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的疲劳驾驶险态辨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屈贤 余烽 赵悦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解决驾驶员疲劳驾驶险态辨识的复杂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疲劳驾驶行为状态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兼顾处理了不同指标的综合性与标识目标的不确定性。利用熵权理论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灰... 为解决驾驶员疲劳驾驶险态辨识的复杂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疲劳驾驶行为状态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兼顾处理了不同指标的综合性与标识目标的不确定性。利用熵权理论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不确定信度,构建不同目标的Mass函数;基于D-S证据理论的Dempster证据合成法则,融合Mass函数,实现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险态辨识;运用面部视频的专家评价判断方法检验辨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速工况下识别精度达91.25%。因而,与基于单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相比,有效提高了驾驶行为辨识的准确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疲劳驾驶险态 识别方法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26262的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功能安全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闯 谭雁清 《汽车零部件》 2018年第6期34-36,共3页
ISO26262是道路车辆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着眼于汽车行业中特定的电气器件、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器件等专用部件,目的在于提高汽车电子、电气产品的功能安全。基于ISO26262标准,对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产品在设计之初进行功能安全设计... ISO26262是道路车辆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着眼于汽车行业中特定的电气器件、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器件等专用部件,目的在于提高汽车电子、电气产品的功能安全。基于ISO26262标准,对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产品在设计之初进行功能安全设计,为后续的产品开发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电动助力转向 功能安全设计 IsO26262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重点营运车辆技术管理现状研究
3
作者 郝忠娜 马梅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内发生多起道路运输事故。调查表明,事故发生与涉事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均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因此,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来说,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认真执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各项标准、规范和制度就显得... 近年来,江苏省内发生多起道路运输事故。调查表明,事故发生与涉事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均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因此,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来说,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认真执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各项标准、规范和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车辆技术状况抽检情况、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事故发生与车辆技术状况抽检对比分析、车辆技术状况管理情况四个方面对2021年度江苏省车辆技术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车辆技术状况检测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营运车辆 车辆技术 车辆检测 交通事故 安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梒 季学武 +4 位作者 陶书鑫 蒋体通 何祥坤 王恒 刘亚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9,共14页
商用车转向系统的电控化是实现商用车节能化和智能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商用车转向系统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发展到以电液耦合助力转向系统为代表的电控转向系统。本文将对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进行综述,从电控转向系统的典型构型、智能... 商用车转向系统的电控化是实现商用车节能化和智能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商用车转向系统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发展到以电液耦合助力转向系统为代表的电控转向系统。本文将对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进行综述,从电控转向系统的典型构型、智能转向控制和功能安全设计3个方面对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电控转向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梳理总结发现:(1)在系统构型方面,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以电液耦合转向助力技术为主,着重于实现商用车智能转向功能,同时兼顾节能化需求;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未来理想的电控转向技术方案。(2)在智能控制方面,为了适应商用车智能化的发展,转向执行控制着重于解决液压系统所造成的非线性与时滞性问题以及轨迹跟随过程中的横向动力学控制难题;辅助驾驶功能着重于克服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导致的转向力矩不连续以及人机控制权的分配;自动驾驶功能着重于提升安全性与燃油经济性。(3)在系统功能安全设计方面,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着重于设计符合功能安全标准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 智能转向控制 功能安全 容错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型商用车管线束规范化布置方法
5
作者 杨忠缘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20期89-92,共4页
规范化的管线束布置可以降低磨损和失效风险,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分析了中重型商用车管线束布置规范化的必要性,探讨了规范化布置方法和解决方案,该方法基于管线束布置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考虑了车辆结构、功能模块和布线需求等因素... 规范化的管线束布置可以降低磨损和失效风险,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分析了中重型商用车管线束布置规范化的必要性,探讨了规范化布置方法和解决方案,该方法基于管线束布置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考虑了车辆结构、功能模块和布线需求等因素。经过实际应用和调试,规范化布置方法在提高管线束布置效率、降低故障率和提升整车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车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方法可帮助商用车辆制造企业提升管线束布置规范化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管线束 布置规范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复合转向系统传感器安全机制设计
6
作者 张宝义 朱胜峰 +2 位作者 虞忠潮 邹理炎 万民伟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48-53,共6页
随着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功能的安全性愈加重视,电液复合转向系统是现阶段解决中重型商用车转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理想方案。文章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的双电机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电气冗余架构,并从功能安全角度... 随着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功能的安全性愈加重视,电液复合转向系统是现阶段解决中重型商用车转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理想方案。文章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的双电机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电气冗余架构,并从功能安全角度出发对最为关键的传感器安全机制进行设计,分别对转矩信号进行冗余校验和失效模式在线监控,对两个转角采集模块解析出转向盘以及电机位置传感器折算的绝对转角值进行正确性校验和多重容错判断,最后进行了硬件在环台架(HIL)测试,验证了所设计传感器安全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电液复合转向系统 冗余设计 传感器 安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驾驶室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登峰 刘丽亚 +3 位作者 董学锋 唐洪斌 张新 李红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共4页
针对某商用车驾驶室在出口认证中按ECE R29—02顶盖准静压试验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驾驶室后围和地板纵梁结构进行了CAE分析和结构改进。通过对改进驾驶室的顶盖准静压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了... 针对某商用车驾驶室在出口认证中按ECE R29—02顶盖准静压试验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驾驶室后围和地板纵梁结构进行了CAE分析和结构改进。通过对改进驾驶室的顶盖准静压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了驾驶室结构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 碰撞安全性 CAE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营运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牛增良 李海斌 +1 位作者 王文峰 白丽霞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营运客车交通事故,从危险驾驶行为角度出发研究外部影响因素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大量重特大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聚类方法在危险驾驶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运用模糊聚类、系统聚类2种方法对危险驾驶行...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营运客车交通事故,从危险驾驶行为角度出发研究外部影响因素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大量重特大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聚类方法在危险驾驶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运用模糊聚类、系统聚类2种方法对危险驾驶行为划分层次进行分析,并通过营运客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的实例对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通过聚类方法归并为一类的危险驾驶行为,与对应的外部影响因素有相近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安全 交通事故 营运客车 驾驶行为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天培 孙德 +1 位作者 李景龙 李茂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为了评估试验风险,并为试验台的热防护设计提供依据,采用CFD技术对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发动机尾流流场,并对试验台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湍... 为了评估试验风险,并为试验台的热防护设计提供依据,采用CFD技术对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发动机尾流流场,并对试验台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湍流模型选用了标准k-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钮腿主体结构安全,但根部应加设防辐射层;导流槽底部结构安全;试车台井口附近会有大量的空气被抽吸,井口附近设备应重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数值模拟 燃烧 试验台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电动车电池模组热管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志勇 韦瑶 +5 位作者 郑开淼 战仕云 陈刚 朱国华 陈磊 谢浪生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直接影响商用电动车的经济和安全性能,然而商用电动车的相关研究工作尚未获得足够关注,开展商用电动车电池模组热流特性研究工作十分迫切。首先,建立了电池模组产热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常温和高温两种环境条件下,不同... 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直接影响商用电动车的经济和安全性能,然而商用电动车的相关研究工作尚未获得足够关注,开展商用电动车电池模组热流特性研究工作十分迫切。首先,建立了电池模组产热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常温和高温两种环境条件下,不同恒流倍率下电池的热流特性,并针对仿真计算中发现的电池模组温度过高且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案可行,研究的电池模组热流分布特性和风道改进方法可为商用电动车热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特性 热安全性 商用电动车 电池模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查问卷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琴 黎莉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营运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营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为今后交通管理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营运驾驶人 不安全驾驶行为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车速的公路线形设计安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圣能 邱攀 吴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0-42,共3页
公路的安全性是公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公路设计指标与车辆实际运行速度的匹配是其中的关键.根据对公路实际运行速度的检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车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提出了线性设计的安全评价标准,同时提出了将运行速... 公路的安全性是公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公路设计指标与车辆实际运行速度的匹配是其中的关键.根据对公路实际运行速度的检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车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提出了线性设计的安全评价标准,同时提出了将运行速度安全标准运用到公路设计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车速 预测模型 道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门工艺调试中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国旗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车门是车身制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为了确保车门的功能和品质 ,本文就车门的涂胶、压合、厚度、包边点焊等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 。
关键词 商用车 车门调试 缺陷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建余 《汽车零部件》 2009年第2期78-78,82,共2页
对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大量资料介绍了汽车主动安全研究的各种方法,指出了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汽车事故 主动安全性 事故原因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测试标准对比研究
15
作者 蔡鹏飞 《质量与标准化》 2020年第9期41-44,共4页
为解决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评价方法的局限性,JT/T 782-2020《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发布。本文对JT/T 782-2020与其2010版标准和GB/T 38796-2020《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关键... 为解决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评价方法的局限性,JT/T 782-2020《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发布。本文对JT/T 782-2020与其2010版标准和GB/T 38796-2020《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关键指标进行比对和剖析,为相关部门更好地运用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营运车辆 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商用车安全环保和节能实验策略研究
16
作者 魏兆平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11期93-95,共3页
为了发挥商用车在公路运输和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应研究新型商用车、专用车安全环保和节能实验法规,研制科学实验策略和使用多功能部件、仪器设备,缩短研发、试制、试验认证周期和降低材料成本;合理利用新能源车联网电气和电子专利技... 为了发挥商用车在公路运输和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应研究新型商用车、专用车安全环保和节能实验法规,研制科学实验策略和使用多功能部件、仪器设备,缩短研发、试制、试验认证周期和降低材料成本;合理利用新能源车联网电气和电子专利技术产品,减少绿色低碳新能源节能产品安全故障失效模式和数量,实现客车、卡车、卡车列车主动安全、节能减排和声品质技术视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安全性 节能减排 实验策略 技术视野 发明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商用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性的途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E-C.VonGlasner J.Gratz +1 位作者 R.Povel 冯超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共8页
重点介绍了改善商用汽车安全性的途径。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为改善商用车的主动安全性,必须应用电子智能技术,如全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的动力转向、全电子控制传动系统和电子网络技术等。还介绍了加强被动安全性的措施,如... 重点介绍了改善商用汽车安全性的途径。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为改善商用车的主动安全性,必须应用电子智能技术,如全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的动力转向、全电子控制传动系统和电子网络技术等。还介绍了加强被动安全性的措施,如防前钻保护装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汽车 安全性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商用车驾驶室安全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志坚 黄伟 +2 位作者 陆文丽 莫锦传 兰克俊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为提升某满足GB 26512—2011实车试验要求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性,使其达到GB 26512—2021的要求,针对该驾驶室在仿真中出现的正面撞击试验纵梁峰值力过大、A柱撞击试验吸能不足、侧面20°撞击试验压溃严重等问题,进行Box-Behnken... 为提升某满足GB 26512—2011实车试验要求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性,使其达到GB 26512—2021的要求,针对该驾驶室在仿真中出现的正面撞击试验纵梁峰值力过大、A柱撞击试验吸能不足、侧面20°撞击试验压溃严重等问题,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序列二次优化(SQP)算法改进,并通过设置弯梁、填充发泡聚丙烯(EPP)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纵梁峰值力由92.3 kN降至72.4 kN,结构吸能提高36.9%,驾驶员生存空间充足,满足新标准要求,驾驶室安全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 商用车驾驶室 被动安全 乘员保护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研究综述
19
作者 毕玖琚 秦训鹏 +2 位作者 吴强 石爱贤 范彬彬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阐述了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监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和疲劳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未来监控系统需具备高稳定、短延迟、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将预警分为两个层次并分别定义人机交互的有效性,然后对4类疲劳检测... 阐述了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监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和疲劳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未来监控系统需具备高稳定、短延迟、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将预警分为两个层次并分别定义人机交互的有效性,然后对4类疲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疲劳检测方法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提出当前研究的难点,并从获取更多驾驶员信息、提取更多疲劳特征、减少对特定疲劳特征的依赖3个方面对商用车疲劳预警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安全 商用车 疲劳驾驶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联网的营运车辆运行监测技术研究
20
作者 杨小娟 刘富佳 许书权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2年第5期10-14,共5页
如何实时采集与分析运用车辆运行数据,从而对汽车的安全风险与技术性能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价是新时代道路运输车辆技术领域重点关注问题。本文顺应当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发展趋势,采集并梳理了营运车辆运行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理论对各类... 如何实时采集与分析运用车辆运行数据,从而对汽车的安全风险与技术性能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价是新时代道路运输车辆技术领域重点关注问题。本文顺应当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发展趋势,采集并梳理了营运车辆运行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理论对各类信号参数进行提取,从而获得针对整车、动力系、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车身附件、ADAS系统等的车辆运行重点、关键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运车辆 车联网 运行监测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