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超期服役球罐的检验研究
1
作者 吕文涛 陈道琰 +1 位作者 吴晓风 王墅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4,共6页
文章介绍了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现状,给出了缺陷时间相关性的含义,通过引入时间相关性的检验理念,对一台超设计使用年限的、储存氯乙烯介质的球形储罐进行了检验研究。通过查阅分析该设备的组焊、维保、定期自行检查、定... 文章介绍了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现状,给出了缺陷时间相关性的含义,通过引入时间相关性的检验理念,对一台超设计使用年限的、储存氯乙烯介质的球形储罐进行了检验研究。通过查阅分析该设备的组焊、维保、定期自行检查、定期检验等资料,分析了设备可能存在的损伤模式,制定了专用检验方案,包括宏观检验,壁厚测定,互补性无损检测、硬度检测、腐蚀产物分析等项目。检出的主要缺陷包括裂纹、夹渣、圆形气孔,条形气孔等缺陷。经对缺陷逐一进行时间相关性分析,最终发现,裂纹缺陷具有良性的非线性时间相关性特点,而其他缺陷不具备时间相关性,经适当修理,该设备可继续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文章引入的缺陷—时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可为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使用年限 缺陷 时间相关性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点阵结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祖磊 孟岩松 +4 位作者 赵嘉喜 孙中刚 郭艳华 常辉 I.V.ALEXANDROV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56,共23页
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轻量化高性能结构的需求日益迫切,突显了点阵结构在轻量化目标中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使得复杂的点阵结构制备成为可能,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虽然当前关于增材制造点阵结构的... 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轻量化高性能结构的需求日益迫切,突显了点阵结构在轻量化目标中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使得复杂的点阵结构制备成为可能,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虽然当前关于增材制造点阵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成果间的关联性和系统化整合仍然不足,有关点阵结构的最优设计和调控手段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不仅介绍了点阵结构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分类,系统探讨了增材制造点阵设计和制备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影响及其主要研究进展,还总结了点阵结构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点阵结构 结构设计 制备缺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思考工业微小缺陷检测中的掩模降采样和回归损失函数
3
作者 李刚 邵瑞 +3 位作者 李敏 万洪林 周鸣乐 韩德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针对PCB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短路、漏孔等缺陷,已有的损失函数和降采样算法存在定位不准确等导致缺陷检测收敛缓慢、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掩模降采样和微小缺陷交并比损失的一阶段缺陷检测器.首先,提出基于面积损失的微... 针对PCB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短路、漏孔等缺陷,已有的损失函数和降采样算法存在定位不准确等导致缺陷检测收敛缓慢、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掩模降采样和微小缺陷交并比损失的一阶段缺陷检测器.首先,提出基于面积损失的微小缺陷交并比损失函数,以进行更精确的微小缺陷回归定位;其次,提出基于动态掩模的降采样算法,以利于检测器在缩小参数矩阵尺寸过程中自动筛选重要特征、次要特征和噪声特征,提升缺陷检测器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缺陷检测器在北京大学PCB缺陷数据集和Deep PCB数据集上可分别达到98.50%的mAP和99.02%的mAP,优于对比算法;提出的降采样算法使YOLOv5等检测器的mAP在北京大学PCB数据集中提升了1.6个百分点,提出的损失函数有利于YOLOv3和YOLOv4等检测器提升其在2个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函数设计 降采样 缺陷检测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流分析与可拓理论的创新设计方法
4
作者 何金翰 成思源 +1 位作者 陈锦成 杨雪荣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目的针对已有产品的缺陷分析及改进设计过程,利用可拓理论对功能流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拓展,提出了一种结合功能流模型和可拓蕴含系分析的产品创新方法。方法首先,建立产品功能流模型并识别缺陷流路径,将缺陷流与可拓理论中的蕴含系分... 目的针对已有产品的缺陷分析及改进设计过程,利用可拓理论对功能流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拓展,提出了一种结合功能流模型和可拓蕴含系分析的产品创新方法。方法首先,建立产品功能流模型并识别缺陷流路径,将缺陷流与可拓理论中的蕴含系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缺陷流可拓模型及蕴含系分析树;其次,获得细化后的缺陷流路径并对其待改进事元与物元进行复合;最后,对复合结果进行拓展分析和可拓变换,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对产品的创新设计。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禽屠宰定位放血装置的缺陷问题,验证了其可行性,为创新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该方法从功能流中的缺陷出发分析其相关因素,通过拓展分析和可拓变换形成解决方案,为改进产品中存在的不足功能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流 缺陷流 可拓理论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
5
作者 李敏 周双 +2 位作者 朱萍 崔树芹 颜小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6-184,共9页
针对织物疵点种类有限、尺度变化大以及模型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DHR-DETR。首先,创新性地设计了多路径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MPCA),并将其与可变形卷积模块(DCNv2)深度融合,构建动态可变形卷积模块... 针对织物疵点种类有限、尺度变化大以及模型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DHR-DETR。首先,创新性地设计了多路径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MPCA),并将其与可变形卷积模块(DCNv2)深度融合,构建动态可变形卷积模块,以应对复杂多样的疵点形状。其次,采用高水平筛选特征金字塔(HS-FPN)替换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CFM),实现多层次特征的高效融合并有效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最后,构建了兼具轻量化和特征增强能力的RetBlockC3模块,并集成至HS-FPN网络,进一步强化模型对局部信息的捕捉能力,同时显著提升模型的轻量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HR-DETR方法在公开和自制织物数据集上的mAP@0.5分别达到了50.9%和97.5%,相较原模型提高了2.9%和0.6%,参数量仅为17.9 M,计算量降低了37%,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检测性能和部署效率,具备在实际工业检测任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DETR 疵点检测 动态可变形卷积 高水平筛选特征金字塔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缺损修复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秦庆钊 温奥楠 +3 位作者 高梓翔 朱玉佳 王勇 赵一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类:传统数字化方法(镜像法和数据库法)、模型变形法、统计形状模型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评价上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期为口腔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颜面缺损 赝复体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顶设计对高纯钆铸造靶材缺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永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目的研究热顶设计对凝固过程中高纯稀土钆(Gd)铸造靶材温度分布及铸造缺陷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热顶结构增强液体凝固时的补缩能力,降低高纯稀土Gd铸造靶材出现内部缺陷的概率。方法以铸锭尺寸137 mm×126 mm×190 mm的高纯稀土G... 目的研究热顶设计对凝固过程中高纯稀土钆(Gd)铸造靶材温度分布及铸造缺陷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热顶结构增强液体凝固时的补缩能力,降低高纯稀土Gd铸造靶材出现内部缺陷的概率。方法以铸锭尺寸137 mm×126 mm×190 mm的高纯稀土Gd铸造靶材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Procast对高纯Gd铸锭真空模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热顶直段高度及热顶材质对Gd铸锭凝固时温度与缺陷分布的影响。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热顶结构能够对熔体上层起到保温效果,改变了熔体整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强化了熔体自下而上的凝固行为,使缺陷位置上移,缺陷体积减小。当使用氧化镁作为热顶材料时,最佳热顶高度为60 mm,此时Gd铸锭中的缺陷体积最小,为9.4 cm^(3);当使用莫来石作为热顶材料时,最佳热顶高度为50 mm,此时Gd铸锭中的缩孔体积最小,为9.1 cm^(3)。结论热顶结构对高纯稀土Gd铸造靶材的凝固过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延缓了铸模内上层熔体的凝固,因此增强了液相补缩能力,使铸造缺陷位置上升、体积减小。不同的热顶材质保温效果存在差异,相比于氧化镁,莫来石热顶的保温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稀土 铸造缺陷 热顶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钨酸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综合实验设计
8
作者 刘琼 邱媛 +1 位作者 章颖 田凡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3,共6页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时间合成了具有不同氧空缺含量的钨酸铋(Bi_(2)WO_(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顺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物相结构、缺陷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溶液为目...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时间合成了具有不同氧空缺含量的钨酸铋(Bi_(2)WO_(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顺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物相结构、缺陷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溶液为目标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下测试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i_(2)WO_(6)中引入氧空缺可以明显提升其光催化降解CIP的活性,其中具有适中氧空缺含量的BWO-3样品性能最佳,240min内对CIP的降解效率高达97.7%。光电化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引入适量氧空缺不仅可以提升Bi_(2)WO_(6)对光的吸收能力,还有利于电子-空穴的产生、迁移与分离,从而有效提升其光催化活性。该综合实验涵盖纳米材料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测试、仪器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缺陷 钨酸铋 综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表面波电磁超声换能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兰菊 Emmanuel EGdoutos +2 位作者 贾晓娟 高瑞贞 张京军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电磁超声表面波因在板材中的水平方向上传播时具有能量衰减较慢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板材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相较于双向表面波,单向表面波能量集中在换能器的一个方向,从而使增强侧的表面波更能够识别微小缺陷。为提高单向表面波... 电磁超声表面波因在板材中的水平方向上传播时具有能量衰减较慢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板材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相较于双向表面波,单向表面波能量集中在换能器的一个方向,从而使增强侧的表面波更能够识别微小缺陷。为提高单向表面波换能器对微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和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Halbach阵列的永磁铁结构,对比优化前后的磁场、涡流、洛伦兹力及位移场分布;研究分析在增强侧表面波遇到不同裂纹缺陷的响应特征,对微小裂纹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与微小裂纹深度、宽度、倾角之间的变化曲线,实现对微小裂纹缺陷的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单向表面波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裂纹缺陷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熔高熵合金的辐照效应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晨 杨金学 +10 位作者 张怡卓 弓站朋 李靖 付登江 张中阳 张平 苏钲雄 高瑞 施坦 万浩 卢晨阳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5-1584,共20页
第4代先进核反应堆提高了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其高温、高剂量辐照和复杂的腐蚀环境对传统核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高熵合金(RHEAs)具有高熔点、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极具潜力的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先... 第4代先进核反应堆提高了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其高温、高剂量辐照和复杂的腐蚀环境对传统核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高熵合金(RHEAs)具有高熔点、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极具潜力的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先进反应堆系统的新型结构材料。本文全面总结并讨论了难熔高熵合金在核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成分设计与制备、相稳定性、辐照损伤行为、抗辐照性能调控,最后对难熔高熵合金辐照效应的若干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为深入理解其辐照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成分设计 相稳定性 辐照损伤 辐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etal sulfide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long cycle life: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ybrid capacitors
11
作者 DING Ning WANG Siyu +4 位作者 YU Shihua XU Pengcheng HAN Dandan SHI Dexin ZHANG Chao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4-1794,共11页
Crystalline@amorphous NiCo_(2)S_(4)@MoS_(2)(v-NCS@MS)nano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via an ethylene glycol-induced strategy wit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olvothermal method,which simultaneously realiz... Crystalline@amorphous NiCo_(2)S_(4)@MoS_(2)(v-NCS@MS)nano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via an ethylene glycol-induced strategy wit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olvothermal method,which simultaneously realized the defect regulation of crystal NiCo_(2)S_(4) in the core.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lexible protection of an amor-phous shell and the high capacity of a conductive core with defects,the v-NCS@MS electrode exhibited high specif-ic capacity(1034 mAh·g^(-1) at 1 A·g^(-1))and outstanding rate capability.Moreover,a hybrid supercapacitor was assembled with v-NCS@MS as cathode and activated carbon(AC)as anode,which can achieve remarkably high specific energy of 111 Wh·kg^(-1) at a specific power of 219 W·kg^(-1) and outstanding capacity retention of 80.5%after 15000 cycling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ne@amorphous heterostructure NiCo2S4@MoS2 hybrid supercapacitor defect design long cycle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管道漏磁缺陷分类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璐莹 卞雨辰 +2 位作者 周立娇 蒋鹏 刘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该文将管道漏磁缺陷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该实验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调用预训练模型ResNet50,并插入主流的注意力机制(SE、CA、ECA、CBAM)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Grad-CAM++可解释算法对模型内部的识别逻辑进行可视化,以便... 该文将管道漏磁缺陷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该实验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调用预训练模型ResNet50,并插入主流的注意力机制(SE、CA、ECA、CBAM)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Grad-CAM++可解释算法对模型内部的识别逻辑进行可视化,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插入注意力机制的最优模型准确率达99.7%,能够有效识别管道中的正常情况和分类缺陷情况。该实验依托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最新的Pytorch2.0软件包搭建了深度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也是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漏磁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的复合材料夹杂缺陷自动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磊磊 王明泉 +3 位作者 赵付宝 朱焕宇 丰晓钰 谢绍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复合材料夹杂缺陷的检测效率,本文提出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一种夹杂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在图像预处理环节采用两级反锐化掩膜算法突出夹杂缺陷特征,构建复合材料夹杂缺陷图像数据库;采用Mask R-CNN网络模型,经过网络模型训练,得... 为提高复合材料夹杂缺陷的检测效率,本文提出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一种夹杂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在图像预处理环节采用两级反锐化掩膜算法突出夹杂缺陷特征,构建复合材料夹杂缺陷图像数据库;采用Mask R-CNN网络模型,经过网络模型训练,得到最优权重参数,最终设计实现缺陷检测软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Mask R-CNN算法网络准确率达94.6%,召回率达92.4%,AP值达87.3%。该系统应用方便快捷,将有效提高一线人员的缺陷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锐化掩膜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缺陷检测 系统设计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纸病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顾文君 谭永涛 +7 位作者 李强 刘耀斌 周易 王平军 孙霞 陆文荣 吴昱昊 伍沐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159,共6页
本课题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纸病检测系统,用于提高造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该系统采用了“CCD+FPGA+工业控制计算机+训练计算机”的架构模式,实现了对纸张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纸病的实时判断和纸病类型的实时识别。综合考虑分... 本课题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纸病检测系统,用于提高造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该系统采用了“CCD+FPGA+工业控制计算机+训练计算机”的架构模式,实现了对纸张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纸病的实时判断和纸病类型的实时识别。综合考虑分类准确率与推理速度,选择MobileNet模型算法,其分类准确率达99.5%,每秒可推理约103.1张分辨率为224×224的图像,满足现场纸病图像分类识别的实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病检测 深度学习 系统设计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精密铸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海涛 甘万兵 +4 位作者 晏洋 席小龙 姚会婷 陈毅 丁华锋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对某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研究,以得到合格的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方案。方法结合铝合金转向节铸件的结构特征、铸件材料特性和铸造经验,在转向节铸件主体部和鹅颈部各开设一个内浇口,设计了铝... 目的对某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研究,以得到合格的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方案。方法结合铝合金转向节铸件的结构特征、铸件材料特性和铸造经验,在转向节铸件主体部和鹅颈部各开设一个内浇口,设计了铝合金转向节初始浇注方案;通过在初始工艺方案中铸件缺陷较严重的区域设置补缩冒口、在铸件顶部增设排气道等措施给出了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优化浇注方案,基于ProCAST软件建立了铝合金转向节精密铸造2种浇注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转向节精密铸造的充型过程、凝固过程及缩孔缩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铝合金转向节铸件初始浇注方案的充型过程相对稳定流畅,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有孤立液相区的形成,完全凝固后铸件中间部位存在大面积缩松缩孔缺陷;优化浇注方案能够控制金属液的流动、充型顺序及凝固特性,铸件的整个凝固过程基本呈中间对称分布,最后凝固区域位于补缩冒口内部,最大缩孔缩松率控制在2%以下。结论优化浇注方案的设计合理且有效,能够有效地消除铝合金转向节铸件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转向节 精密铸造 铸造缺陷 工艺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新型开窗式定制托盘精度及适合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辽辽 杨尧瑶 吴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应用新研发的数字软件设计并制作新型开窗式定制托盘,并对其精度和适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标准下颌肯氏II类牙列缺损的哑光金属模型作为初始模型,台式扫描仪扫描并以STL格式保存。在托盘设计软件中完成模型倒凹填补、托盘边缘线... 目的:应用新研发的数字软件设计并制作新型开窗式定制托盘,并对其精度和适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标准下颌肯氏II类牙列缺损的哑光金属模型作为初始模型,台式扫描仪扫描并以STL格式保存。在托盘设计软件中完成模型倒凹填补、托盘边缘线及[牙合]支托的绘制;添加手柄、排溢孔和咬合堤结构,完成托盘设计。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聚丙烯酸材质的新型开窗式定制托盘10副。扫描托盘,将托盘数据导入Geomagic软件中,以托盘组织面为共同区域,将托盘CAD数据和三维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利用3D偏差分析功能测量两者之间的偏差。将托盘复位于初始模型上扫描后获得“托盘-模型”数据并导入Geomagic软件中,将“初始模型”及“托盘”数据分别对齐于“托盘-模型”数据,测量并分析托盘内表面数据和初始模型数据之间的距离偏差。结果:新型开窗式定制托盘内表面打印精度相较于设计数据整体RMS估计值平均偏差值为(0.140±0.021)mm,[牙合]支托区平均偏差为(0.115±0.024)mm,游离端鞍基区平均偏差为(0.185±0.036)mm。托盘内表面与初始模型外表面平均间隙大小平均偏差为(0.998±0.042)mm,[牙合]支托区平均间隙量为(0.119±0.048)mm,,游离端鞍基区平均间隙量为(0.989±0.082)mm。结论:新研发软件设计制作的新型托盘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适合性,可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正印模的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托盘 游离端牙列缺损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 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森 屈尔庆 +2 位作者 陈海永 刘坤 孙鹤旭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针对现有带钢表面质量检测技术的缺陷检测精度与识别率不高的问题,以及冷轧带钢生产线的实际运行环境,设计了一套带钢表面缺陷实时检测系统,从系统整体设计、硬件结构、软件开发和检测分类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模块... 针对现有带钢表面质量检测技术的缺陷检测精度与识别率不高的问题,以及冷轧带钢生产线的实际运行环境,设计了一套带钢表面缺陷实时检测系统,从系统整体设计、硬件结构、软件开发和检测分类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理念、基于谱残差视觉显著性缺陷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多分类器融合框架,实现了对带钢表面常见的孔洞、擦伤、氧化、边裂等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缺陷进行精确、实时的检测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缺陷检测率为94.68%,缺陷识别率达到了93.5%,单幅图像缺陷检测耗时仅为37.6 ms,符合当下高速运动带钢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表面缺陷 系统设计 缺陷检测 分类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量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内部缺陷的预防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桂华 赵培峰 +2 位作者 徐春国 任广升 沈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楔横轧工艺参数及二次轧制中不同变形量分配对轧件内部空心缺陷的影响,并对某汽车变速箱一轴和二轴的成形工艺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改进前后所得到的楔横轧轧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和低倍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楔横轧工艺参数及二次轧制中不同变形量分配对轧件内部空心缺陷的影响,并对某汽车变速箱一轴和二轴的成形工艺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改进前后所得到的楔横轧轧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和低倍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前的产品内部空心缺陷或疏松的产生率约为10%;改进后试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完全消除了内部缺陷。可见,在变形量较大需要二次轧制的楔横轧成形过程中,轧件内部容易产生空心缺陷,通过合理的变形量分配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可以获得满足要求的合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量 楔横轧 内部缺陷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板带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屈尔庆 陈海永 +1 位作者 刘坤 孙鹤旭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9,共7页
针对热轧板带生产线相对恶劣的生产环境及表面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热轧板带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深入研究了系统构成、图像去噪处理、缺陷的检测和分类、特征提取和缺陷识别。本文首先对图像进行形态滤波去噪处理,提出了... 针对热轧板带生产线相对恶劣的生产环境及表面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热轧板带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深入研究了系统构成、图像去噪处理、缺陷的检测和分类、特征提取和缺陷识别。本文首先对图像进行形态滤波去噪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入熵的BING检测算法,采用P-relief特征检测和多分离器集成识别算法对热轧板带多种缺陷图像进行处理。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缺陷图像的检测和精确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板带 表面缺陷 系统设计 缺陷检测 分类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电压等级GIS实体缺陷设计及带电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岩 梁乃峰 +4 位作者 孙大陆 王圆圆 崔彦捷 汲胜昌 李军浩 《陕西电力》 2014年第3期54-58,共5页
为满足新疆电力公司带电检测示范工程的建设要求,通过ANSYS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设计了110 kV电压等级GIS中包括金属尖端和悬浮电位在内的2种实体缺陷,测定了缺陷在运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发现与外置式传感器相比,内置式传感器测量结果... 为满足新疆电力公司带电检测示范工程的建设要求,通过ANSYS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设计了110 kV电压等级GIS中包括金属尖端和悬浮电位在内的2种实体缺陷,测定了缺陷在运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发现与外置式传感器相比,内置式传感器测量结果不易受环境噪声的影响,缺陷识别结果准确度高。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传感器与放电源距离并未对测得信号特性有明显影响。尖端缺陷起始局放电压低,放电发生相位较分散,主要在电压极性反转时刻,放电幅值相对较小;悬浮电位缺陷下放电主要发生在峰值电压附近,放电幅值相对较大。另外,还研究对比了金属尖端缺陷在不同充装气压下的局部放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条件 缺陷设计 带电检测 金属尖端 悬浮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