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HEV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 徐杨蛟 +1 位作者 朱亚洲 纪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56-1760,共5页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的选取对系统性能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建立了以动力性能为约束指标、以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为评价指标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模型,并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利用加权系数法整合评价指标,结合遗传算法...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的选取对系统性能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建立了以动力性能为约束指标、以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为评价指标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模型,并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利用加权系数法整合评价指标,结合遗传算法工具箱GATBX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ADVISOR对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混合动力汽车燃料消耗量和排放,其中油耗和NOx降低了17%,HC和CO降低了大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HeV) 控制策略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A-HLA网关软件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海 吴健 +1 位作者 赵佐 朱明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TENA-HLA网关完成"建模与仿真高层系统结构HLA"和"试验与测试使能体系结构TENA"之间的互联,能够使TENA的数据无障碍地与HLA的数据交互。现有方法一般采用主控程序循环接收数据,并经由中间转换后再将数据传输给另一... TENA-HLA网关完成"建模与仿真高层系统结构HLA"和"试验与测试使能体系结构TENA"之间的互联,能够使TENA的数据无障碍地与HLA的数据交互。现有方法一般采用主控程序循环接收数据,并经由中间转换后再将数据传输给另一网络。但是,中间转换不具有针对性,全部的转换机制对于只需要少量基本转换的文件显得过于复杂。给出了网关软件的设计,并依据用户指定的TENA-HLA间对象数据的映射关系,结合TDL和FED编译技术,自动生成应用需要的网关软件。对实现结果给出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关 HLA TeNA 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机器人的工控靶场应用软件行为模拟
3
作者 刘志尧 张格 +3 位作者 刘红日 张旭 陈翊璐 王佰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7-2244,共8页
工控靶场为开展工业控制系统(ICS)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支撑。面向工控靶场关键任务之一的应用软件行为模拟,提出一种软件机器人方法以实现工控靶场应用软件行为的逼真模拟。考虑软件图形界面及软件内在显隐式规则,提出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工控靶场为开展工业控制系统(ICS)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支撑。面向工控靶场关键任务之一的应用软件行为模拟,提出一种软件机器人方法以实现工控靶场应用软件行为的逼真模拟。考虑软件图形界面及软件内在显隐式规则,提出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图像相似度的软件菜单采集算法及混合状态机模型对应用软件行为进行建模。针对软件机器人的智能化问题,使用深度Q网络(DQN)算法驱动软件机器人对应用软件行为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结合多重经验回访和多重目标网络对DQN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QN的软件机器人能够对工控软件进行有效学习,且优化后的DQN算法自主学习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靶场 应用软件行为模拟 软件机器人 混合状态机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弯管机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夏链 田艺 +2 位作者 何高清 祖垣 韩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2-965,共4页
文章在研究弯管机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的基础上,采用PRO/E技术,设计了STAR-03W单模数控弯管机的机械结构,包括弯曲轴、弯曲臂、Y-B向组合机构、调整装置和床身设计等。为深入了解设计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更准确地控制弯管机的运动过程,对弯... 文章在研究弯管机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的基础上,采用PRO/E技术,设计了STAR-03W单模数控弯管机的机械结构,包括弯曲轴、弯曲臂、Y-B向组合机构、调整装置和床身设计等。为深入了解设计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更准确地控制弯管机的运动过程,对弯管机进行了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运动仿真,实践证明,该数控弯管机设计可靠,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等行业的各种管件和线材的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弯管机 计算机辅助设计 PRO/e软件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翼布局无人机二阶滑模姿态跟踪鲁棒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健 周洲 +1 位作者 祝小平 许晓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受扰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二阶滑模姿态跟踪鲁棒控制方案。基于时标分离特性,将飞翼布局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分为内外回路进行设计。外回路采用自适应二阶终端滑模控制器,利用自适应算法调节切换增益抑制复合干扰对... 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受扰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二阶滑模姿态跟踪鲁棒控制方案。基于时标分离特性,将飞翼布局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分为内外回路进行设计。外回路采用自适应二阶终端滑模控制器,利用自适应算法调节切换增益抑制复合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二阶终端滑模将不连续的符号函数加在控制量的导数上,通过积分得到连续的滑模控制律,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常规滑模控制器的抖振。内回路采用基于自适应super twisting滑模观测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自适应super twisting滑模观测器以实现对内回路复合干扰的估计和补偿。最后通过控制分配环节将控制力矩分配到舵面上,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布局无人机 二阶滑模 自适应 终端滑模 super TWISTING 观测器 控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中的目标控制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梁艳青 崔彬 刘晓宁 《航空兵器》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介绍了在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中,通过对天线阵列进行实时控制,精确模拟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在空中的角度位置及其运动的方法,说明了阵列式射`频目标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对其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编写了目标位... 介绍了在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中,通过对天线阵列进行实时控制,精确模拟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在空中的角度位置及其运动的方法,说明了阵列式射`频目标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对其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编写了目标位置控制算法软件,实现了对目标空间角度位置及其运动的精确仿真和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目标仿真 阵列控制 半实物仿真 算法软件 雷达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FSQP算法的涡扇发动机多变量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戚学锋 樊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67,共5页
涡扇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用常规的多变量控制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对FSQP(FeasibleSequentialQuadraticProgramming) 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SQP算法和自适应变权重线性加权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 涡扇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用常规的多变量控制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对FSQP(FeasibleSequentialQuadraticProgramming) 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SQP算法和自适应变权重线性加权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涡扇发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控制问题, 同时在满足控制过程中的各项约束条件的前提下, 达到调节时间最短的目标。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风扇发动机 多变量非线性控制 多目标规划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算法的计算机仿真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秀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57,共6页
本文通过用VC + +语言对一般PID、积分分离PID、不完全微分PID、史密斯预估PID等几种典型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比较 ,并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建议。
关键词 控制算法 应用软件 VC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软件的拖拉机型腔类零件加工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云全 薛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1-224,229,共5页
为了提高拖拉机型腔类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将仿真软件引入到了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并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误差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引入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并以拖拉机型腔类零件的加工... 为了提高拖拉机型腔类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将仿真软件引入到了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并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误差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引入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并以拖拉机型腔类零件的加工仿真为例对算法的作用进行了验证。由单独使用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器得到的仿真加工误差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得到更低的加工误差,对于零件加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部件 仿真软件 加工模拟 PID控制器 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自动开发环境(二)——应用程序的调度执行及算法模块库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忠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4,58,共4页
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自动开发环境最终将建立在有效地组织数据和选取最合适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之上。文中给出了一种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结构形式,并介绍了它的系统支撑软件及其算法模块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软件开发 应用软件 算法 模块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姿态下自动钻铆托架变形分析与调平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开富 曾佩杰 +2 位作者 栾超 牟伟强 李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7,共9页
飞机壁板自动钻铆系统中托架具有自重大、跨距长、变形量大等特点,其变形误差随工作姿态的不同而改变,从而导致壁板钻铆超差。文章在对自动钻铆托架结构设计基础上,建立了托架横梁弯曲变形模型,根据钻铆点位与横梁变形曲线的空间关系构... 飞机壁板自动钻铆系统中托架具有自重大、跨距长、变形量大等特点,其变形误差随工作姿态的不同而改变,从而导致壁板钻铆超差。文章在对自动钻铆托架结构设计基础上,建立了托架横梁弯曲变形模型,根据钻铆点位与横梁变形曲线的空间关系构建了壁板钻铆点位变形量数学模型;针对传统调平补偿方法无法精确满足托架变形量动态变化的问题,采用迭代优化方法建立了托架多姿态变形补偿调平算法;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托架处于各角度时钻铆点位的变形量及外法线向量;将理论算法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托架变形分析与调平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钻铆 托架 变形分析 迭代优化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阻力随动补偿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玥 朱战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针对中性浮力实验中水动阻力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控制方法,即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新型控制方法。将方法应用于水动阻力补偿系统的控制闭环中,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控制工具箱进行了系统的辅助设... 针对中性浮力实验中水动阻力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控制方法,即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新型控制方法。将方法应用于水动阻力补偿系统的控制闭环中,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控制工具箱进行了系统的辅助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模糊Pl控制可改善水动阻力补偿系统的动态性能,该方法是水动阻力实时补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浮力 水动阻力 随动控制系统 模糊比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发动机智能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以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所提出的发动机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多个独立智能体组成,通过信息融合,可将发动机控制的各种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由一个系统的智能体监控、协...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所提出的发动机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多个独立智能体组成,通过信息融合,可将发动机控制的各种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由一个系统的智能体监控、协调所有智能体的动作并负责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该控制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模仿人的思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选择不同方法对多工况、非线形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控制软件采用分层模块化结构,便于采用分时多任务机制,提高了控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比常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多智能体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估计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模糊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鹏 李玉忍 +1 位作者 付龙飞 梁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3,共6页
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中对滑移率的研究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根据飞机地面滑跑的受力分析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滑移率方式的飞机刹车系统模糊控制律;在刹车过程中,提高刹车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对飞机速... 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中对滑移率的研究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根据飞机地面滑跑的受力分析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滑移率方式的飞机刹车系统模糊控制律;在刹车过程中,提高刹车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对飞机速度的准确估计,因此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飞机速度精确估计的方法,将估计飞机速度的最优值作为防滑控制律的输入,实现系统状态的估计。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扩展卡尔曼估计的模糊控制可以准确估计出飞机滑跑时的速度,实现滑移率的最优控制,改善飞机低速段滑移率控制,提高飞机刹车性能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滑刹车 滑移率 模糊控制 扩展卡尔曼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的变量式喷药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有杰 吴志东 +1 位作者 高诗博 崔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特点,通过对采集的温度、风速、湿度等信号数据进行融合,建立系统压力和喷药量控制模型,进行压力和施药量PID控制算法仿真,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各种因素对变量喷洒农药的精度影响,从而进行改进,达到精准变量施... 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特点,通过对采集的温度、风速、湿度等信号数据进行融合,建立系统压力和喷药量控制模型,进行压力和施药量PID控制算法仿真,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各种因素对变量喷洒农药的精度影响,从而进行改进,达到精准变量施药,提高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农业自动化水平,为开展高效、低耗、优质、安全的大型农业智能植保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施药 算法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叶片静力加载节点优化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高华 乌建中 张磊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验证风机叶片能够承受设计规定的极限载荷,保证试验弯矩分布尽可能接近设计值,研究了叶片静力加载节点优化及试验。采用多点加载模式,优化各节点的牵引力,匹配加载过程的叶片弯矩;基于分布式多级网络控制结构,设计动态主从式PID控... 为了验证风机叶片能够承受设计规定的极限载荷,保证试验弯矩分布尽可能接近设计值,研究了叶片静力加载节点优化及试验。采用多点加载模式,优化各节点的牵引力,匹配加载过程的叶片弯矩;基于分布式多级网络控制结构,设计动态主从式PID控制算法,协调各个节点的牵引力,实现叶片5节点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现场试验证明:加载过程中加载点牵引力能保持平稳、协调变化,加载点的牵引力过程误差最大值约为±5%,测量点的挠度误差均低于±7%,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满足风机叶片静力加载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加载 试验 风机叶片 多目标优化 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控制软件导航仿真模型遥测数据注入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费景高 《现代防御技术》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研究了飞行控制软件导航仿真模型遥测数据注入仿真中的一些问题,构造了遥测数据输入序列的误差补偿算法,重建相应的输入序列,使得将它们注入到相应的数字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时,得到的输出与飞行试验中弹上计算机发送的遥测数据相符。
关键词 导弹 飞行控制软件 导航仿真模型 遥测数据 数据注入仿真 模型 输入误差补偿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王云岭 高建树 刘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采用软件对传感器特性进行补偿处理 ,可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省去复杂的硬件电路 ,简化装置 ,降低成本。该装置可提高测量精度 ,增加功能 ,提高自动化程度 ,给学生提供大量实际动手机会 。
关键词 传感器 实验装置 设计 单片机 计算机 自动检测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舱动力下降段应急返回轨道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睿 周军 刘莹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章主要研究载人登月舱动力下降段应急返回轨道设计问题。针对应急返回对等待时间的需求,改进了同心椭圆返回轨道方案。将显式制导法应用于应急返回上升段控制中,充分利用了登月舱的剩余速度,得到了满足要求的入轨精度。根据仿真结果... 文章主要研究载人登月舱动力下降段应急返回轨道设计问题。针对应急返回对等待时间的需求,改进了同心椭圆返回轨道方案。将显式制导法应用于应急返回上升段控制中,充分利用了登月舱的剩余速度,得到了满足要求的入轨精度。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利用下降级推力器完成上升段应急返回的准则。在上升段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跟踪段过渡椭圆轨道,显著缩短了登月舱在停泊轨道的等待时间。文中的方法和结论可以为载人登月工程应急返回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应急返回 显式制导 过渡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回滚的操作系统故障自恢复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怡安 史佳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9-715,共7页
操作系统故障根据传播特性可分为process-local和kernel-global 2类,分别造成进程局部数据和内核全局状态的错误。现有技术通过重启系统或故障进程实现对进程局部数据错误的恢复,但未考虑内核全局状态的不一致问题,不能保证对kernel-glo... 操作系统故障根据传播特性可分为process-local和kernel-global 2类,分别造成进程局部数据和内核全局状态的错误。现有技术通过重启系统或故障进程实现对进程局部数据错误的恢复,但未考虑内核全局状态的不一致问题,不能保证对kernel-global类型故障的恢复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回滚的故障自恢复技术。该技术通过监测内核全局方法调用,在进程局部数据被正确恢复的前提下,利用补偿操作对不一致的内核全局状态进行恢复,控制了故障的传播效应,减小了单点故障造成的影响。此外,该技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不需要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修改,可便捷地实现功能扩展和移植。故障注入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该技术能对91.6%的故障进行有效恢复,且带来的系统负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内核补偿 进程状态回滚 故障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