包括3个子模型,即低温反应和负温度系数区子模型、高温裂解和高温氧化子模型以及甲酸生成过程子模型。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该... 提出了一个可应用于HCCI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的DME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该模型由28种组分、38个基元反应组成,包括3个子模型,即低温反应和负温度系数区子模型、高温裂解和高温氧化子模型以及甲酸生成过程子模型。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该DME简化模型能正确揭示DME燃烧过程主要生成物组分的变化规律,能准确计算DME燃烧过程低温和高温阶段的放热特征时刻,其计算结果与详细机理计算结果吻合。相对于详细机理,简化模型节省了计算时间,为实现化学反应动力学与CFD多维模型耦合的燃烧计算提供了一个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工程 二甲基醚(dme) 均质压燃燃烧(HCCI)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敬周 张煜盛 +1 位作者 Medhat Elkelawy 张辉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0,共6页
在压力定容室内,利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DPIV)对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特性,以及DME和柴油的常规喷雾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DME闪急沸腾喷雾的宏观现象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KIVA程序相耦合,藉此对DME闪急沸腾喷雾特性进... 在压力定容室内,利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DPIV)对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特性,以及DME和柴油的常规喷雾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DME闪急沸腾喷雾的宏观现象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KIVA程序相耦合,藉此对DME闪急沸腾喷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柴油常规喷雾相比,DME闪急沸腾喷雾贯穿距较短,但喷雾锥角较大;喷雾初始段的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但喷雾后期的吻合程度稍差。计算研究表明:DME闪急沸腾喷雾体前端两侧存在着明显的涡环结构,喷雾场中DME的气相浓度大幅度高于柴油喷雾的气相浓度,且其索特平均直径(SMD)比柴油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二甲醚 闪急沸腾喷雾 喷雾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与LPG预混平面火焰的甲醛及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小军 赵黛青 +3 位作者 汪小憨 蒋利桥 张立志 杨浩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1-545,共5页
对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预混平面火焰中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甲醛生成、NOx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燃料质量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火焰中甲醛质量浓度随着二甲醚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峰值质量浓度为相同工况纯LPG燃烧时... 对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预混平面火焰中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甲醛生成、NOx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燃料质量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火焰中甲醛质量浓度随着二甲醚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峰值质量浓度为相同工况纯LPG燃烧时的2~5倍,表明混合燃料中的二甲醚仍然是甲醛产生的主要来源;尾气中的NOx质量浓度随二甲醚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均不高于16.08,mg/m3.控制二甲醚的完全氧化是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掺混燃烧中减少甲醛排放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燃料 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闪急沸腾喷雾结构及其发展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辉亚 张煜盛 +1 位作者 周光明 肖合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在环境温度为293 K、压力为0.1 MPa条件下,采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研究了单孔直喷式柴油喷嘴形成的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的结构及发展过程.为得到喷雾图像,采用Nd:YAG激光光片将喷雾照亮.喷雾图像采用高分辨率的CCD照相机来记录,... 在环境温度为293 K、压力为0.1 MPa条件下,采用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研究了单孔直喷式柴油喷嘴形成的二甲醚(DME)闪急沸腾喷雾的结构及发展过程.为得到喷雾图像,采用Nd:YAG激光光片将喷雾照亮.喷雾图像采用高分辨率的CCD照相机来记录,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硬盘进行保存.结果表明,DME闪急沸腾喷雾由初始核区、闪急沸腾主体区和涡环形成区3部分组成;根据涡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可将DME闪急沸腾喷雾扩展过程分为涡环结构形成、涡环结构发展与变形、涡环结构破碎和闪急沸腾喷雾充分发展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闪急沸腾喷雾 数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喷雾结构 喷雾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醚(DME)喷雾混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尧命发 许斯都 金萍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6,共7页
采用阴影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二甲基醚喷雾混合特性 ,研究了缸内工质密度、喷孔直径、启喷压力等对二甲基醚喷雾混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二甲基醚喷雾破碎期约为 0 .2 ms~ 0 .4ms,环境密度、喷孔直径越大 ,二甲基醚喷雾体发展... 采用阴影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二甲基醚喷雾混合特性 ,研究了缸内工质密度、喷孔直径、启喷压力等对二甲基醚喷雾混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二甲基醚喷雾破碎期约为 0 .2 ms~ 0 .4ms,环境密度、喷孔直径越大 ,二甲基醚喷雾体发展越不稳定 ;环境密度增大时 ,喷雾破碎期缩短 ,贯穿距减小、锥角增大 ;喷孔直径增大时 ,喷雾破碎期缩短 ,锥角增大 ,由于贯穿速度大 ,喷雾贯穿距增大 ;启喷压力对二甲基醚喷雾贯穿距影响不大 ,对喷雾锥角有些影响 ,启喷压力高 ,喷雾体发展初期 ,锥角增大 ,但空间发展后期 ,两种启喷压力的喷雾锥角趋于一致。喷雾混合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二甲基醚喷雾体平均化学当量空燃比比柴油大 ,因而柴油机燃用二甲基醚时涡流比不宜过大。环境密度增大 ,喷孔直径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dme 喷雾特性 混合 柴油机 化学当量空燃比 燃料 发动机 燃料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及金属离子改性对H-MOR分子筛的DME羰基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娜 牛君阳 +2 位作者 刘亚华 谭猗生 李新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504-3510,共7页
详细了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及反应温度对丝光沸石(H-MOR)分子筛二甲醚(DME)羰基化制取醋酸甲酯(MA)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500℃预处理2 h、反应温度为180℃时H-MOR催化剂的DME转化率最高,可达20.5%。虽然... 详细了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及反应温度对丝光沸石(H-MOR)分子筛二甲醚(DME)羰基化制取醋酸甲酯(MA)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500℃预处理2 h、反应温度为180℃时H-MOR催化剂的DME转化率最高,可达20.5%。虽然提高反应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DME转化率,但易产生积炭,快速失活。此外,还考察了金属离子改性对H-MOR催化剂DME羰基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Ni、Fe和Co等金属离子交换的H-MOR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IE-Cu催化剂活性最好,DME转化率为36.9%;IE-Ni催化剂的活性最稳定,DME转化率稳定在24.5%。还原温度对IE-Cu催化剂DME羰基化活性有重要影响,450℃还原后的IE-Cu催化剂活性要明显高于300℃还原的I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二甲醚 羰基化 金属离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