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3α甲基化与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
作者 许文青 李艺珊 +2 位作者 韩秋峪 宋芳静 孟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97-3502,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80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DM1组,40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GDM2组,40例),另选取同期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HIF-3α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3αmRNA、DDIT4 mRNA水平。对比分析3组数据,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分析HIF-3αmRNA、DDIT4 mRNA与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进行不良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1组及GDM2组孕前BMI、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GDM1组及GDM2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1组及GDM2组HIF-3α基因甲基化率更高,HIF-α、DDIT4 mRNA表达水平更低,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各项不良妊娠结局与HIF-3α及DDIT4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HIF-3αmRNA和DDIT4 mRNA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HIF-3α甲基化率升高、HIF-3α及DDIT4基因表达降低与GDM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3α 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 甲基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过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HT-2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宇飞 孙雨晴 +7 位作者 张凯丽 宋美燕 李佳琪 张娟 王磊 吴雪梅 赵虹 刘志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7-936,共10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由细胞增殖凋亡紊乱引起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本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发现小鼠神经管畸形胚胎脑组织中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表达水平增加,但其...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由细胞增殖凋亡紊乱引起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本室前期利用RNA-Seq技术,发现小鼠神经管畸形胚胎脑组织中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表达水平增加,但其在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拟探索Ddit4过表达对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Ddit4在小鼠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Ddit4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X-3-Ddit4,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表明pEX-3-Ddit4构建成功。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转染pEX-3-Ddit4后,HT-22细胞中DDIT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CCK-8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Ddit4过表达导致HT-22细胞增殖下降(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pEX-3-Ddit4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比例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转染pEX-3-Ddit4能够显著上调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P<0.05),表明Ddit4过表达促进HT-22细胞凋亡。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Ddit4显著降低细胞β-联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子4、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的表达水平(P<0.05),核内β-联蛋白减少,提示Ddit4过表达抑制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表达Ddit4的同时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LiCl处理细胞可逆转上述现象,表明Ddit4过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HT-22细胞发挥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 真核表达载体 HT-22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诱导转录因子CBF3转化茄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平红 万发香 +3 位作者 王永清 文林宏 郭惊涛 苏承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36-43,共8页
成功构建了含冷诱导转录因子CBF3(CRT binding factor)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三月茄,采用PCR检测DNA和卡那霉素涂抹叶片法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证实获得含抗寒基因CBF3的茄子转基因植株2株,建立了抗寒的茄子再生与转化技术... 成功构建了含冷诱导转录因子CBF3(CRT binding factor)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三月茄,采用PCR检测DNA和卡那霉素涂抹叶片法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证实获得含抗寒基因CBF3的茄子转基因植株2株,建立了抗寒的茄子再生与转化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诱导转录因子CBF3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丽 张玉卓 +6 位作者 金萌 王闪闪 杜静华 张玉果 王荣琦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1-27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153在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建军 李小鹰 +2 位作者 鲁晓春 刘秀华 张振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置于95%N_2/5%CO_2混合气体培养箱内进行慢性缺氧处理,随机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置于95%N_2/5%CO_2混合气体培养箱内进行慢性缺氧处理,随机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缺氧6、12、24、48、72 h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NA梯度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HOP/GAD153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缺氧6 h组心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与对照组比较,缺氧12、24、48、72 h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P<0.05):CHOP/GADD1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慢性缺氧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CHOP/GADD153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dna损伤 细胞凋亡 转录因子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肺组织中活化转录因子3相关差异基因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斓兰 郭亮 吴学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571-2575,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与活化转录因子3(ac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以发现与ATF3可能相互作用的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野生型C57小鼠和ATF3敲基因小鼠经LPS...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与活化转录因子3(ac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以发现与ATF3可能相互作用的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野生型C57小鼠和ATF3敲基因小鼠经LPS处理后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采用RT-PCR技术对重点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与野生型C57小鼠比较,ATF3敲基因小鼠共筛选出1 692个差异基因,有21个与炎症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其中,Myo18a、Mest、Gpr124、Rcan2、Tnfsf15、Ltbp3、Cdh2、Ppm1f、Spns2、Rarres2、Cgn、Mmrn2、Crb3、Adamts2、Mrc2、Sh3tc2、Cdk5rap1、Cenpf共18个基因在ATF3敲基因小鼠肺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adi4、Wfdc82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对重点基因Tnfsf15(又称为TL1A)进一步验证,RT-PCR检测结果显示,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一致。结论 TL1A可能参与了ATF3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炎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活化转录因子3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凋亡诱导因子核转移与DNA损伤检测
7
作者 朱长连 王小阳 邱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8-351,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 (AIF)的跨膜核转移与DNA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7d龄Wistar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给予吸入含有体积分数为 7.7%氧气的氮氧混合气 5 5min ,制成脑缺氧缺血 (HI)模型 ,在HI后不同的时...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 (AIF)的跨膜核转移与DNA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7d龄Wistar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给予吸入含有体积分数为 7.7%氧气的氮氧混合气 5 5min ,制成脑缺氧缺血 (HI)模型 ,在HI后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取脑进行AIF的免疫组化染色及与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和发夹寡核苷酸探针 (HPP)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 :HI后即刻就有AIF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转移到细胞核 ,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染色阳性 ;损伤侧大脑皮层AIF阳性细胞核数在HI后 8h达到峰值 ,随后开始下降 ;AI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MAP 2阴性区域 ,并且与其他反映DNA双链断裂的细胞标志TUNEL和HPP有高度重合。结论 :AIF核转移是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的早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脑缺氧缺血 凋亡诱导因子 核转移 dna损伤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戈春城 汪羽 +4 位作者 何三纲 徐佳 王曦 童国勇 余周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下载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4,DDIT4)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下载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OSCC队列数据(n=362)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GSE42743数据集(n=103)。比较OSC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DDIT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DDIT4与OSC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DDIT4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结果:DDIT4在OSCC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OSCC患者中,DDIT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01),且OSCC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1)。进一步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DIT4高表达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DIT可能与低氧反应、糖酵解、雷帕霉素靶蛋白C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1,mTORC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通路、G 2M检查点、p53信号通路等生物学功能有关。结论:DDIT4基因在OSCC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高表达DDIT4基因的OSCC患者预后不佳。因此,DDIT4可作为OSCC预后评估的一种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外泌体转录活化因子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茹 张素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外泌体(EVs)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PZA)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WT小鼠随机分为两组:WT+Con组、WT+PZA组;以及将24只HMGB1基因敲除(HMGB1⁃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HMGB...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外泌体(EVs)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PZA)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WT小鼠随机分为两组:WT+Con组、WT+PZA组;以及将24只HMGB1基因敲除(HMGB1⁃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HMGB1⁃KO+Con组、HMGB1⁃KO+PZA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HMGB1表达和M1/M2巨噬细胞极化。体外实验中,通过CCK⁃8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PZA(0、2、4、8、16、32μmol/L)对人肝细胞系Huh7活力影响。通过超速离心分离HMGB1过度表达的Huh7细胞释放的EVs,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THP⁃1)活化的影响。用HMGB1 siRNAs转染PZA处理的Huh7细胞,并分离EVs以检测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0 d相比,PZA给药后4 d、8 d、12 d、16 d小鼠的肝组织中的HMGB1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活力显示PZA抑制Huh7细胞增殖,IC50值为(5.62±0.39)μmol/L。与WT+Con组相比,在WT+PZA组中,观察到明显的进行性体质量损失(P<0.001),和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WT+PZA组相比,HMGB1⁃KO+PZA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01),和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WT+PZA组相比,HMGB1⁃KO+PZA组肝组织中i⁃NOS表达显著减少(P<0.001),和CD20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EVs⁃Vector组相比,EVs⁃HMGB1组THP⁃1细胞中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Con+si⁃NC组相比,PZA+si⁃NC组Huh7细胞EVs中STAT3的水平增加,而HMGB1敲除可以减弱PZA的作用。结论小鼠HMGB1基因敲除逆转了PZA诱导的肝损伤和M1巨噬细胞激活。此外,PZA诱导的HMGB1上调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富含STAT3的EVs,并且该EVs能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外泌体 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吡嗪酰胺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勇 沈文明 王文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咽糖浆组、RO8191(JAK2/STAT3激活剂)组、利咽糖浆+RO8191组...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咽糖浆组、RO8191(JAK2/STAT3激活剂)组、利咽糖浆+RO8191组,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采用氨水刺激咽部构建慢性咽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咽部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经利咽糖浆与RO8191干预后,检测大鼠一般情况及咽部表观状态,并进行咽部表观状态评分;HE染色检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8^(+)T表达、CD4^(+)T/CD8^(+)T;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咽部组织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形态损伤,外周血CD4^(+)T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降低(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利咽糖浆+RO8191组相比,利咽糖浆组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形态损伤减轻,外周血CD4^(+)T表达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均升高(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均降低(P<0.05);RO8191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利咽糖浆组相反。结论:利咽糖浆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激活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增强抗炎及抗氧化能力,缓解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修复咽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利咽糖浆 慢性咽炎 咽喉组织 损伤 咽黏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EIN3/EILs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彦杰 张超 +1 位作者 王晓庆 董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Ethylene-insensitive3(EIN3)和EIN3-like(EIL)蛋白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目前已经从多种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EIN3/EILs,其属于一个小的转录因子家族。这类转录因子在氨基酸序列N端高度保守,包括酸性氨基酸区、脯氨酸... Ethylene-insensitive3(EIN3)和EIN3-like(EIL)蛋白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目前已经从多种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EIN3/EILs,其属于一个小的转录因子家族。这类转录因子在氨基酸序列N端高度保守,包括酸性氨基酸区、脯氨酸富集区、碱性氨基酸簇等涉及DNA结合的重要结构域,它们通过直接结合到初级乙烯反应元件(PERE)上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EIN3/EILs转录因子家族不同成员在不同物种间时空表达特性、表达调控模式等均有所差异,各成员主要参与调节植物对乙烯的反应,包括影响幼苗的"三重反应"、植株的生长发育等,并作为乙烯与其他信号间交叉点发挥重要作用。就近几年关于高等植物EIN3/EILs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N3/EILs转录因子 dna结合区 乙烯 信号转导 交叉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2-3p/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朱瑾 欧阳欣 +4 位作者 刘屿 钱叶梅 夏斌 施延安 俞力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7,共7页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测S100B和β-TubulinⅢ荧光强度。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MTA1蛋白表达。EdU染色评估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同时,构建FNI大鼠模型并在大鼠面部植入I-125粒子,HE、LFB染色以及IF染色评估大鼠面神经组织的病理损伤。StarBase v2.0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2-3p和CAMTA1的靶向关系。结果S100B和β-TubulinⅢ在大鼠施万细胞中显著表达。I-125粒子辐射组中miR-132-3p表达降低(P<0.001),抑制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01)。过表达miR-132-3p或敲降CAMTA1显著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5),敲降miR-132-3p则具有相反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miR-132-3p靶向负调控CAMTA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3p通过抑制CAMTA1的蛋白表达,减弱I-125粒子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结论过表达miR-132-3p抑制CAMTA1的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I-125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miR-132-3p 施万细胞 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和乏氧诱导因子2α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艳 杨东 李先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97-2098,共2页
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导致的疾病。Caspases(即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的激活是凋亡发生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Caspase-3是该家族中关键效应分子之一^[1]。Caspase-3与多种肿瘤的... 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导致的疾病。Caspases(即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的激活是凋亡发生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Caspase-3是该家族中关键效应分子之一^[1]。Caspase-3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患者的预后相关。乏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 lpha,HIF-2α)是乏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体内的一类转录因子.它能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等乏氧反应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上的结合位点结合,而促进后者的转录和表达,产生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乏氧诱导因子 恶性肿瘤 CASPASE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生成素 凋亡异常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参与过度机械通气诱导的核因子-κB激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月兰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23-6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度通气+ly294002(E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活性、免疫组化观察I-κBβ、NF-κB在肺细胞中的分布及表达;电泳迁移率测定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C组大鼠肺组织中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其他各组增加(P<0.05),NF-κB的DNA结合活性较A、D、E组显著提高(P<0.01),肺组织中I-κBβ表达显著降低,NF-κB表达增加,且主要表达于肺内巨噬细胞和肺上皮细胞。ly294002可明显抑制Akt磷酸化,降低NF-κB的活性及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PI3K参与了过度机械通气导致的NF-κB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因子-ΚB 磷脂酰肌醇-3-激酶 NF-ΚB激活 机械通气 因子-ΚB NF-κB活性 磷酸化蛋白激酶 dna结合活性 大鼠肺组织 West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刘鑫 张宏蕊 +2 位作者 沈颖 刁玉巧 樊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2.5mg/kg)、中(25mg/kg)、高(50mg/kg)剂量组,HNK高剂量+HIF-1α过表达组(50mg/kg的HNK+10μg的pcDNA3.1-HIF-1α重组质粒),12只/组。另选择12只健康大鼠鼻滴150μL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7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松散,伴有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NK低、中、高剂量组肺泡结构损伤、出血、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OD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升高(P<0.01);HIF-1α过表达可部分逆转高剂量HNK对MP肺炎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和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P<0.01)。结论HNK可能通过抑制HIF-1α/NLRP3信号通路,改善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肺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缺氧诱导因子-1Α Nod样受体蛋白3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组织损伤 肺组织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治疗马兜铃酸Ⅰ诱导肝肾损伤小鼠模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哿瑞 皮亚妮 +5 位作者 王静 黄恺 彭渊 陈高峰 刘成海 陶艳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03-1910,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AR)改善马兜铃酸Ⅰ(AAⅠ)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效果及其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8只,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n=8)、模型组(n=10)、AR组(n=10)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n=...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AR)改善马兜铃酸Ⅰ(AAⅠ)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效果及其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8只,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n=8)、模型组(n=10)、AR组(n=10)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n=10)。模型组小鼠以20 mg/kg AAⅠ腹腔注射,1次/d,持续5 d。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羧甲基纤维素钠。AR组、NAC组20 mg/kg AAⅠ腹腔注射,1次/d,持续3 d;第4天分别按AR 75 mg/kg、NAC 150 mg/kg小鼠体质量剂量灌胃,1次/d,持续8 d。NAC为阳性对照药。给药造模结束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及肝、肾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病理;荧光PCR及免疫组化分析肝、肾组织中p-STAT3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肝、肾组织IL-6、IL-1β及TNF-α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肾体比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AR组ALT、AST、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49.29、31.31、58.89、85.88,P值均<0.01);HE染色结果表明,AR可有效减轻AAⅠ导致的肝、肾组织结构破坏和炎性细胞浸润;荧光PCR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AR可减少肝、肾组织p-STAT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发现,AR可下调IL-6、IL-1β及TNF-α表达。NAC与AR效应相似,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R对AAⅠ所致急性肝、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急性肾损伤 STAT3转录因子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ATF3对大鼠Gadd45β/γ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结合部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梦雅 何风霞 +7 位作者 张婧 刘玉 虞天一 卢燕来 王璐璐 赵聃 邱文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构建大鼠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growth arrest and DNA-damage-inducible gene 45,Gadd45)β/γ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sangial cells,GMCs)中过表达激活转录因子3... 目的 :构建大鼠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growth arrest and DNA-damage-inducible gene 45,Gadd45)β/γ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sangial cells,GMCs)中过表达激活转录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后分别对大鼠Gadd45β/γ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ATF3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将扩增出的大鼠Gadd45β基因启动子全长(-1 105^+236 nt)和Gadd45γ基因启动子全长(-913^+72nt)分别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 GL3-basic中,获得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 GL3-Gadd45β/γ-FL),再将p GL3-Gadd45β/γ-FL分别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大鼠野生型ATF3过表达质粒(p IRES2/ATF3)共转染GMCs,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以确定ATF3对Gadd45β/γ基因的启动作用。另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上ATF3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据此构建4个Gadd45β和3个Gadd45γ基因启动子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p IRES2/ATF3共转染GMCs,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以筛选ATF3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大鼠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 GL3-Gadd45β/γ-FL分别和p IRES2/ATF3共转染GMCs发现,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将Gadd45β启动子全长及4个截短质粒分别与p IRES2/ATF3共转染GMCs后显示,p GL3-Gadd45β-4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 GL3-Gadd45β-FL、p GL3-Gadd45β-1、p GL3-Gadd45β-2和p GL3-Gadd45β-3。提示ATF3可能结合在Gadd45β基因启动子的(-146^+23 nt)区域。同样,将Gadd45γ启动子全长及3个截短质粒分别与p IRES2/ATF3共转染GMCs后显示,p GL3-Gadd45γ-2、p GL3-Gadd45γ-3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 GL3-Gadd45γ-FL和p GL3-Gadd45γ-1。提示ATF3可能结合在Gadd45γ基因启动子的(-456^-61 nt)区域,且这段区域可能包含1个以上ATF3结合位点。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全长及各截短片段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确定了ATF3在Gadd45β/γ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45(Gadd45) 激活转录因子3(ATF3)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乃国洁 卢世雄 +3 位作者 马维峰 李艳梅 陈佰鸿 毛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6-870,共15页
【目的】探究葡萄EIN3/EIL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Blast比对鉴定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该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不同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 【目的】探究葡萄EIN3/EIL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Blast比对鉴定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该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不同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EIN3/EIL家族主要分布在6号染色体上,定位在细胞核中,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对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EIL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包含许多激素应答、胁迫响应、植物防御及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元件。组织芯片数据显示,不同组织中EILs基因的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根、叶、茎且VvEIL2基因在所有组织中高表达。qRT-PCR分析表明,逆境胁迫下,VvEILs基因在NaCl诱导下的表达量较高且根系中VvEIL1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的18倍;激素处理下,EILs基因均被不同程度地诱导表达,且在250 mg·L^(-1)乙烯利处理下,VvEIL6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93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乙烯利诱导下VvEIL2和VvEIL5基因下调表达,乙烯抑制剂处理下上调表达。【结论】葡萄EIN3/EIL基因家族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vEIL2和VvEIL5在乙烯信号通路中可能是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 胁迫诱导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