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卵巢癌细胞株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孙艳 王成书 王文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卵巢癌细胞株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后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癌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侵袭能力的改变,探讨Survivin ASODN在抑制人卵巢癌细胞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T... 目的通过分析人卵巢癌细胞株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后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癌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侵袭能力的改变,探讨Survivin ASODN在抑制人卵巢癌细胞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实验组),同时设空脂质体对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株侵袭能力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活化因子3(STAT3)、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活化因子3(p-STAT3)、Survivin、VEGF-A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细胞株中IL-6、STAT3、Survivin、VEGF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实验组细胞株中IL-6、STAT 3、p-STAT 3、Survivin、VEGF-A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实验组细胞株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ASODN靶向抑制Survivin可有效降低人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致癌基因的表达活性。Survivin ASODN可能在防治卵巢癌复发和转移治疗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 卵巢癌 转移 IL-6/STAT3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SDF-1、Ki-67、PCNA及Survivin与翼状胬肉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宋颖 杨文蕾 张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20-2122,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肿瘤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生存素(Survivin...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肿瘤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生存素(Survivin)与翼状胬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1/2015-05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9例106眼翼状胬肉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9例正常结膜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组织VEGF、SDF-1、Ki-67、PCNA及Survivin阳性细胞数分级及染色强度分级进行比较,并比较其中不同性别、分期及分型患者的检测结果,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指标与翼状胬肉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组织VEGF、SDF-1、Ki-67、PCNA及Survivin阳性细胞数分级及染色强度分级均高于对照组,不同分期及分型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均P<0.05),而不同性别患者间的检测结果则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组织指标均与翼状胬肉有密切的关系。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的VEGF、SDF-1、Ki-67、PCNA及Survivin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上述指标均与翼状胬肉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SDF-1 KI-67 PCNA survivin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红 陈斌 +2 位作者 陈锦章 黄宇贤 罗荣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HCC组织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50例HCC组织中survivin... 目的探讨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HCC组织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50例HCC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68.0%,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10%,两者相比,P均<0.05;survivin、VEGF蛋白表达与HC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CC中survivin、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蛋白在HCC中表达率较高,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urvivin和VEGF在HCC中的表达关系密切,对肝癌的发展可能有协同作用;测定HCC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对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生存素 凋亡抑制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关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智勇 智绪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2)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3)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比率均为70.6%,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Survivin及VEGF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赵玮 武云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 mesulide,NI M)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存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对照组加入0.4%二甲基亚砜(DMSO),试验组加入不同浓...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 mesulide,NI M)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存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对照组加入0.4%二甲基亚砜(DMSO),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NI M(25,50,100,200μmol/L)进行干预,作用24,48,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舌鳞癌细胞内Survivin及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NI M(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μmol/L)处理Tca8113细胞24h,48h,72h后,细胞内Survivin及VEGF蛋白表达均下降。在同浓度下,随着NI M干预时间的延长,Survivin及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在同一时间点,随着NI M浓度的增加,Survivin及VEGF表达较对照组亦均明显下降(P<0.05)。经方差分析,二者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VEGF与Survivin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3(P<0.01)。结论NI M对Tca8113细胞Survivin和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尼美舒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6、VEGF、Survivin蛋白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俞岩 马秀萍 +3 位作者 高华 米靖 张巧丽 熊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7期7-7,9,共2页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CD146)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差异。方法:收集稽留流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流产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绒毛滋养细胞中CD146、VEGF、Survi...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CD146)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差异。方法:收集稽留流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流产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绒毛滋养细胞中CD146、VEGF、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滋养细胞胞浆及胞核中均有CD146、VEGF、Survivin蛋白表达;在绒毛滋养细胞中,稽留流产患者细胞黏附分子、血管内皮因子、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结论:血管内皮因子缺乏,细胞过度凋亡,细胞间黏附减少,三者相互作用是稽留流产发生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内皮因子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免疫组化 稽留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大鼠心功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瑞哲 王冕 +1 位作者 聂肖坡 任明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大鼠心功能变化及心功能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在怀孕9 d时,对孕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聚肌胞苷酸(Poly I:C)、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对照组孕鼠各5只),制备母体免疫激活模型,检...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大鼠心功能变化及心功能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在怀孕9 d时,对孕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聚肌胞苷酸(Poly I:C)、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对照组孕鼠各5只),制备母体免疫激活模型,检测孕鼠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以检验母体免疫激活模型制备情况。在子鼠42 d时,从每个亲代所产生的子鼠中随机选取出1~3只,模型组、对照组子鼠各12只。待子鼠进入成年期后,进行前脉冲抑制(PPI)实验。对两组子鼠进行M型超声检查评估其心功能;对两组子鼠心脏标体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子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每搏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子鼠心肌排列整齐,胞质分泌均匀,胞核清晰可见;模型组子鼠心肌排列稍紊乱,可见部分心肌受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子鼠左室心肌细胞中VEGF表达较多。结论 精神分裂症大鼠心功能减弱、心肌受损,VEGF表达增多。VEGF有望作为监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受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探讨
8
作者 黄铸 张慧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绒毛组织及血清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进行测定。比较两组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 目的探讨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绒毛组织及血清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进行测定。比较两组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绒毛组织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生存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分别为(12.40±4.42)、(11.43±4.09)pg/ml,低于对照组的(18.75±2.49)、(18.06±3.4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组织生存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分别为31.67%、35.00%,均低于对照组的73.33%、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低于健康人,且血清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生存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 绒毛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丽娜 吴娟 +2 位作者 赵静 戴斌 杨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Twist及VEGF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wist及VEGF蛋白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选取1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wist及VEGF... 目的探讨Twist及VEGF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wist及VEGF蛋白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选取1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wist及VEGF蛋白均表达于细胞质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5%(68/80)、86.25%(69/8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和VEGF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Twist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1)。结论 Twist及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TWIS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家兔骨折骨膜组织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颖鹏 温建民 +5 位作者 董建文 潘贵超 孙永生 桑志成 胡海威 成永忠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三期治则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内外骨膜及骨髓组织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造成3mm完全骨质缺损的骨折...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三期治则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内外骨膜及骨髓组织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造成3mm完全骨质缺损的骨折愈合模型。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中药三期治疗组、中药一期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三期治疗、一期治疗、阳性药物治疗以及等量蒸馏水。于术后3、6、9、14、28、42、56d每组随机处死5只家兔,取左侧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外骨膜、内骨膜和骨髓组织中VEGF及VEGFmRNA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测量各种组织中VEGF及VEGFmRNA表达强度。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对于术后骨折端外骨膜、内骨膜和骨髓组织VEGF和VEGFmRNA表达均有促进作用,三期治疗组有高于其他三组的趋势(P<0.05)。结论:中药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外骨膜、内骨膜和骨髓组织VEGF及VEGF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移促进股骨头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峻辉 吴亚玲 +4 位作者 叶建红 宁亚功 于海鹰 彭仲杰 栾晓文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胞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股骨头血管数目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减低,与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较高,与中药组及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数目:在A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B区,各组较模型组血管数目均有增加,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虽然血管数目较模型组多,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VEGF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效果为好,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免疫组织化学 活血祛瘀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骨折愈合相关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霞 李莉 +4 位作者 郑玲玲 张万强 朱嘉 裴凌鹏 董福慧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61-765,共5页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在骨愈合修复过程中对相关因子受体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骨折模型,分别于实验造模第14、28天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在骨愈合修复过程中对成纤维细...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在骨愈合修复过程中对相关因子受体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骨折模型,分别于实验造模第14、28天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在骨愈合修复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2,F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受体2(fms-liketyrosinekinase,Flt-1;fetallicerkinase,Flk-1)表达的影响。结果:14d时,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增强了Flt-1、Flk-1的表达,以Flk-1更为显著,均高于模型组及刺老苞根皮低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FGFR2有较高表达,与阳性对照药伤科接骨片组相近,高于模型组。28d时,各用药组FGFR2、Flk-1、Flt-1表达减弱,模型组表达均高于各用药组。结论: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在骨愈合过程中对血管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增值和活性有较大影响,加速软骨修复,提前进入骨化和塑形期,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骨折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艳 何炜 +2 位作者 解智慧 王峰 樊青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A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126例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EAC患者10年随访资料,分析V...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A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126例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EAC患者10年随访资料,分析VEGF的表达水平与EA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EGF在食管腺癌细胞胞质中表达。126例EAC标本中,58例(46.0%)低表达,68例(54.0%)高表达。VEGF的表达水平与食管腺癌的T分期(P=0.017,χ2=9.462)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9,χ2=23.058)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6,χ2=9.075)。VEGF低表达组食管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明显优于高表达组患者(P=0.035,χ2=6.632)。结论 EAC组织中存在VEGF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水平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其可作为EAC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楠 刘达 +5 位作者 刘领波 李红英 张亚宁 赵勇 郑伟红 刘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0期523-52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鼻息肉组织30例,慢...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鼻息肉组织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手术患者筛窦黏膜组织30例,因鼻中隔偏曲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7、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表达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IL-17、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L-17与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和VEGF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鼻息肉组织中IL-17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鼻息肉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与VEGF-C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萌 彭利 +3 位作者 王顺祥 唐瑞峰 张凤瑞 肖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VEGF与VEGF-C蛋白在胆管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胆管癌组织中VEGF与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胆管癌VEGF和VEGF-C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5.3%和69.4%。VEGF和VEGF-C蛋白的高表达与胆管癌淋... 目的探讨VEGF与VEGF-C蛋白在胆管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胆管癌组织中VEGF与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胆管癌VEGF和VEGF-C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5.3%和69.4%。VEGF和VEGF-C蛋白的高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VEGF与VEGF-C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VEGF和VEGF-C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p53、p15、VEGF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冉 况建国 +5 位作者 邓世钢 夏亮 邓圣泽 徐奖 杨全喜 公茂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p53、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包括20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p53、p15和...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p53、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包括20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p53、p15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p53、VEGF的表达均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p15的表达随胶质瘤病理等级的升高而下降。病理分级Ⅱ~Ⅳ级中p53阳性率分别为30%(6/20)、52.9%(9/17)、76.9%(10/13);p15阳性率分别为70%(14/20)、52.9%(9/17)、23.1%(3/13);VEGF阳性率分别为45%(9/20)、70.6%(12/17)、86.7%(12/13)。p53(r=0.374)、p15(r=-0.364)和VEGF(r=0.402)蛋白的表达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p53与p15同时阳性表达率18.0%(9/50)、p53与VEGF同时阳性表达率44.0%(22/50)、p15与VEGF同时阳性表达率26%(13/50),p53与p15(r=-0.320)、p53与VEGF(r=0.464)、p15与VEGF(r=-0.352)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53、p15和VEGF蛋白的表达是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其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彼此之间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53蛋白 P15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宏斌 胡敏 +1 位作者 王维琦 李林芝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1期757-759,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兔坏死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正常兔服用恒古骨伤愈合剂),C组(造模后不喂恒古骨伤愈合剂),D组(造模后喂恒古骨伤愈合剂),每组24只。以大肠杆菌... 目的:研究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兔坏死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正常兔服用恒古骨伤愈合剂),C组(造模后不喂恒古骨伤愈合剂),D组(造模后喂恒古骨伤愈合剂),每组24只。以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μg/kg体重)间隔24h静注2次加甲基强的松龙(MPS)肌注3次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后,B组和D组用恒古骨伤愈合剂,A组和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按计算出的药量灌胃,1次/2d。于喂药至第4、8、12周时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并提取总RNA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动态观察兔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结果:喂药至第4、8周时,比较D组与C组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喂药至第12周时,D组与C组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量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B组与A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S加MPS制作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股骨头内VEGF基因表达受抑制。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可促进坏死股骨头内源性VEGF基因的表达,以用药时间长者效果明显。恒古骨伤愈合剂对正常兔股骨头内VEGF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古骨伤愈合剂 股骨头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荧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龙邦 李桂圆 +3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马恒辉 徐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VEGF、MMP 2在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P <0 .0 1)。VEGF及MMP 2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VEGF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和肿瘤病理分级增高无显著相关 (P >0 .0 5 )。MMP 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VEGF和MMP 2可能参与了NSCLC的新血管生成 ,故VEGF、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彦昭 施惠晶 +4 位作者 景尚华 宋军建 赵珍 张兰 单保恩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喉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份,同期选择正常喉组织标本19份作对照。采用免...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喉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份,同期选择正常喉组织标本19份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标本中VEGF-C、VEGFR-3和D2-40的表达。结果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强度呈下降趋势(H分别为38.400、32.502,P均<0.01);在喉癌组织中,VEGF-C、VEGFR-3及D2-40的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分型有关(P均<0.05),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喉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1)。结论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其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D2-40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金钟 苗维 +3 位作者 田守森 田雯艳 王植荣 王立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联合组(H型高血压+瑞舒伐他汀干预),每组8只。H型高血压造...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联合组(H型高血压+瑞舒伐他汀干预),每组8只。H型高血压造模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喂食添加2%蛋氨酸的基础鼠粮。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VEGF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和H型高血压组明显升高[(217.50±30.40)ng/L vs(180.93±15.75)ng/L,(187.19±10.93)ng/L,P<0.05)]。各组大鼠VEGF表达均为强阳性,其中联合组VEGF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及H型高血压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影响VEGF表达来影响H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