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效处理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与超弹性的影响
1
作者 章涛 顾嘉俊 孔永华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21-6228,共8页
为富镍Ni-Ti合金冷拔前预处理工艺提供依据,以50.8Ni-Ti合金为对象,通过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工艺对50.8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与超弹性的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350℃时效时效5 h后Ni-Ti合金由于析出相诱发R相变,Ms逐渐升高但升温幅... 为富镍Ni-Ti合金冷拔前预处理工艺提供依据,以50.8Ni-Ti合金为对象,通过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工艺对50.8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与超弹性的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350℃时效时效5 h后Ni-Ti合金由于析出相诱发R相变,Ms逐渐升高但升温幅度不大;450℃时效后,随着时效时间增加,析出相大量析出且均匀富分布导致时效态Ni-Ti合金相变类型由两步相变转变为(B2→B19′/B19′→R→B2)型相变。Ms整体提高但仍未达到室温,Ms从-60℃(1 h)最终升至11.1℃(20 h);550℃时效后,由于析出相尺寸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效态Ni-Ti合金相变类型由(B2→R→B19′/B19′→R→B2)型相变转变为(B2→B19′/B19′→B2)型相变,Ms从-32.53℃(1 h)最终升至29.17℃(20 h)。时效温度为350℃,时效时间分别为1、2、5 h与450℃时效1 h时,Ni-Ti合金时效处理样品具备超弹性;时效温度为450℃时效5 h和550℃时效5 h时,合金部分具备超弹性条件;其他时效条件下,合金在加载过程中,除部分马氏体弹性变形恢复,残余应变为3%~5%,合金在常温(25℃)下无超弹性。综上并结合冷拔生产工艺,不同温度短时间时效无法获得室温马氏体相,可选择时效处理引入R相去除超弹性。550℃时效1 h为50.8Ni-Ti合金冷拔预处理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时效处理 相变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对Ti-50.8Ni-0.1Nb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伟 贺志荣 刘康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2-96,共5页
对Ti-50.8Ni-0.1Nb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400℃+1~50 h时效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和拉伸实验研究了时效时间对该合金显微组织、相变行为、形状记忆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效时间由1 h延长到50 h时,400℃时效... 对Ti-50.8Ni-0.1Nb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400℃+1~50 h时效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和拉伸实验研究了时效时间对该合金显微组织、相变行为、形状记忆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效时间由1 h延长到50 h时,400℃时效态Ti-50.8Ni-0.1Nb合金中Ti3Ni4析出相由细小颗粒状生长为粗大片状,冷却/加热相变类型由B2→R→B19'/B19'→R→B2型向B2→R→B19'/B19'→B2型转变(B2-母相,Cs Cl型结构;R-R相,菱方结构;B19'-马氏体,单斜结构),R相变温度由31.3℃增加到46.8℃,马氏体相变温度由-127.5℃增加到-10.3℃,马氏体相变热滞由131.7℃下降到57.2℃,R相变热滞在3.8~5.0℃之间变化。400℃+5~50 h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高,在1360~1385 MPa之间变化;400℃+1~10 h时效态合金的伸长率较大,在15%~17%之间变化。400℃+1 h时效态合金呈超弹性,400℃+5~50 h时效态合金呈形状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0.8Ni-0.1Nb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时效时间 相变 形状记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弹性镍钛SMA绞线力学性能优化试验
3
作者 师亦飞 罗鸿博 +2 位作者 夏利科 方园 钱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19-425,共7页
为优化超弹性镍钛SMA绞线的基本力学性能,本工作开展了系统性试验,首次研究了两个重要工艺参数(扭转角与人工时效处理)对1×7镍钛SMA绞线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得到更稳定的工作性能和更好的卸载后恢复力,进一步研究了两个使用参数(预... 为优化超弹性镍钛SMA绞线的基本力学性能,本工作开展了系统性试验,首次研究了两个重要工艺参数(扭转角与人工时效处理)对1×7镍钛SMA绞线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得到更稳定的工作性能和更好的卸载后恢复力,进一步研究了两个使用参数(预张拉应变和循环拉伸训练方案)对SMA绞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扭转角为16.5°的SMA绞线相比,扭转角为6°的SMA绞线展现出更大的初始刚度、屈服强度、峰值应力、较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且能较早发生马氏体硬化(能使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具有显著的变形耗能能力,同时增加其刚度,防止结构的过度地震响应)。人工时效处理降低了SMA绞线的强度,但适当的人工时效处理提高了SMA绞线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另一方面,适当的训练和预张拉措施明显提高了循环拉伸响应的稳定性和卸载后的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SMA)绞线 扭转角 人工时效处理 训练 预张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Ti-Ni-V形状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和超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志荣 刘曼倩 +2 位作者 王芳 张永宏 王永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1-1306,共6页
采用TEM和拉伸实验研究经300、400和500℃分别时效0.5-100 h后,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Ti-50.8Ni-0.5V(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室温显微组织和超弹性(SE)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合金析出相形貌和SE特性的影响比时效时间显著。随时... 采用TEM和拉伸实验研究经300、400和500℃分别时效0.5-100 h后,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Ti-50.8Ni-0.5V(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室温显微组织和超弹性(SE)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合金析出相形貌和SE特性的影响比时效时间显著。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中Ti3Ni4析出物形态由颗粒状向针状再向粗片状演变,合金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临界应力(σM)降低,SE特性变差。300℃时效态合金的σM最大,SE最好;500℃时效态合金的σM最小,SE最差。随时效时间的延长,300℃时效态合金的SE特性稳定,σM和超弹性能耗降低;400和500℃时效态合金的超弹性残余应变增加,SE特性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V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时效 显微组织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Si-Cr-Ni-C系形状记忆合金时效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文玉华 李宁 +3 位作者 胥永刚 涂铭旌 李平全 刘迎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4-625,共2页
通过SEM分析 ,研究了时效后不同成分Fe Mn Si Cr Ni C系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在 112 3K时效时 ,超低碳合金 1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一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含碳 0 .18%合金 2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在... 通过SEM分析 ,研究了时效后不同成分Fe Mn Si Cr Ni C系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在 112 3K时效时 ,超低碳合金 1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一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含碳 0 .18%合金 2的形状回复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在 3 0 0min达到最大值后将随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而缓慢下降。SEM分析发现在合金 2的晶界和晶内析出富铬 ,富锰和富硅的合金碳化物 ,而合金 1仅在晶界有第二相析出 ,且第二相成分不同于合金 2中的。合金 2中第二相粒子的长大速度显著高于合金 1中第二相粒子的长大速度 ,且数量也多得多 ;通过时效强化奥氏体基体 ,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Si-Cr-Ni-C系形状记忆合金 时效 形状回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相非等温时效对Cu-Al-Ni-Mn-Ti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汪明朴 金展鹏 +1 位作者 尹志民 徐根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73-77,共5页
研究了Cu-Al-Ni-Mn-Ti合金β1相非等温时效过程。在时效前期主要是DO3有序畴长大和畴内次近邻原子的高度有序化,它引起马氏体点升高。在时效后期,合金中发生了贝氏体转变,它使基体溶质原子富集,导致马氏体点下降... 研究了Cu-Al-Ni-Mn-Ti合金β1相非等温时效过程。在时效前期主要是DO3有序畴长大和畴内次近邻原子的高度有序化,它引起马氏体点升高。在时效后期,合金中发生了贝氏体转变,它使基体溶质原子富集,导致马氏体点下降,马氏体量减少。在更高的温度下,合金分解成平衡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 时效处理 铜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的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苏佳灿 禹宝庆 +7 位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王家林 纪方 薛召军 吴建国 丁祖泉 侯铁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ADRMC)的力学稳定性。方法:20根尸体湿桡骨标本分别制作成远端横断型骨折模型,以ADRMC或普通钢板(CP)固定,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ADRMC)的力学稳定性。方法:20根尸体湿桡骨标本分别制作成远端横断型骨折模型,以ADRMC或普通钢板(CP)固定,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进行环抱支轴向环抱力的测试和三点弯曲、扭转实验。结果:ADRMC环抱支产生的最大轴向环抱力为12.82MPa;三点弯曲实验显示,ADRMC组和CP组板对侧加压分别为(3.92±1.22)和(5.26±2.37)N·m,板侧加压分别为(3.32±1.14)和(3.14±1.06)N·m,侧方加压分别为(4.27±2.13)和(3.96±1.34)N·m;当扭转角度大于2°时,CP组的屈服扭矩明显高于ADRMC组(P<0.05)。结论:ADRMC在提供牢靠固定的同时,轴向环抱持骨有利于稳定,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显著降低应力遮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 稳定性 桡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Fe-14Mn-5Si-8Cr-4Ni-0.2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宁 文玉华 +3 位作者 胥永刚 涂铭旌 李平全 刘迎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研究了时效工艺对Fe 14Mn 5Si 8Cr 4Ni 0 .2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变形后再时效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比不变形直接时效的显著得多。变形后时效将合金的形状回复率提高了 190 % ,而直接时效只提高了 83 ... 研究了时效工艺对Fe 14Mn 5Si 8Cr 4Ni 0 .2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变形后再时效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比不变形直接时效的显著得多。变形后时效将合金的形状回复率提高了 190 % ,而直接时效只提高了 83 %。经SEM和TEM分析发现 :同样时效时间下 ,与直接时效相比 ,变形后再时效一方面不仅减少了碳化物的析出数量 ,抑制了碳化物粒子的长大 ;另一方面还使第二相粒子主要在晶界上析出 ,而不是在晶内。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变形后时效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比不变形直接时效的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14Mn-5Si-8Cr-4Ni-0.2C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回复率 时效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Ti_(50)Ni_(25)Cu_(25)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石萍 杨大智 +1 位作者 陈马非遐 沈惠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3-85,共3页
采用内耗测试和 X-射线衍射研究了时效处理对 Ti5 0 Ni2 5 Cu2 5 合金阻尼特性的影响 ,发现随时效温度升高 ,相变内耗峰降低 ,并且出现 B19′马氏体 .低温时效合金背底内耗随振动频率增大而降低 。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内耗 时效处理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隔器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克勇 蔡伟 +3 位作者 赵连城 胡玉志 杨万有 裴晓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0+2,共4页
通过对封隔器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获得最佳超弹性的时效工艺为在450℃温度下时效处理1h;(2)该合金的最佳超弹性相变窗口温度约为40℃;(3)应变速率对合金的超弹性性能有较大影响,应变... 通过对封隔器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获得最佳超弹性的时效工艺为在450℃温度下时效处理1h;(2)该合金的最佳超弹性相变窗口温度约为40℃;(3)应变速率对合金的超弹性性能有较大影响,应变速率越小,超弹性相变应力越平稳;(4)应力-应变循环次数对合金的超弹性有一定影响,机械循环次数N=20后,其超弹性性能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时效工艺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梁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映辉 张清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56,共4页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和拟弹性行为本构关系及梁的动力学平衡方程,建立了该类梁横向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用平衡态定性分析法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梁的稳定性与材料相变的关系.研究表明,梁的横向振动平衡态的稳定性与材料...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和拟弹性行为本构关系及梁的动力学平衡方程,建立了该类梁横向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用平衡态定性分析法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梁的稳定性与材料相变的关系.研究表明,梁的横向振动平衡态的稳定性与材料相的稳定性有对应关系.在马氏体相稳定的低温状态,系统有3个不动点,1个为稳定中心,另外2个为不稳定鞍点;在马氏体与奥氏体共存的中间温度状态,系统有5个不动点,3个为稳定的中心,2个为不稳定的鞍点;在奥氏体相稳定的高温度状态,系统有唯一稳定不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形状记忆合金 振动 不动点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支承的转子系统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勇生 杜成刚 刘养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提出一个具有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支承的旋转轴转子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模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旋转轴的连续分布弹性振动方程,并且考虑旋转轴材料内阻的影响。采用Brinson模型分析SMA螺旋弹簧的受限回复刚度特性。在振... 提出一个具有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支承的旋转轴转子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模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旋转轴的连续分布弹性振动方程,并且考虑旋转轴材料内阻的影响。采用Brinson模型分析SMA螺旋弹簧的受限回复刚度特性。在振型假设的基础上利用虚功原理得到转子系统的特征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SMA弹簧的激励温度和初始应变对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失稳阈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利用SMA弹簧的受限回复特性调节支承刚度可以提高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失稳阈,从而增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 弹性支承 转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相时效对Cu-17Al-10Mn合金相变温度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玉琴 李宁 +1 位作者 文玉华 何加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0,共5页
研究母相时效过程中Cu-17Al-10Mn(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转变温度Ms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淬火态的Ms比室温的低,室温时合金为无序母相结构,低温时可转变为马氏体;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Cu-17Al-10Mn合金的Ms... 研究母相时效过程中Cu-17Al-10Mn(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转变温度Ms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淬火态的Ms比室温的低,室温时合金为无序母相结构,低温时可转变为马氏体;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Cu-17Al-10Mn合金的Ms和形状恢复率均逐渐升高,并在150℃时效15min后达到最大值,这主要归因于淬火空位的逸出使其对母相的钉扎作用减弱;随着时效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由于母相分解为贝氏体,合金的Ms和形状恢复率都下降,在250℃时效15min后,母相完全分解,合金的形状恢复率降低到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7Al-10Mn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时效效应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耐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周 张炳力 +1 位作者 汪明朴 郭明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3-15,共3页
综述了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耐热稳定性(热弹性马氏体的稳定化、母相时效效应、热循环效应),以及提高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耐热稳定性的途径。
关键词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耐热稳定性 母相时效效应 热循环效应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丽娟 祖小涛 +3 位作者 沈保罗 卢铁城 林理彬 霍永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164-166,共3页
用能量 1.7MeV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样品 ,辐照在母相进行。DSC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前后样品的相变温度As 从 339K升高到 347K ,Ms 从 330K升高到 340K ,As-Ms 从 4K升高到 7K。XRD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导致两组成对晶面间距... 用能量 1.7MeV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样品 ,辐照在母相进行。DSC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前后样品的相变温度As 从 339K升高到 347K ,Ms 从 330K升高到 340K ,As-Ms 从 4K升高到 7K。XRD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导致两组成对晶面间距差 (Δd)增大 ,证明辐照促进了有序化。相变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电子辐照产生的点缺陷造成了马氏体相点阵畸变和有序度的变化 ,从而产生马氏体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辐照 形状记忆合金 点缺陷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载荷下TiNi和TiNiCu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美玉 孟祥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419,共4页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元件.研究了在电流加热方式下,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恒载荷作用下TiNi和TiNiCu记忆合金弹簧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恒定载荷下,最初的几次循环后,弹簧的行程变小,而在循环次数...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元件.研究了在电流加热方式下,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恒载荷作用下TiNi和TiNiCu记忆合金弹簧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恒定载荷下,最初的几次循环后,弹簧的行程变小,而在循环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弹簧的行程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对于TiNi和TiNiCu记忆合金弹簧,过热和过载均会向弹簧中引入不可逆的塑性变形,导致其热稳定性的下降.由于Ti3Ni4相粒子的析出强化了基体,在恒载荷下,TiNi合金弹簧较TiNiCu合金弹簧显示出更加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合金 TINICU合金 形状记忆 弹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控制转子振动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景 竺致文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7-299,296,共4页
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和挤压油膜阻尼器控制转子振动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超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建立了新的系统振动方程 ,运用非线性理论和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转子在形状记忆合金控制下的振动状态 ,讨论了系统的稳定... 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和挤压油膜阻尼器控制转子振动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超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建立了新的系统振动方程 ,运用非线性理论和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转子在形状记忆合金控制下的振动状态 ,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获得系统发生分岔时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通过改变参数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抑制振幅的方法 ,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的系统振动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后系统振幅降为改进前的2 0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稳定性 分岔 转子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对富镍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鹏 王轶农 +1 位作者 齐民 杨大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对Ti-50.6%Ni(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中Ti3Ni4相析出及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00℃、2.5 h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处理后,Ti-50.6%Ni合金呈现典型的三阶段相变,...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对Ti-50.6%Ni(摩尔分数)形状记忆合金中Ti3Ni4相析出及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00℃、2.5 h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处理后,Ti-50.6%Ni合金呈现典型的三阶段相变,即晶界附近的B2—R转变、晶内的B2—B19′转变和晶界附近的R—B19′转变;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B2—R相变峰和B2—B19′相变峰均向低温区漂移,而R—B19′相变峰位基本保持不变。TEM观察显示,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后,晶界附近的Ti3Ni4析出相数量明显减少,表明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可能阻碍了晶粒内部的Ni向晶界周围迁移,抑制了Ti3Ni4相的形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形状记忆合金 强磁场 时效 相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Ti_(49)Ni_(51)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利明 孟祥龙 +2 位作者 蔡伟 王中 赵连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弯曲试验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时效Ti4 9Ni51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结果表明 ,5 0 0℃ ,1h时效处理试样中Ti3Ni4 相呈透镜片状 ,周围有较强的应变场衬度 ,而 5 0 0℃ ,30h时效试样中 ,Ti3Ni4 相已聚集长大成粗片状 ,... 采用弯曲试验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时效Ti4 9Ni51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结果表明 ,5 0 0℃ ,1h时效处理试样中Ti3Ni4 相呈透镜片状 ,周围有较强的应变场衬度 ,而 5 0 0℃ ,30h时效试样中 ,Ti3Ni4 相已聚集长大成粗片状 ,与基体失去共格 .5 0 0℃ ,1h时效处理试样在训练后可获得较好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时效Ti4 9Ni51合金中Ti3Ni4 相粒子周围的共格应变场和训练时位错交互作用可以产生有效内应力场 ,从而诱发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 显微组织 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钛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时效对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军 李宁 +1 位作者 文玉华 王杉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为了提高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回复应力,通过SEM、TEM分析,研究形变时效对Fe17Mn5si8Cr5M0.5Nb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17Mn5Si8Cr5Ni0.5NbC经过10%的变形后,由于产生大量的悱界面和层错,有利... 为了提高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回复应力,通过SEM、TEM分析,研究形变时效对Fe17Mn5si8Cr5M0.5Nb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17Mn5Si8Cr5Ni0.5NbC经过10%的变形后,由于产生大量的悱界面和层错,有利于随后时效过程碳化物弥散均匀的析出,形成的碳化物的尺寸比不变形时效的更小,数量更多,提高了基体的强度,抑制了不可逆塑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形成的层错在时效后部分保留下来,为应力诱发ε马氏体提供了更多的形核核心,从而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回复应力。变形后时效的形状恢复率比未变形时效的提高22%-40%,加热时的最大回复应力提高35%-143%,室温回复应力提高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时效 碳化物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恢复率 恢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