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勘探检波器尾椎-大地扫频振动耦合性能研究
1
作者 黄志强 段宇星 +3 位作者 宋晓伟 王杰 付铭威 李刚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油气勘探检波器作为采集信号的关键设备,其与大地振动耦合性能影响着采集信号的质量,决定了勘探准确度。为提高检波器勘探能力,以检波器尾椎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自由度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一种用于扫频信号下检波器尾椎与地表耦合的振... 油气勘探检波器作为采集信号的关键设备,其与大地振动耦合性能影响着采集信号的质量,决定了勘探准确度。为提高检波器勘探能力,以检波器尾椎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自由度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一种用于扫频信号下检波器尾椎与地表耦合的振动模型,提取并分析了扫频情况下检波器尾椎接收信号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响应情况,建立了振动位移均值、振动加速度标准差的耦合度评价指标,掌握了检波器尾椎与大地的耦合度响应情况。通过检波器接收测试试验,检波器尾椎所接收的加速度信号与试验所接收的加速度信号最大误差小于15%,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基于响应面法对不同形状下检波器尾椎的长度、半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棱锥形状下尾椎耦合度最好,优化后的大地-检波器尾椎位移耦合均值降低了7.94%,加速度标准差降低了6.42%,有效提高了检波器尾椎接收信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耦合性能 检波器尾椎 扫频振动耦合性能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两用钢桁梁桥车线桥耦合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玉振 张宏亮 +2 位作者 张光明 陈鹏 李小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共6页
钢桁梁桥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车桥振动研究工作大都以桥梁为主体,未考虑轨道结构参振影响,常常将整个钢轨-轨枕-道床质量体系作为二期恒载加到梁体上。然而,随着现代铁路不同轨道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速行车... 钢桁梁桥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车桥振动研究工作大都以桥梁为主体,未考虑轨道结构参振影响,常常将整个钢轨-轨枕-道床质量体系作为二期恒载加到梁体上。然而,随着现代铁路不同轨道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速行车条件下,轨距动态扩大等现象使轮轨关系日趋复杂化。为更加准确地评价桥上列车脱轨安全性及运行平稳性,模型中有必要考虑桥梁上轨道结构的参振影响。针对现有车桥振动研究未考虑桥上轨道减振结构的问题,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公铁两用钢桁梁桥为例,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分析不同轨道减振类型、不同行车条件下的桥梁动力性能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检算桥梁跨中竖向与横向动位移及机车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以期为该工程公铁两用大桥的轨道选型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类似大跨度钢桁梁桥的轨道减振结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梁桥 动力性能 车桥耦合 轨道减振类型 舒适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朋松 辛涛 +3 位作者 陈鹏 王森 孔超 成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9-2107,共9页
为探究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梯形预制板断面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为例,通过落轴试验获取轨道结构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无载固有频率,并计算了板下等效刚度,明确了层间约束的刚度贡献。此外,分析了橡胶垫... 为探究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梯形预制板断面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为例,通过落轴试验获取轨道结构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无载固有频率,并计算了板下等效刚度,明确了层间约束的刚度贡献。此外,分析了橡胶垫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有载刚度,并建立了考虑层间约束的地铁车辆-装配式轨道-隧道耦合动力模型,在不同车辆运行速度和扣件刚度条件下分析了层间约束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约束作用增强,轨道固有频率逐渐增加,减振性能逐渐下降;对于约束状态A、B、C,层间约束贡献的刚度分别为0.003 4、0.004 9、0.008 1 N/mm^(3),分别占橡胶垫有载动刚度的21.5%、32.7%、58.7%;与不考虑层间约束相比,约束状态A、B、C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下降1.8、2.2、3.2 dB,在不同扣件刚度条件下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下降1.0、1.3、2.2 dB。忽略层间约束会高估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在服役阶段的减振性能,故在设计阶段评估减振性能时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轨道 板-垫复合 减振性能 层间约束 车-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动车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超 余康凡 +1 位作者 张建润 刘晓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47,共10页
动力包系统为内燃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隔振性能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针对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动力包系统分为发电... 动力包系统为内燃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隔振性能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针对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动力包系统分为发电机组、散热器机组、公共构架和车体地板子结构,通过2次频响函数综合建立了公共构架B-基础D综合体和机组刚体的频响函数表达式,大大提升了建模效率与计算速度,对工程计算和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与ABAQUS软件中有限元频响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精度。以某型内燃动车组动力包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建模方法,结合动力包系统实际隔振设计需求,研究了子结构质量比、子结构刚度、子结构阻尼、各级隔振器刚度及阻尼等参数对动力包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内燃动车组动力包隔振系统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 频响函数综合 刚柔耦合 隔振性能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洛 何庆烈 +2 位作者 杨昀 蔡成标 翟婉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7,103,共9页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梁端客观存在局部梁缝不平顺,列车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轮轨动力冲击,对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为探明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悬挂式...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梁端客观存在局部梁缝不平顺,列车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轮轨动力冲击,对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为探明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实测梁缝不平顺作为外部激励,研究梁缝冲击作用下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特性及车辆系统关键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缝冲击会显著增大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幅值,其中车体、构架及轮轨力的响应在5 Hz以上增长显著,轨道梁振动加剧主要集中在40 Hz以上;随着梁缝不平顺幅值增大,系统垂向振动响应均呈现非线性规律增加,尤其是驱动轮轮轨力,为保障驱动轮使用安全,建议梁缝不平顺幅值不超过6 mm;为有效控制梁缝冲击对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车辆二系悬挂垂向刚度、阻尼及驱动轮径向刚度的合理取值分别为0.1 MN/m、16 kN·s/m和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车-桥耦合振动 梁缝冲击 动力性能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联轴器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和言 马彪 +1 位作者 马洪文 剧引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603,共8页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属于多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 ,其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其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建立某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多自由度质量—弹性—阻尼动力学模型 ,根据振动理论并依托系统扭振实验研究了3种弹性联轴器对该系统...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属于多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 ,其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其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建立某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多自由度质量—弹性—阻尼动力学模型 ,根据振动理论并依托系统扭振实验研究了3种弹性联轴器对该系统扭振特性的影响规律 ,着重分析联轴器刚度和阻尼对系统固有频率、固有振型、强迫振动响应等模态参数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匹配的弹性联轴器可以调整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避免系统发生共振、衰减共振振幅和发动机输出力矩的幅值不均匀性 ,即改善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联轴器 动力传动系统 扭振 固有频率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轨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与振动响应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文孝霞 杜子学 +2 位作者 许舟洲 尹燕莉 隗寒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8,共7页
为了研究单轨车辆在设计车速范围内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而评价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能,分析了单轨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和转向架中央牵引装置及车体间的拓扑关系,利用Hamilton方程构建了包含走行轮与轨道梁顶部,导向轮、稳定... 为了研究单轨车辆在设计车速范围内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而评价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能,分析了单轨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和转向架中央牵引装置及车体间的拓扑关系,利用Hamilton方程构建了包含走行轮与轨道梁顶部,导向轮、稳定轮与轨道梁侧部等三向轮轨接触对的单轨车辆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单轨的PC轨道梁走行面及轨道梁左、右两侧部轨面的不平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轨道不平度为激励源,设定车辆以某一恒定速度在直线轨道上运行,获取了单轨车辆的振动响应特性,并与实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单轨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之上,获取了单轨车辆不同设计车速下的振动响应特性,对单轨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轨车辆的舒适性能优良,运行平稳性能处于优秀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轨车辆 耦合动力学模型 接触模型 轨道不平激励 振动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陀螺仪机械性能优化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宇 段耀宇 +1 位作者 刘利 潘英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51-2059,共9页
为了提高悬臂梁振动陀螺仪在惯性测量系统中的测量精度,改进了悬臂梁振动陀螺仪的敏感结构,开发了基于该陀螺仪的测量系统,研究了改进悬臂梁陀螺仪的结构特性、温度特性、零位漂移和线性度。首先,根据悬臂梁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 为了提高悬臂梁振动陀螺仪在惯性测量系统中的测量精度,改进了悬臂梁振动陀螺仪的敏感结构,开发了基于该陀螺仪的测量系统,研究了改进悬臂梁陀螺仪的结构特性、温度特性、零位漂移和线性度。首先,根据悬臂梁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原因。针对原有悬臂梁振动陀螺仪压电片耦合结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片耦合结构。接着,结合50、60、100mm悬臂梁和ANSYS软件对改进结构进行了建模仿真,证明了新结构的工程可行性。最后,基于改进结构制作了陀螺仪样机,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实验。仿真实验和样机实验表明,改进后的陀螺仪灵敏度平均提高了8.73%,25℃时的零位漂移平均下降了30.5%,温度漂移平均降低了10%,证明了新结构陀螺仪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陀螺仪 机械性能 镶嵌式耦合 惯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高压气井开关井作业窗口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秀全 刘康 +3 位作者 刘红兵 陈国明 孟文波 吕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
针对深水高压气井测试生产过程中频繁开关井作业诱发生产管柱耦合振动失效安全问题,以南海某深水高压气井为例,充分考虑管柱与天然气之间的泊松耦合和摩擦耦合作用,建立了深水高压气井生产管柱和天然气耦合振动模型,分析开关井作业过程... 针对深水高压气井测试生产过程中频繁开关井作业诱发生产管柱耦合振动失效安全问题,以南海某深水高压气井为例,充分考虑管柱与天然气之间的泊松耦合和摩擦耦合作用,建立了深水高压气井生产管柱和天然气耦合振动模型,分析开关井作业过程生产管柱振动特性,建立并优化深水高压气井开关井作业窗口。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管柱固有频率有所降低,不易发生"锁频"现象;开关井作业过程中管柱振动幅值随着天然气产量增大而增大;对于大产量油气井,延长开关井作业时间,并减小扶正器间距,可有效扩展开关井作业窗口,减少开关井作业对深水油气生产管柱的损伤。上述成果可为深水高压气井生产管柱设计及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高压气井 生产管柱 流固耦合 振动模型 振动特性 开关井作业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翟婉明 王少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以高速铁路常用的简支箱梁桥和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列车—轨... 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以高速铁路常用的简支箱梁桥和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列车—轨道—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TTBSIM2.0,研究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桥梁梁体的刚度或者桥墩的横向刚度不足时,车辆和桥梁的相关动力性能指标将随着刚度的减少而急剧增大,严重影响列车过桥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当梁体垂向刚度不足时,有可能会引发车桥共振现象;当桥梁结构刚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时,车桥系统动力响应指标随刚度变化不明显,此时行车速度和轨道不平顺成为影响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 结构刚度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至利川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动力响应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克坚 曾永平 陈思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重庆至利川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为客货共线双线铁路桥,主桥采用(81+135+432+135+81)m钢桁梁斜拉桥。为保证其动力安全性,对行车和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钢桁梁风致振动及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该桥塔梁约束采用组合控制... 重庆至利川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为客货共线双线铁路桥,主桥采用(81+135+432+135+81)m钢桁梁斜拉桥。为保证其动力安全性,对行车和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钢桁梁风致振动及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该桥塔梁约束采用组合控制体系,即利用带控制开关的新型锁定装置控制行车引起的结构振动,利用液压粘滞阻尼器控制桥梁的地震响应,二者协同工作。采用在下弦杆底部设置外张导流板的措施抑制钢桁梁在低风速下的竖向涡激振动现象,导流板吊点高度设为0.6m、倾角设为5.5°,导流板纵向分段长度取为1倍导流板宽度。根据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各种风速下列车运行时的车速标准。经多年通车运营检验,该桥动力响应控制技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动力性能 塔梁约束 涡激振动 风-车-桥耦合振动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双层六线铁路桥梁疲劳性能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圣爱 张猛 +3 位作者 曾光 申路 苏姣 祝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探究双层六线铁路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空间效应,通过数值方法实现了车桥耦合振动的仿真计算,确定了空间影响规律及全桥最不利杆件位置,并应用于疲劳损伤评估.结合实际列车开行频率建立车桥系统仿真模型,获取桥梁变幅应力时程,并基... 为探究双层六线铁路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空间效应,通过数值方法实现了车桥耦合振动的仿真计算,确定了空间影响规律及全桥最不利杆件位置,并应用于疲劳损伤评估.结合实际列车开行频率建立车桥系统仿真模型,获取桥梁变幅应力时程,并基于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与S-N曲线进行疲劳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空间行车工况下车桥动力响应满足规范要求;相较于平面行车,空间行车时车辆动力响应增大,且动车组比货物列车增幅更明显,动车组安全性指标的空间-偏载系数达到3.808;空间行车对桥梁的横向位移影响严重,影响系数达到1.546;空间行车时桥梁各关键杆件的疲劳损伤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最高可达48.21%;桥梁服役期间主桁最不利杆件连接细节处疲劳损伤度为0.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铁路 车桥耦合振动 联合仿真 多体系统动力学 疲劳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与吊挂设备耦合作用垂向系统振动传递及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宁 任尊松 +1 位作者 李响 查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5-975,共11页
基于车辆-无砟轨道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由轨道不平顺到车体、转向架和各吊挂设备的振动加速度传递函数以及运行平稳性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吊挂设备与车体、转向架等主体部件间采用刚性与弹性两种吊挂方式下,车辆系统部件振动传... 基于车辆-无砟轨道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由轨道不平顺到车体、转向架和各吊挂设备的振动加速度传递函数以及运行平稳性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吊挂设备与车体、转向架等主体部件间采用刚性与弹性两种吊挂方式下,车辆系统部件振动传递特性的差异。讨论了部件间连接刚度变化对各部件加速度传递特性以及车辆运行平稳性传递函数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给出了主体部件与吊挂设备间连接刚度的合理取值,研究了吊挂跨距的改变以及吊挂位置的偏置对于平稳性及部件加速度传递函数的影响。在考虑车体弯曲弹性振动下,分析了车体的抗弯刚度和结构阻尼比对平稳性传递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吊挂能够优化车体和构架等主体部件的中、低频传递特性,吊挂跨距的增大使构架及车体吊挂位置处的传递函数增大;随速度的增加,前、后部平稳性指数的差异有所加大,车体抗弯刚度和结构阻尼比在常规范围内选取时,平稳性指数的变化并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 振动传递 连接刚度 运行平稳性 吊挂位置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跨海大桥列车走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房忱 李永乐 向活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针对平潭海峡大桥所处海洋环境复杂恶劣、波浪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基于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桥梁有限元软件BANSYS(bridge analysis system),分析了极端波浪荷载作用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讨论了波浪荷... 针对平潭海峡大桥所处海洋环境复杂恶劣、波浪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基于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桥梁有限元软件BANSYS(bridge analysis system),分析了极端波浪荷载作用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讨论了波浪荷载重现期、车速、水深和桥墩刚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浪荷载对车桥系统的响应影响显著,当波浪荷载重现期为50 a时,桥梁跨中横向位移超限;当波浪荷载较大时,波浪对列车走行性起主要控制作用,当波浪荷载较小时,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对车速较为敏感;低桩承台方案可有效降低波浪荷载作用下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桥墩基础采用常用的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较小,车辆最大横向加速度相对变化幅值最高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荷载 列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列车走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车桥耦合振动性能模拟的离线混合试验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国巍 龙岩 +2 位作者 邵平 曾晨 喻泽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8-758,共11页
磁浮轨道交通的核心问题是车桥耦合振动,实时混合试验技术近年来已在实验室内用于测试桥上行车性能,但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基于此,采用离线混合试验方法,避免了实时混合试验中数值与物理部分之间的高实时同步性难题,结合不动点迭代算法... 磁浮轨道交通的核心问题是车桥耦合振动,实时混合试验技术近年来已在实验室内用于测试桥上行车性能,但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基于此,采用离线混合试验方法,避免了实时混合试验中数值与物理部分之间的高实时同步性难题,结合不动点迭代算法,发展了磁浮桥上行车性能模拟的离线混合试验方法.在振动台内环离线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外环控制器,构成双层离线迭代控制框架,以提高磁浮车桥耦合振动的试验复现精度.在数值环境下进行了磁浮桥上行车离线混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有限次迭代后解决磁浮车桥动态响应收敛问题,验证了该方法复现磁浮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车桥 耦合振动 性能模拟 离线混合试验 不动点迭代 动态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大跨径曲弦桁梁桥加固方案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艳 刘哲 +2 位作者 周瑞娇 陈淮 赵志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99-209,共11页
为评价在役曲弦桁梁桥加固方案,以122 m跨径彩虹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考虑跳车脱空时段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进行在役曲弦桁梁桥及其加固方案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通过计算加固前后桥梁的频率与振型、位移及冲击系数、振动加速度峰值、... 为评价在役曲弦桁梁桥加固方案,以122 m跨径彩虹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考虑跳车脱空时段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进行在役曲弦桁梁桥及其加固方案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通过计算加固前后桥梁的频率与振型、位移及冲击系数、振动加速度峰值、舒适性等动力性能指标来评价桥梁加固效果,并探讨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桥梁加固方案的整体竖向和扭转刚度较原桥有明显提高,桥面竖向刚度显著提高;在汽车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加固方案的各动力响应、冲击系数和振动程度均有效降低,行人舒适性良好。容许加速度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反映桥梁结构的振动程度,可用于桥梁加固方案动力性能评价;基于最大速度响应的振动感觉指标和基于加速度均方根的振级指标均能较好地评价桥梁舒适性评价;仅以冲击系数作为桥梁加固方案动力性能评价指标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弦桁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性能 加固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参数对出口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飞力 张立民 张卫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2期98-102,共5页
针对某型带发电机组的出口列车,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刚柔耦合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柴油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车辆在米轨上重载运行时,分析了不同的一系和二系悬挂系统的优选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给定的悬挂参数范围内... 针对某型带发电机组的出口列车,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刚柔耦合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柴油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车辆在米轨上重载运行时,分析了不同的一系和二系悬挂系统的优选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给定的悬挂参数范围内,结果表明内非线性临界速度随一系垂向刚度增大而增大;随二系垂向刚度增大而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速度下的横向平稳性受垂向阻尼影响较小,垂向平稳性随着二系垂向阻尼增大而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二系垂向刚度对垂向平稳性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出口列车 刚柔耦合 悬挂参数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共振型薄膜材料隔声机理与调控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健 周奇郑 +1 位作者 王德石 高晟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揭示局域共振型薄膜材料的隔声机理,建立薄膜-质量块的声振耦合模型,由声反射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导出耦合方程的解析解,将解析计算、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分析结构振动对隔声性能的影响,得... 为揭示局域共振型薄膜材料的隔声机理,建立薄膜-质量块的声振耦合模型,由声反射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导出耦合方程的解析解,将解析计算、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分析结构振动对隔声性能的影响,得到结构参数变化对低频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矩形薄膜上附加半圆形对称质量块的结构具有较好的亚波长隔声能力,隔声频段位于240 Hz~460 Hz;(2)薄膜和质量块反向振动时,整体结构声辐射减小,隔声性能增强;(3)薄膜厚度和预应力减小,对称质量块距离增大以及质量块厚度增加,第一隔声峰向低频移动,低频隔声性能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局域共振型薄膜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局域共振 声振耦合 隔声性能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梁端竖向折角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永乐 吴梦雪 +1 位作者 臧瑜 强士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20,共7页
大跨度桥梁较为柔性,易产生梁端竖向折角,过大的梁端竖向折角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代表性地选取较为柔性的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作为工程背景,基于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数值计算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科研分析软件BANSYS(Bridg... 大跨度桥梁较为柔性,易产生梁端竖向折角,过大的梁端竖向折角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代表性地选取较为柔性的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作为工程背景,基于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数值计算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科研分析软件BANSYS(Bridge ANalysis SYStem),分析列车进桥及出桥全过程中车辆和桥梁的响应,对比不同车辆运行方式、不同车速、不同车载状态下的响应,讨论大跨度悬索桥梁端竖向折角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减小梁端竖向折角的措施。研究结论对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的运营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 梁端竖向折角 列车-桥梁耦合振动 竖向加速度响应 列车走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大位移梁端伸缩装置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芒芒 臧晓秋 熊建珍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6,共6页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航道桥两侧为跨度112m的钢桁简支梁桥,主航道桥、钢桁梁桥间设置伸缩量为±900 mm的梁端伸缩装置。为考察该桥伸缩缝对列车和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其梁端伸缩装...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航道桥两侧为跨度112m的钢桁简支梁桥,主航道桥、钢桁梁桥间设置伸缩量为±900 mm的梁端伸缩装置。为考察该桥伸缩缝对列车和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其梁端伸缩装置初步设计的比选方案进行车线桥动力性能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建立包括主航道桥、钢桁梁桥和梁端伸缩装置的完整桥梁结构模型,采用逐步积分法分析车桥耦合振动。结果表明,梁端伸缩装置与两侧主航道桥、钢桁梁桥上的轨道结构变形存在差异,此梁端附近区域的局部不平顺造成了对车辆和伸缩装置的冲击,使得部分工况下车辆响应超限,支承梁的加速度与铜陵长江大桥的梁端伸缩装置设计方案相比偏高,尤其在主梁收缩状态下,上述情况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梁端伸缩装置 车线桥耦合 振动分析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