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协同的法律机制
1
作者 罗瑞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共11页
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两种方式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方面的有机统一,对激活农村土地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入市与成片开发共同承载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空间治... 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两种方式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方面的有机统一,对激活农村土地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入市与成片开发共同承载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空间治理效能的目标,但在具体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和制度功能的互补性是协同的理论基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体系所蕴含的“规划权—征收权/所有权—开发权”运行框架,构成协同的制度逻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协同实施的前提。“五级三类”规划体系、规划技术指标要求及规划中的民主协商机制从不同层面引导两者在资源配置、空间利用等方面实现科学对接与高效配合。统一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实施的保障。共同遵循市场初次分配与政府再分配相结合的分配逻辑、完善成片开发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明确政府通过增值税参与分配是统一土地收益分配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成片开发土地征收 城乡融合 协同机制 统一国土空间规划 统一土地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建构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2
作者 王旭 宋刚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54,160,共20页
国家身份属于自我认知,又离不开国际关系互动。海洋国家身份是日本基于地缘和战略而确立的一种国家身份,是国家内外战略的基础支撑。从历史脉络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因应国家战略目标调整,经历了从建设武力扩张型海洋国家、海洋通商国家... 国家身份属于自我认知,又离不开国际关系互动。海洋国家身份是日本基于地缘和战略而确立的一种国家身份,是国家内外战略的基础支撑。从历史脉络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因应国家战略目标调整,经历了从建设武力扩张型海洋国家、海洋通商国家到当前全面建设综合性海洋强国的演变;从政策实践重点看,其服务于国家各阶段战略侧重,相继聚焦港口航运、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强国建设,当前则致力于建设海洋军事强国;从内外统筹看,其与国家对外战略相适应,对盟友、利益攸关方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分别展示与其外部诉求相契合的海洋国家身份侧面,以利于深化互信、拓展国家利益。当前,海洋的地缘战略作用愈发突显,作为中国的近邻和美国的亚太头号盟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建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一方面,其强调安全和竞争,值得中国高度警惕;另一方面,其始终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较好兼顾战略性与具象性,注重内外统筹,这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家战略 海洋国家 身份建构 内外统筹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3
作者 李明亮 余国新 蒲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2-333,共12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给予新的动力支撑,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 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给予新的动力支撑,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协同水平存在差距;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提升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水平,且在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带动投资调整,助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改造,提高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并加强各地区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中介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赋能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4
作者 王贝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直接赋能共同富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直接赋能共同富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间接赋能共同富裕。其中,城乡协调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强,随后依次为营商环境和产业链现代化。相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明显。因此,应持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为推进共同富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共同富裕 城乡协调发展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唐亮 刘军芳 马贤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82,共10页
研究目的:城市建设用地消耗与城市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全国277个地级城市为例,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间的协调规律。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GPCA)... 研究目的:城市建设用地消耗与城市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全国277个地级城市为例,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间的协调规律。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GPCA)、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且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度总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严重失调、濒临失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减少和良好协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2)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消耗间的协调水平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其他类型城市依次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政策改革方面,应该在充分认识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以此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建设用地消耗 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度 城市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EC灰色模型的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泓泽 郭森 王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十分密切,对两者之间未来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趋势预测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MREC),选取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十分密切,对两者之间未来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趋势预测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MREC),选取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对2010~2015年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然后计算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及其耦合度,以此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协调发展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其耦合度将维持在0.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EC灰色模型 电力工业 国民经济 耦合度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晓红 戴昌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7,共5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产业改革的稳步进行,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加.但是,这种协调关系的评价是建立在过去的数据基础上的,我们更加关心未来两者的发展情况.采用《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电力年鉴2007》中的相关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产业改革的稳步进行,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加.但是,这种协调关系的评价是建立在过去的数据基础上的,我们更加关心未来两者的发展情况.采用《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电力年鉴2007》中的相关数据来建立模型,预测2008—2012年各指标数据,然后计算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以此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电力产业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鹿晨昱 陈兴鹏 黄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5-757,760,共4页
以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并不乐... 以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其中阿克塞、肃北、肃南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区域,天祝、甘南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区域,而张家川和临夏处于失调状态。基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结果,结合甘肃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提出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岩 郑垂勇 王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159-5160,5164,共3页
通过对传统的经济评价缺陷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得出了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评价法,并对水利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费用的估值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水利建设项目 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评价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情报与国家安全及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冰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国家情报的斗争性、战略性与人民性,以及中国国家情报的战略与战术,阐述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总体性与人民性。从国家冲突的周期波动规律推导出国家情报、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周期性战略互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 分析了中国国家情报的斗争性、战略性与人民性,以及中国国家情报的战略与战术,阐述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总体性与人民性。从国家冲突的周期波动规律推导出国家情报、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周期性战略互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下三者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互动关系,并主张中国采用国家主义治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情报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国防经济 认知对抗 周期性战略互动模型 战略与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文化与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英 刘映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65,共4页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应结合贵州当地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正确选择城镇化建设模式和文化定位,创新文化注入城镇化建设的手段,做到现代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城镇化建设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炜 冯启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0-18,共9页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上,梳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关系从萌芽阶段上升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5次历史性飞跃,将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领地位,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发挥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新发展格局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军民融合思想演进与实践轨迹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地 荣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F0002,192,共14页
军民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党的军民融合思想演进过程和实践发展,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强军梦的衔接路径,努力在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党的军民融合思想演进过程和实践发展,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强军梦的衔接路径,努力在军民融合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强军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思想主要源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其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军民融合思想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军民融合 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 新中国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思维——兼论市场体系演化的自发性与建构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中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会在“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性方向,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统领性的方向部署,而且是全... 中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会在“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性方向,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统领性的方向部署,而且是全局性的谋划蓝图,同时也是典型的大国经济现象。提出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和举措应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强大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和依托中国的大国经济特质,而经济发展方向和眼界视野则是更大的开放和更坚定地走经济全球化道路;中国经济发展既要符合市场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改革战略的引领性规划,并体现市场体系演进的自发性与建构性相结合的可行路径与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 大国经济 市场战略 市场体系 自发性与建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京津产业转移的RD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红梅 鲁志辉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44,共7页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京津冀县域面板数据,利用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引起的产业转移量发生的跳跃性变化对河北经济发展受到的政策冲击做断点回归分析。结果揭示:2014年后河北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量显著提高,2015年较...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京津冀县域面板数据,利用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引起的产业转移量发生的跳跃性变化对河北经济发展受到的政策冲击做断点回归分析。结果揭示:2014年后河北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量显著提高,2015年较2014年增加近3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河北经济、城镇居民收入促进作用明显,政策实施对河北人均GDP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分别是50.6%和67.4%;但政策效应因地而异,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对促进河北各地均衡发展的效力不同,个体差异和政策效应的时滞性对研究结果均有影响,目前冀东沿海受政策影响最敏感,政策效应下的产业转移使该区域泰尔指数下降了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和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卫兴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共5页
毛泽东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两个要点:一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二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 毛泽东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两个要点:一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二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发展生产力和增进人民利益出发,在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毛泽东区分了不同经济成分的不同社会性质,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国营(国有)经济的领导作用。毛泽东的这些经济思想,起着承上(马恩列理论)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革命与建设理论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 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国防经济学思想演进
17
作者 孔昭君 张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国防经济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国防经济理论和国防专家,其核心思想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通过对国防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将国防经济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分为战争经济学、初期国防经济学和当... 国防经济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国防经济理论和国防专家,其核心思想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通过对国防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将国防经济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分为战争经济学、初期国防经济学和当代国防经济学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在战争时期,战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表现为利用经济为战争胜利服务;在"冷战"时期,国防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如何优化配置国防资源;在和平与发展时期,其核心思想已经转变为实现国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这说明,国防经济学从诞生时的战争导向思想开始,不断朝向以资源配置效益为主题的经济学轨道演进。正是由于国防与经济作为矛盾双方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才促进了国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根植于中国具体国情,辩证看待西方国防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将其用于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历程中去,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经济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经济学 思想演进 资源配置效益 对立统一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经济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18
作者 焦智立 夏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15,20,共4页
国防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在国防经济建设中,正确认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事关国家安全战略实现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围绕国防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国防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国防经济建设建立可持续发... 国防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在国防经济建设中,正确认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事关国家安全战略实现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围绕国防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国防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国防经济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和构建国防经济学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经济建设 科学发展观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9
作者 宋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11,共7页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大力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水平技工人才和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促进我国以高新技术、现代机械制造业为先导...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大力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水平技工人才和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促进我国以高新技术、现代机械制造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人才结构 人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全面发展理论的统筹城乡试验策略——以成、渝新农村建设为例
20
作者 黄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也是挑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是带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和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也是挑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是带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和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经济 政治 文化全面发展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