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笔谈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宜勇 贾康 +2 位作者 祁述裕 焦若水 刘成晨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124,共19页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全面促进社会经济有序优质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日益精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五年规划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财税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遗址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刚 李少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址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文化内涵。方法针对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城市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设计导向,从人性化设计... 目的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址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文化内涵。方法针对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城市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设计导向,从人性化设计、工业遗产再利用、功能与造型创新、工业元素叙事表达、智能化应用、工艺与材质选择六个方面对工业遗址文化在公共设施的应用展开研究。结果工业遗址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的组合过程中应注意可持续、实用性等原则,从生态性、整体性出发,设计与工业背景、城市环境和谐统一的公共设施。结论工业遗址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不仅符合城市更新和再生的要求,也丰富了居民生活文化体验,促进了公众对城市工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址文化 公共设施 工业遗产 元素提取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活的“长安”:作为数字景观的城市与文化
3
作者 王敏芝 杨家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数字媒介时代的城市构建与文化传播模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西安,因为互联网上传播的大量关于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影像内容在全网产生巨大吸引力,成为数字景观化了的“长安”,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尤其是汉唐文化传统也在大众的数... 数字媒介时代的城市构建与文化传播模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西安,因为互联网上传播的大量关于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影像内容在全网产生巨大吸引力,成为数字景观化了的“长安”,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尤其是汉唐文化传统也在大众的数字媒介实践中得到创造性继承。“景观长安”成为现代都市西安的新的文化身份,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现代城市及其文化内涵不断数字化、景观化,其内在驱动既来自市政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来自网络社会文化生产的媒介逻辑。“长安”的复活,是当代都市文化传播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长安 城市传播 传统文化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转译的平遥文旅IP设计研究
4
作者 温蕊擎 刘维尚 +2 位作者 温凯超 李柳澄 赵馨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1,共7页
文章旨在构建平遥文化基因图谱进行IP转译设计,运用文化基因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挖掘古城文化因子进行平遥文旅IP的设计再生。首先,系统梳理古城文化资源,如生态、历史和民俗文化;其次,将显性和隐性因子分类,利用古城相关的形态、色彩、... 文章旨在构建平遥文化基因图谱进行IP转译设计,运用文化基因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挖掘古城文化因子进行平遥文旅IP的设计再生。首先,系统梳理古城文化资源,如生态、历史和民俗文化;其次,将显性和隐性因子分类,利用古城相关的形态、色彩、纹样、服饰、技艺、环境、行为和语义等元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和评价模型树,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提炼因子进行层次评估和转译分析;最后,将文化基因与IP转译整合设计,进行延展实践,为平遥文旅IP建构带来新思路,以期推动古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用户体验调研、原型测试和满意度评估,验证了平遥文旅IP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古城 文化基因理论 层次分析法 IP设计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体系构建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源 陈丽华 关志烨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遗产轻环境等问题,促进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高品质空间建设。佛山是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平...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遗产轻环境等问题,促进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高品质空间建设。佛山是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平衡好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佛山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在摸清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联动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体系。首先,全面挖掘和梳理佛山市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文化资源,划定不同等级的资源集聚区;其次,提出“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空间保护体系构建策略;最后,构建“生态基底+遗产空间+遗产廊道”的分级分类空间保护利用模式。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从文化遗产单体保护到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系统性整体保护的转变,对于城乡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规划 文化遗产 生态保护 协同保护体系 佛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构想
6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李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8-157,共10页
创新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是促进大遗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流域大遗址的实地调查,结合多学科理论和政策法规,科学研究关键概念及编制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设计构想,以促进特色文... 创新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是促进大遗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流域大遗址的实地调查,结合多学科理论和政策法规,科学研究关键概念及编制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设计构想,以促进特色文化空间和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协调发展,为编制科学的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模式 大遗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象视域下活化利用工业遗产的现实图景与未来路径——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卓 黄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工业遗产被称为“怀旧景观”,能够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核心物项,也能够作为文化符号建构城市形象,丰富和赓续城市文脉。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挖掘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成为热点话题。城市形象视域下关照工业遗产的... 工业遗产被称为“怀旧景观”,能够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核心物项,也能够作为文化符号建构城市形象,丰富和赓续城市文脉。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挖掘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成为热点话题。城市形象视域下关照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可以对工业遗产进行资源梳理与内涵挖掘,秉承文旅融合理念尝试发展具有品牌特色的工业旅游,继而通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良好城市形象提供现实支撑。重庆作为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存量丰富且开发利用较早,以其为例展开工业遗产梳理、标识提炼及工业旅游发展探索,能够为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城市文脉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红色文化 工业遗产 工业旅游 新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文创城区规划策略--以天府数字文化创意城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勇 齐悦 +2 位作者 徐勤怀 田旭 徐婷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是未来城市竞争的核心领域。作为文化强国战略建设的重要领域,我国城市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同质化竞争、动力不足、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要开展系统性规划方法研究以推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是未来城市竞争的核心领域。作为文化强国战略建设的重要领域,我国城市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同质化竞争、动力不足、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要开展系统性规划方法研究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立足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为统领,从生态环境、发展动力、营城模式、现代治理等角度探讨文化创意城区的规划策略,并以成都天府数字文化创意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国内外文化创意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公园城市 规划 成都天府数字文创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其概念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赛 田建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区域协同、产业融合等理论,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概念模型,分析后认为:1)成渝地区文体旅产业... 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区域协同、产业融合等理论,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概念模型,分析后认为:1)成渝地区文体旅产业协同治理是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落地与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实施的保障;2)成渝地区文体旅产业市场主体跨界融合是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及其市场主体合作的创新实践;3)成渝地区产业智慧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协同创新的引领;4)成渝地区资源优势增强是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资源整合与资源功能调整的驱动;5)多元持续赋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消费场景创新的支撑。最后提出: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治理和成渝地区产业智慧化转型是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多元持续赋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起着助推作用,成渝地区资源优势增强和该地区文体旅产业市场主体跨界融合是该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融合的行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旅产业融合 扎根理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创新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重庆文创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叶秋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
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及对重庆的视察期间,总书记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性。本文探索了重庆获得“设计之都”称号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重庆文创产业的发展。研究目标是利用这一机遇优化文创产业结构... 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及对重庆的视察期间,总书记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性。本文探索了重庆获得“设计之都”称号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重庆文创产业的发展。研究目标是利用这一机遇优化文创产业结构,并促进重庆文化与“设计之都”建设的协同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重庆的地理及文化优势,构建了重庆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公式模型。研究结论提出6大策略及15项具体建议,旨在提升重庆文创产业的整体质量,并为其在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中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中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西部 设计之都 新质生产力 重庆文创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喀喇沁旗大马鞍山地区文旅规划模式及用地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楼梅竹 张学勇 任洪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基于文旅规划变革的需求,探讨文旅规划模式及用地路径。以赤峰喀喇沁旗大马鞍山地区为研究案例,根据以“生态为底线、市场为依托、项目为引擎、空间为载体、用地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文旅规划转变方向,从管区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基于文旅规划变革的需求,探讨文旅规划模式及用地路径。以赤峰喀喇沁旗大马鞍山地区为研究案例,根据以“生态为底线、市场为依托、项目为引擎、空间为载体、用地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文旅规划转变方向,从管区规划、前景分析、文旅项目库建立、文旅项目空间布局、文旅项目用地落位等5个方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文旅规划的创新模式,并提出建设用地指标分区储备、建设用地指标利用、建设用地指标分步管控、点状供地指标储备、村庄点状供地指标利用等用地路径,以期促进文旅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文旅规划 模式与路径 大马鞍山地区 赤峰喀喇沁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12
作者 滕鑫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2-192,共11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大遗址既是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处于保护与发展的交汇点。采用多维度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丰镐遗址的文化资源,探讨遗址区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发现,结合科技创新和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策略能优化文化资源管理...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大遗址既是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处于保护与发展的交汇点。采用多维度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丰镐遗址的文化资源,探讨遗址区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发现,结合科技创新和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策略能优化文化资源管理,提升遗址的互动体验,预示技术与文化多样性将引领未来规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空间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规划 丰镐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漳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蔡映珍 秦通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漳州文旅产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阐述了文旅消费需求、数字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关注政策背景、数字化营销手段、数字文旅产品开发、游客消费体验等方面,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漳州文旅产业高质量... 介绍了漳州文旅产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阐述了文旅消费需求、数字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关注政策背景、数字化营销手段、数字文旅产品开发、游客消费体验等方面,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漳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出要进一步重视数据化运营,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文旅产品,精准营销,协同整合产业链资源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数据化运营 漳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品牌文化构建的泰州公共设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晶晶 沈小华 +2 位作者 陆叶 韩非 曹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城市品牌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城市品牌文化建立和应用的意义,论证公共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州三水湾景区的实际状况,以三水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应用为例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 目的探讨城市品牌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城市品牌文化建立和应用的意义,论证公共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州三水湾景区的实际状况,以三水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应用为例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结论在公共设施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并将其转化为视觉文化元素加以应用,从而实现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品牌文化 公共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亮 徐明 +2 位作者 赵霞 苏原 冯小航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58,81,共1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支撑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技术环节,需探索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编制思路。本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进...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支撑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技术环节,需探索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编制思路。本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并结合洛阳实践,开展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创新性研究。文章从正本清源明价值、守文持正控底线、与时俱进塑格局、规划方圆强管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强化全时间维度、全空间维度、全系统维度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整体研究方法;第二,进一步注重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实现多层次整体保护;第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带动城乡转型和魅力提升;第四,探索文化遗产与各类国土空间相融合的管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洛阳 历史文化价值 国土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保护线 大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 被引量:32
16
作者 黎洁 李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云南大理的研究表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 ,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产业。名城既要弘扬民族文化 ,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 对云南大理的研究表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 ,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产业。名城既要弘扬民族文化 ,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旅游业。因为现代旅游业既要求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又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审美要求和实现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整合 创新 云南 大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营建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汤诚 刘晓霞 王春迎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8,31,共10页
[目的/意义]为理解、阐释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增加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析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关联及该理论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适用性。[结论/发... [目的/意义]为理解、阐释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增加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析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关联及该理论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适用性。[结论/发现]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在城市发展、维度分析、设施组合和文化数据库等方面具有耦合性,书店、咖啡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不同组合体现出场景理论中的不同维度。在该理论观照下,城市管理者应从满足人的文化价值需求出发,注重融合性、审美性、便利性、舒适性、地方性和互动性原则,像设置戏剧场景一般来规划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创新/价值]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更为强调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与关联,为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阅读空间 场景理论 维度分析 城市书房 文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耀丽 聂磊 李凡 《热带地理》 2003年第4期376-379,共4页
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该类经济产业具有双重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挖掘、整理、开发佛山丰富而零散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进行产业化组合,建立... 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该类经济产业具有双重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挖掘、整理、开发佛山丰富而零散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进行产业化组合,建立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即可发挥其独特旅游吸引功能,又可成为诸多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 佛山历史文化资源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时空格局与布局模式演化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薛东前 郭瑞斌 +1 位作者 才超 马蓓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2,共6页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2000—2012年在城墙区集聚区基础上又形成了若干弱集聚区和新型集聚区,集聚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第三,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演化规律表现为由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布局模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综合网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产业 时空格局 集聚分析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文化设施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以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于绍璐 张景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共5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设施利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文化设施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