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ELEMAC-2D模型的济南市洪涝模拟及淹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国一 邵薇薇 +2 位作者 刘家宏 宋天旭 付潇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基于TELEMAC-2D模型构建了济南市洪涝仿真模型,选取济南市“20070718”实测典型暴雨城市内涝淹没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水深误差较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暴雨重现期下济南市主城区的洪... 基于TELEMAC-2D模型构建了济南市洪涝仿真模型,选取济南市“20070718”实测典型暴雨城市内涝淹没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水深误差较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暴雨重现期下济南市主城区的洪涝演进过程,并分析了研究区淹没水深、淹没面积和洪水流速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研究区淹没水深大于0.15 m的面积在总面积中的占比随之增大,当降雨重现期分别为1、5、10、20、50、100 a时,面积占比分别为0.05%、1.10%、1.98%、2.89%、4.28%、5.15%,最大洪水流速分别为0.478、1.019、1.309、1.494、1.890、2.214 m/s;根据洪涝淹没特征,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防洪排涝应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洪涝模拟 TELEMAC-2d模型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1D模型的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黎洪德 董小涛 李巧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为探究五强溪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研究区内土壤墒情站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逐日降雨与逐日蒸发数据驱动HYDRUS-1D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别在深度为10、20、40 cm观察点处进行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探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 为探究五强溪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研究区内土壤墒情站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逐日降雨与逐日蒸发数据驱动HYDRUS-1D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别在深度为10、20、40 cm观察点处进行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探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观察点土壤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平均值为0.74,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1,均方根误差在0.011~0.035 cm^(3)/cm^(3)之间;0~1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对降雨和蒸发的响应最灵敏,波动最大;在水库主汛期(4—6月份)土壤水分变化平稳,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研究期内7—12月份土壤水分在较大降雨情况下出现短暂饱和,土壤干湿变化明显,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整体上,HYDRUS-1D模型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研究区土壤水分估计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水库近坝区 HYdRUS-1d模型 参数反演 墒情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检索技术综述 被引量:66
3
作者 郑伯川 彭维 +2 位作者 张引 叶修梓 张三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3-881,共9页
全面地综述了 3D模型检索技术 ,介绍了 3D模型检索界面和一个 3D模型检索系统 。
关键词 3d模型 3d模型检索 基于内容的检索 基于文本的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INMOD和HYDRUS-1D模型对水稻控制灌排条件下农田水位的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双恩 李倩倩 +4 位作者 陈凯文 张梦婷 王梅 王煜 刘子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研究水稻控制灌排条件下农田水位的变化,根据2017年的水稻测坑种植试验资料,率定DRAINMOD模型和HYDRUS-1D模型参数,以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及纳什效率系数为评价标准,通过比较2018年农田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分析2种模型模拟... 为研究水稻控制灌排条件下农田水位的变化,根据2017年的水稻测坑种植试验资料,率定DRAINMOD模型和HYDRUS-1D模型参数,以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及纳什效率系数为评价标准,通过比较2018年农田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分析2种模型模拟稻田干湿交替条件下农田水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DRAINMOD模型和HYDRUS-1D模型的模拟结果均能较好地反映农田水位的实际变化情况,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8和0.849,平均偏差分别为2.051 cm和1.809 cm,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509和0.360,且2个模型模拟结果没有显著差别;DRAINMOD模型和HYDRUS-1D模型均可用于模拟水稻控制灌排条件下农田水位变化,为稻田水分运移研究提供方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灌排 测坑试验 水稻种植 农田水位 dRAINMOd模型 HYdRUS-1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LEMAC-2D模型的城区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以广州市龙洞水库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都利亚 王兆礼 +1 位作者 祁旭阳 赖成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0-859,共10页
针对城市水库下游地区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的特点,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水库为例,采用基于不规则网格的TELEMAC-2D模型,构建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LISFLOOD-FP、WCA-2D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 针对城市水库下游地区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的特点,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水库为例,采用基于不规则网格的TELEMAC-2D模型,构建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LISFLOOD-FP、WCA-2D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当模拟历时大于15 min后,TELEMAC-2D模型模拟的下游淹没区内淹没总水量与溃口流量过程线所计算的累积洪水量基本相等,二者相对误差仅为0.26%,在3种模型中误差最小;3种模型模拟的洪水演进规律基本一致,且模拟的最大水深空间分布相关性均不小于0.92,表明模拟结果科学合理;TELEMAC-2D模型可对建筑物密集区域的地形进行局部网格加密处理,能更精细地表征城区的复杂地形情况,模拟效果较LISFLOOD-FP和WCA-2D模型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城区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溃坝洪水预警预报以及相关防洪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洪水 二维数值模拟 城区水库 TELEMAC-2d模型 LISFLOOd-FP模型 WCA-2d模型 淹没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us-1D模型在田间水循环规律分析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50
6
作者 马欢 杨大文 +2 位作者 雷慧闽 蔡建峰 楠田哲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2,共7页
为分析农田水分运移规律,以华北平原位山引黄灌区典型田间为研究对象,应用Hydrus-1D模型连续模拟了2006-2009年的田间水分运移过程。对模型中表面阻抗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改善了蒸散发的模拟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的实测蒸散发数据... 为分析农田水分运移规律,以华北平原位山引黄灌区典型田间为研究对象,应用Hydrus-1D模型连续模拟了2006-2009年的田间水分运移过程。对模型中表面阻抗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改善了蒸散发的模拟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的实测蒸散发数据对比表明了改进的合理性。对蒸散发的分析表明,对于种植季节性作物的农田,叶面积指数(leafarea index,LAI)是影响蒸散发季节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而气象条件主要决定其在较短时间尺度(如一周)内的波动。与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实测土壤含水率的对比表明,模型对土壤含水率的模拟精度较高。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和灌溉的80%由蒸散发消耗,在汛期农田通过排水发生田间渗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蒸腾 模型 HYdRUS-1d模型 位山灌区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农田土壤水渗漏及硝态氮淋失特征 被引量:29
7
作者 毕经伟 张佳宝 +2 位作者 陈效民 朱安宁 冯杰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HYDRUS-1D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土壤(黄潮土)中土壤水渗漏及硝态氮淋失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水氮管理模式下,黄潮土2m土体深处的土壤水渗漏和硝态氮淋失非常严重,2个轮作期内,土壤水渗漏总量占地... 在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HYDRUS-1D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土壤(黄潮土)中土壤水渗漏及硝态氮淋失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水氮管理模式下,黄潮土2m土体深处的土壤水渗漏和硝态氮淋失非常严重,2个轮作期内,土壤水渗漏总量占地表总入水量的23.7%,硝态氮淋失总量占总输入N量的15.9%,冬小麦生长季的硝态氮淋失量大于夏玉米生长季;改良灌溉和改良施肥模式下产生的硝态氮淋失量比传统灌溉和传统施肥模式减少74.7%,节约灌溉水211.5mm、节省施N423.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 渗漏 硝态氮 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PFCs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邰托娅 郑跃军 王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75-2182,共8页
为探明全氟化合物(PFC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PFCs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以全氟丁酸(PFBA)、全氟己酸(PFHxA)、全氟庚酸(PFHp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等6种PFCs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设置一维土柱... 为探明全氟化合物(PFC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PFCs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以全氟丁酸(PFBA)、全氟己酸(PFHxA)、全氟庚酸(PFHp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等6种PFCs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设置一维土柱实验模拟PFCs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采用Hydrus-1D模型建立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对PFCs在土柱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模拟值与实验实测值吻合得较好。采用单因素局部扰动分析方法,分别对HYDRUS-1D模型中入渗水量、土壤容重、纵向弥散度和PFCs在土壤介质中的吸附系数等参数进行扰动,并与参数原值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敏感系数,结果表明入渗水量、土壤容重和吸附系数是影响PFCs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S HYdRUS-1d模型 土壤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波 王文军 成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0,71,共9页
为对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注意力分散行为实施监控和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ASM算法与ASEF算法定位驾驶人的正面人脸;在此基础上,基于通用人脸3D模型与正面人脸计算当前驾驶人的人脸3D模型;... 为对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注意力分散行为实施监控和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ASM算法与ASEF算法定位驾驶人的正面人脸;在此基础上,基于通用人脸3D模型与正面人脸计算当前驾驶人的人脸3D模型;以正面人脸3D模型为姿态度量的基准,运用Pn P算法实时解算驾驶人的头部姿态,并进行姿态有效性判别;同时提出了一种特征点更新的方法,以提高姿态解算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驾驶室环境中有效检测出驾驶人的头部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头部姿态 机器视觉 人脸3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行为3D模型的2D行为识别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谷军霞 丁晓青 王生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行为识别中行为者朝向变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行为3D模型的2D行为识别算法.在学习行为分类器时,以3D占据网格表示行为样本,提取人体3D关节点作为描述行为的特征,为每一类行为训练一个基于范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Exemplar-... 针对行为识别中行为者朝向变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行为3D模型的2D行为识别算法.在学习行为分类器时,以3D占据网格表示行为样本,提取人体3D关节点作为描述行为的特征,为每一类行为训练一个基于范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Exemplar-based hidden Markov model,EHMM),同时从3D行为样本中选取若干帧作为3D关键姿势集,这个集合是连接2D观测样本和人体3D关节点特征的桥梁.在识别2D行为时,2D观测样本序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非标定的摄像机采集.首先在3D关键姿势集中为每一帧2D观测样本寻找与之最匹配的3D关键姿势帧,之后由行为分类器对2D观测样本序列对应的3D关键姿势序列进行识别.该算法在训练行为分类器时要进行行为者的3D重构和人体3D关节点的提取,而在识别2D行为时不再需要进行3D重构.通过在3个数据库上的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识别行为者在任意朝向下的行为,并可以适应不同的行为采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3d模型 基于范例的隐马尔可大模型 置信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播种单元3D模型参数化数字资源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宏新 周向荣 +2 位作者 李蓉 周兴宇 宋微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为基于装配约束的部件参数化设计提供便捷准确的解决方案,深入研究在装配体中运用参数化设计的实施方法。以一种复式播种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建立该播种单元的CATIA数字样机,对零部件进行参数化建模,以功能... 为基于装配约束的部件参数化设计提供便捷准确的解决方案,深入研究在装配体中运用参数化设计的实施方法。以一种复式播种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的基础上,建立该播种单元的CATIA数字样机,对零部件进行参数化建模,以功能模块为单位对各零部件进行逐层参数关联,通过核心部件排种盘直径进行驱动,实现播种单元在农艺及特征结构约束与要求下的关联变化。理论研究与仿真驱动表明,核心尺寸驱动的层次化关联是产品参数化设计有效实施途径,可作为装备数字化资源库的核心基础支撑技术,也可为产品高效研发提供一种现代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单元 3d模型 CATIA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C2D模型与GSSHA模型在栾川流域的径流模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致家 屈晨阳 +1 位作者 黄鹏年 姚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半干旱半湿润流域复杂产流机制下不同模型结构对于径流模拟的影响,选取栾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采用相同的DEM、土地覆盖以及土壤资料的前提下,利用基于超渗产流机制的CASC2D模型以及在其模型结构基础上改Green-Ampt方程为理查德方... 为研究半干旱半湿润流域复杂产流机制下不同模型结构对于径流模拟的影响,选取栾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采用相同的DEM、土地覆盖以及土壤资料的前提下,利用基于超渗产流机制的CASC2D模型以及在其模型结构基础上改Green-Ampt方程为理查德方程计算下渗并增加地下水径流的GSSHA模型对1964—2000年间的8场洪水进行径流模拟。结果表明,GSSHA模型在栾川流域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除峰现时差外,GSSHA模型在洪峰、径流深模拟以及确定性系数方面均比CASC2D模型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CASC2d模型 GSSHA模型 半干旱半湿润流域 理查德方程 地下水径流 栾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YDRUS-1D模型评价土壤水资源量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水献 周金龙 +1 位作者 余芳 董新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利用焉耆盆地典型试验区观测资料,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浅埋区(埋深≤2m)植被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数学模型,对典型试验区土壤水资源量补给项、排泄项和消耗项进行计算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转化十... 利用焉耆盆地典型试验区观测资料,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浅埋区(埋深≤2m)植被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数学模型,对典型试验区土壤水资源量补给项、排泄项和消耗项进行计算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转化十分频繁,水量交换是双向的、动态的;在浅埋区土壤水库调蓄能力较弱,造成部分灌溉水的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资源量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库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单鸿波 王晓红 +2 位作者 金怡 周申华 于海燕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客观分析了传统的实物模型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客观局限性,对比了3D模型所具有的优势及其特点,总结了目前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供使用的3D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并由此提出...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客观分析了传统的实物模型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客观局限性,对比了3D模型所具有的优势及其特点,总结了目前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供使用的3D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并由此提出了面向机械制图/原理/设计3门机械基础课程的3D模型库的组成架构.同时,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建立了较可行的基于3D模型库的机械创新实践流程,总结了3D模型库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强调了与实物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必要性,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模型 实物对象 教学实践 机械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中纱线3D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天勇 黄 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用NURBS曲面建立机织物纱线的3D模型及在3D图像上添加1D和2D纹理的原理。用来提高机织物3D外观模拟图像的真实感。
关键词 3d模型 NURBS曲面 模拟 机织物设计 纱线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C2D模型的县北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晁丽君 李致家 +1 位作者 李巧玲 沈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CASC2D模型,对县北沟流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以确定性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为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采用CASC2D模型在县北沟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良好,8场洪水中有6场洪水确定性系数在0... 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CASC2D模型,对县北沟流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以确定性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为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采用CASC2D模型在县北沟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良好,8场洪水中有6场洪水确定性系数在0.75以上,且均值为0.85。洪峰相对误差合格率为100%,径流深相对误差合格率为87.5%,只有1986062614这场洪水径流深相对误差不合格。可见,CASC2D模型在县北沟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用于该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2d模型 径流模拟 中小尺度 县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华北低平原区不同微咸水利用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的模拟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康康 杨艳敏 杨永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9-1070,共12页
华北低平原区深层地下水的不断超采不仅造成淡水资源的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微咸水在农业上的利用已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研究重点。为了研究不同咸水灌溉模式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华北低平原区的河北... 华北低平原区深层地下水的不断超采不仅造成淡水资源的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微咸水在农业上的利用已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研究重点。为了研究不同咸水灌溉模式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华北低平原区的河北省南皮县为例,利用Hydrus-1D模型,基于8种不同微咸水灌溉方案,模拟2008—2013年6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2 m土体水盐通量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土体剖面盐分积盐区主要集中在下层土壤(100~200 cm);上层土壤(0~100 cm)溶液盐分浓度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 g·L^(-1)左右,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但土壤剖面盐分浓度在冬小麦灌浆末期出现峰值且随灌水盐分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土体盐分充分淋洗的关键在于降雨强度,7月份降雨强度是土体脱盐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在丰水年型夏玉米播种后结合出苗水适当灌溉洗盐对土体达到有效脱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水文年型、土壤剖面盐分的动态分布特征以及结合夏玉米出苗水的洗盐淡水用量3方面因素对土壤盐分迁移的影响,提出华北低平原区两种适宜的微咸水灌溉制度:(1)冬前浇灌小于2 g·L^(-1)的冬小麦越冬水,春后在冬小麦拔节期浇灌一次2~4 g·L^(-1)微咸水;(2)冬前不灌越冬水,春后分别在冬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浇灌2 g·L^(-1)微咸水。两种灌溉制度年均结合夏玉米出苗水的洗盐淡水用量和总耗水量分别为60~70 mm和250~260 mm。本文结果旨在为华北低平原区微咸水利用的节水潜力及其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利用 灌溉模式 HYdRUS-1d模型 水盐运移 水文年型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颅内动脉瘤3D模型指导动脉瘤夹闭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宇 翟贺鑫 +5 位作者 史彦芳 郭毅 王佳良 杜磊 丁亚楠 李春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3-574,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的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常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1]。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有开颅动脉瘤夹闭及介入栓塞两种方法,在临床动脉瘤夹...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的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常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1]。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有开颅动脉瘤夹闭及介入栓塞两种方法,在临床动脉瘤夹闭手术过程中术者主要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动脉瘤二维图片来指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3d模型 3d打印技术 模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LOD算法的研究及其OpenGL实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宛方 苏鸿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0期1790-1791,1796,共3页
3D模型LOD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简述了3D模型LOD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和探讨了各类LOD算法。为了克服LOD算法在使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3D模型LOD算法,并通过OpenGL编程进行了实现,运行的结果表明此3D模型LOD算法是... 3D模型LOD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简述了3D模型LOD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和探讨了各类LOD算法。为了克服LOD算法在使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3D模型LOD算法,并通过OpenGL编程进行了实现,运行的结果表明此3D模型LOD算法是可行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模型 LOd技术 算法 GL 计算机图形学 编程 简述 研究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3D模型跟踪注册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自豪 王崴 +1 位作者 李培林 瞿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7,共10页
针对维修诱导系统中采用基于3D模型的注册算法跟踪复杂机械设备时要求手动初始化位姿、容易产生误差偏移以及不能自动更新3D模型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3D模型混合跟踪注册算法.首先选取边缘像素数量作为测度标准,采用粒子... 针对维修诱导系统中采用基于3D模型的注册算法跟踪复杂机械设备时要求手动初始化位姿、容易产生误差偏移以及不能自动更新3D模型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3D模型混合跟踪注册算法.首先选取边缘像素数量作为测度标准,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摄像机位姿进行初始化;然后在持续位姿估计中利用非线性最小平方误差估计算法对位姿进行持续更新,并且通过对模型控制点数量的实时监控消除误差偏移;最后利用关键点匹配实现进程的识别和3D模型实时更新.在原型系统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能够有效地克服误差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诱导 跟踪注册 3d模型 粒子滤波 实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