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质量浓度Cu^(2+)和Ag^(+)对大麦成熟胚组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洪斌 王卫斌 +3 位作者 王梦玥 熊静蕾 陈升位 毛孝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Cu^(2+)和Ag^(+)对大麦成熟胚组培特性的影响。【方法】以Bowman、北青7号和光头大麦的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u^(2+)和Ag^(+)对大麦成熟胚愈伤诱导率、长根率、长芽率、褐化率、绿化率、再分化率和愈...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Cu^(2+)和Ag^(+)对大麦成熟胚组培特性的影响。【方法】以Bowman、北青7号和光头大麦的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u^(2+)和Ag^(+)对大麦成熟胚愈伤诱导率、长根率、长芽率、褐化率、绿化率、再分化率和愈伤湿质量的影响。【结果】Bowman、北青7号和光头大麦成熟胚的7种组培特性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与对照相比,0.75 mg/L Cu^(2+)可减少10.43%的成熟胚长根、7.48%的成熟胚长芽、8.24%的愈伤组织褐化、20.74 mg的愈伤湿质量;4.00 mg/L Ag^(+)可提高6.47%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减少9.08%的成熟胚长根、7.96%的成熟胚长芽和9.67%的愈伤褐化;0.75 mg/L Cu^(2+)和4.00 mg/L Ag^(+)对愈伤细胞转绿、愈伤增殖和再分化均无抑制。【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Cu^(2+)和Ag^(+)可有效抑制大麦成熟胚长根、长芽和愈伤组织褐化,Ag+还可有效提高愈伤诱导率;在基于MS培养基的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培养中,Cu^(2+)和Ag^(+)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0.75和4.00 mg/L。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大麦成熟胚的愈伤诱导及其再分化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成熟胚 组培特性 Cu^(2+)质量浓度 Ag^(+)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NFO-Bi-LSTM模型的SO_(2)排放质量浓度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琦 柴宇唤 +2 位作者 王鹏程 刘百川 刘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1-649,共9页
针对火电机组SO_(2)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向量加权平均(weighted mean of vectors,INFO)算法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改进IN... 针对火电机组SO_(2)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向量加权平均(weighted mean of vectors,INFO)算法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改进INFO-Bi-LSTM模型)。采用Circle混沌映射和反向学习产生高质量初始化种群,引入自适应t分布提升INFO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的能力。选取改进INFO-Bi-LSTM模型和多种预测模型对炉内外联合脱硫过程中4种典型工况下的SO_(2)排放质量浓度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改进INFO算法的寻优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改进INFO-Bi-LSTM模型精度更高,更加适用于SO_(2)排放质量浓度的预测,可为变工况下的脱硫控制提供控制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内外联合脱硫 烟气SO_(2)质量浓度 INFO算法 Bi-LSTM神经网络 Circle混沌映射 自适应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Cu^(2+)对草鱼脑、肝胰脏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洪涛 林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65,共4页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测试法研究养殖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0、0.093 75、0.187 5、0.375、0.75、1.5 mg/L)Cu^(2+)对体质量10 g左右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脑和肝胰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测试法研究养殖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0、0.093 75、0.187 5、0.375、0.75、1.5 mg/L)Cu^(2+)对体质量10 g左右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脑和肝胰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图探讨重金属的毒性积累和毒性机制。结果表明,Cu^(2+)对草鱼的24、48、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78、1.227、0.276 mg/L,由(48 h LC50×0.3)/(24 h LC50/48 h LC50)2和公式96 h LC50×0.1计算出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361、0.011 9 mg/L。中毒初期草鱼脑细胞轻微聚集,细胞核微增大;随时间延长,脑异常加重,细胞聚集明显,核增大几乎充满整个脑细胞;肝胰脏细胞膨大,离散,核缩小,胞浆轻微溢出,少数肝胰脏细胞胞浆溢出,残留的核物质散乱分布,肝胰脏细胞凝固性坏死。随着Cu^(2+)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草鱼肝脏中SOD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CU^2+ 质量浓度 组织器官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型含铜宫内节育器宫底及宫颈部Cu^(2+)浓度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杜天竹 李明 罗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1-342,共2页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含铜表面积的铜宫内节育器 (Cu IUD)对宫腔底部和宫颈部Cu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集 6 0例置三种新型、高效的Cu IUD妇女不同时段宫腔底部和宫颈部粘液 ,用原子吸收 /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Cu2 + 浓度。结果 :在...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含铜表面积的铜宫内节育器 (Cu IUD)对宫腔底部和宫颈部Cu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集 6 0例置三种新型、高效的Cu IUD妇女不同时段宫腔底部和宫颈部粘液 ,用原子吸收 /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Cu2 + 浓度。结果 :在置器后 6个月内含铜T形宫内节育器 (TCu380A IUD)和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 (GyneFixIN IUD)组不同时段宫腔底部和宫颈部Cu2 + 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 (Mcu IUD)组 ,宫腔底部Cu2 +浓度高于宫颈部 ,平均浓度分别为 2 8 10± 3 6 1μmol/L、6 91± 2 5 1μ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置器 3个月后 ,TCu380A IUD和GyneFixIN IUD组宫颈部Cu2 + 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而MCu功能性IUD组下降不明显。结论 :含铜表面积小、纵径短的Cu IUD随置器时间延长仍能在宫腔底部释放较高的Cu2 + ,而宫颈部Cu2 + 浓度变化相对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宫内节育器 宫底 宫颈部 Cu^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 被引量:30
5
作者 郭含文 丁国栋 +4 位作者 赵媛媛 高广磊 陈明秀 王海勇 赖文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 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绿地率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PM2.5质量浓度随绿地率增加而递减,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40、62和48μg/m3,均高于国家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标准(35μg/m3);2)研究区内城市绿地PM2.5质量浓度与其周边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明显差异;3)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阴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长时间保持在80~110μg/m3之间,降雨天则使PM2.5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降幅约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质量浓度 城市绿地 日变化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水含盐量和Cu^(2+)浓度变化对Kinneret湖浮游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章立 沈银武 +2 位作者 刘永定 T. Bergstein Ben-Dan D. Wynne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Cu2 + 浓度和含盐量的方法 ,Cu2 + 浓度和含盐量变化对Kinneret湖水中浮游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湖水Cu2 + 浓度增加会抑制Kinneret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 ,这对改善湖水水质来说是非常有... 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Cu2 + 浓度和含盐量的方法 ,Cu2 + 浓度和含盐量变化对Kinneret湖水中浮游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湖水Cu2 + 浓度增加会抑制Kinneret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 ,这对改善湖水水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但高的Cu2 + 浓度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是有害的。在另一方面 ,对含盐量较低的约旦河水来说 ,适当增加Cu2 + 浓度则有利于藻类的生长。Kinneret湖中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生物量随湖水含盐量的下降而有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当含盐量低于 2 0 0 μg/L左右时 ,浮游植物中蓝藻占的比例会升高 ,这对作为饮用水资原的Kinneret湖水来说是不利的。由此可见 ,适当控制和维持Kinneret湖水Cu2 + 浓度和含盐量对湖水水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水含盐量 Cu^2+浓度变化 浮游植物 以色列 淡水湖泊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的中国地级城市SO_2年均质量浓度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卢亚灵 蒋洪强 +1 位作者 黄季夏 徐丽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5-1310,共6页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很多,但是以空间位置为拟合参数,对空气质量进行回归模拟的研究较少。以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SO2年均质量浓度为因变量,分别应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模拟SO2年均...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很多,但是以空间位置为拟合参数,对空气质量进行回归模拟的研究较少。以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SO2年均质量浓度为因变量,分别应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模拟SO2年均质量浓度,其中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考虑了空间位置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回归参数。回归的自变量指标体系包括气象要素(多年平均温度、光照、降水)、植被覆盖(NDVI)、地形要素(坡度、坡向、起伏度)、人为因素(GDP、能源消费)几个方面。由于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温度、日照、降水、NDVI表征的气象植被综合指标,高程、坡度、起伏度表征的地形综合指标,和GDP、能源消费表征的人为因素综合指标。用3个综合指标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模拟。普通回归结果较差,其r2为0.11,矫正的r2为0.10;GWR模型模拟结果相对较好,其拟合优度显著提高,r2为0.66,矫正的r2为0.47。因此,地理加权回归适合进行此类拟合,普通线性回归不适合。通过对比地理加权回归模拟的各个城市的拟合优度,发现年均质量浓度数值较高的地区拟合效果较差,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华北和南部部分地区。与基于机理的模型相比,GWR模型和其各具优缺点,GWR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数据及其格式化要求低,计算机软硬件条件要求低,运算速度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以上城市 地理加权回归(GWR) SO2 年均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施氮量对棉花干物质量、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瑜 尹飞虎 +2 位作者 高志建 陈云 吕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3,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CO2浓度(本底CO2浓度:360μmol/mol,倍增CO2浓度:720μmol/mol)对不同施氮水平(不施氮:0 kg/hm^2,低氮:150 kg/hm^2,常规施氮:300 kg/hm^2,高氮:450 kg/hm^2)棉花干物质积累、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CO2浓度(本底CO2浓度:360μmol/mol,倍增CO2浓度:720μmol/mol)对不同施氮水平(不施氮:0 kg/hm^2,低氮:150 kg/hm^2,常规施氮:300 kg/hm^2,高氮:450 kg/hm^2)棉花干物质积累、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浓度倍增,除常规施氮处理外各施氮处理地下部干物质量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量随施氮量不同变化趋势不同;总体上降低了地上部分配比例,增加了根冠比,提高了干物质含量百分比。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积累量,20-40 cm土层降幅高于0-20 cm。随生育期延长,CO2浓度倍增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积累产生负效应;棉花叶片、蕾、茎秆中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正积累,根中有机碳为负积累;CO2浓度倍增和增加施氮量,总体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棉花不同器官中的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棉花 干物质量 有机碳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及棉花植株干物质量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瑜 高志建 +1 位作者 尹飞虎 吕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8-61,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对土壤养分及植株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气CO2浓度(CK)下施氮降低了土壤pH值,C540、C720水平下,不施氮处理土壤pH值先降后升,施氮处理土壤pH值先升后降.随大气CO2浓度增加,土壤碱解氮增...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对土壤养分及植株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气CO2浓度(CK)下施氮降低了土壤pH值,C540、C720水平下,不施氮处理土壤pH值先降后升,施氮处理土壤pH值先升后降.随大气CO2浓度增加,土壤碱解氮增加;有机碳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同变化,0~20 cm土层呈现出下降趋势,20~40 cm土层先降后升.棉花地上部干物质量随大气CO2浓度升高而增加.CK水平下施用氮肥棉花根冠比减少,C540和C720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土壤 干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Zn^(2+)对草鱼脑、肝胰脏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洪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19,共5页
水温(20±1)℃,采用静水测试法研究了养殖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Zn2+(0、9.52、13.14、18.30、25.02、34.53mg/L)对体质量约10g的草鱼脑和肝胰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重金属的毒性积累和毒性机制。试验... 水温(20±1)℃,采用静水测试法研究了养殖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Zn2+(0、9.52、13.14、18.30、25.02、34.53mg/L)对体质量约10g的草鱼脑和肝胰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重金属的毒性积累和毒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Zn2+对草鱼的24、48h和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3.058、19.317、10.155mg/L,由公式(48hLC50×0.3)/(24hLC50/48hLC50)2和96hLC50×0.1计算出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068mg/L和1.0155mg/L。中毒初期草鱼脑细胞轻微聚集,细胞核微增大;随时间延长脑异常加重,细胞聚集明显,核增大几乎充满整个脑细胞;肝胰脏细胞膨大,离散,核缩小,胞浆轻微溢出,少数肝胰脏细胞胞浆溢出,残留的核物质散乱分布,肝胰脏细胞凝固性坏死。随着Zn2+质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草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Zn2+ 质量浓度 组织器官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燃煤锅炉内H2S质量浓度建模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相明辉 梁占伟 +1 位作者 孙贻超 王新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3-439,共7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GA-BP算法)建立了燃煤锅炉内H2S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以燃烧调整试验得到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所建立的H2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GA-BP算法)建立了燃煤锅炉内H2S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以燃烧调整试验得到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所建立的H2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H2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而基于GA-BP算法建立的H2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逼近能力和泛化能力,可用于锅炉内H2S质量浓度建模预测,为运行优化和控制燃煤锅炉内H2S质量浓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H2S质量浓度 BP神经网络算法 GA-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空气质量现场检测和干预
12
作者 吕越 张逸杰 +1 位作者 陈忠清 张文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为研究教室空气质量及变化情况,在春季学期对某大学教室(持续时间100 min、人口密度0.32~0.39人·m^(−2))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和干预实验。检测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每5 min记录1次... 为研究教室空气质量及变化情况,在春季学期对某大学教室(持续时间100 min、人口密度0.32~0.39人·m^(−2))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和干预实验。检测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每5 min记录1次,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估。检测结果显示,教室内平均气温17.8℃~29.2℃、平均相对湿度34.5%~91.0%,CO_(2)平均浓度921.6×10^(−6)~1805.2×10^(−6),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平均浓度330×10^(−9)~682×10^(−9)。干预实验表明,当CO_(2)浓度达2296×10^(−6)时,被邀者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显著降低。当温度为17℃~31℃时,每升高1℃,人体CO_(2)排放率增加0.56 L·h^(−1)。为使室内CO_(2)浓度保持在1000×10^(−6)内,人均通风速率需较计算值增加0.25 L·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 空气质量 CO_(2)浓度 干预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模拟与观测机器学习NO_(2)浓度预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泳熙 朱云 +5 位作者 谢阳红 李海贤 张志诚 黎杰 李金盈 袁颖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225-6234,共10页
在空气质量模拟预报数据基础上,采用套索算法(Lasso)将前馈神经网络(FNN)与基于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实时观测值搭建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组合,形成了模拟与观测机器学习(SOML)预报模型,开展了佛山市顺德区NO_(2)未来3d10个镇街空气质量... 在空气质量模拟预报数据基础上,采用套索算法(Lasso)将前馈神经网络(FNN)与基于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实时观测值搭建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组合,形成了模拟与观测机器学习(SOML)预报模型,开展了佛山市顺德区NO_(2)未来3d10个镇街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逐日浓度预报.结果显示:SOML3d的准确性均优于WRF-CMAQ及其它单一模型,其中第一天SOML平均绝对误差(MAE)为4.99μg/m~3,改进幅度达66.18%;SOML不同季节适用性均较强,四季预报效果均较WRF-CMAQ明显提升(MAE分别降低42.18%、42.89%、61.04%、50.91%),其中秋冬季改善幅度更好;相比WRF-CMAQ,SOML预报结果能较好反映顺德区内各站点NO_(2)浓度实际空间分布和数值水平,有效提升了浓度预报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浓度预报 机器学习 预报模型 WRF-CMAQ模型 空气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CO_2体积分数和氮源质量浓度对小球藻干质量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冬丽 王福彬 吴柳芬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8期46-48,51,共4页
光照强度、氮源质量浓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小球藻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选用f/2培养基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小球藻进行培养,并设置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氮源质量浓度和CO_2体积分数,同时采用标准曲线法求出小球藻细胞干质量,通过干质量的变... 光照强度、氮源质量浓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小球藻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选用f/2培养基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小球藻进行培养,并设置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氮源质量浓度和CO_2体积分数,同时采用标准曲线法求出小球藻细胞干质量,通过干质量的变化对不同培养条件下小球藻生长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5.0×103 lx,CO_2体积分数15%,氮源质量浓度0.5 g/L时,小球藻的生长状况最好,干质量积累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光照 CO_2体积分数 氮源质量浓度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肉Ca2+质量浓度变化影响甜樱桃果实裂果
15
《中国果业信息》 2008年第11期53-53,共1页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5期报道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拉宾斯、滨库和红丰等3个抗裂性不同的甜樱桃品种进行果实发育期外源补钙处理,研究了甜樱桃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果肉Ca^2+质量...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5期报道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拉宾斯、滨库和红丰等3个抗裂性不同的甜樱桃品种进行果实发育期外源补钙处理,研究了甜樱桃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果肉Ca^2+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对甜樱桃裂果的影响,并且探讨了根外补施钙肥防治甜樱桃果实裂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质量浓度 桃果实 裂果 果肉 重点实验室 果实发育期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中华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4 位作者 刘鉴毅 杨德国 陈细华 朱永久 唐国盘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7~109)、83(73~95)、75(69~83)mg/L和71(64~80)mg/L;Cu2+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1(0.29~0.34)、0.20(0.15~0.27)、0.09(0.08~0.12)mg/L和0.07(0.06~0.10)mg/L;亚硝酸氮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7.05(6.22~8.03)、4.07(1.51~7.88)、3.10(2.07~4.34)mg/L和2.57(2.31~2.85)mg/L;非离子氨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7(0.64~1.07)、0.52(0.44~0.67)、0.43(0.40~0.54)mg/L和0.39(0.30~0.45)mg/L。126 mg/L苯酚浓度组中,中华鲟稚鱼的心率(119±10次/min,n=10)明显快于对照组(106±5次/min,n=10)(P<0.05);0.4 mg/L Cu2+浓度组中,稚鱼的心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20.30 mg/L亚硝酸氮和29.20 mg/L总氨氮浓度组中,鱼的心率分别为(112±4)次/min和(112±7)次/min,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苯酚 CU^2+ 亚硝酸盐 总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含英 杨家新 +1 位作者 陆正和 王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1-85,90,共6页
 研究了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h、48h、96hLC50分别为60.06μg/L,23.72μg/L和15.07μg/L.60μg/L浓度的Cu2+环境下,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率、繁殖率、净生殖力和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休眠卵...  研究了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h、48h、96hLC50分别为60.06μg/L,23.72μg/L和15.07μg/L.60μg/L浓度的Cu2+环境下,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率、繁殖率、净生殖力和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休眠卵数量和混交百分率则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毒性 Cu^2 人工培养 半致死浓度 水产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与CO_2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及其总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辉 王春乙 +1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利用OTC-1型开顶式气室研究CO2和O3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及其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和O3浓度倍增均可致使大豆黄叶率增加,绿叶率下降;CO2浓度倍增使大豆总叶片干物质量和总叶面积、绿叶和黄叶干物质量及总生物量均明显增加;O3浓度倍... 利用OTC-1型开顶式气室研究CO2和O3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及其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和O3浓度倍增均可致使大豆黄叶率增加,绿叶率下降;CO2浓度倍增使大豆总叶片干物质量和总叶面积、绿叶和黄叶干物质量及总生物量均明显增加;O3浓度倍增使大豆总叶干物质量和总叶面积、绿叶和黄叶干物质量及总生物量均下降;CO2与O3交互作用处理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均表现为CO2>O3;CO2与O3持续倍增处理对大豆叶片老化的影响为O3>CO2,CO2与O3逐渐达倍增的处理在大豆鼓粒前CO2的缓解作用明显,鼓粒后CO2与O3的影响逐渐接近;大豆总生物量增长遵循自然增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O3 CO2 大豆 CO2浓度倍增 大豆叶片 O3浓度 生物量 干物质量 OTC-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电荷土壤及可变电荷土壤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ⅢCu^(2+)和Zn^(2+)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明岗 季国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研究了3种典型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典型恒电荷土壤在不同pH和不同浓度下单纯及共存体系中Cu2 + 和Zn2 + 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土壤对Cu2 + 或Zn2 + 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大,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当Cu2 + 、Zn2 +... 研究了3种典型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典型恒电荷土壤在不同pH和不同浓度下单纯及共存体系中Cu2 + 和Zn2 + 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土壤对Cu2 + 或Zn2 + 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大,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当Cu2 + 、Zn2 + 浓度一定时,pH升高使Cu2 + 、Zn2 + 吸附量增大,但当pH >5时,Cu2 + 、Zn2 + 吸附量随pH变化甚微,出现一个接近最大吸附量的“平台”。当添加Cu2 + 、Zn2 + 浓度相同,但二种离子的总浓度不同时,平衡液的Cu2 + /Zn2 + 浓度比均小于1,说明两类土壤对Cu2 + 的吸附选择性大于Zn2 + ,且这种趋势不因pH和离子浓度而改变。当Cu2 + 、Zn2 + 共存时,使可变电荷土壤的Zn2 + 吸附量减小约70 % ,是恒电荷土壤降低量的约1.5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一个Cu2 + 或Zn2 + 时所释放H+ 的平均数,明显大于恒电荷土壤者,说明可变电荷土壤对Cu2 + 及Z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荷土壤 可变电荷土壤 ZN^2+ CU^2+ 浓度 吸附特征 添加 吸附量 吸附等温式 吸附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Hg^(2+)、Cd^(2+)、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李孟均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0.00481 mg/L、0.00978 mg/L和0.0321 mg/L。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d2+>Cu2+>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斑鱼仔鱼 HG^2+ CD^2+ CU^2+ PB^2+ 急性毒性 LC50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