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matics的南京东郊野生动物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以露牙獐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明阳 周奇 +1 位作者 黄文奇 刘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70-75,共6页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露牙獐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南京东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在上海地区重引入的社会价值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苏铁 陈珉 +2 位作者 张恩迪 张志明 叶建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上海地区在长期的工农业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严重缺乏。近年来上海市加紧生态保护与恢复性建设工作,期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重引入大型哺乳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因其较强的... 上海地区在长期的工农业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严重缺乏。近年来上海市加紧生态保护与恢复性建设工作,期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重引入大型哺乳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因其较强的适应性、极广的食性和对湿地环境的偏好而成为重引入的适合物种。而任何物种的重引入不仅要经过科学论证,还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才具有可持续性,但已有的重引入项目中鲜有此类研究的报导。为此我们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此衡量獐在上海重引入的社会意义和上海市居民的支持程度。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獐的重引入具有4909万元的社会价值,并受到92.4%的上海居民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hydropotes inermis) 重引入 社会价值 条件估价法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龙龙 鲍毅新 +2 位作者 于华会 许婧 孙波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利用正交试验L_(16)(4~5)对影响獐(Hydropotes inermis)ISSR-PCR反应的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及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同时对退火温度进行梯度PCR反应,以建立适合于獐ISSR-PCR反应的最... 利用正交试验L_(16)(4~5)对影响獐(Hydropotes inermis)ISSR-PCR反应的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及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同时对退火温度进行梯度PCR反应,以建立适合于獐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最终确定獐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为:Taq酶1.25 U·25μL^(-1)、Mg^(2+)浓度2.5 mmol·L^(-1)、引物浓度0.3μmol·L^(-1)、DNA模板量350 ng·25μL^(-1)、dNTP浓度0.15 mmol·L^(-1)。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成功筛选出10条用于獐相关研究的ISSR引物并确定了各自的最佳退火温度,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獐的物种鉴定与分类、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和生理病理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开展其它大型资源动物如黑麂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ISSR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内獐在冬季各种生境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小龙 张恩迪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2001年2月至3月,用样方法并结合访问当地群众对獐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种生境中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獐在当地主要的小麦和油菜田、棉花田、白茅草地、湿滩涂等四种生境中都有分布,但它们涉足四种生境的目的... 2001年2月至3月,用样方法并结合访问当地群众对獐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种生境中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獐在当地主要的小麦和油菜田、棉花田、白茅草地、湿滩涂等四种生境中都有分布,但它们涉足四种生境的目的不同。具体情况为:在白茅草地中休息,到夜间穿过棉花田到小麦或油菜田中取食,白天有时为了避开过多的人类活动而跑到湿滩涂上的大米草滩中躲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分布 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山区獐潜在适宜分布及生态廊道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炳莲 杨雨佳 +3 位作者 马帅 苗润泽 陈旭升 朱洪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基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野外调查获得的96份獐(Hydropotes inermis)的位点数据及16份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及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现实指导。结果表明:M... 基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野外调查获得的96份獐(Hydropotes inermis)的位点数据及16份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及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现实指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AUC值高达0.9以上,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獐主要分布于珲春市、敦化市、白山市和集安市等海拔偏低且坡度平缓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多为草本覆盖层。对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草本覆盖层、海拔、植被类型-灌溉农田、人为干扰和坡度等。以MaxEnt模型分析的獐适宜区分布情况为研究基础,构建的9条生态廊道多为水源丰富,且远离人群居住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实行生境适宜性恢复的相关措施,廊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调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相关部门可依据其重要性,为实施物种保护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Ent模型 东部山区 适宜分布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獐的行为训练和体温测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文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0-456,共7页
圈养獐(Hydropotes inermis)在日常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过程中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额外的身体损伤,且獐的正常体温范围缺乏相关报道。2020年4月—2021年1月,对上海动物园11只成年獐开展了体温测量正强化行为训练,最终测得8只獐(3♂,5♀)... 圈养獐(Hydropotes inermis)在日常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过程中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额外的身体损伤,且獐的正常体温范围缺乏相关报道。2020年4月—2021年1月,对上海动物园11只成年獐开展了体温测量正强化行为训练,最终测得8只獐(3♂,5♀),共计310个体温数据。测得成年獐的体温为(39.0±0.5)℃,其中,雄獐体温为(39.0±0.3)℃,雌獐体温为(39.0±0.5)℃。雌獐体温夏季(7—8月)极显著高于秋冬季(11—12月)(p<0.0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正强化行为训练降低了獐对人的警戒性,有利于对獐开展常规疾病的预防和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训练 体温测量 上海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