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进路——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为例
1
作者 苟爽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1,153,154,共14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在民族互嵌式共同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的重要关注。进入多元互嵌的各个族群,通过结构互嵌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突破传统民族关系的缔造,在“四个与共”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寻找互嵌价值进...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在民族互嵌式共同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的重要关注。进入多元互嵌的各个族群,通过结构互嵌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突破传统民族关系的缔造,在“四个与共”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寻找互嵌价值进而升华共同体意识,在家国同构的文化传承中激活与建构人们潜意识的共同体情感,为新时代各个民族互嵌式社区实现深度有效互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文化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式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的行动逻辑与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利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3,共8页
推进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多元主体行为选择、综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受主体自身利益偏好、认知惯性以及周遭环境变化等... 推进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多元主体行为选择、综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受主体自身利益偏好、认知惯性以及周遭环境变化等影响,民族互嵌内含的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以及个体行动逻辑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的建设水平和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要对异质主体的内在行动逻辑进行充分的分析考察,并以共同体建设为轴心,建立有效的社会共生、情感联结、利益保障及协作共治的“耦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互嵌式社会结构 行动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文化模式对陇南白马藏区民族关系变迁的影响研究——以陇南某藏汉混居村落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甘肃省陇南的铁楼藏族乡是我国白马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通过在该地某藏汉混居村落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的白马藏族和汉族分别属于"共享型产权"和"私有型产权"两种不同的土地文化模式;两种土地文化模式在历史上既... 甘肃省陇南的铁楼藏族乡是我国白马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通过在该地某藏汉混居村落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的白马藏族和汉族分别属于"共享型产权"和"私有型产权"两种不同的土地文化模式;两种土地文化模式在历史上既有过相互包容,互补共存,也有过纠纷矛盾,互相排斥;两种土地文化模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能否包容共存的问题,事实上是当地民族关系变迁的决定因素,其本质是两个族群在山地—沟谷型生态圈内对资源竞争与合作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土地文化模式 资源竞争 民族关系 经济互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