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的风险类型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锫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7,共15页
训练数据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大模型的技术原理,会存在训练数据侵权风险、训练数据偏差风险和训练数据泄露风险等三种风险类型。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的侵权风险主要包括... 训练数据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大模型的技术原理,会存在训练数据侵权风险、训练数据偏差风险和训练数据泄露风险等三种风险类型。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的侵权风险主要包括大模型预训练时使用作品类数据可能会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使用个人信息数据可能会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等两种情形。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的偏差风险主要包括价值性偏差风险、时效性偏差风险和真实性偏差风险等三种情形。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的泄露风险主要包括面向开发者的数据泄露风险、面向攻击者的数据泄露风险等两种情形。可以通过调整现行立法来满足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者的训练数据需求,通过元规制的方式激励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者防范训练数据的偏差风险,以及通过加强法定义务督促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者防范训练数据的泄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训练数据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风险治理:欧盟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伟 韦红梅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依赖于训练数据的安全性,而频发的训练数据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障碍。保障训练数据安全对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经验和比较分析,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依赖于训练数据的安全性,而频发的训练数据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障碍。保障训练数据安全对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经验和比较分析,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安全风险,并在借鉴欧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训练数据存在数据来源不透明、标注不规范、内容不安全及泄露风险等问题。欧盟已建立以保障数据来源、标注、内容及泄露防控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未来,我国应加强数据来源管理、统一标注标准、完善内容安全规则,强化数据保护技术以确保训练数据安全,推动技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训练数据 数据安全 数据风险治理 欧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著作权困境及其调适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8,共20页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引发著作权困境,传统作品许可使用机制面临功能失灵,既有“限制与例外”条款亦存在适用难题。当前学界提出的以“非作品性使用”为代表的“根源性”权利限缩模式,以及以“文本与数据挖掘”为代表的“封闭式”权利限...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引发著作权困境,传统作品许可使用机制面临功能失灵,既有“限制与例外”条款亦存在适用难题。当前学界提出的以“非作品性使用”为代表的“根源性”权利限缩模式,以及以“文本与数据挖掘”为代表的“封闭式”权利限制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困境,但因其理论局限和制度设计缺陷,难以真正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相较而言,合理使用作为典型的“开放式”权益平衡模式,更具制度灵活性与适应性,可通过多层次评估框架弥补其操作困难与适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需辅以技术治理工具、训练数据透明度义务和合理补偿机制等创新措施,推动著作权法的渐进改革与完善,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训练数据 著作权困境 适应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探索田径训练的强度与方法
4
作者 邹蕾 徐霞 庞美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3-793,共1页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其训练过程涉及复杂的生物力学机制。由布伦丹·伯克特(Brendan Burkett)著,马运超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运动生物力学教程(第4版)》系统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基本原理,并分析了线性运动、角...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其训练过程涉及复杂的生物力学机制。由布伦丹·伯克特(Brendan Burkett)著,马运超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运动生物力学教程(第4版)》系统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基本原理,并分析了线性运动、角运动、流体中运动的力学表现、运动技术、存在误区、调整方案等,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与方法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练员 田径训练 训练强度 力学表现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空间站技术训练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赵静 黄伟芬 +8 位作者 吴大蔚 田立平 张贵平 王焰磊 范继荣 马广 田勇 赵鹏程 周晓艳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面向空间站任务规划及对航天员的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开发程序,利用任务分析法设计了全剖面空间站技术训练课程体系,包括40项训练科目和86个训练单元。针对在轨操作种类多、能力方向差异大的特点,基于认知行为SRK模型,设计了技能型、规... 面向空间站任务规划及对航天员的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开发程序,利用任务分析法设计了全剖面空间站技术训练课程体系,包括40项训练科目和86个训练单元。针对在轨操作种类多、能力方向差异大的特点,基于认知行为SRK模型,设计了技能型、规则型、综合认知模式的训练策略。设计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训练覆盖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柯氏模型评估了训练效果。通过实施多个飞行乘组、3批次航天员所有科目训练,并根据每次任务飞行实践迭代优化训练设计。在轨实践表明: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训练达到了任务要求和预期目标,训练设计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航天员训练 设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合成2-(3-甲基-2-吡嗪基)-1-苯乙酮为例推荐一个科研训练实验
6
作者 王鹏 林健 +3 位作者 武琳凯 白万宇 辛亚菲 陈霞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3-1001,共9页
无水无氧实验是有机化学合成中很重要的一种合成方法,与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相比属于高阶性的科研训练内容。本文以合成2-(3-甲基-2-吡嗪基)-1-苯乙酮为例,介绍了Schlenk技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通过对产物^(1)H... 无水无氧实验是有机化学合成中很重要的一种合成方法,与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相比属于高阶性的科研训练内容。本文以合成2-(3-甲基-2-吡嗪基)-1-苯乙酮为例,介绍了Schlenk技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通过对产物^(1)HNMR谱和^(13)CNMR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发现了该类化合物存在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体,详细讨论了反应的机理,研究了反应过程中产物颜色变化与结构的关系。实验过程训练了学生对水和空气敏感化合物的处理方法,强化了实验室安全意识。通过对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反应机理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训练 无水无氧技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朱学强 刘凤虎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722,共11页
目的探讨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及爆发力的影响,为优化篮球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名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快速伸缩训练)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抗阻力训练),每组9人。在训练前后,... 目的探讨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及爆发力的影响,为优化篮球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名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快速伸缩训练)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抗阻力训练),每组9人。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动力学指标(包括肌肉RMS(root mean square)值、贡献率、关节力矩和刚度)、运动学指标(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角度和角速度)以及训练学指标(跳跃性能和移动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快速伸缩训练后,下肢主要肌肉激活上,实验组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的RMS值较传统抗阻力训练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股二头肌长头RMS值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贡献率随之降低约3.72%。关节刚度层面,实验组下肢刚度显著提升(P<0.05),增量达6.4 BW/m;踝关节支撑期最大角度及最大角速度均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爆发力表现突出,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及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均显著提升(P<0.05);移动性能方面,“T”字折返跑和“V”字运球折返上篮成绩分别提升1.09、2.68 s,均达显著差异(P<0.05);10码冲刺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了快速伸缩训练相较于传统抗阻力训练更能够提高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值得在篮球专项训练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伸缩训练 传统抗阻力训练 运动员 下肢生物力学 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非零位置约束:算法-硬件协同设计的DNN稀疏训练方法
8
作者 王淼 张盛兵 张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设备上的学习使得边缘设备能连续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数据。利用稀疏性消除训练过程中的冗余计算和存储占用是提高边缘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学习效率的关键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非零位置的假设,往往需要昂贵的代价用... 设备上的学习使得边缘设备能连续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数据。利用稀疏性消除训练过程中的冗余计算和存储占用是提高边缘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学习效率的关键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非零位置的假设,往往需要昂贵的代价用于实时地识别和分配零的位置以及对不规则计算的负载均衡,这使得现有稀疏训练工作难以接近理想加速比。如果能提前预知训练过程中操作数的非零位置约束规则,就可以跳过这些处理开销,从而提升稀疏训练性能和能效比。针对稀疏训练过程,面向边缘场景中典型的3类激活函数探索操作数之间的位置约束规则,提出:①一个硬件友好的稀疏训练算法以减少3个阶段的计算量和存储压力;②一个高能效的稀疏训练加速器,能预估非零位置使得实时处理代价被并行执行掩盖。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密集加速器和2个其他稀疏训练工作的能效比分别提升了2.2倍,1.38倍和1.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训练 非零位置约束 DNN 稀疏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指纹室内定位的高鲁棒性集成对抗训练方法
9
作者 张学军 李梅 +1 位作者 陈惠 王国华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8,共14页
针对指纹室内定位模型容易遭受对抗样本攻击以及传统对抗训练资源开销大、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蒸馏技术的集成对抗防御方法EDEAD。该方法利用数据蒸馏技术改善增广数据的质量,融合提前停止算法节省训练成本,并引... 针对指纹室内定位模型容易遭受对抗样本攻击以及传统对抗训练资源开销大、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蒸馏技术的集成对抗防御方法EDEAD。该方法利用数据蒸馏技术改善增广数据的质量,融合提前停止算法节省训练成本,并引入相干性梯度对齐损失项增强子模型对抗响应一致性的同时保持模型间的多样性,以降低对抗样本在定位模型间的可转移性和提升整个室内定位系统的鲁棒性及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抵御强大黑盒攻击时,EDEAD方法相比于传统高鲁棒性的集成策略GAL和DVERGE,分别节省了30.6%和26.1%的时间开销,同时提升了70.6%和28.3%的定位精度。这验证了所提EDEAD方法在保证高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效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集成对抗训练 黑盒攻击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神经肌肉功能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汪娟 张庆 +7 位作者 周长林 陈长运 戴峰 孙像鸿 邹婷 王健 高骏凯 徐卫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3-1091,共9页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神经肌肉功能训练(NM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肌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选择长海医院ACLR患者60例,均于术后1~8周接受统一强度的NMT,术后8周,随机分为低强度组(n=30)和高强度组(n=30)。术...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神经肌肉功能训练(NM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肌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选择长海医院ACLR患者60例,均于术后1~8周接受统一强度的NMT,术后8周,随机分为低强度组(n=30)和高强度组(n=30)。术后9~16周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的NMT,单次训练1h,每周3次,共计48次。分别在术后8周和16周,比较Lysholm评分,患侧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和肌肉耐力。结果分组训练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t|>13.739,P<0.001),且高强度组高于低强度组(t=-2.574,P<0.05);高强度组在60°/s、120°/s和180°/s的角速度下伸肌和屈肌相对峰力矩、肌耐力均改善(|t|>2.320,P<0.05),低强度组屈肌相对峰力矩在3种角速度下均改善(t>2.177,P<0.05),伸肌相对峰力矩在60°/s和180°/s的角速度下均改善(|t|>1.715,P<0.05),伸肌耐力在60°/s角速度下改善(t=-2.293,P<0.05);但两组间比较,伸肌和屈肌相对峰力矩、肌耐力在60°/s、120°/s和180°/s的角速度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强度NMT均可以改善ACLR患者肌力、肌耐力和膝关节功能,高强度NMT可能优于低强度,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神经肌肉功能训练 肌力 肌耐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协同的模拟训练体系发展框架
11
作者 杨芸 李雪青 迟泓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8,共6页
为解决飞机模拟训练体系建设发展面临的难题,满足新时期训练需求,基于飞行模拟器大脑和云边协同技术,提出一种飞机模拟训练体系发展框架。对框架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展框架能... 为解决飞机模拟训练体系建设发展面临的难题,满足新时期训练需求,基于飞行模拟器大脑和云边协同技术,提出一种飞机模拟训练体系发展框架。对框架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展框架能较好地解决模拟器组网训练难题,并为新一代飞机模拟训练体系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模拟训练体系 云边协同 飞行模拟器大脑 模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新视角:代谢重编程诱导训练免疫耐受
12
作者 罗维 高文月 +2 位作者 王宇航 刘延松 艾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80,共12页
近年发现先天免疫同样具备免疫记忆特征,即训练免疫(trained immunity,TI)。已有研究表明,高脂膳食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致使其对继发性代谢紊乱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是诱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机... 近年发现先天免疫同样具备免疫记忆特征,即训练免疫(trained immunity,TI)。已有研究表明,高脂膳食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致使其对继发性代谢紊乱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是诱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机制。通过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耐受来打破IR与TI间的恶性循环,抑制多种IR继发性代谢紊乱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是早期防治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新策略。众所周知,运动干预发挥抗炎效应促进机体代谢稳态,但目前运动抗炎效应的潜在机制尚未阐明。最近发现,TI耐受过程主要由代谢重编程驱动,而运动已被证明能调节多种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衣康酸(itaconate)是最新发现的平衡先天性免疫细胞TI及其耐受的中心调控点,且运动可调节免疫反应基因1(IRG1)/itaconate信号。因此,深入探讨运动干预IR中TI及TI耐受、代谢重编程和IRG1/itaconate信号间的相互关系,总结运动改善IR的TI耐受机制,可为运动在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中的防治效应提供理论支持,为针对运动不耐受者的模拟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胰岛素抵抗 运动 代谢重编程 衣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快速波束训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华华 谢长江 方杰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1631,共7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案不再适用。为了减少UCA近场波束训练的开销,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波束训练方案:在第一阶段将UCA近似为ULA,使用ULA联合的方式构建远场分层码本进行角度域的用户搜索;在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搜索得到的角度,使用UCA进行角度与距离的穷举搜索。仿真结果表明,在天线数为512的UCA系统中,该方案仅需28个训练开销,并且在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平均速率性能达到速率基准的9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均匀圆形阵列 近场 波束训练 分层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品种DUS测试农事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饶得花 徐振江 +2 位作者 江院 罗俊波 刘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207-211,共5页
农事训练是华南农业大学针对非农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实践教育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跨学科的实践锻炼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其是农事训练站的核心... 农事训练是华南农业大学针对非农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实践教育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跨学科的实践锻炼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其是农事训练站的核心课程之一。从授课团队、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训练 DUS测试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调节乳酸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
15
作者 韩雨梅 张子威 +5 位作者 梁家任 包春辉 田俊生 周石 向欢 杨永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9-1510,共12页
目的探究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 目的探究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对照运动组(HC组)以及模型运动组(HM组)。M组和HM组采用8周CUMS建立抑郁模型,HC组和HM组从第5周开始接受4周HIIT干预,HIIT方案为3 min高速(85%~90%S_(max))和1 min低速(50%~55%S_(max))无间歇重复训练(S_(max)为最大训练速度),每次训练循环3~5组,每周训练5 d。分别于第4周和8周末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检测尾静脉血乳酸含量。干预结束后取大鼠PFC,用高尔基染色检测突触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乳酸和谷氨酸含量以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c-Fos、Arc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亚单位(NMDAR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大鼠糖水偏爱率、穿越格数、直立次数、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显著降低;PFC中突触棘密度显著下降,c-Fos、Arc、NMDAR1表达以及乳酸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BDNF和MCT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5-HT含量显著降低。与M组相比,HIIT能够显著改善HM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上调PFC中MCT1和乳酸含量,并回调PFC中c-Fos、Arc、NMDAR1表达水平以及谷氨酸和BDNF含量,突触棘密度显著增加。结论4周HIIT干预可能通过增加CUMS大鼠PFC的乳酸含量,降低谷氨酸浓度从而回调NMDAR过度表达,减轻其神经兴奋性毒性,增强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乳酸 谷氨酸 突触可塑性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对新入伍人员上肢肌肉耐力快速提升的影响
16
作者 刘洋 蒋国乐 +1 位作者 陈赟吉 王大磊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7,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基于1RM百分比的力量训练(percentage-based training,PBT)和RM力量训练的效果,探讨快速提升新入伍人员上肢肌肉耐力的方法。方法:30名某军校大一学员随机分为VBT组(n=... 目的:通过对比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基于1RM百分比的力量训练(percentage-based training,PBT)和RM力量训练的效果,探讨快速提升新入伍人员上肢肌肉耐力的方法。方法:30名某军校大一学员随机分为VBT组(n=10)、PBT组(n=10)和RM组(n=10),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的卧推和引体向上练习,每周进行1次测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各组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成绩变化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杠引体向上组内对比,VBT组第一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BT组第三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M组第五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与RM组相比,VBT组第三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PBT对比,第六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BT与RM组无统计学差异。双杠臂屈伸组内对比,VBT组第二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BT组第三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RM组第五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与RM组相比,VBT组第三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VBT组与PBT组、PBT与RM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BT能够快速提升新入伍人员上肢肌肉耐力,其次是PBT,RM力量训练提升速度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伍人员 肌肉耐力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训练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
17
作者 姚明海 赵彦涛 +1 位作者 项圣 顾勤龙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本文针对半监督方法中存在的标注及未标注数据利用率不高、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训练的半监督语义分割方法。首先,针对网络训练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个稳定教师网络选取策略,可以根据网络训练中稳定性自动选择网... 本文针对半监督方法中存在的标注及未标注数据利用率不高、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训练的半监督语义分割方法。首先,针对网络训练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个稳定教师网络选取策略,可以根据网络训练中稳定性自动选择网络训练的停止时间,有效提高训练效率;其次,对未标注数据采取多重随机数据增强方法,扩充数据集,有效防止训练过程中过拟合现象;最后,对网络生成的伪标签采取筛选策略,为重训练阶段筛选高质量伪标签,提高模型的分割效果。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在Pascal VOC 2012 SBD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时,在比例分别为1/16、1/8、1/4的有标注数据集下相应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了72.7%、74.3%、75.4%,而且在保证分割精度的情况下,网络训练效率提升了近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训练 伪标签筛选 稳定教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具身认知的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
18
作者 高一聪 王悦瑾 +2 位作者 陈意磊 郑浩 谭建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7-1564,1582,共9页
针对康复训练步态的个性化适配问题,提出考虑具身认知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将身体体验和感官感受作为反馈引入下肢外骨骼步态评价中,构建考虑具身认知的康复训练步态适配评价指标.利用基于Z-number的模糊语言术语进行康复... 针对康复训练步态的个性化适配问题,提出考虑具身认知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将身体体验和感官感受作为反馈引入下肢外骨骼步态评价中,构建考虑具身认知的康复训练步态适配评价指标.利用基于Z-number的模糊语言术语进行康复训练步态的模糊语言评价,通过模糊不确定性下的证据推理方法融合康复训练步态评价置信度,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处理非相互独立的康复训练步态评价自然语言术语的局限性,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快速迭代匹配合适的康复训练步态.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具身认知 康复训练步态 Z-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记忆障碍的效果
19
作者 刘兰群 李艳丽 +2 位作者 梁家琦 陈爽 刘慧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2-868,共7页
目的 观察头针(神庭、本神、四神聪)结合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记忆障碍的效果。方法 2023年5月至2024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康复的脑卒中后记忆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计算机辅... 目的 观察头针(神庭、本神、四神聪)结合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记忆障碍的效果。方法 2023年5月至2024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康复的脑卒中后记忆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计算机辅助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听觉记忆广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MoCA总分和记忆分值、听觉记忆广度均显著改善(|t|> 3.838, P<0.001),观察组增加值均优于对照组(|t|> 2.160, P<0.05);两组MBI评分均显著增加(|t|>7.471, P<0.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记忆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功能,结合头针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头针 计算机辅助训练 记忆障碍 听觉记忆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训练多池注意力模型的事件论元抽取
20
作者 周晓磊 梁宇龙 +1 位作者 郭锐锋 张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4-1071,共8页
事件论元抽取任务在专业领域中,缺乏标注数据资源且数据标注成本高,导致任务性能在处理同类实体的主客体表达时表现糟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法,将多池注意力机制与预训练模型相结合建模为以机器问答为框架的提取任务.通过采用预训练编码... 事件论元抽取任务在专业领域中,缺乏标注数据资源且数据标注成本高,导致任务性能在处理同类实体的主客体表达时表现糟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法,将多池注意力机制与预训练模型相结合建模为以机器问答为框架的提取任务.通过采用预训练编码的多维池化表示,捕获了句子和局部上下文特征,解决了在参数提取过程中准确识别事件主体和对象的问题,又增强了模型在资源约束下的性能.通过与具有相似参数量级的预训练问答模型进行性能比较,本文方法显示出更高的评测性能.这证实了本文方法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抽取 注意力机制 机器问答 训练 多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