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乔秋实 蒋广震 +2 位作者 刘文斌 夏薇 刘兆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3,共7页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1.5±0.2g)的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分为10个组,共进行60d。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延长再投喂天数可以使建鲤的增重率逐渐增加,而且S1F4、S2F8、S4F16组...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1.5±0.2g)的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分为10个组,共进行60d。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延长再投喂天数可以使建鲤的增重率逐渐增加,而且S1F4、S2F8、S4F16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在摄食期间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本试验建鲤的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饵料利用率共同实现的;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随着再投喂天数的延长而升高;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肠道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饥饿再投喂 生长 体组成 消化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壶藻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宏超 程镇燕 +4 位作者 翟胜利 林城丽 王金娥 乔秀亭 白东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80%裂壶藻水平组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中达到最大值(P<0.05),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1.20%、0.80%和1.20%组中达到最高(P<0.05);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0.80%组中达最低(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溶菌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0%组活性最高(P<0.05)。一氧化氮含量随裂壶藻水平增加而增加,各添加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0.80%组中达到最小值(P<0.05)。随着裂壶藻水平的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得到显著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0.80%组最佳。综合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饲料中裂壶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80%–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津新鲤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庞艳红 孙中武 +1 位作者 葛学亮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蓝色鳞鲤的眼睛、肌肉、肝脏、心脏、肾脏5种组织中,14种酶(LDH、ADH、GDH、MDH、G-6-PDH、EST、POD、SDH、FDH、SOD、α-AMY、CAT、CO...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蓝色鳞鲤的眼睛、肌肉、肝脏、心脏、肾脏5种组织中,14种酶(LDH、ADH、GDH、MDH、G-6-PDH、EST、POD、SDH、FDH、SOD、α-AMY、CAT、COX、ME)的同工酶谱均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14种酶共记录出33个基因位点,其中α-Amy-2、Cox-2、Est-1、Ldh-1、Mdh-1、Mdh-2和Sod-1为多态位点。蓝色鳞鲤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数为21.21%(P0.99),平均预期杂合度和平均实际杂合度分别为0.1079和0.2121,遗传偏离指数(d)值为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实验表明,目前蓝色鳞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尚好,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鳞鲤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燕 方珍珍 +2 位作者 曲木 乔秀亭 白东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6,共7页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津新鲤1 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鱼。6组饲料分别含有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养8周后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津新鲤生长、相关脂代谢酶活性及脂肪...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津新鲤1 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鱼。6组饲料分别含有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养8周后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津新鲤生长、相关脂代谢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5组(P<0.05),但玉米油组饵料系数则最低。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肝胰脏及肾脏中LPL、肝脂酶(HL)、总脂酶(GE)、脂肪代谢酶活性影响很大(P<0.05),且玉米油组酶活性均最高;各组肝胰脏及肾脏FAS变化不大(P>0.05)。从基因表达来看,玉米油组更容易诱导和调节肝胰脏和肾脏中FAS及LPL m RNA的表达(P<0.05),再次投喂后6 h,肝胰脏和肾脏中LPL m RNA表达丰度均达到峰值,而肝胰脏中FASm RNA表达丰度达到最低值,肾脏中FAS m 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总之,玉米油可作为津新鲤优质脂肪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津新鲤 生长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野鲤(Cyprinus haematopteru)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比较分析
5
作者 李冰 张成锋 +2 位作者 王建新 谢婷婷 朱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在网箱养殖45天后,采用比较分析黑龙江野鲤与建鲤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的方法,研究由杂交引起的遗传背景改变对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杂交群体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建鲤自交子代,后肠则显著低于后者,后肠脂... 在网箱养殖45天后,采用比较分析黑龙江野鲤与建鲤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的方法,研究由杂交引起的遗传背景改变对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杂交群体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建鲤自交子代,后肠则显著低于后者,后肠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黑龙江野鲤自交子代;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两自交群体。两杂交群体除前、中肠淀粉酶活力差异显著度与建鲤自交子代不同外,3种消化酶活力分布及不同器官间的差异程度和两自交群体均相同;四个群体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前、中肠及肝胰腺均表现出互补现象,后肠均有较高活力不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野鲤 建鲤 正反交 自交 消化酶 活力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红白锦鲤胚胎及幼鱼生长、体色及热应激基因表达影响
6
作者 史秀兰 Chanutdharm Sotinbowonkrit +7 位作者 罗明坤 陈小玉 郭珺 林凯 朱文彬 傅建军 王兰梅 董在杰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色、生长和热应激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温度下受精卵到出膜分别历时71.5 h和47.3 h, 30℃时仔鱼畸形率高达30%。在22℃饲养条件下,孵化后90 d的幼鱼脑和肝脏中CAT、SOD、GSH和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在30℃饲养条件下的幼鱼。进一步分析胚胎时期和孵化后90 d生长(gh,ghr,igf1,igfbp,gpcr和pka)、热应激(hsb,cahsp,hsp60,hsp70,hsp90和hsp30)和体色(pax3,pax7,gch,oca2,pnp4a,cd36,cbp,bco2和bco1)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生长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如gh、ghr和igf1等在30℃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2℃。热应激相关基因hsp60和hsp90在30℃下的表达水平也较高,表明温度升高对胚胎的热应激反应有显著影响。此外,色素沉积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养殖90 d后,在22℃条件下,脑组织中gh和gpcr基因表达显著高于30℃,肌肉组织中gh和gpcr呈现相同趋势。脑组织中热应激相关基因在30℃下表现出较强的表达。研究结论可为解析温度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生理适应性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以为耐高温品种选育及养殖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 温度 早期发育阶段 酶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7
作者 戴子凡 陈铭川 +5 位作者 纪逸 陈香凝 丁祝进 魏朝青 程汉良 许建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48,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15.35±1.65)g的福瑞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将发酵菜粕按0、25%、50%、75%、100%的比例替代基...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15.35±1.65)g的福瑞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将发酵菜粕按0、25%、50%、75%、100%的比例替代基础饲料中的豆粕,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对照组、FRSM25组、FRSM50组、FRSM75组和FRSM100组,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RSM25组鲤鱼的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降低(P>0.05)。鲤鱼肌肉中胱氨酸和精氨酸含量随着发酵菜粕替代比例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但在发酵菜粕完全替代豆粕后,该数值略有回升。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当替代比例超过50%时,鲤鱼肝胰脏出现大量空泡化现象,前肠绒毛出现大量顶端自融现象,而FRSM25组未见明显肝胰脏和肠道损伤。研究表明,福瑞鲤饲料中发酵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不宜超过50%,当替代比例为25%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瑞鲤 发酵菜粕 生长性能 肌肉营养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生长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陈铭川 纪逸 +5 位作者 戴子凡 陈香凝 丁祝进 魏朝青 程汉良 许建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5,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生长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为(15.35±1.65)g的福瑞鲤,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生长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为(15.35±1.65)g的福瑞鲤,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使用发酵菜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豆粕的25%(FRSM25组)、50%(FRSM50组)、75%(FRSM75组)及100%(FRSM100组),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RSM25组的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降低(P>0.05)。FRSM100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RSM25组(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FRSM25组和FRSM50组(P<0.05)。FRSM25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RSM75组和FRSM100组(P<0.05)。FRSM75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RSM50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FRSM75组和FRSM100组(P<0.05)。FRSM10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FRSM25组未见明显肝胰脏损伤,当替代比例超过50%时,福瑞鲤肝胰脏中出现大量空泡化现象。FRSM25组生长激素(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RSM50组、FRSM75组、FRSM100组(P<0.05)。FRSM25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干扰素-γ(IFN-γ)表达量显著低于FRSM50组、FRSM75组、FRSM100组(P<0.05)。FRSM75组和FRSM100组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RSM25组(P<0.05)。研究表明,发酵菜粕替代25%豆粕可以促进福瑞鲤生长,提高鱼体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粕 福瑞鲤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娇 黄凯 +5 位作者 介百飞 江林源 莫翠琴 于凯 郭睿婕 吴耀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0磷)、A2(0钙、0.5%磷)、A3(0钙、1.0%磷)、A4(0钙、1.5%磷)、B1(0.5%钙、0磷)、B2(0.5%钙、0.5%磷)、B3(0.5%钙、1.0%磷)、B4(0.5%钙、1.5%磷)8组等氮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4.46±0.02) g的禾花鲤1 44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养殖60 d。试验结果表明:(1)禾花鲤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B4)时达最大值,显著大于A4和B1组(P<0.05)。饲料系数(FC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时达最小值,显著低于A4和B1组(P<0.05)。(2)饲料磷水平升高显著降低禾花鲤粗脂肪含量(P<0.05)。粗蛋白含量随饲料磷升高而增加,与不添加钙组相比,添加钙减少蛋白质沉积。鱼体钙含量随磷水平升高而增加,但B4组禾花鲤钙含量显著低于B3组(P<0.05)。(3)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时达最小值。总胆固醇(T-CHO)含量随饲料磷水平升高呈降低趋势。(4) X光片显示,A1组脊椎骨发生融合,A3、A4和B1组尾脊椎骨发生不同程度畸形。(5)当饲料钙水平为0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缓解肝细胞空泡化,当磷水平为1.5%时造成脂肪堆积和核偏移;当钙水平为0.5%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减少肝细胞损伤,且肝细胞完整性更好。综上所述,建议禾花鲤饲料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1.5%,有利于禾花鲤的生长及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骨骼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喂无根萍对全州禾花鲤生长、营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0
作者 文露婷 杜雪松 +8 位作者 李哲 武霞 黄姻 覃俊奇 黄博 李旻 邓潜 林勇 陈忠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706,共13页
为探究增喂鲜活无根萍对全州禾花鲤生长性能、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将全州禾花鲤幼鱼[体质量(2.44±1.11)g]分为两组,试验组每日投喂饲料+鲜活无根萍,对照组每日仅投喂饲料,... 为探究增喂鲜活无根萍对全州禾花鲤生长性能、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将全州禾花鲤幼鱼[体质量(2.44±1.11)g]分为两组,试验组每日投喂饲料+鲜活无根萍,对照组每日仅投喂饲料,养殖期12周后测定全州禾花鲤生长性能、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结构及消化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全州禾花鲤的肥满度、饲料系数及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增喂无根萍的全州禾花鲤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指数和肠体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脾体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增喂无根萍的全州禾花鲤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1),粗灰分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增喂无根萍的全州禾花鲤的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喂无根萍对全州禾花鲤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以及绝对优势菌的菌门数量无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与粗脂肪和总抗氧化能力正相关的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与胆固醇和粗灰分正相关的弯曲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强了肠道的物质降解、代谢、复制、修复与消化等功能;提高了前肠胰蛋白酶活性(P<0.01)。试验结果表明,日常养殖过程中,增喂鱼体质量2%的鲜活无根萍,可通过提高全州禾花鲤肠道菌群对物质的降解、代谢与消化功能,提高胰蛋白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全州禾花鲤生长性能,改善肌肉营养结构,无根萍可作为养殖全州禾花鲤的优质生物增喂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根萍 全州禾花鲤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对建鲤幼鱼抗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艳艳 姚俊杰 +2 位作者 梁正其 朱俊华 冯亚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解铅对建鲤幼鱼(Cyprinus carpio var.Jian)的影响,将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0.648、1.296、6.480 mg/L)的Pb2+水溶液中,于96 h分别测定建鲤幼鱼肝胰脏、肠、鳃、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 为了解铅对建鲤幼鱼(Cyprinus carpio var.Jian)的影响,将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0.648、1.296、6.480 mg/L)的Pb2+水溶液中,于96 h分别测定建鲤幼鱼肝胰脏、肠、鳃、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达到极值后下降。0.648 mg/L浓度组中,肝胰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有较明显升高;肌肉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变化较小;在高浓度组(6.480 mg/L),肾中的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仍在升高,而在其他组织中酶的活性有所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肠、鳃、肌肉、肾相比,肝胰脏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敏感,是最先启用的主要解毒器官;在高浓度胁迫时,肝胰脏解毒能力下降,抗氧化防御作用的主要器官由肝胰脏转移到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 幼鱼 抗氧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QTL标记分析豫选黄河鲤群体遗传结构及生长性状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顾颖 鲁翠云 +6 位作者 张芹 李超 屈长义 王兆平 程磊 孙效文 冯建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8,共10页
用35个镜鲤微卫星QTL标记评估了豫选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var.haematopterus)群体的遗传结构,并评估了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的相关性,筛选了在群体中具有性状优势的基因型。35个微卫星标记在288个豫选... 用35个镜鲤微卫星QTL标记评估了豫选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var.haematopterus)群体的遗传结构,并评估了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的相关性,筛选了在群体中具有性状优势的基因型。35个微卫星标记在288个豫选黄河鲤个体中的扩增结果显示,各标记等位基因数为3~13,平均每个标记6.828 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520 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03 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01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5 6,群体整体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IC〉0.5)。利用SPSS19.0的GLM模型分析标记与性状的相关性,共17个微卫星标记与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HLJ2456、HLJ2387和CA1677 3个标记与相应的性状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用Duncan氏多重比较找到了每个微卫星标记具有生长性状优势的基因型,下一步可根据优势基因型指导豫选黄河鲤家系配组,开展基于QTL结果的分子聚合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选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var.haematopterus)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生长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兴国红鲤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量:20
13
作者 岳华梅 翟晴 +3 位作者 宋明月 叶欢 杨晓鸽 李创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垂体和性腺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微卫星标记并分析其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3 652个微卫星标记,对所得位点进行分类,单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7....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垂体和性腺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微卫星标记并分析其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3 652个微卫星标记,对所得位点进行分类,单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7.86%,二、三、四、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4.43%、16.32%、1.25%、0.12%以及0.02%。随机选取30个SSR位点进行PCR验证,有20对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在24个兴国红鲤个体中对上述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为9对。不同位点得到的等位基因范围为2~4,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11 1±0.993 8,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0.597 2±0.233 2、0.539 7±0.178 0和0.467 2±0.172 1。9个微卫星位点中,有4个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P〈0.05)。Illumina高通量测序提供了一种直观、高效开发微卫星标记的方法,所选兴国红鲤群体遗传多样性维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 高通量测序 微卫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邹曙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红鲤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兴国红鲤 玻璃红鲤 荷包红鲤 瓯江彩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当归提取物的保肝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丽萍 贾睿 +2 位作者 丁炜东 杜金梁 殷国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1-557,共7页
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肝损伤并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以研究当归提取物(Extract from Angelica sinennsis,EAS)对肝脏组织的保护和抗氧化作用。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造模,分别测定不同时间和剂量下建鲤血清... 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肝损伤并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以研究当归提取物(Extract from Angelica sinennsis,EAS)对肝脏组织的保护和抗氧化作用。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造模,分别测定不同时间和剂量下建鲤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确定出建模的合适注射浓度和作用时间;用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下同)的EAS饲料,预防性喂养建鲤60 d后,通过测定鲤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相关生化指标来观察EAS的保肝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15.00%的CCl4-橄榄油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为0.1 mL/10 g体质量)建鲤72 h后,能诱导鲤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MDA大量生成;投喂含0.5%和1.0%的EAS饲料均能显著抑制CCl4致建鲤血清中GOT、GPT和LDH活性的升高(P<0.05),提高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下降;同时,0.5%的EAS还能显著恢复血清中SOD水平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水平,抑制MDA生成。本研究结果表明,EAS对CCl4诱导的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EAS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建鲤 当归 抗氧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粕酶解蛋白肽对建鲤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薇 刘文斌 +2 位作者 乔秋实 李贵锋 张永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2%棉粕酶解蛋白肽(以下简称蛋白肽)分别等质量替代基础日粮中2%鱼粉和2%植物蛋白原料(1.0%豆粕+0.5%菜粕+0.5%棉粕),考察蛋白肽对(48.56±1.39)g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性能、血清及肠道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蛋... 以2%棉粕酶解蛋白肽(以下简称蛋白肽)分别等质量替代基础日粮中2%鱼粉和2%植物蛋白原料(1.0%豆粕+0.5%菜粕+0.5%棉粕),考察蛋白肽对(48.56±1.39)g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性能、血清及肠道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肽替代鱼粉或植物蛋白后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白肽可降低脏体比和肝体比,并显著性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同时可提高试验组建鲤血清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粕酶解蛋白肽 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川 姚俊杰 +2 位作者 安苗 姜海波 何登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10,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肌肉生化成分,旨在了解瓯江彩鲤在贵州省稻田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生化方法测定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中营养及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中水分含量... 本研究分析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肌肉生化成分,旨在了解瓯江彩鲤在贵州省稻田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生化方法测定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中营养及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66%,粗蛋白质含量为18.06%,粗脂肪含量为4.26%,灰分含量为1.65%。粗脂肪中中性脂比例为84.45%,极性脂比例为15.55%。肌肉中所测到的15种氨基酸总量为70.5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29.61%,非必需氨基酸占40.96%,鲜味氨基酸占27.83%。肌肉中含有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5.08%,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1.8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3.03%。矿质元素中钙、铁、锌含量较高,分别为350.33、58.13和46.27mg/kg。由此可知:相对于原产地瓯江彩鲤,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肌肉中干物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接近FAO/WHO的理想模式,此外,不饱和脂肪酸和铁、锌含量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稻田养殖 瓯江彩鲤 肌肉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对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成钰 洪一江 +2 位作者 王军花 余志坚 林光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3,共5页
PHA注射前后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结构基本相同。红鲤头肾有被膜 ,为淋巴样组织 ,由许多血管、血窦和淋巴索组成。脾脏是实质性器官 ,淋巴细胞聚集成团 ,有弥散的胰腺组织渗入。注射PHA后头肾和脾脏内的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PHA注射前后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结构基本相同。红鲤头肾有被膜 ,为淋巴样组织 ,由许多血管、血窦和淋巴索组成。脾脏是实质性器官 ,淋巴细胞聚集成团 ,有弥散的胰腺组织渗入。注射PHA后头肾和脾脏内的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原始型细胞显著增加 ,而粒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兴国红鲤 头肾 脾脏 比较组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红”瓯江彩鲤不同世代间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吕耀平 王成辉 +5 位作者 胡则辉 胡金强 劳沈颖 叶丽平 项松平 苏小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ISSR技术对"全红"瓯江彩鲤(Cyprinus car pio var. colo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筛选的15个ISSR引物从4个世代群体中分别扩增到120、118、101和110条扩增谱带,全部扩增片段长度在200—2500bp之间。... 利用ISSR技术对"全红"瓯江彩鲤(Cyprinus car pio var. colo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筛选的15个ISSR引物从4个世代群体中分别扩增到120、118、101和110条扩增谱带,全部扩增片段长度在200—2500bp之间。根据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51.49%—67.80%,Shannon信息指数(Ho)为0.2176—0.2745之间,并随着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有7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结合遗传分化指数Gst、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全红"瓯江彩鲤4个世代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即任意两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较大的水平(Gst均为0.1588—0.2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红” 瓯江彩鲤 ISSR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彩鲤早期发育中两种脂酶活性及间甲酚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俊华 姚俊杰 +2 位作者 冯亚楠 邹芳芳 莫巨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生化和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它们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脂酶在瓯江彩鲤成熟卵和受精卵中均有活性,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在胚胎... 采用生化和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它们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脂酶在瓯江彩鲤成熟卵和受精卵中均有活性,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原肠胚期酶活性最高;在水温(20±2)℃条件下,经7 mg/L、13 mg/L和19 mg/L的间甲酚暴露,脂酶活性随着间甲酚的浓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19 mg/L浓度组中肝脂酶活性在胚胎期与其他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7 mg/L浓度组脂蛋白脂酶活性在胚胎和仔鱼期均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瓯江彩鲤( 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 早期发育 脂蛋白脂酶 肝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