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建芳 白延欣 +4 位作者 宝继英 马军 麻钰超 黄悦勤 于东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GCBT)对抑郁症(MDD)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招募MDD患者80例,随机分为IGCBT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三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GCBT)对抑郁症(MDD)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招募MDD患者80例,随机分为IGCBT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三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盲法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4周末HAMD、HAMA以及8周末HAMA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在4周末、8周末时HAMD总分、HAMA总分均低于基线得分(均P<0.001),在基线、4周末、8周末,联合治疗组HAMD总分、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对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缓解效果更好,且对焦虑情绪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症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认知行为理论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晨璐 房君 +5 位作者 刘雪寒 蔡祎晴 裴涛 廖艳辉 纳贡毕力格 刘建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4-58,共5页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自然疗法,特色性融合了认知行为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认知行为理论及治疗技术在非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带来创新。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对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两...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自然疗法,特色性融合了认知行为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认知行为理论及治疗技术在非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带来创新。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对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者在核心理论、治疗技术、治疗模式、应用领域等多方面上的异同。通过阐述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中认知行为治疗的特色应用,总结其目前的优势与局限性,进一步探讨认知行为理论及治疗技术在非心理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并为民族医学整合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 蒙医心身互动治疗 整合医学 团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灵妃 胡德英 +2 位作者 熊宇 胡灵芝 李苗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6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制定和实施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连续干预8周。评价两组干预前及干预...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6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制定和实施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连续干预8周。评价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干预8周时及干预后1个月)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完成全程研究均为43例;干预后干预组疾病接受度、焦虑、自我管理能力及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制定和实施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态,提高自护能力,促进疾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接纳承诺疗法 团体干预 疾病接受度 自我管理 焦虑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新生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迪 马冉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对高职新生社交焦虑的效果及负性自动思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在高职新生招募有社交焦虑80人[交往焦虑量表(IAS)得分>48分],随机分配进入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组(CBGT组)和等待对照组。CBGT组接受为期8周...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对高职新生社交焦虑的效果及负性自动思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在高职新生招募有社交焦虑80人[交往焦虑量表(IAS)得分>48分],随机分配进入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组(CBGT组)和等待对照组。CBGT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等待对照组在此期间不做任何干预。在基线、4周干预后、8周干预后、3个月追踪时,使用IAS、负性评价恐惧量表(FNE)、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自动思维问卷(ATQ)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组别和测量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CBGT组从干预4周干预后量开始各指标得分均低于等待对照组(均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负性自动思维的改善在组别与负性评价恐惧症状的即时及长期改变之间起中介作用(IE=-0.81,95%CI=-1.33~-0.12)。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对高职新生的社交焦虑症状有改善作用,其中负性自动思维在干预减少负性评价恐惧症状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高职新生 社交焦虑 团体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绿坤 杨玫 陈思裕 《园林》 2024年第9期132-139,共8页
园艺疗法在国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处于初步阶段。在知网数据库中筛选园艺疗法应用于国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20篇学术论文,系统分析参与学生类型、教学实施形式、课程实施周期和效果评价方式4方面的内容,发现园艺疗法在学生心理... 园艺疗法在国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处于初步阶段。在知网数据库中筛选园艺疗法应用于国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20篇学术论文,系统分析参与学生类型、教学实施形式、课程实施周期和效果评价方式4方面的内容,发现园艺疗法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具有如下特征:大学生占据受施对象的75%;教学实施形式包括园艺艺术、园艺操作和景观(园艺)体验三种类型,并在实际教学中以相互混合的阶段性课程体系方式呈现;持续3~1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周期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青睐;有16种不同量化评价方式被用于效果评价,但无统一规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心理健康教育 园艺活动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 被引量:87
6
作者 孟沛欣 郑日昌 +4 位作者 蔡焯基 曹达宏 马良 刘军 刘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探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被试接受团体绘画艺术干预活动,对照组从事其他康复活动。结果发现,干预组被试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 探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被试接受团体绘画艺术干预活动,对照组从事其他康复活动。结果发现,干预组被试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被试,大体评定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被试,自我概念总分高于对照组被试,生活质量问卷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高于对照组被试。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艺术治疗 团体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的疗效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占宏 陈红梅 +8 位作者 苏秀茹 郝翠杰 曹秀君 孙德生 陈运昭 李春素 刘小东 刘亚丽 孙晓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ease,the rdversion,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 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ease,the rdversion,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男性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研究组实施团体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做干预。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量表(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对两组进行总分及因子分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ESLI、SANS、SAP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研究组ESLI总分及各因子分[如总分,(30.15±12.58)vs.(43.32±16.77)],SAPS总分[(0.42±0.82)vs.(0.96±1.67)]、SANS中情感平淡、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3项因子评分[(6.72±3.33)vs.(8.47±3.85),(15.00±3.49)vs.(17.06±3.26),(6.91±2.26)vs.(8.13±2.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s<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ESLI总分及各因子分[如总分,(26.87±15.32)vs.(41.60±16.36)]及SANS中注意障碍因子[6.70±2.19)vs.(8.27±2.43)]评分降低明显,仍低于对照组(Ps<0.05)。结论:结构式团体治疗对改善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孤独感 结构式团体治疗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2
8
作者 童捷 孙喜蓉 +2 位作者 俞玮 张洁 张婷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服药依从性量表(MARS)于基线和干预后15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5周后,团体绘画治疗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MARS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绘画治疗 阴性症状 药物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庆玲 乐发国 +4 位作者 蒋成刚 张婷 雷莉 王延江 高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睡眠参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分值差异。结果在治疗第4周时,GCBT组的入睡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卧床时间(TIB)、入睡后觉醒次数(NOA)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效率(SE)、HAMA及HAMD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GCBT组SOL、SE、NOA、HAMA、HAMD及ISI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T、TI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BT及药物对睡眠参数、焦虑水平及失眠严重程度均有改善,且GCBT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尽管GCBT起效慢于药物,但疗效优于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初探 被引量:42
10
作者 闫煜蕾 王珊珊 +2 位作者 唐淼 王建平 谢秋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青少年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回忆治疗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冯辉 高婧 +2 位作者 袁群 席关湘 何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回忆疗法改善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人129例,随机分成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回忆治疗干预,分别在干预... 目的探讨团体回忆疗法改善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人129例,随机分成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回忆治疗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测评老年人抑郁症状,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G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抑郁症状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回忆治疗有助于缓解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团体回忆治疗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团体情志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秀飞 吕晓皑 +1 位作者 陈春凤 王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58-22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癌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1次的中医团... 目的:探讨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癌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1次的中医团体情志疗法。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表现为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降低,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分值升高。两组间比较,HAMD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生活质量方面,FACT-B整体生活质量尤其情感状况,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模块两组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病人的抑郁水平,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尤其在情感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疗法 团体治疗 心理干预 乳腺癌 抑郁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医团体情志疗法“治未病”调治乳腺癌阈下抑郁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吕晓皑 高秀飞 +1 位作者 王蓓 徐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819-821,共3页
目的: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观察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对乳腺癌阈下抑郁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术后阈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乳腺癌药物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参加为... 目的: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观察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对乳腺癌阈下抑郁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术后阈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乳腺癌药物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1次的中医团体情志疗法。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得分。结果:两组均表现为CES-D分值降低,FACT-B分值升高。两组间比较,CES-D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生活质量方面,FACT-B整体生活质量尤其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领域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领域两组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阈下抑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且可操作性强,患者依从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情志疗法 团体治疗 心理干预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晓明 田国行 邢俊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87,共6页
园林设计中体现园艺疗法,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是21世纪园林建设的根本趋势。以园艺疗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园艺疗法的含义、类型、疗效及园艺疗法在园林应用中的基本原则,以资总结和拓展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中体现园艺疗法,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是21世纪园林建设的根本趋势。以园艺疗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园艺疗法的含义、类型、疗效及园艺疗法在园林应用中的基本原则,以资总结和拓展园林设计的现代理论。结果表明,开展园艺疗法设计可充分反映我国的特点,是实现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园林设计 弱势群体 园艺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枫林 苏林雁 +1 位作者 高雪屏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6-349,35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例。选择其中1所重点中学和1所普通中学的29例IOU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另外两所中学的35例IOU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YDQ、陈淑惠的网络成瘾量表(CI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于治疗前后施测。结果:治疗前两组学生的YDQ、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SCARD总分及各因子分、SDQ的情绪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如焦虑总分19.4±14.8/33.3±18.5,t=2.11~2.99,P<0.05~0.01;情绪症状:2.6±1.7/3.9±2.5,t=2.21,P=0.032)。实验组治疗后的YDQ、CI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2.6/7.1±0.8,45.2±18.4/67.5±14.9,t=-8.083、-4.383,均P=0.000)。实验组显效率为57.69%,总有效率达76.92%。治疗后实验组YDQ、CI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0±2.6/5.6±2.1,45.2±18.4/66.7±12.2,t=4.16,t=5.16,均P=0.000)。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IOU中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过度使用 团体心理治疗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艺术行为治疗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珊珊 常红 +1 位作者 王玉平 苗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 :评价团体艺术行为治疗对改善住院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4-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癫痫病房住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6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7-9月纳入实验组,每组39例;对... 目的 :评价团体艺术行为治疗对改善住院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4-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癫痫病房住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6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7-9月纳入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艺术行为治疗;在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均较入院时显著减低(P<0.05)。结论 :团体艺术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艺术行为治疗 团体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接纳与承诺干预方案构建及其初步验证 被引量:38
17
作者 薛翠翠 刘均娥 +4 位作者 苏娅丽 王丕琳 陈双琴 李智 马志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心理干预方案,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以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和团体心理干预为主要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接纳与承诺干预方案。对乳腺癌康复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 目的:构建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心理干预方案,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以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和团体心理干预为主要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接纳与承诺干预方案。对乳腺癌康复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形成了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接纳与承诺干预方案,初步验证其具有可实施性。结论:乳腺癌康复者自我形象的团体接纳与承诺干预方案可应用于临床,用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我形象 接纳与承诺疗法 团体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语言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效果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明娣 顾琴 +2 位作者 魏来 徐欢岚 张爱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团体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ASD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语言训练,共训练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孤独...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团体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ASD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语言训练,共训练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两组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079,P<0.01),两组差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149,P<0.01)。训练后,对照组ATEC健康/躯体/行为评分及总分明显改善(t>3.018,P<0.01),实验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改善(t>2.498,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t>2.027,P<0.05)。结论增加团体语言训练可以更有效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团体语言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怀旧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艳存 吴小佳 周同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团体怀旧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WOS合集、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外应用团体怀旧疗法治疗老年痴呆... 目的评价团体怀旧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WOS合集、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外应用团体怀旧疗法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团体怀旧疗法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抑郁情绪(P<0.001),减轻其照顾者负担(P=0.002),提高生活质量(P=0.003)和一般心理健康状况(P=0.007)。结论团体怀旧疗法可用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减轻照顾者负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一般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团体怀旧疗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现实疗法对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兴蓉 曹玉萍 +5 位作者 陈壮飞 卢瑾 康传媛 刘瑞湘 白俊云 张亚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讨团体现实疗法对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首诊轻中度GAD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团体现实疗法研究组,(n=60,简称研究组)和非团体现实疗法对照组(n=59,简称对照组),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114例(研究组58例,对照... 目的:探讨团体现实疗法对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首诊轻中度GAD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团体现实疗法研究组,(n=60,简称研究组)和非团体现实疗法对照组(n=59,简称对照组),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114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56例)。研究组参加8周团体现实疗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 h),在此期间对照组每周1次集中参加心理健康讲座。两组在基线与8周后分别测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HAMA总分及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维度评分、HAMD评分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1);组内比较显示,8周治疗后研究组HAMA总分及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维度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基线期(P<0.001)。研究组8周前后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除以总NN间期的个数(PNN50)、高频功率(HF)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频功率(LF)、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团体现实疗法能缓解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可能增加患者的迷走神经活性、减低交感神经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疗法 广泛性焦虑障碍 心率变异性 团体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