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on th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of a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under low-medium load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Shou-ying LI Jin-ze +2 位作者 ZI Zhen-yuan LIU Ya-long WU Bin-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213-2224,共12页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DF engines.However,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exist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ixture.This research used a simulation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explor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rect injection(HPDI),partially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PPCI),and double pilot injection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DPPCI)combustion modes under a low-medium loa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PPCI combustion mode provides higher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and more acceptable total hydrocarbon(THC)emission levels than the other modes.Due to its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DPPCI mode engin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diesel dual-injection strategy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In the DPPCI mode,a delay in the second pilot ignition injection time increased THC emissions(a maximum value of 4.27g/(kW·h)),decreased the emission of nitrogen oxides(a maximum value of 7.64 g/(kW·h)),increased and then subsequently decreased the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values,which reached 50.4%under low-medium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direct injection of natural gas combustion mode thermal efficiency EMISS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放热的预测研究
2
作者 崔瀚林 刘庆伟 +2 位作者 丁顺良 高建设 宋恩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为探究低负荷工况下过量空气系数(λ)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影响,在1台电控多点顺序喷射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并采集数据,结合遗传算法(GA)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构建了3种燃烧放热的预测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GA优... 为探究低负荷工况下过量空气系数(λ)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影响,在1台电控多点顺序喷射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并采集数据,结合遗传算法(GA)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构建了3种燃烧放热的预测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双阶段遗传算法(double-stage genetic algorithm,DS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各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预测模型均展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相对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DSGA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放热率(HRR)、累计放热量(HR)以及燃烧反应百分率(CRR)的预测精度最高且效果最优,在稀燃极限(λ=1.9)工况下,虽然对燃烧循环后期的放热规律预测精度有所降低,但仍可对燃烧循环前期和中期的放热规律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燃烧放热 双阶段优化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氢气三燃料化学动力学机理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韦 毛仕迪 +3 位作者 陈朝辉 李泽宏 庞晨晨 张翔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为探究柴油、天然气、氢气3种燃料在发动机缸内的燃烧过程,构建了含120种组分、612步基元反应的柴油/天然气/氢气(DNH)三燃料机理。对DNH机理进行点火延迟敏感性分析、反应路径分析,调整关键反应指前因子,利用Chemkin验证DNH机理的点火... 为探究柴油、天然气、氢气3种燃料在发动机缸内的燃烧过程,构建了含120种组分、612步基元反应的柴油/天然气/氢气(DNH)三燃料机理。对DNH机理进行点火延迟敏感性分析、反应路径分析,调整关键反应指前因子,利用Chemkin验证DNH机理的点火延迟期和层流火焰速度,同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DNH动力学反应机理的方法,对发动机缸内纯柴油、柴油/天然气、柴油/天然气/氢气3种燃烧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碳数多组分柴油模型构建的DNH机理,其预测结果与点火延迟期、层流火焰速度试验数据均能良好吻合;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DNH机理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得到的发动机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变化一致,DNH机理适用于预测柴油/天然气/氢气三燃料发动机的缸内燃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天然气 氢气 发动机 化学动力学 燃烧模式 层流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INBUMP-HCCI复合燃烧放热特征及其对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苏万华 林铁坚 +2 位作者 张晓宇 裴毅强 赵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提出了基于多脉冲喷射和BUMP燃烧室的MULINBUMP HCCI复合燃烧技术。发动机试验和CF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多脉冲喷射参数,特别是多脉冲喷射定时可以控制预混合气的形成,从而控制燃烧放热率。具有分布式放热率的工作过程的热效率与直喷式柴... 提出了基于多脉冲喷射和BUMP燃烧室的MULINBUMP HCCI复合燃烧技术。发动机试验和CF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多脉冲喷射参数,特别是多脉冲喷射定时可以控制预混合气的形成,从而控制燃烧放热率。具有分布式放热率的工作过程的热效率与直喷式柴油机相当,但同时改善了NOx和碳烟排放。在不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条件下,NOx排放在较低负荷时只有11×10-6,高负荷时也不超过250×10-6。碳烟排放始终小于0 5B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复合燃烧 柴油机 放热模式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佐华 卢红兵 +4 位作者 蒋德明 曾科 刘兵 张俊强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10,共10页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荷和高转速下更为明显。甲醇含量对快燃期长短影响较小,总燃烧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低转速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转速高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高转速低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偏离上止点;高转速下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进一步增加甲醇含量反而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降低。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小于6%时,缸内最高压力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含氧量时缸内最高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缸内最高平均气体温度基本上不随甲醇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率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柴油机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火焰与放热过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梅德清 袁银男 +1 位作者 孙平 王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30,20,共6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与柴油燃烧及放热过程的差异,应用高速摄影采集了柴油机燃用豆油甲酯和柴油的缸内燃烧火焰图像,实测了缸内压力示功图。以直接的火焰辉度图像结合放热规律分析,揭示了生物柴油和柴油缸内燃烧的历程。在未调整发动机燃烧... 为研究生物柴油与柴油燃烧及放热过程的差异,应用高速摄影采集了柴油机燃用豆油甲酯和柴油的缸内燃烧火焰图像,实测了缸内压力示功图。以直接的火焰辉度图像结合放热规律分析,揭示了生物柴油和柴油缸内燃烧的历程。在未调整发动机燃烧系统参数的前提下,生物柴油因弹性模量大和十六烷值高的综合贡献,使着火时刻较柴油提前1.5°CA,其中生物柴油开始喷油时刻较柴油提前0.7°CA;在速燃期生物柴油燃烧火焰最亮辉度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柴油。在燃烧的最后阶段,没有明显火焰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仅占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燃烧火焰 放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电控直喷式柴油机喷油规律和放热规律对燃烧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平 宋希庚 +2 位作者 薛冬新 周海涛 孙有根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直喷式柴油机应用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分析了不同的共轨压力、喷射定时参数和预喷射与气体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压力升高加速度的关系,探讨了在一定的转速下,放热规律对燃烧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射在一定的转速、不同... 直喷式柴油机应用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分析了不同的共轨压力、喷射定时参数和预喷射与气体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压力升高加速度的关系,探讨了在一定的转速下,放热规律对燃烧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射在一定的转速、不同的负荷工况下对燃烧过程和放热率曲线有明显的影响,放热率峰值及作用时间对压力高频振荡及燃烧噪声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噪声 放热率 预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燃烧与排放 被引量:21
8
作者 袁银南 张恬 +1 位作者 梅德清 王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研究了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和生物柴油的燃烧放热规律.通过对燃烧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发现生物柴油的燃烧始点有所提前,滞燃期缩短;燃烧初期放热尖峰出现时刻对应的曲轴转角有所提前,瞬时放热率峰值下降;燃烧持续期延长.同时还比较了柴油... 研究了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和生物柴油的燃烧放热规律.通过对燃烧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发现生物柴油的燃烧始点有所提前,滞燃期缩短;燃烧初期放热尖峰出现时刻对应的曲轴转角有所提前,瞬时放热率峰值下降;燃烧持续期延长.同时还比较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发现燃油消耗率增加12%,而各种排放污染物除NOx略有上升外,CO、HC和颗粒物PM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燃油消耗率 燃烧 放热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富氧燃烧理论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胜琴 巴兴强 +1 位作者 关强 朱宝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对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燃烧的热化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燃料燃烧的放热效率及燃烧生成物进行分析,进而对柴油发动机富氧燃烧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燃烧模型 放热效率 富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新型双卷流燃烧系统混合与燃烧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魏熔 李向荣 张国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6-452,共7页
本文提供了新型DSCS(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其核心是在DS燃烧室内,燃油射流触脊、分裂并呈双卷流进行混合与燃烧。在自制的燃油喷雾模型试验装置上,采用油-油喷射技术,对燃烧室模型内的燃油射流流动过程进行高速摄... 本文提供了新型DSCS(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其核心是在DS燃烧室内,燃油射流触脊、分裂并呈双卷流进行混合与燃烧。在自制的燃油喷雾模型试验装置上,采用油-油喷射技术,对燃烧室模型内的燃油射流流动过程进行高速摄影,并对多种试验方案的拍照结果进行分析。模型试验表明,DSCS中燃油射流流程可细分为4个阶段,采用了新机理、新理论进行混合与燃烧。单、多缸机试验表明DSCS节油率高,静、动载荷低,排温低,烟度低,具有较理想的放热规律,理论和应用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双卷流燃烧系统 燃烧 放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甲酯-柴油含氧燃料对柴油机性能与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虎 王建昕 帅石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7,共5页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燃用乙醇-甲酯-柴油混合燃料,使得乙醇含量达到30%.研究了氧含量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含氧燃料会使发动机动力有所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但等效燃油消耗...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燃用乙醇-甲酯-柴油混合燃料,使得乙醇含量达到30%.研究了氧含量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含氧燃料会使发动机动力有所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但等效燃油消耗率基本不变.乙醇含量越多,燃烧滞燃期越长,E20B、E30B的滞燃期比柴油分别长1.2°CA和2.5°CA;燃烧持续期会缩短,全负荷时E10B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缩短了5°CA,E30B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缩短了10°CA;另外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多,最大爆发压力升高,放热率峰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醇-甲酯-柴油混合燃料 放热分析 燃烧特性 缸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热率对效率的影响及对HCCI燃烧负荷限值评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永强 赵佳佳 +1 位作者 张亮 田永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基于理论循环和校准后的GT-Power模型研究了燃烧放热率对车用发动机热效率、最高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及能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理论循环研究表明热效率仅取决于加热时刻相对于上止点的角度,与上止点前后无关,即加热时刻所对应的热效率关... 基于理论循环和校准后的GT-Power模型研究了燃烧放热率对车用发动机热效率、最高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及能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理论循环研究表明热效率仅取决于加热时刻相对于上止点的角度,与上止点前后无关,即加热时刻所对应的热效率关于上止点具有对称性。GT-Power模拟研究表明:实际循环中由于传热、摩擦损失的增加使得放热率对应热效率沿上止点不对称,持续期越长、重心越偏离上止点不对称性越明显;对于HCCI燃烧模式,由于放热持续期很短、且靠近上止点,即使完全在上止点前燃烧其热效率也较高;均质、低温、稀燃燃烧模式,由于加热量直接决定缸内温度及传热量,其负荷拓展受到理论上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燃烧 放热率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乙醇均质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春德 魏立江 +3 位作者 阳向兰 刘军恒 陈绪平 夏琦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3,共7页
在一台单缸增压中冷试验柴油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乙醇在进气道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在气缸内由柴油引燃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柴油引燃乙醇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方式,在高负荷时预混燃烧量明显增加,扩散燃烧大幅... 在一台单缸增压中冷试验柴油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乙醇在进气道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在气缸内由柴油引燃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柴油引燃乙醇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方式,在高负荷时预混燃烧量明显增加,扩散燃烧大幅度减少;在低负荷以及整个低速工况下都实现了单峰快速放热.另外,采用这种燃烧模式能够降低绝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燃烧温度,并缩短高温持续时间.研究还发现,这种二元燃料燃烧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都比原机高,燃烧持续期短于原机,在中高负荷时能大幅度地减少柴油消耗并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与原柴油机相比,采用二元燃料燃烧的指示热效率最高提高了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二元燃料燃烧 乙醇 燃烧特性 放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温度对涡轮增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房克信 邓康耀 邬静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3,共4页
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 EGR温度对缸内压力、燃烧放热规律、燃烧温度以及 NOx 排放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 EGR进行冷却可以降低燃烧初期的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低的 EGR温度可以延长燃烧滞燃期 ,增大预混合燃烧阶段燃烧的燃油比例 ... 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 EGR温度对缸内压力、燃烧放热规律、燃烧温度以及 NOx 排放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 EGR进行冷却可以降低燃烧初期的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低的 EGR温度可以延长燃烧滞燃期 ,增大预混合燃烧阶段燃烧的燃油比例 ,缩短燃烧持续期 ,降低最高燃烧温度 ,从而降低 NOx 的排放 ,同时可以降低碳烟的排放 ,提高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温度 燃烧 排放 放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增压二甲醚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军 乔信起 +4 位作者 吴君华 鲁骏 张亮 黄震 李新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01-1306,共6页
在一台改造后的车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燃用二甲醚的燃烧研究,实测了缸内压力,据此计算了燃烧放热率,分析了二甲醚发动机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外特性下随着转速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先减后增,排气温度先增后减再增;供油提前角相同... 在一台改造后的车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燃用二甲醚的燃烧研究,实测了缸内压力,据此计算了燃烧放热率,分析了二甲醚发动机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外特性下随着转速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先减后增,排气温度先增后减再增;供油提前角相同时,两者额定工况的放热率图都呈单峰,前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较低.随负荷增加,二甲醚放热率图由明显的双峰变成单峰;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下,随着转速的增加,燃烧始点有所推迟,放热率图的重心远离上死点.6孔喷油器对应的燃烧迅速,其性能也明显好于5孔喷油器.供油提前角越大,燃烧始点、最大放热率相位和放热率图重心越靠近上死点,燃油消耗率越低,但最大放热率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放热率 燃烧 含氧燃料 增压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热率分析的乙醇柴油燃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兴才 绪斌 +2 位作者 黄建平 张武高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对高速轻型车用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燃料的放热率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乙醇柴油的十六烷值恢复到原柴油的条件下,乙醇柴油的预混燃烧延长,扩散燃烧缩短,总的燃烧持续期缩短;高负... 对高速轻型车用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燃料的放热率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在乙醇柴油的十六烷值恢复到原柴油的条件下,乙醇柴油的预混燃烧延长,扩散燃烧缩短,总的燃烧持续期缩短;高负荷下的着火延迟接近柴油,但在中低负荷仍然与柴油有较大的差距;乙醇柴油的最大瞬时放热率低于柴油。在排放方面,乙醇柴油能够同时降低烟度和NOx排放,但在中低负荷下的CO和HC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乙醇柴油 放热率 燃烧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毅 黄佐华 +1 位作者 蒋德明 刘亮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4,共8页
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为含氧燃料的使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pBMEP)和转速下,随着燃料中二甲氧基甲烷掺混比例(含氧量)的增加,放热率峰值增加,放热率曲线... 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为含氧燃料的使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pBMEP)和转速下,随着燃料中二甲氧基甲烷掺混比例(含氧量)的增加,放热率峰值增加,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偏移,预混燃烧比例增加而扩散燃烧比例减小,燃烧过程等容度提高,发动机当量柴油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缸内气体最高平均温度无明显升高。柴油中添加DMM对主燃烧时间影响不大,但总燃烧时间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放热分析 含氧混合燃料 直接喷射 柴油机 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放热特征和能量分布及其对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斌 苏万华 +1 位作者 王辉 黄豪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93,共9页
从发动机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的循环油量能量分布及燃烧放热特征,发现喷油模式的调制能够有效降低未燃油滴损失和CO排放,热效率能增加4%-12%。同时,从燃烧放热特征分析可看出,由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组织的柴油HCCI燃... 从发动机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的循环油量能量分布及燃烧放热特征,发现喷油模式的调制能够有效降低未燃油滴损失和CO排放,热效率能增加4%-12%。同时,从燃烧放热特征分析可看出,由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组织的柴油HCCI燃烧过程对喷油模式和喷油定时极为敏感,是一个有限反应速率的过程。在-90℃A ATDC喷油定时下,仔细调制的喷油模式能获得好的NOx排放和热效率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HCCI燃烧 能量分布 放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汤东 银铭强 +2 位作者 来超峰 胡正权 罗福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放热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制气-柴油双...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放热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与传统柴油机放热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大,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双燃料 燃烧 放热率 生物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气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宪成 孙嘉林 王书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文采用模拟漏气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缸内气体泄漏时柴油机功率、油耗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漏气率时燃烧放热过程中的滞燃期、放热率及其峰值、最大累积放热百分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缸内漏气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机 漏气 燃烧放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