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γ基因敲除小鼠饲养繁殖方法的优化
1
作者 柳慧敏 何茜 +5 位作者 贾瑞莲 李娜 许瑞 冯耀宇 肖立华 郭亚琼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500,共12页
目的繁育获得干扰素-γ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小鼠,并改善繁育策略,建立稳定的干扰素-γ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小鼠繁育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首先以C57BL/6J为背景的IFN-γ基因敲除杂合子(IFN-γ+/-)... 目的繁育获得干扰素-γ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小鼠,并改善繁育策略,建立稳定的干扰素-γ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小鼠繁育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首先以C57BL/6J为背景的IFN-γ基因敲除杂合子(IFN-γ+/-)小鼠作为亲本进行繁育。之后,基于获得的子代小鼠,采用3种配种方式进行繁育:(1)雌性杂合子与雄性杂合子;(2)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3)雌性纯合子与雄性纯合子。并比较子代中IFN-γ^(-/-)小鼠的数量和存活情况,筛选最优繁育策略。在最优繁育策略下,评估雌鼠配种周龄和饲料种类对IFN-γ^(-/-)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共统计60只IFN-γ^(-/-)雌鼠的前3胎窝产仔数、离乳存活数和离乳存活率,同时记录和分析了孕鼠营养补充、放置遮蔽物等环境优化措施对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在通过添加蛋黄以及瓜子充分保障孕鼠营养的条件下,雌性和雄性IFN-γ^(-/-)小鼠配种,单胎新生IFN-γ^(-/-)小鼠存活数为5~8只,繁育获得的IFN-γ^(-/-)小鼠的效率优于其他配种模式。此外,饲料种类和配种周龄对雌鼠繁殖性能影响显著,7~9周龄的雌性与雄性IFN-γ^(-/-)小鼠合笼配种并且饲喂繁殖饲料时,雌鼠的窝产仔数(6.9±1.7)、离乳存活数(6.5%±2.0%)和离乳存活率(93.2%±17.8%)均高于其他繁育条件。另外,通过放置遮蔽物预防种鼠打架有助于提高繁殖效果。结论采用优化的IFN-γ^(-/-)小鼠配种策略,结合高蛋白饲料饲喂、营养补充及规范化配种周龄管理,可显著提高IFN-γ^(-/-)小鼠的繁育效率和稳定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基因敲除小 饲养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条件性Cd226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吕建春 郭紫婵 +3 位作者 王亚珍 陈子嫣 张正祥 陈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8-494,共7页
目的采用Cre-loxP技术构建并鉴定自然杀伤(NK)细胞条件性Cd226基因敲除小鼠,进一步探索NK细胞表面CD226分子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oxP标记的转基因小鼠以及天然细胞毒性受体1(Ncr1)-Cre工具鼠,依靠Cre-... 目的采用Cre-loxP技术构建并鉴定自然杀伤(NK)细胞条件性Cd226基因敲除小鼠,进一步探索NK细胞表面CD226分子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oxP标记的转基因小鼠以及天然细胞毒性受体1(Ncr1)-Cre工具鼠,依靠Cre-loxP系统构建NK细胞条件性Cd226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采用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鼠基因型进行鉴定,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构建Cd226基因敲除小鼠UC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上CD226的表达水平以及相关免疫细胞在结肠组织的浸润水平;HE染色验证结肠组织炎症水平。结果DNA凝胶电泳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证实NK细胞条件性Cd226基因敲除小鼠成功构建,NK细胞条件性敲除Cd226基因后,UC小鼠模型炎症状况缓解,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外周血和结肠固有层中NK细胞比例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肠道炎症反应减轻。结论NK细胞特异性敲除Cd226通过减少NK细胞数量及抑制其促炎功能缓解小鼠UC模型肠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LOXP CD226 NK细胞 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mp基因敲除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桂英 白琳 鞠振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3-15,20,共4页
目的研究Cramp基因敲除在衰老过程中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月龄及12月龄Cramp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比例及不同发育阶段B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2月龄Cramp基因敲... 目的研究Cramp基因敲除在衰老过程中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月龄及12月龄Cramp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比例及不同发育阶段B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2月龄Cramp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长期造血干细胞增多,多潜能造血祖细胞减少;前体B淋巴细胞和未成熟B淋巴细胞减少,成熟B淋巴细胞增多。结论在衰老过程中,Cramp基因敲除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及B淋巴细胞发育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mp基因敲除小鼠 流式细胞术 骨髓造血干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Le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4
作者 曹愿 杨远松 +4 位作者 谷文达 赵皓阳 翟世杰 孙晓炜 范昌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Lep基因敲除小鼠(C57BL/6N-Lep^(em1)/Nifdc,简称ob小鼠),作为肥胖症、糖尿病等临床疾病体内药物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能够靶向小鼠Lep基因的sgRNA,经体外转录,...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Lep基因敲除小鼠(C57BL/6N-Lep^(em1)/Nifdc,简称ob小鼠),作为肥胖症、糖尿病等临床疾病体内药物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能够靶向小鼠Lep基因的sgRNA,经体外转录,与Cas9 mRNA一并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随后提取出生小鼠的鼠尾DNA,采用PCR检测及测序技术,得到阳性小鼠。将其与野生型小鼠进行交配传代,最终获得纯合ob小鼠,并对纯合ob小鼠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病理检测。结果经鉴定,共得到8只阳性小鼠,经筛选传代,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阳性小鼠。纯合ob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丙转氨酶(alanin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肝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纯合ob小鼠的肝中存在明显的炎症浸润及脂肪空泡样病变。结论成功建立Lep基因敲除小鼠,丰富了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为药物临床前评价提供了动物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ob小鼠 CRISPR/Cas9技术 Le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量饮食和年龄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琳琳 郑晓清 +3 位作者 李惠红 陶大梅 魏伟 薛偕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高热量饮食和年龄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成年ApoE^(-/-)小鼠和18月龄老年ApoE^(-/-)小鼠共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成年组、正常饮食老年组、高热量饮食成年组、高热量饮食老年组,每组... 目的探讨高热量饮食和年龄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成年ApoE^(-/-)小鼠和18月龄老年ApoE^(-/-)小鼠共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成年组、正常饮食老年组、高热量饮食成年组、高热量饮食老年组,每组5只。正常饮食成年组、正常饮食老年组小鼠喂食实验室标准饲料,高热量饮食成年组、高热量饮食老年组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干预8周。用体质量监测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测试小鼠体质量、血糖变化,核磁共振波谱检测海马和下丘脑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含量,Y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突触素(synaptophysi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与正常饮食成年组比较,高热量饮食成年组海马NAA、下丘脑Cho和NAA、自发交替率、SNAP-25、synaptophysin、PSD-95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NOS、IL-1β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饮食成年组比较,正常饮食老年组海马NAA、下丘脑Cho、SNAP-25、synaptophysin、PSD-95表达降低(P<0.05,P<0.01),iNOS、IL-1β表达升高(P<0.01);与正常饮食老年组比较,高热量饮食老年组海马和下丘脑Cho和NAA、中心路程/总路程、SNAP-25、synaptophysin、PSD-95表达降低(P<0.05,P<0.01),iNOS、IL-1β表达升高(P<0.01);与高热量饮食成年组比较,高热量饮食老年组海马NAA、中心路程/总路程、平均速度、synaptophysin表达降低(P<0.05,P<0.01),iNOS、IL-1β表达升高(1.61±0.10 vs 1.35±0.13,2.04±0.08 vs 1.54±0.11,P<0.05,P<0.01)。结论高热量饮食导致ApoE^(-/-)小鼠代谢障碍和神经炎症,抑制突触蛋白表达引起认知功能障碍;长期高热量饮食和年龄增加促进ApoE^(-/-)小鼠脑功能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载脂蛋白E类 认知障碍 高热量饮食 代谢障碍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6
作者 王波波 弓梦 +2 位作者 温晶 ALUS Xiaoli 李优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建立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和结果在Trappc11基因外显子3~5的两侧分别引入loxP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F0代C57BL/6J小鼠;将通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C57BL/6J小鼠与C57BL/6... 目的建立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和结果在Trappc11基因外显子3~5的两侧分别引入loxP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F0代C57BL/6J小鼠;将通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C57BL/6J小鼠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获得F1代Trappc11flox/+小鼠;再将Trappc11flox/+小鼠与UBC-CreERT2小鼠交配,经过2代繁殖,最终获得Trappc11诱导型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结论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技术成功建立了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揭示Trappc11在多器官系统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 基因敲除小 CRISPR/Cas9系统 Cre-loxP系统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发生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英文) 被引量:26
7
作者 许勇 杨桦 +7 位作者 乔建瓯 李西华 严兰珍 王龙 徐国江 费俭 傅继粱 王铸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确重组的ES细胞克隆,ES细胞显微注射后获得嵌合体小鼠,交配传代获得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纯合子小鼠没有Opg基因的表达.纯合子小鼠骨量丢失明显,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此外,还有50%以上的纯合子小鼠在早期出现动脉中层钙化.小鼠破骨功能亢进,与此同时,成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矿化功能强于野生型.Opg基因缺失小鼠骨中钙和磷大量流失,而血清中水平没有变化,这提示钙磷代谢异常不是OPG缺失导致动脉钙化的原因.对建立的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说明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症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动脉钙化的并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 骨质疏松 动脉钙化 骨转换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熹昀 赵革新 +3 位作者 鲍利 陈北冬 吴伟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24只8周龄♂ApoE-/-小鼠为阳性模型组以及药物组;药物组每天给予GB 0.6 mg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用病理学方法...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24只8周龄♂ApoE-/-小鼠为阳性模型组以及药物组;药物组每天给予GB 0.6 mg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小鼠动脉斑块、脂质沉积以及巨噬细胞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RAN-TES含量。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动脉斑块较大,血管内膜损伤明显,而GB组小鼠动脉内表面损伤明显减轻,斑块较小。HE染色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模型组斑块较大,GB组斑块较小。血浆RANTES测定正常组为123.81 ng.L-1,模型组为359.16 ng.L-1,GB组为193.36 ng.L-1,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B能有效地减轻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降低血浆RANTES含量,其药理学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APOE基因敲除小 动脉粥样硬化 RANTES PAF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miRNA-301a敲除小鼠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宣 季青 +6 位作者 李文 周利红 王璇 江海丽 陈静 畅立圣 李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miRNA敲除小鼠模型。方法根据miRNA基因序列,设计针对miR-301a的gRNA引物序列(双靶点),PCR扩增获得针对miR-301a的体外转录模板DNA和构建Cas9体外转录模板,然后进行Cas9和gRNA体外转录。利用体外转...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miRNA敲除小鼠模型。方法根据miRNA基因序列,设计针对miR-301a的gRNA引物序列(双靶点),PCR扩增获得针对miR-301a的体外转录模板DNA和构建Cas9体外转录模板,然后进行Cas9和gRNA体外转录。利用体外转录的gRNA/Cas9mRNA对小鼠受精卵显微注射,并利用T7E1酶切和基因测序对miR-301a突变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 PCR扩增、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鉴定证实,获得序列正确的用于体外转录的模板DNA;体外转录获得gRNA/Cas9mRNA,顺利完成对小鼠受精卵的显微注射;利用T7E1酶切对miR-301a突变进行检测,发现8只新生小鼠中有7只(87.5%)被鉴定在miR-301a位点携带突变;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碱基插入或缺失突变,其中缺失碱基数目最多的4号小鼠产生31个碱基缺失。结论成功建立miR-301a基因高效敲除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miR-301a 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祝晓庆 杨洁 +2 位作者 邵娟 刘超 吴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7周龄的♂C57BL/6小鼠普通饮食为正常对照组;75只7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复方总黄酮组、中剂量复方总黄酮...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7周龄的♂C57BL/6小鼠普通饮食为正常对照组;75只7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复方总黄酮组、中剂量复方总黄酮组、大剂量复方总黄酮组。灌胃16周造模完成后,采集血清,分离胸主动脉。HE染色检查胸主动脉斑块,检测血脂4项(TC、TG、LDL-C、HDL-C)和血清SOD;ELISA检测IL-1β、NF-κB值。结果模型组胸主动脉斑块明显,复方总黄酮组斑块均不同程度变小。复方总黄酮组的TC、TG、LDL-C、IL-1β、NF-κB明显降低,HDL-C、SOD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总黄酮对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脂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敲除小 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总黄酮 脂质代谢 斑块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除鼠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海芳 李宁 王秋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9,共7页
基因敲除是研究生物体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敲除建立的鼠疾病模型,在研究基因功能及人类疑难病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已获得的基因敲除鼠疾病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为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基因敲除 疾病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芳 刘颖 +3 位作者 石磊 蔡虹静 王蔚琛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喂养2、4和10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前24 h经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后选取... 目的:探讨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高脂喂养2、4和10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前24 h经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后选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时点血管外膜及内膜BrdU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通过BrdU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体内实验发现apoE(-/-)小鼠高脂喂养2周后,在无可见内膜病灶形成之前,首先在主动脉外膜发现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之后才在损伤内膜观察到BrdU标记细胞。而C57BL/6小鼠在任何时点都未检测到BrdU标记的细胞。体外实验观察到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BrdU标记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57BL/6小鼠(P<0.01),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S期及G2/M期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参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外膜 细胞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敲除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元武 马婧 +4 位作者 路迎冬 陈炜 张旭 于磊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5-60,共6页
目的为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与代谢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大鼠Irs1基因,为研究代谢病提供基因敲除大鼠。方法针对Irs1第一外显子,设计CRISPR/Cas9作用靶点,构建sgRNA表达质粒。利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sg... 目的为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与代谢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大鼠Irs1基因,为研究代谢病提供基因敲除大鼠。方法针对Irs1第一外显子,设计CRISPR/Cas9作用靶点,构建sgRNA表达质粒。利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sgRNA和Cas9。将Cas9 mRNA和sgRNA混合物注射入SD大鼠的受精卵中,实现靶基因敲除。用T7EN1实验初步检测靶基因的修饰情况,再经过测序分析确定突变。结果获得了5个在Irs1基因突变的首建鼠,突变效率为83%。结论得到了稳定遗传的Irs1基因敲除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基因敲除 CRISPR 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程军 李金平 +1 位作者 田卓 胡厚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南蛇藤素2mg·kg-1.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ip)4周。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CD68和平滑肌α-actin表达水平,以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巨噬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南蛇藤素可能通过减少ApoE-/-小鼠粥样斑块内CD40配体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症反应,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南蛇藤素 APOE基因敲除小 CD40配体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燃烧生成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脑内神经递质5-HT、GABA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昊 杨佳 +7 位作者 赵百孝 哈略 刘耀萌 黄畅 于梦芸 惠鑫 和蕊 韩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观察艾燃烧生成物即艾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大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21只,7只同龄相同遗传背景非转基因小... 目的:观察艾燃烧生成物即艾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大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21只,7只同龄相同遗传背景非转基因小鼠C57BL/6作为空白对照组。Apo E^(-/-)小鼠随机平均分为艾烟组、模型对照组、氯吡格雷组。艾烟组小鼠5~15 mg/m^3浓度艾烟干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空白抓取,氯吡格雷组口服给予氯吡格雷溶液14 mg/kg(1次/d),各组干预6 d/周,16周后牺牲动物,使用LC-MS/MS同时测定脑组织中神经递质GABA、5-HT含量。结果:艾烟组其脑内5-HT、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氯吡格雷组脑内5-HT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3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施灸时,一定浓度范围之内的艾燃烧生成物可以治疗性提高Apo E^(-/-)小鼠脑内5-HT及GAB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燃烧生成物 APO E基因敲除小 神经递质 5-HT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供体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燕飞 唐朝枢 杜军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供体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6wk龄正常C57BL/6J和Apo E-/-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poE-/-组和Apo E-/-+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各8只,普通饮食饲养至16wk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血清...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供体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6wk龄正常C57BL/6J和Apo E-/-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poE-/-组和Apo E-/-+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各8只,普通饮食饲养至16wk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及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的变化;用硫电极法测定血清中H2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o E-/-小鼠血清中TCHO[(12.59±3.11vs2.32±0.40)μmol·L-1]和LDL-C[(1.33±0.43vs0.13±0.03)μmol·L-1]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0.45±0.13vs1.49±0.21)μmol·L-1]明显降低,血清中H2S的含量[(44.64±4.52)μmol·L-1]较对照组[(57.69±7.03)μmol·L-1]明显下降,主动脉根部明显出现斑块[(139316.6±30362.93vs0)μm2];给予NaHS后,Apo E-/-小鼠血清中TCHO、LDL-C和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而血清中H2S的含量明显升高[(52.21±7.24vs44.64±4.52)μmol·L-1],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85927.84±1922.73vs139316.6±30362.93)μm2]。结论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2S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动脉粥样硬化 APO E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萜类化合物对Apo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基底膜HSPG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秦建国 王亚红 +3 位作者 梁晋普 张莹 王硕仁 郭维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泽泻萜类化合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肝脏基底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小鼠12只设为正常对照组,8周龄ApoE基因缺陷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舒降之阳性对照组。正... 目的:观察泽泻萜类化合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肝脏基底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小鼠12只设为正常对照组,8周龄ApoE基因缺陷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舒降之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组正常人每kg体重的10倍量灌胃90天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血脂含量,用免疫印记法测定各组肝脏基底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表达,用Quantity One 6.0软件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中药组、阳性对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中药组、阳性对照药组肝脏基底膜HSPG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上调,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明显下调。结论:泽泻萜类化合物对apoE-基因敲除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该模型小鼠的肝脏基底膜HSPG表达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泽泻萜类化合物 血脂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RNA-29b1基因敲除小鼠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勇 师长宏 +7 位作者 赵亚 辛智倩 刘佩娟 张彩勤 白冰 白杰英 王华 张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RNA-29b1基因敲除小鼠。方法针对miRNA-29b1基因设计一段sgRNA,sgRNA和Cas9体外转录后显微注射至C57BL/6小鼠受精卵细胞。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组DNA进行测序以鉴定基因型,同时取小鼠心、肝、脾、肺、肾等...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RNA-29b1基因敲除小鼠。方法针对miRNA-29b1基因设计一段sgRNA,sgRNA和Cas9体外转录后显微注射至C57BL/6小鼠受精卵细胞。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组DNA进行测序以鉴定基因型,同时取小鼠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研磨后提取总RNA,通过real-time PCR分析miRNA-29b1在这些脏器中的表达。结果设计了20 bp的miRNA-29b1sgRNA并与Cas9一起进行了体外转录,显微注射小鼠受精卵细胞后获得miRNA-29b1基因突变小鼠。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小鼠有两种基因型,一种为10 bp的缺失突变;另一种为22 bp的缺失突变,同时伴有3 bp的插入突变。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基因突变小鼠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中miRNA-29b1表达量下降明显。结论应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miRNA-29b1基因敲除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miRNA-29b1 基因敲除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LXR激动剂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颜伟 胡厚源 +2 位作者 周林 周向东 何国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我校自行研制的LXR激动剂 (MHEC)和进口LXR激动剂 (T- 0 90 13 17)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方面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 (ApoE / )小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分为无药对照组、MHEC干预组和T -0 90... 目的 研究我校自行研制的LXR激动剂 (MHEC)和进口LXR激动剂 (T- 0 90 13 17)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方面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 (ApoE / )小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分为无药对照组、MHEC干预组和T -0 90 13 17干预组 ( 10mg·kg-1·d-1) ,每组 6只 ,灌胃 6周。检测血脂、分析主动脉壁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主动脉壁中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 T- 0 90 13 17组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P <0 . 0 1) ,MHEC组仅HDL 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药物干预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同时动脉壁中ABCA1的表达显著增强 (P <0 . 0 1)。结论 MHEC与T -0 90 13 17相比 ,有更好的血脂改善效果 ,二者均能显著抑制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这可能与它们能促进动脉壁中ABCA1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孤儿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基因敲除小 T-0901317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PLTP、IL-6、C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祝娉婷 卜平 +4 位作者 孙云 郑新梅 张振刚 张旭东 孙党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S病变形成早期血脂水平与血清磷脂转运蛋白(PLTP)、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银杏叶胶囊组、半枝莲总黄酮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半枝莲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S病变形成早期血脂水平与血清磷脂转运蛋白(PLTP)、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银杏叶胶囊组、半枝莲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取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各6只。除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其他各组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与受试药8周。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脂、PLTP、IL-6及CRP的表达水平。取主动脉制作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半枝莲总黄酮中、高剂量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半枝莲总黄酮各组PLTP、IL-6、CPR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LT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IL-6与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半枝莲总黄酮可通过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PLTP、IL-6、CPR水平而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总黄酮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 血脂 磷脂转运蛋白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