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花茎部腐烂类病害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罗梦熙 姜奕丰 +4 位作者 何宇凡 房伟民 陈发棣 管志勇 刘晔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822,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造成菊花茎部腐烂类病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方法]以采集的茎部出现腐烂症状的菊花作为研究对象,取病健交界处的组织,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真菌分离与纯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病菌基因组rDNA-ITS和EF-1α...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造成菊花茎部腐烂类病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方法]以采集的茎部出现腐烂症状的菊花作为研究对象,取病健交界处的组织,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真菌分离与纯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病菌基因组rDNA-ITS和EF-1α部分序列并测序;以测序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观察菌丝及孢子形态进一步确认病原菌类型。致病性测定试验和科赫法则试验证实所分离菌株为菊花茎部腐烂病害的致病菌。[结果]采集10株茎部腐烂的发病植株,经分离鉴定获得病原真菌19株,其中,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9株、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8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株,皆属于镰刀菌属。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对菊花均有致病力,不同菌株对菊花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FN3-3为茄腐镰刀菌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DT3-3是尖孢镰刀菌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共享镰刀菌中菌株HY1-3致病力最强。[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造成菊花茎部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类型,为茎部病害有效防治措施的制定、抗茎腐病品种筛选与育种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茎部腐烂 镰刀菌属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叶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Phoma bellidis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
2
作者 张倩倩 张佳星 +2 位作者 陈焘 毛程鑫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叶枯病是浙江特色中草药杭白菊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杭白菊叶枯病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评估了获得的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对该病害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并建立了杭白菊叶枯病菌Phoma b... 叶枯病是浙江特色中草药杭白菊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杭白菊叶枯病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评估了获得的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对该病害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并建立了杭白菊叶枯病菌Phoma bellidis群体(n=113)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结果表明:供试9种杀菌剂中,咯菌腈、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P.bellidis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好,EC_(50)值分别为0.04、0.06和0.07μg/mL;供试两种甲氧基丙烯酸酯(QoIs)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P.bellidis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高,EC_(50)值分别为0.18和2.21μg/mL。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体积比1:1)和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体积比1:1)对杭白菊叶枯病表现出很好的保护作用,所有处理的治疗作用效果都显著低于保护作用。吡唑醚菌酯对P.bellidis群体(n=113)菌丝生长的EC_(50)值在0.01~0.49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为(0.28±0.11)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可以作为P.bellidis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本研究结果可为杭白菊叶枯病的防治、吡唑醚菌酯的科学合理应用及后续的抗药性监测与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Phoma bellidis 吡唑醚菌酯 生物活性 敏感性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采式杭白菊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应理乾 杨自栋 +1 位作者 韩润哲 汪珍珍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9,共9页
针对目前杭白菊采收机械喂入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结合杭白菊的垄作种植模式,研发一款仿生套采式杭白菊收获机。通过模仿人手指勾拉动作的Y形柔性弹簧采摘套套住花朵,利用冲击力将花朵强行摘下。通过运动力学分析,确定摘花滚筒直径、... 针对目前杭白菊采收机械喂入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结合杭白菊的垄作种植模式,研发一款仿生套采式杭白菊收获机。通过模仿人手指勾拉动作的Y形柔性弹簧采摘套套住花朵,利用冲击力将花朵强行摘下。通过运动力学分析,确定摘花滚筒直径、仿生采摘套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在田垄间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夹持间距、喂入宽度、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杭白菊采摘率、损伤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获得收获机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当夹持间距为9 mm,喂入宽度为80 mm,滚筒转速为20 r/min时,采摘效果最佳;此时,菊花采摘率为76.6%,损伤率为3.3%,含杂率为4.9%。研究为杭白菊进一步的机械化采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采 柔性 杭白菊 电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青海高原地区园林小菊扦插繁殖的效果
4
作者 张国莉 唐有林 +1 位作者 王海滨 田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共12页
[目的]探究青海地区园林小菊扦插苗的适宜光照条件,明确其最佳光照强度参数,以期为高海拔地区园林小菊的标准化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层数的遮阳网调控光照强度,以8个园林小菊品种(‘金陵玫瑰金’、‘金陵潋... [目的]探究青海地区园林小菊扦插苗的适宜光照条件,明确其最佳光照强度参数,以期为高海拔地区园林小菊的标准化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层数的遮阳网调控光照强度,以8个园林小菊品种(‘金陵玫瑰金’、‘金陵潋滟’、‘金陵笑靥’、‘金陵一品红’、‘金陵礼花’、‘金陵粉玉兰’、‘金陵阳光’、‘金陵红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光强(CK:遮光率0%,T1:遮光率56.00%,T2:遮光率79.22%)对园林小菊扦插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光强处理下,园林小菊扦插苗生长、光合及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在T1处理下株高、茎粗、叶片数、总根长、根数、生根率等生长指标均最佳。其中,T1处理下‘金陵玫瑰金’的叶片数较CK和T2处理分别提高了5.70%和159.38%;随着光强的降低,各园林小菊品种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T1处理下‘金陵阳光’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和T2处理的高35.10%和6.77%。通过曼特尔检验发现,净光合速率与生根率密切相关,与成活率无相关性。[结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的扦插苗排名为T1处理>CK处理>T2处理,同时发现8个品种中‘金陵潋滟’的长势最佳,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扦插繁殖 光强 生长发育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花新品种Chrysanthe mum x morifolium'Butterfield'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柳青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菊花新品种Chrysanthemumxmorifolium'Butterfield'是美国著名的Yoder兄弟公司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为了把它作为盆栽花卉推向市场,其高度必须控制。为此,应用多效唑(Paclobutrazol)、比久(Daminozide)、嘧啶醇(Anc... 菊花新品种Chrysanthemumxmorifolium'Butterfield'是美国著名的Yoder兄弟公司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为了把它作为盆栽花卉推向市场,其高度必须控制。为此,应用多效唑(Paclobutrazol)、比久(Daminozide)、嘧啶醇(Ancymidol)对它进行了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5次重复。所有处理除处理1没有摘心外,其余的全部在移植后20d摘1次心。结果表明,施用比久(处理5)的植株高度适中(36.04cm),有着较大的株冠面积(631.2cm2),花芽数量和花枝数量比其它处理的多,现蕾时间比其它处理的早,而且有着最好的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矮化 开花 植物生长调节荆 菊花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菊花指纹图谱及特征性成分的积累规律研究
6
作者 聂瑞丽 宋秀瑞 +6 位作者 汪诗沁 栾仟仟 张珺瑶 周旭香 缪悦啸 叶晓川 刘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25-1835,共11页
目的:基于不同采收期菊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探讨菊花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菊花的采收分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构建45批湖北、浙江产不同采收期菊花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6个特征成分... 目的:基于不同采收期菊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探讨菊花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菊花的采收分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构建45批湖北、浙江产不同采收期菊花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6个特征成分的含量;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不同采收期菊花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从45批菊花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22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47~0.993,指认了11个成分,PCA得到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551%;OPLS-DA筛选出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为差异性化学成分,6个特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32~5.34 mg/g、2.67~6.71 mg/g、3.32~7.59 mg/g、7.86~21.01 mg/g、0.92~4.73 mg/g、20.12~32.75 mg/g;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菊花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整体而言,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且2个产地菊花中木犀草苷与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菊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普遍高于朵菊,研究结果为菊花采收分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采收期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采收分级 积累规律 胎菊 朵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菊花种子杀菌消毒条件筛选
7
作者 卞书迅 曹琴 +2 位作者 孙珍珠 高萌萌 赵艳莉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菊花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现代栽培菊花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以天津小菊自然授粉所结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4种消毒剂(KMnO_(4)、NaClO、H_(2)O_(2)、CuSO_(4))的浓度、浸泡时间和吐温-20的浓... 本研究旨在筛选菊花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现代栽培菊花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以天津小菊自然授粉所结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4种消毒剂(KMnO_(4)、NaClO、H_(2)O_(2)、CuSO_(4))的浓度、浸泡时间和吐温-20的浓度对菊花种子霉变率、发芽率、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发芽指数、成苗率与生长指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霉变率与成苗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最终选择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展开后续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KMnO_(4)组的理论最优方案为1.5%KMnO_(4)+1.0%吐温-20+浸泡50 min,该方案的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分别为61.37%、20.96、13.95;NaClO组的理论最优方案为1.6%NaClO+1.0%吐温-20+浸泡50 min,该方案的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分别为82.10%、15.90、15.46;H_(2)O_(2)组的理论最优方案为6.0%H_(2)O_(2)+0%吐温-20+浸泡50 min,该方案的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分别为61.33%、19.61、14.24;CuSO_(4)组的理论最优方案为2.5%CuSO_(4)+0.1%吐温-20+浸泡35 min,该方案的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分别为86.28%、19.62、15.45。正交试验实际最优方案为2.5%CuSO_(4)+0.1%吐温-20+浸泡20 min,其成苗率、发芽指数和生长指数分别为95.0%、21.67、15.62。综合对比发现实际最优方案所有指标数值均高于理论最优方案和清水对照,最终确定2.5%CuSO_(4)+0.1%吐温-20+浸泡20 min为菊花种子杀菌消毒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消毒方法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振 慈惠婷 +4 位作者 柳志勇 薛玉前 任秀霞 薛璟祺 张秀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1-280,共10页
为防止品种混杂,筛选药用或茶用菊花的专用品种,以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药用菊花品种16个样品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的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进行... 为防止品种混杂,筛选药用或茶用菊花的专用品种,以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药用菊花品种16个样品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的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单株花头数变异系数(39.03%)最大,是构成药用菊花单株花头干重的主要因素(r=0.800),以枣庄红心菊单株花头数(496.50)最多、单株花头干重最高;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黄酮等药效成分在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差异显著(P<0.05),上述三种成分在滁州产滁菊中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5%、8.07%、16.08%,这与其品质成分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滁州滁菊药效较优。13个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药效因子、高产因子、总黄酮因子和花径因子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34%;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枣庄引种的红心菊、早小洋菊、滁菊。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判定在原产地,滁州滁菊适于药用;在枣庄引种地,红心菊为优选的高产品种,早小洋菊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建立药用菊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为我国药茶两用菊花新品种的引种筛选和药食同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插型基质对3种盆栽菊花生长的影响以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岳莉然 陈楚怡 +3 位作者 刘铭宇 陈胜艳 刘曙光 周蕴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提高盆栽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提高菊花生产效率,以既有扦插基质又有营养基质的直插型基质代替传统栽培基质,设置了12种不同扦插基质,配合前期筛选的营养基质,扦插培养3种盆栽菊花‘辉煌’‘波尔多红’‘... 为提高盆栽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提高菊花生产效率,以既有扦插基质又有营养基质的直插型基质代替传统栽培基质,设置了12种不同扦插基质,配合前期筛选的营养基质,扦插培养3种盆栽菊花‘辉煌’‘波尔多红’‘黄芙蓉’。测量其生长、生理以及光合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不同直插型基质的盆栽菊花生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为Z1(河沙)、Z2(珍珠岩)、Z3(蛭石)时,3个盆栽菊花品种的株高、茎粗、冠幅及花期等生长指标更具优势。‘辉煌’‘波尔多红’‘黄芙蓉’在Z2处理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分别为0.999、0.940、1.000,说明其育苗效果最好,可作为最佳直插型基质,其次为Z1、Z3处理。而扦插基质中,椰糠、稻壳和泥炭体积占比较大时,并不利于盆栽菊花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菊花 直插基质 生长形态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化合物对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王小兰 石静亚 +3 位作者 李孟 王滢清 郑晓珂 冯卫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0,共9页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mL)处理HUVECs细胞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聚炔类化合物1~10(100μg/mL)干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筛选出有细胞保护作用的目标化合物;采用目标化合物5和9(12.5、25、50、100μg/mL)干预细胞24 h,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率,酶联免疫(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细胞免疫印迹法(In-Cell Western)检测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2p100/p52与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on)相比,模型组(ox-LDL)中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相比,聚炔类化合物5和9可以明显提高HUVECs细胞的生存率、降低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率,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P<0.05或P<0.01),下调NF-κB2 p100/p5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综上所述,怀菊花茎叶中聚炔苷类成分可以改善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茎叶 聚炔类化合物 HUVECS 凋亡与炎症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巫梦莹 陈慧芳 +5 位作者 程冉冉 丁杨飞 熊俊伟 夏成凯 吴德玲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 总黄酮 氧化应激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生根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浩杰 江婷蕊 +5 位作者 张雪峰 苏江硕 房伟民 管志勇 陈发棣 张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8,105,共9页
为了筛选出扦插生根能力较强的传统秋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对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12 d的8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些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 为了筛选出扦插生根能力较强的传统秋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对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12 d的8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些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显示: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总根数为3.3~44.0,总根长、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分别为2.463~129.174、0.632~4.470和1.610~7.964 cm,根直径为0.200~0.405 mm,根投影面积和根表面积分别为0.102~3.062和0.319~9.619 cm 2,总根体积为0.002~0.079 cm 3,且多数指标以‘火凤凰’(‘Huofenghuang’)最小。这些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5.789%~51.605%,其中,总根长的变异系数最大,根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2%。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多数根系形态指标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7.976%。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表明: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偏差4个等级,‘龙都春丽’(‘Longdu Chunli’)、‘玉楼人醉’(‘Yulou Renzui’)、‘龙都月华’(‘Longdu Yuehua’)、‘圣光华宝’(‘Shengguang Huabao’)、‘龙都秋枫’(‘Longdu Qiufeng’)、‘龙都春晓’(‘Longdu Chunxiao’)的扦插生根能力优秀,综合得分均大于0.70。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在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传统秋菊品种间扦插苗的根系形态指标变异较大,其中,‘龙都春丽’等6个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较强,可作为传统秋菊品种遗传改良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扦插生根能力 根系形态指标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菊花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桂梅 李卫东 +5 位作者 黄国林 张力 符红艳 肖晓玲 杨吉龙 刘洋 《中国果菜》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功能性菊花是产业融合性能优异的特色经济作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常见的36种功能性菊花进行了资源分类和特性解析,提出了功能菊花在观赏、茶用、药用以及食用方面的用途,从特色加工产品、景观应用产品及旅游服务产品三个方面探... 功能性菊花是产业融合性能优异的特色经济作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常见的36种功能性菊花进行了资源分类和特性解析,提出了功能菊花在观赏、茶用、药用以及食用方面的用途,从特色加工产品、景观应用产品及旅游服务产品三个方面探讨了功能性菊花的产品开发策略,以期为功能性菊花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菊花 资源分类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菊花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帆 陈小琴 +6 位作者 李词周 赵百海 王弢 查玉婕 谢保光 姜超强 王火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点对点调查取样法在安徽省亳州市菊花种植区采集了116个代表性样点的植株与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土壤理化指标中筛选出8个指标:有机质、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构建了最小数据集(MDS)... 采用点对点调查取样法在安徽省亳州市菊花种植区采集了116个代表性样点的植株与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土壤理化指标中筛选出8个指标:有机质、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构建了最小数据集(MDS),并依据MDS各指标与菊花各生长指标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利用MDS和IFI探讨了各土壤肥力因子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菊花种植土壤总体呈弱碱性,保肥性好,盐度较低,有机质偏低,大中量养分基本充足,但微量养分相对缺乏。土壤综合肥力适中(70.69%的样点IFI分级为中等),而微量养分是土壤综合肥力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总体来看,IFI较高的土壤更有利于菊花生长发育和高产,菊花偏好养分供应量充足、保肥性较好的中性土壤,随施肥带来的过量的硫可能对菊花生长和产量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土壤肥力 最小数据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杭白菊采摘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庆祝 李爱潮 +4 位作者 高磊 魏青 吴敏 赵永军 郑志安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5-103,199,共10页
杭白菊采收一直以人工采摘为主,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开展杭白菊机械化采收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对杭白菊生长特性和采摘要求的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往复式梳齿菊花采摘装置。该装置采用一对偏置式曲柄... 杭白菊采收一直以人工采摘为主,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开展杭白菊机械化采收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对杭白菊生长特性和采摘要求的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往复式梳齿菊花采摘装置。该装置采用一对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驱动梳齿排进行采摘,通过传动轴传递动力实现两侧曲柄同步转动并利用毛刷将菊花聚拢完成采摘以及输送至料仓中。为优化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首先分析采摘装置工作原理,确定了梳齿和曲柄滑块机构结构参数。随后,基于ADAMS软件建立菊花与采摘装置的刚柔耦合模型,对采摘过程进行仿真,确定了作业深度、曲柄转速和行驶速度为影响采摘效果的3个因素。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对试验数据的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各指标回归方程,并优化装置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曲柄转速为42 r/min、作业深度为216 mm、行驶速度为0.2 m/s时,采摘率为90.06%,破损率为0.59%,含杂率为7.21%。往复式梳齿菊花采摘装置稳定性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杭白菊采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梳齿 曲柄滑块机构 往复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双峰县金丝皇菊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彪 郭开发 +3 位作者 彭孝华 刘秀 金晨钟 刘红彦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近年来,湖南省双峰县加快菊花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菊花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花海景观,探索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将小菊花打造成乡村振兴大产业。围绕金丝皇菊高产、高效栽... 近年来,湖南省双峰县加快菊花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菊花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花海景观,探索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将小菊花打造成乡村振兴大产业。围绕金丝皇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分别从种植地块选择、扦插、移栽技术、生长期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治及深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皇菊 菊花 栽培技术 关键技术 规范化种植 双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菊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欣 孟盼盼 +3 位作者 吕清豪 李珅 祁瑞林 张红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2-1951,共10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类型药菊苗期生长的影响,并筛选耐旱性较强的药菊栽培类型和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为抗旱药菊种质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5个栽培类型药菊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使用相关性...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类型药菊苗期生长的影响,并筛选耐旱性较强的药菊栽培类型和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为抗旱药菊种质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5个栽培类型药菊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使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药菊苗期植株变矮;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其地下部干重、根冠比、总根投影面积等指标呈降低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长趋势。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怀菊抗旱性综合评价值最大(0.854),皇菊抗旱性综合评价值最小(0.093),5个栽培类型药菊抗旱性为怀菊>滁菊>亳菊>杭菊>皇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干重、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可作为药菊苗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菊 苗期 干旱胁迫 抗旱性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菊花永生花的染色工艺优化
18
作者 郑玉龙 杨蓉 +2 位作者 鲁元学 李建钦 杨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为探究4个单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染色菊花的工艺影响,以脱水脱色菊花为试材,从传统染料植物红花中提取黄色素后冷冻干燥,对菊花进行染色;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红花黄色素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测量染色后的颜色坐标和响应值K/S值;通... 为探究4个单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染色菊花的工艺影响,以脱水脱色菊花为试材,从传统染料植物红花中提取黄色素后冷冻干燥,对菊花进行染色;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红花黄色素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测量染色后的颜色坐标和响应值K/S值;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K/S值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RSM)分析,优化红花黄色素染菊花永生花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的最大波长为406.5 nm。红花黄色素染色菊花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时间1.0 h,染色温度30℃,色素质量浓度8 g·L^(-1),染液pH值6。在此条件下,染出的菊花呈亮黄色,形态较好,染色均匀,观赏度较高。可得结论,天然红花黄色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匀染性,适宜菊花永生花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花 菊花 天然色素 红花黄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菊花‘紫燕翻飞’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闵筱筱 杜雨露 +2 位作者 滕云 王志勇 李佩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4,共8页
为探究盐胁迫对大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传统大菊品种‘紫燕翻飞’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盐(0、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对‘紫燕翻飞’株高、叶长、叶宽、植株地上部和地... 为探究盐胁迫对大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传统大菊品种‘紫燕翻飞’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盐(0、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对‘紫燕翻飞’株高、叶长、叶宽、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根冠比以及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mmol/L NaCl)相比,随着NaCl浓度升高,株高呈下降趋势,叶长、叶宽无显著变化,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整体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则呈上升趋势;50 mmol/L NaCl处理下,各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增至100、150、200 mmol/L时,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较对照均显著降低(100 mmol/L NaCl处理的株高除外),根冠比均显著增大。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菊花‘紫燕翻飞’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脯氨酸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低浓度盐(50、100 mmol/L NaCl)胁迫下,叶片SOD、POD活性呈升高趋势,高浓度盐(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则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可见,盐胁迫处理下菊花‘紫燕翻飞’幼苗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植株可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来减缓盐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因此该品种菊花具备一定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盐胁迫 生长指标 渗透调节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结合谱效分析辨识菊花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芊芊 汪诗沁 +6 位作者 周旭香 聂瑞丽 詹健婷 汪波 聂晶 叶晓川 刘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6-964,共9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菊花的抗氧化功能并辨识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不同产地菊花水提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羟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菊花的抗氧化功能并辨识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不同产地菊花水提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羟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采用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计算单指标的权重系数,从而计算不同产地菊花的抗氧化总药效;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谱效分析,辨识菊花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基础。结果10批不同产地菊花指纹图谱共鉴定16个共有峰,指认其中13个成分;不同产地菊花均具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熵权TOPSIS分析结果显示10批菊花抗氧化总药效排序为:S1>S8>S3>S5>S4>S10>S7>S2>S9>S6;谱效分析结果发现峰1~5、9、10、12、14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变量投影(VIP)值均>1,且这9个峰与总药效的关联系数均>0.7。结论熵权TOPSIS结合谱效分析可用于筛选菊花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为建立基于质量标志物的菊花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其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指纹图谱 抗氧化功能 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 谱效关系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