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船舶排气工况下DOC+SCR后处理系统催化作用 |
孙豫
钱叶剑
龚震
孙泽
|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济南市柴油型移动源排放颗粒物中碳组分特征和排放量估算 |
张桂芹
王云博
杜琪玥
闫怀忠
李思源
石敬华
刘仕杰
朱文祺
孙友敏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DOC+DPF系统对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李顺利
蔡忆昔
施蕴曦
卢奕睿
朱衎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煤基燃料燃烧颗粒物对颗粒捕集器沉积过程的影响 |
朱鑫昌
刘帅
王忠
华伦
帅石金
|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预喷比例对正丁醇、PODE掺混柴油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段旭东
袁慧彬
潘锁柱
于志新
曾东建
韩伟强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不同来源船用发动机颗粒物再生试验研究 |
王子赫
薛静宇
包中强
李世龙
刘书强
陈明亮
|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试验 |
蔡忆昔
赵卫东
李小华
吴江霞
王军
刘志楠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8
|
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微粒和NO_x的试验研究(1) |
刘光辉
黄震
上官文峰
阎存仙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9
|
含氧添加剂DMC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张光德
黄震
张武高
乔信起
周校平
|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
2002 |
21
|
|
10
|
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中的应用研究 |
葛蕴珊
张世鹰
郝利君
吴思进
孔林河
|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6
|
|
11
|
径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流速分布特性数值分析 |
龚金科
吴钢
王曙辉
刘云卿
伏军
龙罡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12
|
DOC技术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 |
王军方
丁焰
尹航
葛蕴珊
王小臣
谭建伟
何超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13
|
甲醇柴油与生物柴油微粒排放粒径分布特性 |
王晓燕
李芳
葛蕴珊
李洪文
张学敏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4
|
车用柴油机燃用棕榈生物柴油的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
李莉
王建昕
肖建华
王志
杨文明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1
|
|
15
|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研究 |
曾科
龙学明
刘兵
蒋德明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16
|
柴油车排放法规及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帅石金
唐韬
赵彦光
华伦
|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
2012 |
135
|
|
17
|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参数优化 |
施蕴曦
蔡忆昔
李小华
陈亚运
丁道伟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8
|
生物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特性分析 |
梅德清
王忠
袁银南
阮志强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9
|
燃油催化微粒捕集器微粒捕集与强制再生特性的研究 |
王天友
EricLim Khim Song
林漫群
张玉倩
刘大明
刘书亮
Dale Spencer
Philip Collier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20
|
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微粒和NO_x的试验研究(2) |
刘光辉
黄震
上官文峰
阎存仙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