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宪法委员会制度初论 被引量:9
1
作者 江国华 彭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监督"的尴尬悖论和"无暇监督"的现实问题。宪法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违宪审查和解释宪法。建立宪法委员会制度应当处理好宪法委员会与党的领导、全国人大、改革开放三者的关系,确立党内法规不审查、基本法律不审查、特别授权立法不审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设机关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与超越: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析评 被引量:15
2
作者 卢海燕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90,共12页
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需求、服务机制、服务关系、服务管理六个方面概括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特点,并提出与"两会"服务相关的三个问题。表4。参考文献21。
关键词 “两会”服务 决策咨询 公共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创新、趋势及对策:党的十七大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嗣明 王敏 郭晶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在这一新政策的调节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将是:收入差距得到控制但还会持续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将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提高;收入分配秩序将有所改善,但规制难度较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形成。为此当下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应是:持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市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大力完善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制度;让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维护公正,兼顾公平,高端调低,低端托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 背景 创新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规范内涵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平学 刘海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8,共14页
通过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实践运行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宪法赋予的重大事项决定权,自主作出了大量关涉人民根本利益、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决定。相比之下,省级人大常委会在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不够理想,除完... 通过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实践运行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宪法赋予的重大事项决定权,自主作出了大量关涉人民根本利益、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决定。相比之下,省级人大常委会在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不够理想,除完成一些法定的例行性决定外,自主作出重大事项的决定较少。究其原因,既与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概念不明晰,人大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中对此出现不同甚至对立的声音有关,又与较长时期以来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政策基础不足有关,需要给予明晰和补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支持和保障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充分履行,实践效果十分明显。为更好的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需要认真理顺和协调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与党委决策权、政府决定权的关系,而符合实际且可行的解决路径是建立起"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党委建议—人大议决—政府施行—人大监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大事项决定权 全国人大 地方人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人大监督的刚性,推进中国行政审批治理改革 被引量:3
5
作者 申建军 崔贝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人大实权的刚性,加强人大对政府重大审批...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人大实权的刚性,加强人大对政府重大审批项目的审查和批准,从而在根本上改革目前行政审批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 人大 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变通立法的创新与规制——以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81,共13页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体上遵循了宪法的职权范围和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原则,与宪法序言精神相契合,因而具备必要的合宪性基础。鉴于变通立法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内在紧张关系,法规的制定应当严控准入门槛,准确把握权限范围与变通幅度,建立健全备案审查和自我监督机制,着力实现预留创新空间、严守法治底线的总体目标与核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区法规 立法变通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决定 法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法理逻辑及其展开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志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8,共13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具有授权规范和义务规范的双重性质,不能从自治条款视角作过当的解读。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性质的科学定位是理解和诠释全国人大“5.28”决定之正当性的前提基础,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具有授权规范和义务规范的双重性质,不能从自治条款视角作过当的解读。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性质的科学定位是理解和诠释全国人大“5.28”决定之正当性的前提基础,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制度性展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据以生成的法理基础。全国性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施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逻辑前提,由全国人大“5.28”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6.30”决定完成的确定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布实施的方式和程序具有正当性。《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较为妥当地处理和解决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香港地区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具有法理逻辑上的正当性。未列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施具有正当性,我国《国家安全法》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 香港基本法 全国人大决定 基本法附件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斌 彭猛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1,共5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以推进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改进:切实推行代表竞选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以推进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改进:切实推行代表竞选机制,完善代表与选民的联系,适度推进代表专职化,强化代表的职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人大代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概括职权样态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9
9
作者 谭清值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3,共12页
宪法上全国人大职权体系中存在颇具"中国性"的概括职权条款。基于五四宪法以来所有有效决定文本的实证考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经由"具体法律性决定"模式行使其概括职权,且常委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角... 宪法上全国人大职权体系中存在颇具"中国性"的概括职权条款。基于五四宪法以来所有有效决定文本的实证考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经由"具体法律性决定"模式行使其概括职权,且常委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角色。在实际功能发挥方面,法律性决定主要起到解决冲突的功能,总体上呈现为个案型冲突解决的特征;政治性决定形象地展示了全国人大的政治"发声"能力,即表达功能,以因应不同的政治需求。除全国人大自身制度能力提升的因素外,改革宪法秩序下解决特定问题的便宜主义考虑,也是促成全国人大概括职权实施初具雏形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决定权 概括职权条款 实证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的时代价值与发展方向
10
作者 田自勇 蔡玉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1-213,共3页
开展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可为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充分行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现状作了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共十八大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开展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可为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充分行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现状作了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共十八大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论断,阐述了加强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的时代价值,并提出今后开展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的初步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 时代价值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