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王洲章
朱津宏
+6 位作者
熊若男
杨思琪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中国土壤与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PGPR菌株Azospirillum sp.TSA2S、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和Bacillus subtilis NRCB002,相对于施肥不接种的对照显著减少了土壤N_(2)O排放量;土壤N_(2)O的累积排放量由高到低为NRCB002>TSA2S>NRCB010>YSQ030,其中N_(2)O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62%、63%和72%。无论接种与否,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oA、氨氧化细菌amoA以及全程硝化菌amoB、反硝化细菌nirS和nirK的基因拷贝数。接种携带nosZ基因的N_(2)O还原细菌A.sp.TSA2S、P.stutzeri NRCB010、A.denitrificans YSQ030显著提高了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然而,接种不携带nosZ基因的B.subtilis NRCB002则没有明显改变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这些结果意味着接种4株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菌株,分别从微生物介导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减少了土壤N_(2)O的排放。研究结果将为减少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研发具有生态环境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土壤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氧化亚氮(N_(2)O)
有机无机复混肥
氮循环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郭汉清
谢英荷
+3 位作者
洪坚平
卫迎
毕升
弓莉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8,共6页
以工矿区固体废弃物为基本原料,与化肥复混研制而成煤基复混肥,通过单施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在复垦区进行了大田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有效促进土壤...
以工矿区固体废弃物为基本原料,与化肥复混研制而成煤基复混肥,通过单施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在复垦区进行了大田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有效促进土壤养分含量;菌肥+煤基复混肥处理使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煤基复混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表现为菌肥+煤基复混肥(N300,5 957.52kg/hm^2)>基质+煤基复混肥(N300,5 695.73kg/hm^2)>单施煤基复混肥(N300,5 391.15kg/hm^2)。过量施肥(N390)导致玉米产量不同程度降低。菌肥+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在N210、N300和N390施肥水平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P<0.05)。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在N300施肥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表现为菌肥+煤基复混肥[N300,18.32kg/(mm·hm^2)]>基质+煤基复混肥[N300,17.57kg/(mm·hm^2)]>单施煤基复混肥[N300,16.73kg/(mm·hm^2)]。随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菌肥+煤基复混肥处理在N120、N210和N300各施肥水平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促进工矿区固体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复混肥
菌肥
土壤养分
复垦区
产量
水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淀粉废水底泥复肥的水稻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美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432-434,共3页
通过对淀粉废水沉降底泥复肥的生物试验 ,证实了利用工业废水的资源化产物进行农业生态建设的切实可行性。该复合肥实现了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统一 ,使平均每穗实粒数这一重要产量构成因子表现突出 ,因而产量也较高 。
关键词
废水底泥复肥
产量构成因子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胱氨酸生产废水的效益型资源化研究
4
作者
陈玉成
蒲富永
+1 位作者
皮广洁
叶进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5年第6期252-256,共5页
针对目前胱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室内模拟、生物试验、车间试生产等手段,探讨了胱氨酸生产废水效益型资源化的原理和技术应用,阐明了“半浓缩─脱水调制─处理改型”的技术路线将胱氨酸生产废水制...
针对目前胱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室内模拟、生物试验、车间试生产等手段,探讨了胱氨酸生产废水效益型资源化的原理和技术应用,阐明了“半浓缩─脱水调制─处理改型”的技术路线将胱氨酸生产废水制成有机一无机复合型的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的工艺特点、产品特点和效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资源化
废水处理
胱氨酸
固体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合调理剂对南方低丘新垦耕地肥力质量提升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丁志峰
陈宇航
+1 位作者
徐秋桐
章明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4-1005,共12页
【目的】南方丘陵地区新垦耕地普遍存在有机质偏低、结构不良、氮磷钾等养分不足及水肥气热不协调等问题,采用单一调理剂难以全面改善其肥力质量。【方法】以浙江省衢州市新耕的低丘红砂田和黄筋泥田(分别代表砂质和黏质土壤)为例,采用...
【目的】南方丘陵地区新垦耕地普遍存在有机质偏低、结构不良、氮磷钾等养分不足及水肥气热不协调等问题,采用单一调理剂难以全面改善其肥力质量。【方法】以浙江省衢州市新耕的低丘红砂田和黄筋泥田(分别代表砂质和黏质土壤)为例,采用矿物(膨润土、硅藻土)、结构调理剂(聚丙烯酰胺)、有机物料(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和石灰石粉等多种调理剂组合,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利用组合调理剂对南方低丘新造耕地土壤肥力的综合改良效果。【结果】与不施用调理剂的对照比较,矿物、结构调理剂、有机物料和石灰石粉等不同调理剂组合均有助于新造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但不同组合方式对耕地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矿物材料和结构调理剂主要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数量和饱和持水量,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其中,膨润土的施用还可明显增加了红砂田的CEC,硅藻土的施用轻微降低了黄筋泥田的CEC。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等3类有机物料对改善土壤性状有明显的差异,降低土壤容重与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饱和导水率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但高量施用生物质炭或泥炭可能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品质产生负影响(降低了腐殖质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与增加土壤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商品有机肥、生物质炭、泥炭;提高土壤饱和持水量的效果以泥炭为最佳,其次为生物质炭。施用生物质炭和泥炭对增加红砂田CEC的效果好于施用商品有机肥。另外,石灰石粉和生物质炭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pH值;石灰的施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保肥性,轻微增加红砂田的导水率和改善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改良的经济效益是一次投入多年获益,其效益是长期性和持久性的,投入当年一般为负收益。【结论】综合土壤质量变化数据和作物产量及产投比较,考虑到生物质炭和泥炭成本较高,认为南方丘陵区新垦耕地土壤改良应在组合施用矿物、结构调理剂和石灰石粉的同时,以商品有机肥与生物质炭(或泥炭)配合施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垦低丘耕地
复合调理剂
矿物材料
结构调理剂
有机物料
石灰石粉
肥沃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
被引量:
7
6
作者
韩焕豪
刘鑫焱
+2 位作者
高蓉
崔远来
顾世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9,共7页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水
养殖废水
肥料替代率
灌溉模式
面源污染
节水减排
氮磷消纳能力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王洲章
朱津宏
熊若男
杨思琪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503,41771291)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20731)。
文摘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也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采集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样品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PGPR菌株Azospirillum sp.TSA2S、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和Bacillus subtilis NRCB002,相对于施肥不接种的对照显著减少了土壤N_(2)O排放量;土壤N_(2)O的累积排放量由高到低为NRCB002>TSA2S>NRCB010>YSQ030,其中N_(2)O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62%、63%和72%。无论接种与否,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oA、氨氧化细菌amoA以及全程硝化菌amoB、反硝化细菌nirS和nirK的基因拷贝数。接种携带nosZ基因的N_(2)O还原细菌A.sp.TSA2S、P.stutzeri NRCB010、A.denitrificans YSQ030显著提高了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然而,接种不携带nosZ基因的B.subtilis NRCB002则没有明显改变施肥土壤中nosZⅠ和nosZⅡ的基因丰度。这些结果意味着接种4株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菌株,分别从微生物介导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减少了土壤N_(2)O的排放。研究结果将为减少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研发具有生态环境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复垦土壤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氧化亚氮(N_(2)O)
有机无机复混肥
氮循环功能基因
Keywords
reclaimed soil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
nitrous oxide(N_(2)O)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nitrogen cycle functional gene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郭汉清
谢英荷
洪坚平
卫迎
毕升
弓莉斌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基金
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重大专项(20121101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257)
文摘
以工矿区固体废弃物为基本原料,与化肥复混研制而成煤基复混肥,通过单施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在复垦区进行了大田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有效促进土壤养分含量;菌肥+煤基复混肥处理使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或基质+煤基复混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N300施肥水平达到最高,表现为菌肥+煤基复混肥(N300,5 957.52kg/hm^2)>基质+煤基复混肥(N300,5 695.73kg/hm^2)>单施煤基复混肥(N300,5 391.15kg/hm^2)。过量施肥(N390)导致玉米产量不同程度降低。菌肥+煤基复混肥不同处理在N210、N300和N390施肥水平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P<0.05)。煤基复混肥及其与菌肥配施在N300施肥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表现为菌肥+煤基复混肥[N300,18.32kg/(mm·hm^2)]>基质+煤基复混肥[N300,17.57kg/(mm·hm^2)]>单施煤基复混肥[N300,16.73kg/(mm·hm^2)]。随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菌肥+煤基复混肥处理在N120、N210和N300各施肥水平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单施复混肥。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促进工矿区固体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煤基复混肥
菌肥
土壤养分
复垦区
产量
水肥利用率
Keywords
coal-derived
compound fertilizer
bacterial manure
soil nutrient
reclaimed area
yield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15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淀粉废水底泥复肥的水稻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美华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432-43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淀粉废水沉降底泥复肥的生物试验 ,证实了利用工业废水的资源化产物进行农业生态建设的切实可行性。该复合肥实现了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统一 ,使平均每穗实粒数这一重要产量构成因子表现突出 ,因而产量也较高 。
关键词
废水底泥复肥
产量构成因子
增产机理
Keywords
wastewater
sludge
compound fertilizer
yield-contributing factor
mechanism for increased yield
分类号
S141.6 [农业科学—肥料学]
X792.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胱氨酸生产废水的效益型资源化研究
4
作者
陈玉成
蒲富永
皮广洁
叶进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5年第6期252-256,共5页
文摘
针对目前胱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室内模拟、生物试验、车间试生产等手段,探讨了胱氨酸生产废水效益型资源化的原理和技术应用,阐明了“半浓缩─脱水调制─处理改型”的技术路线将胱氨酸生产废水制成有机一无机复合型的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的工艺特点、产品特点和效益特点。
关键词
废水
资源化
废水处理
胱氨酸
固体肥料
Keywords
compound fertilizer
,
reclaimation
,
wastewater
分类号
X78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45.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合调理剂对南方低丘新垦耕地肥力质量提升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丁志峰
陈宇航
徐秋桐
章明奎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4-1005,共12页
基金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究攻关计划项目(2022C02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047)。
文摘
【目的】南方丘陵地区新垦耕地普遍存在有机质偏低、结构不良、氮磷钾等养分不足及水肥气热不协调等问题,采用单一调理剂难以全面改善其肥力质量。【方法】以浙江省衢州市新耕的低丘红砂田和黄筋泥田(分别代表砂质和黏质土壤)为例,采用矿物(膨润土、硅藻土)、结构调理剂(聚丙烯酰胺)、有机物料(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和石灰石粉等多种调理剂组合,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利用组合调理剂对南方低丘新造耕地土壤肥力的综合改良效果。【结果】与不施用调理剂的对照比较,矿物、结构调理剂、有机物料和石灰石粉等不同调理剂组合均有助于新造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但不同组合方式对耕地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矿物材料和结构调理剂主要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数量和饱和持水量,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其中,膨润土的施用还可明显增加了红砂田的CEC,硅藻土的施用轻微降低了黄筋泥田的CEC。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等3类有机物料对改善土壤性状有明显的差异,降低土壤容重与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饱和导水率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质炭、泥炭、商品有机肥,但高量施用生物质炭或泥炭可能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品质产生负影响(降低了腐殖质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与增加土壤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商品有机肥、生物质炭、泥炭;提高土壤饱和持水量的效果以泥炭为最佳,其次为生物质炭。施用生物质炭和泥炭对增加红砂田CEC的效果好于施用商品有机肥。另外,石灰石粉和生物质炭的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pH值;石灰的施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保肥性,轻微增加红砂田的导水率和改善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改良的经济效益是一次投入多年获益,其效益是长期性和持久性的,投入当年一般为负收益。【结论】综合土壤质量变化数据和作物产量及产投比较,考虑到生物质炭和泥炭成本较高,认为南方丘陵区新垦耕地土壤改良应在组合施用矿物、结构调理剂和石灰石粉的同时,以商品有机肥与生物质炭(或泥炭)配合施用为宜。
关键词
新垦低丘耕地
复合调理剂
矿物材料
结构调理剂
有机物料
石灰石粉
肥沃耕层
Keywords
newly reclaimed low hilly farmland
compound
conditioner
mineral materials
structural conditioner
organic materials
limestone powder
fertile tillage layer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
被引量:
7
6
作者
韩焕豪
刘鑫焱
高蓉
崔远来
顾世祥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9,共7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入滇项目(YKK2019092733)
云南省创新团队建设专项(2018HC024)。
文摘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关键词
水稻
再生水
养殖废水
肥料替代率
灌溉模式
面源污染
节水减排
氮磷消纳能力
COD去除率
Keywords
rice
reclaimed water
farming
wastewater
fertilizer
replacement rate
irrigation mod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bsorption capacity
COD removal rate
分类号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王洲章
朱津宏
熊若男
杨思琪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中国土壤与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郭汉清
谢英荷
洪坚平
卫迎
毕升
弓莉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淀粉废水底泥复肥的水稻增产机理研究
张美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胱氨酸生产废水的效益型资源化研究
陈玉成
蒲富永
皮广洁
叶进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组合调理剂对南方低丘新垦耕地肥力质量提升效果研究
丁志峰
陈宇航
徐秋桐
章明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
韩焕豪
刘鑫焱
高蓉
崔远来
顾世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