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冠峰 陈亮 +3 位作者 李遂亮 王导南 李岱峰 王新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93,共4页
该文对比分析了乙醇、柴油混合组成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方法,采用生物质作助溶剂配制了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在单缸柴油机上分别使用纯柴油和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改变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柴油... 该文对比分析了乙醇、柴油混合组成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方法,采用生物质作助溶剂配制了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在单缸柴油机上分别使用纯柴油和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改变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时,供油提前角的改变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比较敏感,且相对使用纯柴油,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对提高燃料经济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供油提前角 燃料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喷油与补气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伏军 龚金科 +3 位作者 左青松 袁文华 唐维新 唐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18,共8页
为实现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的优化控制,该文基于原喷油量优化控制模型,在考虑补气的前提下,结合过滤体再生入口临界温度模型对其边界终止温度条件的强化,对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予以了改进,并获得了喷油量/... 为实现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的优化控制,该文基于原喷油量优化控制模型,在考虑补气的前提下,结合过滤体再生入口临界温度模型对其边界终止温度条件的强化,对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予以了改进,并获得了喷油量/补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函数。从其在线优化控制结果来看,喷油量最优值随再生时间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应补气量变化趋势与最佳喷油量的变化一致,受排气氧含量富余程度影响,对应的补气量在越过最低点后增长的速度不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对喷油量/补气量予以最优控制后,整个再生过程油耗可降低34.6%~40.2%。为提高整个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的操作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 喷射 优化控制 微粒捕集器 再生 补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重型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的要求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尧清 王志华 曹霞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1,共5页
重型车是可吸入颗粒和NOx排放的主要污染源。指出为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要求,高压喷射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向。在达欧Ⅲ以上排放要求的柴油机中,通过电控喷油系统能实现理想的喷油速率,通过预循环技术可降低发动机噪声,通过后喷射技术... 重型车是可吸入颗粒和NOx排放的主要污染源。指出为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要求,高压喷射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向。在达欧Ⅲ以上排放要求的柴油机中,通过电控喷油系统能实现理想的喷油速率,通过预循环技术可降低发动机噪声,通过后喷射技术可降低发动机NOx和颗粒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排放法规 柴油机 燃油系统 系统设计 高压喷射 电控喷油系统 预循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喷射燃烧改善单缸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贵忠 王清元 +2 位作者 余继文 赵玉清 潘和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2-94,共3页
针对单缸柴油发动机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而又普遍存在油耗、排污相对偏高的问题,结合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增设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 针对单缸柴油发动机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而又普遍存在油耗、排污相对偏高的问题,结合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增设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1],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程,从而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对节能、控制排放特别是噪音有效果。采用两个喷油泵分别向一个喷油器供油[2],实现引导喷射,对单缸柴油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缸柴油机 引导喷射 排放 燃油供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非道路用增压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罗马吉 熊锋 +2 位作者 颜伏伍 施祥 张超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35,共5页
为了改善非道路用涡轮增压直喷395E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喷油器安装倾角等喷油系统参数及燃烧室几何形状对发动机NOx和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喷孔直径(0.23 mm)、较小供油... 为了改善非道路用涡轮增压直喷395E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喷油器安装倾角等喷油系统参数及燃烧室几何形状对发动机NOx和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喷孔直径(0.23 mm)、较小供油提前角(8°CA)、径深比(2.857)和口径比(1.06)适中的缩口哑铃型燃烧室时,NOx、NOx+HC、CO和PM排放分别降低到6.30、7.05、0.90和0.233 g/(kW.h),达到了美国EPA第四阶段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非道路用柴油机 排放 燃烧室 供油提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油提前角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毅 蒋德明 +2 位作者 黄佐华 魏奇 王锡斌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添加助溶剂并使用超声波振动形成混合均匀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析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随着供油提前角减小,... 添加助溶剂并使用超声波振动形成混合均匀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析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随着供油提前角减小,混合燃料滞燃期缩短,供油提前角为21°CA时,混合燃料的燃烧持续期最短,增加或减少供油提前角都将延长燃烧持续期。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排放有较大影响,推迟供油,混合燃料的烟度排放和CO排放增加,NOx排放与HC排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供油提前角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章遂 房立清 +1 位作者 米东 王云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
在讨论神经网络快速算法的基础上 ,研究了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几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并在柴油机实际运行中进行了试验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燃油系统 故障诊断 柴油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策略对低压缩比柴油机不同海拔起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楼狄明 阚泽超 +1 位作者 胡志远 曹志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2-588,共7页
基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以一台压缩比为14.25的增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平原0 m、模拟海拔高度1 000,2 000,3 000,3 750,4 500m处的起动性能试验,并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和循环供油量对低压缩比增压柴油机在不同模拟海拔时的起动性能影... 基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以一台压缩比为14.25的增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平原0 m、模拟海拔高度1 000,2 000,3 000,3 750,4 500m处的起动性能试验,并研究了供油提前角和循环供油量对低压缩比增压柴油机在不同模拟海拔时的起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低压缩比柴油机起动过程初始期延长,升速期转速升高率降低,下冲转速增大,过渡期时间延长,起动性能恶化.且在高海拔条件下,海拔高度的上升对低压缩比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海拔高度2 000m及以下,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m,升速期及过渡期平均延长1.10s和1.47s;在海拔高度3 000m及以上,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m,起动过程中升速期及过渡期平均延长18.48,2.75s.在平原时,增大供油提前角使起动性能恶化:起动阶段初始期延长,升速阶段转速升高率降低,升速期和过渡期时间延长;不同循环供油量策略对平原起动过程影响较小.当海拔为4 500m时,适当增大供油提前角和适当减少喷油可改善低压缩比柴油机高原起动性能,循环喷油量过大会导致升速期内滞速现象的出现,起动稳定性变差,循环喷油量过小会导致初始期和升速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低压缩比 变海拔 起动 供油提前角 循环供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柴油机高原使用供油系统调整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任兆欣 苏铁熊 +2 位作者 王增全 于宝金 丁技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17-2223,共7页
针对高原条件下柴油机使用暴露出的气缸盖燃烧室烧蚀等可靠性问题,分别进行了不同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和不同喷油器喷嘴结构参数下,柴油机整机性能高原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系统控制柴油机热负荷的方法。通过... 针对高原条件下柴油机使用暴露出的气缸盖燃烧室烧蚀等可靠性问题,分别进行了不同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和不同喷油器喷嘴结构参数下,柴油机整机性能高原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系统控制柴油机热负荷的方法。通过性能优化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当减小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及采用增大喷孔数、减小孔径和减小喷雾锥角的喷油器的供油系统技术状态高原调整方案,降低了柴油机热负荷,提高了柴油机高原条件下的可靠性。采取所确定的供油系统调整方案后,海拔高度4 500 m时,柴油机功率降低27%,其他控制参数均在限制范围内,可满足车辆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高原 供油量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95型柴油机代用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贵忠 王清元 +1 位作者 余继文 赵玉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结合 X195型柴油机结构特点 ,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 ,增设一套乙醇供给系统 ,进行柴油机代用燃料试验。发动机工作时乙醇喷射器适时向气缸内喷射适量乙醇 ,并与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结果表明 ,增设的乙醇供给系统工作性能可靠 ,双燃... 结合 X195型柴油机结构特点 ,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 ,增设一套乙醇供给系统 ,进行柴油机代用燃料试验。发动机工作时乙醇喷射器适时向气缸内喷射适量乙醇 ,并与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结果表明 ,增设的乙醇供给系统工作性能可靠 ,双燃料燃烧时 ,减少柴油达 11.7% ,烟度下降 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95型柴油机 代用燃料 试验研究 乙醇供给系统 节油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烧室的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雷基林 于跃 +3 位作者 辛千凡 申立中 宋国富 陈丽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6,共11页
为使柴油机燃烧室设计走向系统化和正规化,提出了柴油机燃烧室系统设计的概念。通过对因子处理方法和响应分析方法的梳理总结了9种因子-响应组合方法,选取其中1个燃烧室设计方法进行方法展示。此方法以一款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作为研究对... 为使柴油机燃烧室设计走向系统化和正规化,提出了柴油机燃烧室系统设计的概念。通过对因子处理方法和响应分析方法的梳理总结了9种因子-响应组合方法,选取其中1个燃烧室设计方法进行方法展示。此方法以一款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缸内气体瞬态流动模型,以缸内气体流速和湍流动能作为评价标准,在压缩比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缩口率分别为16.4%、6.1%、9.8%、9.8%且底面凸台形状不同的A、B、C、D 4种ω型燃烧室对缸内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室几何结构对柴油机进气阶段和压缩阶段前期的缸内气流运动影响较小,对压缩阶段后期缸内气流运动影响显著。在上止点前后20°曲轴转角区段,底面凸台呈锥形的C型燃烧室的平均挤流速度、逆挤流速度比底面凸台呈球形的D型燃烧室分别高25.2%、26.4%;缩口率为16.4%的A型燃烧室内气体平均湍流动能比缩口率为9.8%的D型燃烧室高25.4%。与底面凸台呈椭球形的A型和呈球形的D型燃烧室相比,底面凸台呈45°锥形的B、C型燃烧室在湍流动能强度和逆挤流强度方面的保持性更好。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柴油机燃烧室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流动 系统设计 湍流动能 挤流 缸内气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压电式喷油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军 熊庆辉 张幽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4,共5页
分析了大功率柴油机喷油流量要求,提出了压电喷油器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结合实际发动机,确定了大流量压电式喷油器的设计方案,计算了两种压电堆和液力放大机构的输出参数,确定了双排不同喷孔直径的布置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压电执行器的... 分析了大功率柴油机喷油流量要求,提出了压电喷油器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结合实际发动机,确定了大流量压电式喷油器的设计方案,计算了两种压电堆和液力放大机构的输出参数,确定了双排不同喷孔直径的布置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压电执行器的响应速度,确定了喷油器最小喷射间隔时间为0.6 ms,经喷油器喷油效果验证表明:压电执行器、液力放大机构和双排喷孔的方案能满足大流量喷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器 压电晶体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95柴油机掺水燃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贵忠 刘跃明 +3 位作者 王清元 余继文 潘和柱 赵玉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结合195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任何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供水系统,发动机工作时,喷水器适时向气缸内喷射一定量的水,喷入气缸的水微粒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产生"微爆"效应,使柴油颗粒进一步雾化和高度分散,与空气混合... 结合195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任何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供水系统,发动机工作时,喷水器适时向气缸内喷射一定量的水,喷入气缸的水微粒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产生"微爆"效应,使柴油颗粒进一步雾化和高度分散,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促使燃料完全燃烧,以达到节油,降污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增设的供水系统工作性能的可靠,掺水燃烧时比油耗及排烟度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95柴油机 掺水燃烧 供水系统 油耗 排烟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柱塞高压供油系统等压泵油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福水 杨子明 +2 位作者 黎一锴 胡若 沈宏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3-399,共7页
凸轮型线直接影响压油柱塞的运动规律,从而影响其泵油特性,是高压供油系统设计的关键。以电控单体泵(EUP)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凸轮型线与泵端压力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脉宽范围内,采用等速凸轮的柱塞... 凸轮型线直接影响压油柱塞的运动规律,从而影响其泵油特性,是高压供油系统设计的关键。以电控单体泵(EUP)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凸轮型线与泵端压力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脉宽范围内,采用等速凸轮的柱塞泵峰值压力随喷油脉宽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速随脉宽的增加逐渐变小,当喷油脉宽足够长时,压力将趋于一定值;采用降速凸轮的柱塞泵,利用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的特性可以在较短的喷油脉宽内达到近似等压状态。最后以等压泵油特性为目标,提出了不同匹配转速下降速凸轮工作段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并为某型发动机匹配设计了供油凸轮型线,获得了良好的等压供油特性和最大循环喷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供油系统 等压喷射 凸轮型线 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作用下降低增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丹华 王铁 +3 位作者 冯星 曹杰 郭鹏 王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6,80,共5页
首先对柴油中添加二甲醚的比例进行优化,然后对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EGR率分别进行优化匹配,最后将优化的柴油机与原机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略有下降,排放性能得到优化,NOx排放大幅度降低,高负荷工况... 首先对柴油中添加二甲醚的比例进行优化,然后对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和EGR率分别进行优化匹配,最后将优化的柴油机与原机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略有下降,排放性能得到优化,NOx排放大幅度降低,高负荷工况下炭烟排放降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二甲醚 供油提前角 废气再循环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直喷式柴油机喷油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阎伟 李国祥 +1 位作者 徐秀兰 王金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用均匀设计表安排了小型直喷式柴油机喷油系统中油嘴喷孔直径和柱塞直径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 ,经回归分析得到了最佳的试验结果。用单因素试验法证明了均匀设计法的有效性 ,表明均匀设计试验法是安排多水平试验的较好方法 。
关键词 均匀试验设计法 直喷式柴油机 喷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时域同步平均与Bootstrap方法的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良 成曙 +1 位作者 张振仁 吴利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84-1587,共4页
根据柴油机供油压力波的信号特征,提出了使用加权时域同步平均提取整周期供油压力信号的方法;考虑到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各监测参数的波动性及其概率分布的不可知性,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正常状态的监测参数进行估计,确定监测参数的上下量限... 根据柴油机供油压力波的信号特征,提出了使用加权时域同步平均提取整周期供油压力信号的方法;考虑到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各监测参数的波动性及其概率分布的不可知性,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正常状态的监测参数进行估计,确定监测参数的上下量限,实现了对柴油机供油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时域同步平均 BOOTSTRAP方法 柴油机 供油系统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5ZLQ柴油机参数匹配与性能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必峰 刘胜吉 +4 位作者 魏强 康红 杨荣华 韦锦祥 徐毅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共4页
利用发动机模拟计算软件BOOST建立了495ZLQ柴油机的计算分析模型,探讨分析了不同增压器型式、排气管结构、压缩比及供油提前角等匹配参数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较合适的匹配参数。对选定的柴油机优化方案进行了标定转速3 200 r/min... 利用发动机模拟计算软件BOOST建立了495ZLQ柴油机的计算分析模型,探讨分析了不同增压器型式、排气管结构、压缩比及供油提前角等匹配参数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较合适的匹配参数。对选定的柴油机优化方案进行了标定转速3 200 r/min和最大扭矩转速2 200 r/min下的负荷特性模拟计算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一致,柴油机性能符合预定的目标,为该柴油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涡轮增压器 模拟 排气管 压缩比 供油提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力强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4,共6页
针对高速柴油机最常用的柱塞式燃油泵和孔式喷油嘴燃油喷射系统,开发了可实现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仿真软件。该软件以多变量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和燃油喷射过程的动态仿真为基础,用C语言开发而成。以3100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用A型柱... 针对高速柴油机最常用的柱塞式燃油泵和孔式喷油嘴燃油喷射系统,开发了可实现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仿真软件。该软件以多变量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和燃油喷射过程的动态仿真为基础,用C语言开发而成。以3100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用A型柱塞泵和KBAL-P型喷油器为例,求得了基于给定工况和参数范围的最优结构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优仁设计仿真软件在燃油供给系统的设计及主要结构参数匹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喷射系统 优化设计 仿真 柴油机 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喷射燃烧改善X195柴油机性能的研究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贵忠 王清元 +2 位作者 余继文 赵玉清 潘和柱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19,共3页
结合X195柴油机结构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供给系统(一级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二级喷射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多次喷射,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 结合X195柴油机结构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供给系统(一级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二级喷射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多次喷射,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程,从而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性。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一套燃油供给系统实现多次喷射,对控制排放和噪音有帮助,此外可改善低温起动性能。该方法对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X195柴油机 多级喷射 排放 燃油供给系统 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