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成熟期定额灌水对香榧假种皮开裂的解剖学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吴翠萍 金曹亮 +3 位作者 应建平 索金伟 吴家胜 胡渊渊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结合石蜡切片观察解剖结构,分析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壁组分;基于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揭示灌水促进假种皮开裂的内在机制。【结果】1)灌水处理显著增加香榧假种皮的开裂率至72.55%,降低硬度40.40%(P≤0.05),乙烯释放量增加1.32倍;显微结构显示,灌水处理的假种皮薄壁细胞层树脂道群出现明显的破裂分离现象,薄壁组织层厚度显著增加20.12%。2)灌水处理显著增加假种皮中的水溶性果胶(WSP),CDTA可溶性果胶(CSP)、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假种皮开裂率与WSP呈显著正相关,与CSP呈显著负相关。3)灌水处理后假种皮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TgEXPs、TgPMEs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TgACOs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其中TgEXP1、TgEXP2、TgPME1、TgPME2、TgACO1的表达量与硬度、CSP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假种皮开裂率、乙烯释放量、WSP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近成熟期,定额灌水通过增加乙烯释放量及改变细胞壁组分和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促进香榧假种皮开裂、缩短开裂期,为提高开裂率的栽培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含水量 假种皮开裂 细胞壁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俞文华 高天一 《中国果菜》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香榧为我国特色的经济树种,其提取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原材料在农业、化工、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开发价值。为研究香榧提取物对植物生长及病害防控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小白菜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香榧提取物的化... 香榧为我国特色的经济树种,其提取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原材料在农业、化工、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开发价值。为研究香榧提取物对植物生长及病害防控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小白菜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香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并通过在小白菜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香榧提取物,探究其对小白菜产量、商品性及软腐病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提取物中相对质量分数较大(含量≥1%)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D-柠檬烯、α-蒎烯等11种物质。喷施香榧提取物原液处理的小白菜,其株高、叶数、单株质量、产量等均显著高于对照,香榧提取物能够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商品性,并能防止软腐病的发生,防效达7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提取物 小白菜 促生作用 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藻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艾涛 叶碧欢 +4 位作者 陈友吾 宋其岩 李海波 沈建军 张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绿藻进行鉴定,明确病原藻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防治香榧藻斑病的优良药剂。【结果】1)从香榧藻斑病病叶中分离获得3种病原绿藻类群,结合藻株形态学特点以及SSU-ITS区间序列分析,3种绿藻类群分别被鉴定为链带藻、软克里藻和Tritostichococcus corticulus,均为香榧病原新记录种。3种香榧绿藻的培养条件相似,均适宜在初始pH 11、温度25℃、光照/黑暗为12 h/12 h光周期下的BG-11培养基中生长。2)以混合藻为靶标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12%松脂酸铜悬浮剂灭藻效果最好,EC50可达8.33 mg·L^(-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P<0.05),其后依次为33.5%喹啉铜悬浮剂、80%波尔多液、20%噻菌铜悬浮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施药30天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11%和71.62%。【结论】从浙江省香榧上新发现3种病原绿藻类群,藻群生物学特性类似。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香榧藻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藻斑病 鉴定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林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露 刘鹏飞 +5 位作者 涂宗财 谢星 张恕雅 沙小梅 王辉 戴花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83,共6页
通过分析香榧的叶、茎、假种皮、种壳和种仁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的含量,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能力,比较香榧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间接证明其在降血糖和预防痛风中的... 通过分析香榧的叶、茎、假种皮、种壳和种仁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的含量,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能力,比较香榧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间接证明其在降血糖和预防痛风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香榧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香榧仁和香榧叶分别含有最高的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为25.28 mg GAE/g和1.10 mg CE/g,而香榧茎和香榧假种皮中的黄酮含量最高(P>0.05)。生物活性分析显示,香榧仁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能力,且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IC_(50)=0.14 mg/m L)高于阳性对照品阿卡波糖(IC_(50)=1.29 mg/m L)。因此,香榧仁是优于香榧叶、茎、假种皮和种壳的天然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活性成分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黄嘌呤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香榧坚果品质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小红 王国夫 +2 位作者 杜轶君 胡绍泉 葛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为了解绍兴香榧品质情况,提高香榧品质及商品价值,对来自绍兴香榧核心产区12个香榧样品的21个外在和内在指标变异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外观及内在品质各指标差异显著。... 为了解绍兴香榧品质情况,提高香榧品质及商品价值,对来自绍兴香榧核心产区12个香榧样品的21个外在和内在指标变异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外观及内在品质各指标差异显著。香榧样品种仁平均油脂质量分数为50.28%,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70 g/100 g,而且不同产区之间差异皆显著(P<0.05);香榧种仁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在60.08%~75.77%,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经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可知,嵊州的香榧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依次为诸暨的香榧和绍兴稽东的香榧。种子长度、油脂质量分数、种子质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是评价香榧品质质量的重要指标。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坚果品质综合表现较优的为嵊州香榧。综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对香榧坚果品质进行评价和其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坚果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海琳 陈力耕 +4 位作者 童品璋 王辉 肖金平 谭金娟 李当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7-482,F0004,共7页
对香榧茎段不定芽诱导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B5+KT0.1mg/L+IBA0.5mg/L+0.08%活性炭+2%葡萄糖,培养温度为20℃,光强不高于400lx,该条件下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55%。将不定芽培养在1/2B5+IBA0.1mg/L+0.08%活性... 对香榧茎段不定芽诱导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B5+KT0.1mg/L+IBA0.5mg/L+0.08%活性炭+2%葡萄糖,培养温度为20℃,光强不高于400lx,该条件下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55%。将不定芽培养在1/2B5+IBA0.1mg/L+0.08%活性炭+2%葡萄糖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达到40%。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香榧离体再生体系和快繁体系,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为今后开展香榧的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茎段 不定芽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雌花芽的形态分化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晓建 黎章矩 +2 位作者 喻卫武 戴文圣 周文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157,F0003,共4页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effici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the process of the femal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paraffin...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effici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the process of the femal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paraffin method.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vulating strobilus differentiation of T.grandis cv.`Merrillii’ was mainly in the winter and the early spring.The ovulate strobilus form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young tips of the mixed-bud.Their primordia appeared in early November before which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in the dissected shape between the mixed-bud and the nutrition bud.Through the developments of bract,ovule scale,nucellus and integument,the strobilus started to blossom in the next mid-April and entered in a period of free nucleus of endosperm without formed female gametophyte and archegonium.The whole process lasted about 160 d.The illumination and themoisture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main conditions to affect the femal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榧树 雌球花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籽的品质分级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小红 周瑾 +2 位作者 胡绍泉 吕洪飞 王国夫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6-1296,共11页
【目的】探讨香榧籽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为香榧籽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39份香榧样品为材料,测定香榧籽品质的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中的长、宽、单粒质量、出... 【目的】探讨香榧籽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为香榧籽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39份香榧样品为材料,测定香榧籽品质的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中的长、宽、单粒质量、出仁率、种形指数、油脂、蛋白质、酸价、主要脂肪酸成分和微量元素等22项品质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对香榧籽22项品质指标进行筛选,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AHP)分别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再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香榧籽品质判别函数模型。【结果】香榧籽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3.14%~111.75%。其中过氧化值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11.75%;而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14%;种形指数的变异性也较小,为3.57%,油脂平均含量为58.02%。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22项指标中筛选出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作为香榧籽品质评价代表性指标;综合考虑9项指标对香榧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9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29.14%、21.44%、10.95%、14.99%、7.84%、5.79%、4.29%、3.20%和2.36%,建立了主要品质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标准,得到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8.88%。【结论】香榧籽品质可用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为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与分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品质 因子分析 层次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9
作者 肖庆来 曾松伟 +1 位作者 黎章矩 喻卫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综述了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生长的生境因子及条件、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栽培技术、病虫害机理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目前香榧果品后期加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出了现行的生产及加工技术和方法面临的主... 综述了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生长的生境因子及条件、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栽培技术、病虫害机理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目前香榧果品后期加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出了现行的生产及加工技术和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引种、规模及标准化生产、改进传统加工工艺、提升加工水平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栽培 加工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鹏 管珍妮 +3 位作者 求鹏英 胡绍泉 王国夫 孙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294-2296,共3页
采用5种不同基质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cv.Merrillii)枝条进行扦插试验,以找出最适合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珍... 采用5种不同基质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cv.Merrillii)枝条进行扦插试验,以找出最适合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其平均根长和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1 mm和54.10%;用NAA处理优于IBA和生根粉,NAA最佳浓度为2 000 mg/L,生根率达7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cv.merrillii) 扦插 基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香榧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扬 姚小华 +2 位作者 王开良 任华东 常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对安徽黟县、浙江富阳市、建德市3个地区野生香榧种实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香榧在产地间性状差异较小(仅鲜重出核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为建德地区,其次为黟县地区,富阳地区相对较小;(2)产地内株间各项性状... 通过对安徽黟县、浙江富阳市、建德市3个地区野生香榧种实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香榧在产地间性状差异较小(仅鲜重出核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为建德地区,其次为黟县地区,富阳地区相对较小;(2)产地内株间各项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种重(CV=26.33%),其次为单核重(CV=27.20%),最小的为核径(CV=9.21%);(3)香榧种实的重量与长、径的大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与长径比相关性不显著;香榧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与其出核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种实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初果期香榧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智峰 黄文斌 +2 位作者 钟子龙 范伟青 吴礼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为比较不同施肥措施对初果期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林生长的影响,选择菜饼、沼液(含沼渣)、复合肥3种肥料,对初果期香榧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榧树树高、基径、冠径等生长量指标与不施肥对照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 为比较不同施肥措施对初果期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林生长的影响,选择菜饼、沼液(含沼渣)、复合肥3种肥料,对初果期香榧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榧树树高、基径、冠径等生长量指标与不施肥对照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肥料之间菜饼肥的效果最好,成本中等,沼液(沼渣)成本最省且效果较佳,而复合肥成本最高,在冠幅生长方面的效果比菜饼差31.85%,比沼液(沼渣)差19.43%,菜饼肥和沼液(沼渣)成本适中且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施肥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生态适区的模式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权 刘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香榧为我国特产名果,但其栽培区域至今仍局限在会稽山、天目山、黄山山区。以主产地诸暨市陈蔡乡及嵊县竹溪乡的22a17个气象因素及8个地势、土壤质地、肥力指标,并赋以权重作为识别区,以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为待识别区,结果用两对象之间... 香榧为我国特产名果,但其栽培区域至今仍局限在会稽山、天目山、黄山山区。以主产地诸暨市陈蔡乡及嵊县竹溪乡的22a17个气象因素及8个地势、土壤质地、肥力指标,并赋以权重作为识别区,以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为待识别区,结果用两对象之间的隶属度加权累加值(TDR)表示,TDR(诸,陈)=68.270,TDR(诸,竹)=36.567,说明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不宜引种栽培香榧。实地试验证明,1959年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引种栽培的香榧产量,不及主产区的1/3,分析其差异主要在海拔高度、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及肥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引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诗明 闵会 +1 位作者 康志雄 梁君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选取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6个群体共92个个体的叶片和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表型和分子标记(AFLP)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从不同层次来揭示香榧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表型与DNA水平多样性分析... 选取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6个群体共92个个体的叶片和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表型和分子标记(AFLP)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从不同层次来揭示香榧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表型与DNA水平多样性分析两种方法在揭示香榧遗传多样性水平上是一致的,相关系数为0.9783,具有较高的相关吻合性。二者均证实了香榧天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丰富度,且遗传变异主要集中在群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表型 AFLP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香榧假种皮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于勇杰 张晶 +4 位作者 戴智慧 吴帆 倪穗 邬玉芬 桑卫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1-1429,共9页
通过分析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成分,为香榧假种皮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3种方法对香榧假种皮中的物质进行了提取,并采用GC-MS对提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超临界CO2... 通过分析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成分,为香榧假种皮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3种方法对香榧假种皮中的物质进行了提取,并采用GC-MS对提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香榧假种皮提取物得率最高(22.12±0.09%),有机溶剂提取法次之(18.28±0.14%),水蒸气蒸馏法最低(2.17±0.02%)。(2)分别鉴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香榧假种皮提取物中51、70、86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得到的提取物主要成分均为沸点较高的二萜类物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低沸点的倍半萜类和单萜类物质,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因此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方法对香榧假种皮进行加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假种皮 水蒸气蒸馏 有机溶剂提取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假种皮醇提物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及乳油制备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冰冰 李颖 +2 位作者 樊佳祺 王国夫 孙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49-351,354,共4页
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制备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假种皮醇提物,并研究醇提物乳油制剂制备工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醇提物及其乳油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玉米... 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制备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假种皮醇提物,并研究醇提物乳油制剂制备工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醇提物及其乳油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5种植物源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香榧假种皮醇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等5种植物源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10 mg/m L时对5种病菌的抑制率都在40%以上;筛选出乳油的最佳配方为香榧假种皮醇提物14%、乳化剂(吐温-20)15%、溶剂(乙酸乙酯)71%,乳油对5种病菌的抑制率都在50%以上。可见香榧假种皮醇提物抑菌谱较广,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假种皮 乙醇提取物 乳油制剂 抑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腋芽组培及嫩枝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航标 戴文圣 +1 位作者 吴慧敏 郭伯夏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香榧优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结果表明,在B5+BA0.1mg/L+NAA0.5 mg/L+IBA1.0 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70%;腋芽继代培养较适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1 mg/L,继代培养20 d可长成4 cm左右的健壮无根苗。采... 以香榧优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结果表明,在B5+BA0.1mg/L+NAA0.5 mg/L+IBA1.0 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70%;腋芽继代培养较适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1 mg/L,继代培养20 d可长成4 cm左右的健壮无根苗。采用腹接法将组培得到的无根苗嫁接于当年播种的实生砧木上,腹接法60 d愈合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组培 嫩枝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假种皮提取物对潜叶跳甲的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单麟珉 孙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60-2062,共3页
为研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假种皮的杀虫活性,采用液-液萃取分离法对香榧假种皮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叶碟浸渍法分别测定5种提取物对潜叶跳甲(Ar... 为研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假种皮的杀虫活性,采用液-液萃取分离法对香榧假种皮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叶碟浸渍法分别测定5种提取物对潜叶跳甲(Argopistes tsekooni)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5种处理液均有较好的杀虫活性,且浓度越高杀虫活性越强。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好,浓度达到200 mg/mL以上时处理96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其次为氯仿提取物。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LD50最小,为32.82 mg/mL。因此,香榧假种皮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虫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假种皮 提取物 女贞潜叶跳甲(Argopistes tsekooni Chen)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雌花芽分化期内源多胺的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美容 黄华宏 +1 位作者 高立旦 童再康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两类香榧植株雌花芽分化期雌花芽和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采样期间,雌花芽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变幅明显,精胺(Spm)含量变化相对复杂和平稳,以腐胺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两类香榧植株雌花芽分化期雌花芽和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采样期间,雌花芽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变幅明显,精胺(Spm)含量变化相对复杂和平稳,以腐胺含量最高;同期叶片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也基本呈单日峰变化,但内源亚精胺和精胺出现峰值的时间在两类植株间差异明显。另外,在形态分化的大部分时间段,历年结果相对较少植株的雌花芽中腐胺和亚精胺含量高于历年结果相对较多的植株,而精胺含量变化则相反,说明在香榧花芽分化特定期,较低含量的腐胺与亚精胺可能是多花的一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雌花芽 花芽分化 内源多胺 PUT Spd 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春球 陈高杰 +1 位作者 修珍珍 王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会稽山脉古香榧群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能够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还具有承继香榧起源与香榧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 会稽山脉古香榧群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能够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还具有承继香榧起源与香榧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稽山 古香榧群 农业文化遗产 多重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