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residual systolic network for massive MIMO channel estimation by joint training strategies of mixed-SNR and mixed-scenarios
1
作者 SUN Meng JING Qingfeng ZHONG Wei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03-913,共11页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do not always yield reliable estimate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 (DRSN)neural network-based method that is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Thus, the channel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DRSN with its learning ability of noise-containing data, is first introduced. Then,the DRSN is used to train the noise re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least square (LS) channel estimation while applying the pilot frequency subcarriers, where the initially estimated subcarrier channel matrix is consider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tensor of the DRSN input. Afterward, a mix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training data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DRSN under different SNRs. Moreover, a joint mixed scenario training strategy i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multi scenarios robustness of DRSN. As for the findings,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RSN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patial-frequency-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SF-CNN)with simila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achieves better advantages in the full SNR range than the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estimator with a limited dataset. Moreover, the DRSN approach shows robustness in different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channel estimation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determined DOA estimation via multiple time-delay covariance matrices and deep residual network 被引量:4
2
作者 CHEN Ying WANG Xiang HUANG Zhi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54-1363,共10页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dependence on ideal assump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DOA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for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We first extract an input feature from a new matrix calculated by stacking several covariance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time delays.We then provide the input feature to the trained DRN to construct the super resolution spectrum.The DRN learn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feature and the spatial spectrum by training.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superior to existing model-based estimation methods in terms of calculation efficiency,independence of source sparseness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non-ideal conditions(e.g.,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hort bit sequence).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n both overdetermined and underdetermine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underdetermined condition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 time delay covariance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
3
作者 程国柱 吕岩峰 冯天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研究。构建了融入灾害性天气特征的轨道交通线网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并选取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并进行模型的客流量预测效果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LSTM、BiLSTM相比较,DRN-BiLSTM在灾害性天气特征输入情况下,MSE分别降低22.10%、21.96%;RMSE分别降低10.54%、10.46%;MAE分别降低3.20%、3.95%;R^(2)分别提升5.01%、2.12%。使用网格搜索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优化后,模型训练损失降低36%。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轨道线网交通客流预测DRN-BiLSTM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捕捉数据的深层特征,极大提升了客流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预测模型 深度残差网络 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 灾害性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奔粤阳 王奕霏 +2 位作者 李倩 魏廷枭 周一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5-333,共9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中断情况下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持续进行误差校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首先,考虑到SINS经度、纬度误差传播特性不同所导致的模型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非线...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中断情况下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持续进行误差校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首先,考虑到SINS经度、纬度误差传播特性不同所导致的模型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差异化,构建具有不同权重系数的双通道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引入遗忘信息共享机制自适应地利用历史导航数据对经度、纬度信息进行拟合预测。其次,针对深层神经网络存在的模型退化和梯度消失问题,在多层双通道LSTM网络之间建立残差高速通道形成Residual-LSTM模型结构,以增加不同网络层次之间的信息传播路径。最后,通过实船数据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常规智能方法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相比,所提组合导航算法在GNSS信号中断期间经度误差降低了51.97%,纬度误差降低了3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S/GNSS组合导航 GNSS中断 双通道结构 残差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nterNet的输电线路异物目标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 宋公飞 +1 位作者 王瑞绅 张子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会存在异物影响线路正常运行,提出一种改进CenterNet的高压输电线路巡检异物的检测方法,对常见的输电线路异物小目标进行检测。该方法基于空洞卷积设计宽型残差模块,加宽残差模块的特征提取面,并且分别采用通道注意力...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会存在异物影响线路正常运行,提出一种改进CenterNet的高压输电线路巡检异物的检测方法,对常见的输电线路异物小目标进行检测。该方法基于空洞卷积设计宽型残差模块,加宽残差模块的特征提取面,并且分别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信息进行二次处理,优化检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平均精度从88.59%提升到93.09%,整体提升了4.5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CenterNet 输电线路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进峰 吴盛威 +1 位作者 花广如 吴自高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Bi-LSTM为主的多残差块上,结合稠密残差块网络(DenseNet)与多级残差网络(MRN)的残差连接方式,并且在残差连接上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来提取风电功率值中时序的非线性特征部分。第二部分是Bi-LSTM与全连接层(Dense)组成的解码器,将多残差块提取到的功率值时序非线性特征映射为预测结果。方法在实际运行的风电功率数据上进行实验,并与常见的残差网络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相比于其他模型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以及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风电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点预测模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选址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玲 常隆涛 +3 位作者 吕舜铭 杨朝晖 刘新锋 陈关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134,共9页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时空邻接性、趋势、事件文本数据及气象影响。根据山东省济南市的1 155个光伏发电站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实验数据集,通过平均绝对误差、相对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效果,4个评价指标分别至少降低了2.3%、0.9%、2.6%、2.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应用于多站点选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址 多站点电力输出预测 深度残差网络 模型融合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时间感知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路 汶建荣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4,共9页
针对动作视频中存在冗余信息及动作信息的特征通道分布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时间感知的3D残差网络。利用运动感知模块(AM)计算特征级别的时间差来激励运动敏感通道,以此获取运动特征;通过时间注意力模块(TM)沿着时间维度计算注意... 针对动作视频中存在冗余信息及动作信息的特征通道分布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时间感知的3D残差网络。利用运动感知模块(AM)计算特征级别的时间差来激励运动敏感通道,以此获取运动特征;通过时间注意力模块(TM)沿着时间维度计算注意力权重矩阵,以获取局部时间特征。将AM模块和TM模块的计算结果相加,得到动作信息的融合特征,再加入到3D残差网络中,以此构造基于运动-时间感知模块(ATM)的3D残差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共数据集UCF101和HMDB51上,相对于3DResNeXt-101网络,基于ATM模块的3DResNeXt-101网络的动作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1.6%和2.8%,说明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动作识别 运动感知 时间注意力 3D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陈运星 崔军华 +2 位作者 吴钊 吴华伟 袁星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干扰,引入SE Block注意力机制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试验、消融试验和特征可视化试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89%,其展现出更优的性能;采用Grad-CAM可视化方法解释模型的关注区域,所提出模型更精准地关注对驾驶行为判定的关键特征,进一步增强了本模型的可解释性,提高了人们对驾驶行为检测模型的信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驾驶人行为检测 深度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海丽 许修常 潘宇航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目前依靠人力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的基于YOLOv7-tiny算法改进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构造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对主干网络的轻量级...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目前依靠人力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的基于YOLOv7-tiny算法改进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构造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对主干网络的轻量级高效层聚合网络(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Tiny,ELAN-T)模块进行轻量化改进;通过削减分支,对特征融合网络的ELAN-T模块进行轻量化改进,降低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并对特征融合网络的结构进行重新构造;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EIOU边界框损失函数提升算法的精度。在预处理后的UA-DETRAC数据集上实验,改进后的算法参数量相比于原始的YOLOv7-tiny算法降低了15.1%,计算量降低了5.3%,mAP@0.5提升了5.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而且检测精度有所提升,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完成对道路中车辆的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YOLOv7-tiny算法 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 轻量级高效层聚合网络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数据的患者术后非计划内再入院预测
11
作者 俞凯 董小锋 +2 位作者 袁贞明 崔朝健 罗伟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非计划内再入院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信号,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再入院预测已经成为医疗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学者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提出非常多有效的预测方法,但大多仅以单一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或仅使用串联方法融合异构数... 非计划内再入院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信号,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再入院预测已经成为医疗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学者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提出非常多有效的预测方法,但大多仅以单一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或仅使用串联方法融合异构数据。前者未能充分利用电子病历中丰富的数据与信息,后者则未能更好地融合异构数据的信息。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TFN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结合患者出院小结文本与住院期间产生的横断面数据预测患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分为3个步骤。首先,利用RoBerta模型提取患者出院小结中的特征信息并得到表征矩阵;其次,使用CNN模型学习患者横断面特征信息,得到表征矩阵;最后,通过CTFN方法融合两个表征矩阵,得到异构数据的表征矩阵并通过线性层分类器得到最后的预测结果。CTFN融合方法利用张量外积融合多个单模态表征矩阵,并增加CNN模型及残差结构设计加强异构数据模态内与模态间的信息学习。根据某公立医院的临床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表现出色,其中,召回率达到了76.1%,ROC曲线下面积达到了71.5%,均高于所对比的基线模型。证实了异构数据能提升分类器预测效果,且CTFN融合方法能够更好地融合异构数据间的信息,进一步提升分类器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数据 深度学习 张量融合 再入院 卷积网络 残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残差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2
作者 高淑芝 韩晓亮 张义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4,249,共5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因深度的增加导致的网络退化以及准确率饱和问题,本文改进深度残差网络应用于故障诊断。首先,改进的残差网络包含三个残差单元模块,改进后的残差结构去掉了不必要的非线性层,在模块首尾都加入批量归一化层提升了网...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因深度的增加导致的网络退化以及准确率饱和问题,本文改进深度残差网络应用于故障诊断。首先,改进的残差网络包含三个残差单元模块,改进后的残差结构去掉了不必要的非线性层,在模块首尾都加入批量归一化层提升了网络性能;其次,采集的轴承故障样本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将训练集数据样本输入到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优化,输入测试集数据到诊断模型中得出诊断结果;最后,利用t-SNE可视化方法对模型中每一个残差模块学习特征的过程进行分析。经轴承寿命试验台数据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滚动轴承发生故障的诊断识别率均达到100%。可见该模型具有非常好的诊断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深度残差网络 t-SNE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ResNet50的激光雷达晴空湍流识别研究
13
作者 庄子波 陈珺 +3 位作者 何沛林 张红颖 靳国华 罗雄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9-640,共12页
针对机场低空区域采用激光雷达进行湍流识别时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使用一种改进50层挤压激励残差网络(SE-ResNet50)的晴空湍流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挤压激励模块,改进网络结构,降低了模型对特征定位的过度敏感,使网络在学习过程中选择... 针对机场低空区域采用激光雷达进行湍流识别时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使用一种改进50层挤压激励残差网络(SE-ResNet50)的晴空湍流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挤压激励模块,改进网络结构,降低了模型对特征定位的过度敏感,使网络在学习过程中选择性地突出有用的信息特征;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样本数据集,依据湍流分类等级抽取弱、中、强3类等量颠簸数据建立平衡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和ShuffleNetV1网络相比,改进SE-ResNet50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44%,6.52%和4.11%,对比各个模型生成的混淆矩阵,表明该文方法的准确率达到了9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涡流耗散率(EDR) 晴空湍流 残差网络(ResNet)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地铁车轮扁疤故障诊断
14
作者 梁红琴 姜进南 +4 位作者 龙辉 陶功权 卢纯 温泽峰 张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4-1248,共15页
针对地铁实际运营环境恶劣的问题,本文以轴箱振动加速度作为监测信号,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提出1种适用于强噪声背景的车轮扁疤故障严重程度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车轮扁疤故障数据集,并采用... 针对地铁实际运营环境恶劣的问题,本文以轴箱振动加速度作为监测信号,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提出1种适用于强噪声背景的车轮扁疤故障严重程度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车轮扁疤故障数据集,并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提升数据集的多样性,同时满足深度学习对数据规模的要求。其次,设计1种结构合理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能够自适应地提取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从而实现车轮扁疤故障程度的智能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噪声条件下,所提方法对正常车轮及轻度、中度和重度扁疤车轮的平均诊断精度达到99.88%(标准差为0.05);同时,在不同噪声等级下,该方法的平均诊断精度仍稳定保持在95%以上。与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GA-SVM)、卷积神经网络(CNN)、宽深度卷积神经网络(WDCNN)以及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优异的辨识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车轮扁疤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轴箱振动加速度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混合空洞卷积和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
15
作者 刘仲民 李耀龙 胡文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5-602,共8页
为有效修复壁画破损区域的语义信息、解决壁画深层特征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修复伪影以及修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合空洞卷积与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模型。针对修复伪影问题,在模型编码阶段设计一种混合残差模块;针对修复失真问题... 为有效修复壁画破损区域的语义信息、解决壁画深层特征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修复伪影以及修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合空洞卷积与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模型。针对修复伪影问题,在模型编码阶段设计一种混合残差模块;针对修复失真问题,通过在动态核预测分支和动态语义及图像滤波分支中加入动态卷积来提高网络的预测和滤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评价指标,且视觉效果上具有更细致的纹理,语义信息更丰富,边缘结构更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壁画修复 混合空洞卷积 动态卷积 图像滤波 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
16
作者 田钊 程钰婕 +3 位作者 李姝婕 张乾钟 邵凯凯 杨艳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对高速公路货车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将注意力机制与自适应图卷积网络(AGCN)相融合,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残差神经网络(ResNet)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来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时间相关性。最后,通过特征融合得到最终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结果。通过对比实验,所提模型与LSTM、STNN等基线模型相比,在短期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上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流量预测 门架数据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混洗与链式残差增强的轻量级视频人群计数
17
作者 陈永 张娇娇 周方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针对现有视频人群计数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精确度和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混洗与链式残差增强的轻量级视频人群计数方法。所提模型由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反向卷积编码器、尺度回归解码器和预测输出层构成。在编码器部分,设计多... 针对现有视频人群计数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精确度和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混洗与链式残差增强的轻量级视频人群计数方法。所提模型由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反向卷积编码器、尺度回归解码器和预测输出层构成。在编码器部分,设计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反向残差块,提取不同分辨率的人群特征及相邻帧之间的时域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轻量化程度;提出空间混洗模块嵌入到编码骨干网络中,增强不同尺度人群特征提取能力。在解码器部分,改进多分辨率融合模块及链式残差模块,对编码器输出的不同分辨率特征逐层聚合,减少细节特征丢失。通过解码器预测输出,得到回归人群密度图,并通过对密度图逐像素求和输出计数结果。所提方法在Mall、UCSD、FDST、ShanghaiTech等人群视频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帧率和参数量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方法;在Mall数据集上,相较于ConvLSTM人群计数方法,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的误差值分别降低了43.75%、72.71%,对不同场景视频人群计数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空间混洗 深度可分离反向残差 多分辨率融合 轻量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超声混凝土应力识别
18
作者 郑罡 张智宇 +1 位作者 于吉港 宋林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69-6878,共10页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意力机制,降低信号噪声对测量应力精度的干扰,实现自适应识别并提取信号中应力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对提取的信号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建立特征与应力的映射关系。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应力识别能力,分别采集混凝土工字梁在三点弯曲和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的超声尾波信号。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模式下,识别率均可达99%,表明该方法在超声混凝土梁应力识别方面具有可行性,与尾波干涉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尾波 应力识别 混凝土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融合与时序特征相残差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19
作者 刘会景 唐永旺 郑登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无法有效融合流量多模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模融合与时序特征相残差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以会话为单位切分原始流量,获取流量记录的多模态特征;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机制进行多模特征融合,进而利用Transformer... 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无法有效融合流量多模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模融合与时序特征相残差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以会话为单位切分原始流量,获取流量记录的多模态特征;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机制进行多模特征融合,进而利用Transformer挖掘流量记录的时序特征;采用残差学习的方法联合多模态融合特征和时序特征进行检测。在CSE-CIC-IDS2018数据集上验证,二分类和多分类的准确率分别为95.19%和90.52%,相较于对比方法,在准确率和精度最优时误报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时序特征 残差学习 注意力机制 异常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拓扑重建的人体工学产品定制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铭宇 徐敬华 +2 位作者 张树有 王康 谭建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7-605,共9页
为了提高人体工学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舒适度,提出基于邻域拓扑重建(NTR)的人体工学产品定制设计方法.通过结合医学图像邻域拓扑关系进行三维重建,克服传统移动立方体算法的二义性问题,同时避免移动四面体的高耗时问题.基于医学CT图像进行... 为了提高人体工学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舒适度,提出基于邻域拓扑重建(NTR)的人体工学产品定制设计方法.通过结合医学图像邻域拓扑关系进行三维重建,克服传统移动立方体算法的二义性问题,同时避免移动四面体的高耗时问题.基于医学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具有个性化定制信息的复杂曲面构件原始形状,为人体工学产品定制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引入深度残差网络,利用神经网络分层提取模型层切面的多尺度特征,分层建立增材制造成本消耗与多尺度特征之间的非线性隐式关系,实现复杂概念设计原型的材料消耗预测与成本优化.根据流形原始形状和基于Laplace-Gauss曲线的变形算法获取手部按握姿态,根据姿态对普通鼠标进行方案演化,对人体工学鼠标进行概念设计.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到的微观形貌表征了原型产品的高精度特征,预测能耗变化与实际能耗相近.实验结果证明,邻域拓扑重建和变形算法相结合可以为人体工学产品定制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实物参考,提高人体工学产品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拓扑重建 人体工学产品 定制设计 深度残差网络 分层增材制造 变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