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燃料部分预裂解对预燃室射流点火氨发动机燃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高源鑫 冯永明 +1 位作者 王煜淞 朱元清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8,共14页
基于一种利用废气余热实现部分燃料预裂解的氨发动机系统,建立了氨裂解器仿真模型,以此仿真模型预测的氨转化率为基础对一台预燃室射流点火的大缸径船用气体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燃料裂解比例对预燃室式氨发动机燃烧及其温室气体排... 基于一种利用废气余热实现部分燃料预裂解的氨发动机系统,建立了氨裂解器仿真模型,以此仿真模型预测的氨转化率为基础对一台预燃室射流点火的大缸径船用气体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燃料裂解比例对预燃室式氨发动机燃烧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发动机性能不佳但裂解器氨转化率稳定的低裂解比例方案辅以富氧措施,探究了富氧条件对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裂解比例和氧气比例的提高均有助于增强燃料混合气的燃烧,在7.5%裂解比例下发动机指示热效率达到48.98%,N_(2)O排放降至0.39 g/(kW·h),而通过将氧气体积比提高至27%(2.5%裂解比例)也可以达到相近的发动机性能。但NO_(x)排放的明显上升可能会限制通过进一步提高裂解比例和氧气比例来获得更好的发动机性能。此外,通过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估计,在10%裂解比例方案下最多可减少约64.2%的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发动机 氨燃料预裂解 富氧强化 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尺度下预燃室射流火焰发展历程的光学诊断和模拟研究
2
作者 叶映 明镇洋 +3 位作者 王昌庆 文铭升 刘海峰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基于定容燃烧弹,在与大型低速预燃室式双燃料船机相似的空间和热力学条件下,采用相似的点火过程,对主燃烧室内的射流火焰发展和引燃预混火焰的扩展历程进行光学测试;提出一种基于全网格映射,分阶段采用不同的燃烧模型的方法模拟不同燃... 基于定容燃烧弹,在与大型低速预燃室式双燃料船机相似的空间和热力学条件下,采用相似的点火过程,对主燃烧室内的射流火焰发展和引燃预混火焰的扩展历程进行光学测试;提出一种基于全网格映射,分阶段采用不同的燃烧模型的方法模拟不同燃烧阶段的火焰发展过程。基于定容装置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对燃烧火焰扩展速度预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预燃室燃油喷射量直接影响射流火焰的最大贯穿距离和火焰强度;主燃烧室内的混合气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被引燃。对燃烧过程的模拟,第一阶段燃烧采用均质搅拌反应器(well-stirred reactor,WSR)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燃油喷射量下的射流发展速度和火焰射流的最大贯穿距离;第二阶段燃烧采用G方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火焰在各方向上的扩展速度。采用Mapping方法连接的两个模型对燃烧两个阶段的火焰扩展的整体速度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容燃烧弹 低速船机 双燃料 光学诊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燃式甲醇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永楠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142-145,共4页
以某四缸压燃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内燃机的缸内燃烧模型并通过实验值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分别改变内燃机进气温度、喷油时刻等工况参数,研究甲醇缸内燃烧情况。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增加,着火提前,燃烧滞燃期缩短,燃烧区域和... 以某四缸压燃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内燃机的缸内燃烧模型并通过实验值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分别改变内燃机进气温度、喷油时刻等工况参数,研究甲醇缸内燃烧情况。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增加,着火提前,燃烧滞燃期缩短,燃烧区域和高温区域面积增大,混合气在压缩上止点时刻的温度升高,缸内最高压力值减小,焰前基元反应速度升高;喷油时刻提前,燃烧提前,缸内最高压力、缸内温度峰值升高。仿真计算结果为压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燃油系统设计和燃烧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发动机 压燃着火 缸内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结构对高强化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柴帅 张翠平 +1 位作者 陈琛 孙彦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2,66,共5页
燃烧室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从而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缩口直径是缩口型燃烧室的主要结构参数,在一台高强化柴油机上,对四种不同缩口直径的燃烧室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燃烧室缩口直径有助于增强缸内湍动能... 燃烧室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从而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缩口直径是缩口型燃烧室的主要结构参数,在一台高强化柴油机上,对四种不同缩口直径的燃烧室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燃烧室缩口直径有助于增强缸内湍动能,促进油气混合,改善燃烧过程,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缩口直径减小后的燃烧室的指示功率均高于原机,其中G1燃烧室的指示功率提升最多,为1.81%。但缩口直径并非越小越好,缩口直径过小不利于燃烧中后期湍流的保持,影响混合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化柴油机 缩口尺寸 燃烧过程 数值模拟 燃烧室 AVL-Fi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参数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小平 姜北平 +1 位作者 解方喜 洪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8,共7页
在一台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喷射压力、喷射定时、后喷量及后/主间隔角等喷射参数影响作用的试验研究,利用FIRE软件数值模拟获取微观场变化信息,综合分析了喷射参数对缸内燃烧与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喷射压力和... 在一台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喷射压力、喷射定时、后喷量及后/主间隔角等喷射参数影响作用的试验研究,利用FIRE软件数值模拟获取微观场变化信息,综合分析了喷射参数对缸内燃烧与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喷射压力和提前喷射定时有利于改善燃油经济性及碳烟排放,但在喷射压力较高(120~130,MPa),喷射定时提前到上止点前2°CA时,再提前喷射定时对碳烟的影响不大,而NOx的生成量显著增加,同时会引起燃烧粗暴.当后/主间隔角一定(15°CA),后喷量为1.5~2.0,mg时,烟度值达到最低,降幅为28%左右;后喷量为1.5,mg时,后/主间隔角在25,oCA附近,烟度达到最低,降幅达到20%.因此,引入后喷时需要选取适当的后/主间隔角和后喷油量,既要增强后喷燃油对缸内流场的扰动效果,使得更多的氧气进入主喷的燃烧产物区,加速碳烟的氧化又要避免进入高温缺氧区域内的后喷燃油量过多以及燃烧过于拖后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轨柴油机 喷射参数 燃烧过程 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三维燃烧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罗福强 梁昱 +2 位作者 刘玉峰 瞿晓霞 朱新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19,共6页
以引燃柴油喷雾混合、燃烧化学反应机理、湍流运动、NOx预测模型、初始及边界条件设定和计算网格划分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三维燃烧模型。生物制气由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双燃料发动机由单... 以引燃柴油喷雾混合、燃烧化学反应机理、湍流运动、NOx预测模型、初始及边界条件设定和计算网格划分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三维燃烧模型。生物制气由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双燃料发动机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生物制气通入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吸入气缸,由柴油引燃。计算了多个工况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及NOx排放,并与机刨花热解制气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缸压力及NO排放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气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转子发动机缸内燃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潘剑锋 陈瑞 +2 位作者 范宝伟 姚嘉琪 肖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9-337,共9页
建立了转子发动机的计算模型,结合自编程序在CFD软件上对转子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二维动态数值模拟,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缸内直喷LPG转子发动机燃烧演变过程,分析了喷嘴在3个不同位置时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建立了转子发动机的计算模型,结合自编程序在CFD软件上对转子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二维动态数值模拟,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缸内直喷LPG转子发动机燃烧演变过程,分析了喷嘴在3个不同位置时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由此确定了喷嘴安装的最佳位置,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情况下喷油时刻和喷油持续期对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一定,给定喷射方向、喷射持续期和喷雾锥角时,发动机存在一个最佳喷射提前角,能使燃烧室内混合气分布合理,气缸压力峰值高,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高,燃烧持续时间短,发动机热效率高。当喷嘴位于长轴顶点时,燃烧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比其他两个位置更好,最佳喷射提前角对应的燃烧压力峰值最高;若在此最佳喷射提前角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其喷射持续期,会使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放热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但影响不大,其燃烧特性仍然比较理想,气缸压力峰值能达到6 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转子发动机 缸内直喷 喷油时刻 燃烧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直喷发动机喷孔几何位置对燃烧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丹 王谦 +3 位作者 何志霞 谭小强 邵长胜 金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8-245,共8页
基于柴油引燃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采用AVL-Fire软件研究了天然气和柴油喷孔相对交角、相对距离和相对夹角这3个重要几何参数对燃烧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喷孔相对交角影响NOx和碳烟(soot)排放,NO最小生成量比最大生成量少36%,,通过... 基于柴油引燃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采用AVL-Fire软件研究了天然气和柴油喷孔相对交角、相对距离和相对夹角这3个重要几何参数对燃烧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喷孔相对交角影响NOx和碳烟(soot)排放,NO最小生成量比最大生成量少36%,,通过改变相对交角可以同时降低NO和soot排放,但对缸内平均压力的影响较小;两喷孔相对距离会影响污染物生成,并且相对距离越小,温度场分布越均匀,发动机缸内平均压力越高;两喷孔相对夹角减小时,发动机缸内平均压力升高,NO_x排放增加.研究结果对双燃料直喷发动机的两喷孔相对位置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缸内直喷 喷孔位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定时和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昌普 宋崇林 +2 位作者 李晓娟 李艳丽 孙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3-398,共6页
在保持压缩比不变的条件下,设计了3种不同径深比的燃烧室,并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喷油定时和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的推迟,各燃烧室NOx排放均呈下降趋势,碳烟排放则有所增加,尤其是... 在保持压缩比不变的条件下,设计了3种不同径深比的燃烧室,并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喷油定时和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的推迟,各燃烧室NOx排放均呈下降趋势,碳烟排放则有所增加,尤其是缩口较小的燃烧室,其碳烟生成较多而氧化速率却很低,因此碳烟排放较高.此外,缸内温度为1 500~2 400 K的区域是碳烟生成的主要区域,温度过低不利于碳烟的生成,而较高的温度会促进已生成碳烟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 数值模拟 喷油定时 燃烧室形状 径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燃烧室改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潘剑锋 卢青波 +2 位作者 王谦 万彦辉 张梦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为了改善柴油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形成状态和燃烧质量,对改装DLH1105型直喷柴油机缸内喷雾和燃烧过程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并在压缩比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的燃烧室,分别为敞口型、直口型和缩口型.通过STAR-CD软件对3种结构的燃... 为了改善柴油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形成状态和燃烧质量,对改装DLH1105型直喷柴油机缸内喷雾和燃烧过程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并在压缩比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的燃烧室,分别为敞口型、直口型和缩口型.通过STAR-CD软件对3种结构的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柴油机的缸内流场、燃油质量分数分布和温度场.结果表明:模拟出的缸内喷雾和燃烧过程与可视化试验的结果吻合,计算模拟的方法可靠;缩口型燃烧室有较强的挤流强度,较长的涡流持续期,使混合气质量和燃烧性能优于直口燃烧室和敞口燃烧室,缸内压力和平均温度最高,Soot生成量最少,同时NO的生成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室 高速摄影 数值模拟 燃油质量分数分布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燃料船用主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立岩 田江平 +1 位作者 翟君 隆武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7-813,856,共8页
为了实现高效稀燃,纯气体燃料船用主机需要采取预混合气的"分区控制、湍流激扰"来保证可靠点火和快速火焰传播。设计了某型号气体燃料船用主机的燃烧系统。应用三维CFD软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缸内流场变... 为了实现高效稀燃,纯气体燃料船用主机需要采取预混合气的"分区控制、湍流激扰"来保证可靠点火和快速火焰传播。设计了某型号气体燃料船用主机的燃烧系统。应用三维CFD软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缸内流场变化、燃料-空气混合过程、点火和火焰传播过程,分析了预燃室内燃料加策略。研究为主机的燃烧系统设计和加浓喷射策略设计提供了初始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点火时刻,主机预燃室内形成了当量比为1.05的稍浓混合气,有利于稳定点火和火焰快速传播;点火后,经由预燃室喷孔喷出的引燃火焰在主燃室内迅速扩展,在50°CA内即完成主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燃料 船用主机 稀薄燃烧 燃烧室 燃空当量比 点火 工作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参数对LNG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兴林 张静 +1 位作者 周望存 任鹏举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应用FIRE软件对L23/30A型号的LNG双燃料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进气参数,分析缸内燃烧过程的压力、温度、流场的分布变化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压力的增大提高了缸内的紊流强度,改善油气... 应用FIRE软件对L23/30A型号的LNG双燃料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进气参数,分析缸内燃烧过程的压力、温度、流场的分布变化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压力的增大提高了缸内的紊流强度,改善油气混合和燃烧过程;采用较高的进气压力使缸内平均温度下降,平均压力上升,有效降低了NOx排放;对于进气温度,缸内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与进气压力截然相反,且增加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双燃料 数值模拟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分段喷射及涡流匹配燃烧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向荣 高浩卜 +2 位作者 赵陆明 苏立旺 刘福水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柴油机分段喷射及涡流改善燃油经济性的潜力和机理,在单缸机上进行了有、无进气涡流时不同分段喷射策略的试验,5%,预喷比例、10°,CA间隔工况的燃油消耗率比单次喷射降低6.1,g/(k W·h),NO_x排放增加200×10^(-6)(体... 为探究柴油机分段喷射及涡流改善燃油经济性的潜力和机理,在单缸机上进行了有、无进气涡流时不同分段喷射策略的试验,5%,预喷比例、10°,CA间隔工况的燃油消耗率比单次喷射降低6.1,g/(k W·h),NO_x排放增加200×10^(-6)(体积分数);有、无涡流对比试验中,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6时,加入涡流比为1.0的涡流,燃油消耗率仍降低2.0,g/(k W·h),NO_x排放增加120×10^(-6).内窥镜试验利用KL因子表征碳烟浓度,上止点后16°,CA,单次喷射工况KL因子为1.22,分段喷射工况KL因子为0.75,有涡流分段喷射工况KL因子为0.21.仿真分析表明,小预喷、短间隔分段喷射和适当进气涡流的加入,均使得主喷油束可以利用预喷产生的热氛围且不被其束缚,从而改善燃油经济性,降低缸内碳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分段喷射 燃烧过程 进气涡流 内窥镜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喷射天然气双燃料船机清洁燃烧策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尊清 李春雨 +6 位作者 叶映 刘腾 刘博 吴朝晖 董晶瑾 刘海峰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排气阀关闭时刻(EVC)、废气再循环(EGR)、引燃油喷射时刻(PFIT)对船用低速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有害污染物氮氧化物(NOx)生成的影响,并分析了多种技术路线耦合对NOx排放和燃...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排气阀关闭时刻(EVC)、废气再循环(EGR)、引燃油喷射时刻(PFIT)对船用低速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有害污染物氮氧化物(NOx)生成的影响,并分析了多种技术路线耦合对NOx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排气阀推迟关闭降低NOx排放效果显著;废气再循环是降低NOx排放最有效的措施;推迟引燃油喷射时刻可以使主燃烧过程滞后,实现NOx排放的降低.推迟PFIT耦合EGR可以在较明显降低NOx的同时保持比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推迟EVC耦合EGR可以实现超低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船机 双燃料 NOX排放 机内净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对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旭东 黄佐华 +3 位作者 陈勤学 杨强 熊杰 杨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采用AVL Fire软件开展了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燃烧室型线的敏感性分析,获得了两个燃烧室优化设计方案.对放热率、湍动能及速度场分析后发现:缩小碗口直径有利于增强燃烧室内气体的滚流与涡流运动,从而提升湍动能与气体... 采用AVL Fire软件开展了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燃烧室型线的敏感性分析,获得了两个燃烧室优化设计方案.对放热率、湍动能及速度场分析后发现:缩小碗口直径有利于增强燃烧室内气体的滚流与涡流运动,从而提升湍动能与气体运动速度,加快燃烧放热过程;然而燃烧室优化方案I中小凸台的存在增加了进气能量的耗散,点火时刻湍动能较低,使其火焰发展期并没有缩短,不过快速燃烧期在挤流运动的作用下得以加快.开展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室优化方案Ⅱ实现了有效燃气消耗率下降2.9%以及分管排温平均降低18.3,℃的改善效果.通过优化标定,燃烧室优化方案Ⅱ在达到相同氮氧排放的情况下,有效燃气消耗率较原燃烧室方案改善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火式天然气发动机 数值模拟 燃烧室形状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增压二甲醚发动机燃烧与NO_x排放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俊军 黄震 +2 位作者 肖进 乔信起 吴君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7,共6页
使用KIVA-3V对增压柴油机和二甲醚发动机标定功率点的缸内燃烧过程与NOx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气缸压力和放热率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对缸内燃烧的温度分布计算表明:柴油燃烧滞燃期为2.5°CA左右,二甲... 使用KIVA-3V对增压柴油机和二甲醚发动机标定功率点的缸内燃烧过程与NOx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气缸压力和放热率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对缸内燃烧的温度分布计算表明:柴油燃烧滞燃期为2.5°CA左右,二甲醚为1.5°CA。柴油燃料着火始于喷雾前端两侧,在燃烧初期,其高温区分布在喷雾前端一侧,且在燃烧室内气流作用下沿垂直于喷雾方向扩散;二甲醚的着火点位于喷嘴附近,随喷雾的进行,其燃烧高温区从喷嘴附近一直延伸到喷雾前端,呈现狭长的高温带。在扩散燃烧后期,与柴油相比,二甲醚燃烧温度分布较均匀,且最高温度比柴油低。选用的9步NOx生成机理可较好地预测发动机实际运行中NOx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二甲醚 柴油 数值模拟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进气过程多维数值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马吉 黄震 +1 位作者 蒋炎坤 陈国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5,共5页
概述了内燃机进气过程多维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初始计算网格的生成和活塞、气门运动边界处理等进气过程瞬态多维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内燃机 进气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永红 孙保民 康志忠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72.5%;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越有利于NOx的还原;超细粉再燃工况中出口NOx排放量不仅与再燃区NOx的还原率有关,而且还与燃尽区新的NOx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燃料燃烧 超细粉再燃 数值模拟 NOx 还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的性能改进及缸内工作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靖 肖明伟 +2 位作者 崔东晓 邓帮林 周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论述了1105柴油机的改进原理,对改进前的花瓣型燃烧室和改进后的盆形燃烧室建立了几何模型并划分动态网格.利用仿真软件STAR-CD对改进前后的1105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两种不同燃烧室的缸内气相流场及其燃烧的温度场... 论述了1105柴油机的改进原理,对改进前的花瓣型燃烧室和改进后的盆形燃烧室建立了几何模型并划分动态网格.利用仿真软件STAR-CD对改进前后的1105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两种不同燃烧室的缸内气相流场及其燃烧的温度场和压力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改进后的盆形燃烧室的1105柴油机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表明在模拟精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三维仿真计算可用来降低产品的研制周期和费用,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和设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室 工作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的燃烧仿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宪成 李若亭 +2 位作者 李奇 赵文柱 喻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7-212,共6页
建立了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燃用柴油和航空煤油的缸内燃烧模型。该模型利用喷雾试验结果对KH-RT破碎子模型进行了标定,同时耦合了燃油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计算结果表明:相比柴油,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喷雾破碎过程中... 建立了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燃用柴油和航空煤油的缸内燃烧模型。该模型利用喷雾试验结果对KH-RT破碎子模型进行了标定,同时耦合了燃油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计算结果表明:相比柴油,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喷雾破碎过程中雾化质量提高;燃烧过程中缸内滞燃期缩短,放热率峰值下降,缸内机械负荷及热负荷均得到缓解;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在标定工况点相比燃用柴油功率下降5.8%,油耗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航空煤油 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