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山区针叶林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冰倩 曹霸 +1 位作者 岳彩荣 周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34-39,48,共7页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和分类,并对比分析了分水岭、点云分割、层堆叠种子点三种不同的单木分割方法,完成了研究区单木位置、树高、冠幅等林木参数的提取研究,优化了激光雷达林木参数反演的技术流程。从30个样地中抽取10个样地,对比样木实测值与单木分割的估测值,结果表明:层堆叠种子点算法分割效果最优,F评分在64.61%~85.29%之间;点云分割算法居中,F评分在56.00%~80.60%之间;分水岭算法分割效果最差,F评分在45.57%~69.45%之间。同一种方法中,不同样地分割效果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样地地形、树木结构形态等因素有关;样地中林木分布存在树木遮挡或树木分布结构不规则时,一定程度会降低单木分割精度。因此,根据不同林分情况,建立适用性较强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反演模型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方法 滤波 杉木 森林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动态格局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超 田大伦 +3 位作者 胡曰利 闫文德 方晰 梁小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7-2747,共11页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在14 a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物种类呈现波动性的减少趋势,其中木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0.0%,草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7.1%。林下植被生物量由杉木林3年生29.48 t/hm2下降至14年生的2.53 t/hm2,其中木本植物生物量由7.07 t/hm2,下降至1.25 t/hm2,下降了82.3%;草本植物由22.41 t/hm2,下降至1.28 t/hm2,下降了94.3%。在此期间,木本与草本植物生物量的高低均出现波动现象。3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乔木树种生物量6068.97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85.88%,藤本植物生物量736.97 kg/hm2为次,占10.44%,灌木植物生物量259.87 kg/hm2最低,仅占3.68%。14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灌木植物生物量881.87 kg/hm2为首,占总生物量70.73%,藤本植物生物量247.07 kg/hm2为次,占19.82%,乔木树种生物量117.87 kg/hm2最少,只占9.45%。3年生杉木林下草本植物以蕨类植物生物量8391.44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的37.44%,过路黄生物量36.77 kg/hm2最低,仅占0.16%。杉木14年生时,以芒生物量573.00 kg/hm2最大,占总生物量44.78%,金毛耳草生物量2.93 kg/hm2最小,仅占0.23%。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杉木林养分循环、碳平衡、维护和提高林地地力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连栽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动态变化 湖南会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潘建华 孙杰 +3 位作者 郑林水 陈惠明 叶慧群 吴礼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增加单株材积,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杉木 成熟林 生长量 抚育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栽杉木林不同生育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大伦 杨超 +3 位作者 闫文德 项文化 方晰 梁小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Chapin,1983;Chastain et al.,2006)。
关键词 连栽杉木林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动态变化 湖南会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主伐年龄的确定 被引量:49
5
作者 周国模 郭仁鉴 +1 位作者 韦新良 王雪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9a ,经济龄成熟为 1 7~2 7a ,主伐年龄为 1 9~ 2 6a。不同地位指数的林分间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 8和 1 0地位指数级主要培育小径材 ,应尽可能提前采伐 ,1 2和 1 4地位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 ,可适当提前采伐 ,1 6地位指数级以培育中径材为主 ,可适当延长采伐 ,1 8及 1 8以上地位指数级 ,培育中大径材 ,应尽可能延长采伐年限。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有材林 生长模型 数量成熟 主伐年龄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1 位作者 曹子林 丁咇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福建省虎头山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综合聚集强度各指标的结果表明 :不同立木级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分布 ,随着立木级的增大 ,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福建省虎头山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综合聚集强度各指标的结果表明 :不同立木级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分布 ,随着立木级的增大 ,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杉木、米槠和少叶黄杞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的趋势 ,拟赤杨和木荷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大→小的趋势 ,虎皮楠和丝栗栲聚集强度表现为小→大→小的趋势。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 ,高立木级阶段引起的树种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表 2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天然混交林 杉木 伴生树种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南杉木林分生长对间伐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冀 雷渊才 +2 位作者 蔡道雄 唐继新 明安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1-848,共8页
以广西凭祥14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保存密度为1 219株·hm-2)为对象,设置69%(处理Ⅰ),60%(处理Ⅱ),51%(处理Ⅲ),40%(处理Ⅳ)4个间伐强度处理和不间伐对照,定期观测间伐后9 a内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等林分生... 以广西凭祥14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保存密度为1 219株·hm-2)为对象,设置69%(处理Ⅰ),60%(处理Ⅱ),51%(处理Ⅲ),40%(处理Ⅳ)4个间伐强度处理和不间伐对照,定期观测间伐后9 a内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等林分生长指标,并计算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从而揭示林分生长对间伐的动态响应,筛选适宜的间伐强度,为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间伐强度显著影响杉木林分胸径、枝下高、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P<0.05),对树高和冠幅的影响不显著(P>0.05);胸径和单株材积以处理Ⅲ为最高,枝下高和蓄积则以对照为最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年均增量在间伐后第1~3年最大,处理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年均增量高峰则出现在间伐后第3~5年。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为了快速培育杉木大径材,建议在杉木近自然化改造中选择间伐强度约50%(处理Ⅲ)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学 杉木 间伐强度 密度效应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山后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爱琴 马祥庆 何智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针对传统炼山清理迹地短期内速效养分大量增加, 随后雨季来临, 地表裸露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现实, 通过建立径流场, 进行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长影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杉木炼山林地间种不同种类的... 针对传统炼山清理迹地短期内速效养分大量增加, 随后雨季来临, 地表裸露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现实, 通过建立径流场, 进行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长影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杉木炼山林地间种不同种类的绿肥可减少林地17-76 % ~52-25 % 的土壤侵蚀量, 而且间种绿肥后林地物理性质及养分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大量富集, 提高了林地养分有效性和供应水平, 同时间种绿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炼山后间种绿肥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杉木传统炼山制度变革技术。表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 绿肥 退化地 林地土壤改良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向辉 汪传佳 +5 位作者 王仁东 翁永发 马飞杰 过路 方怀远 朱汤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为满足浙江省重点产杉区造林再造林项目杉木林的碳汇监测需要,利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立地数量化模型、定量间伐技术、生长收获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 为满足浙江省重点产杉区造林再造林项目杉木林的碳汇监测需要,利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立地数量化模型、定量间伐技术、生长收获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对杉木林分碳密度、碳储量和二氧化碳净吸存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选择易测定的碳库作为监测对象,并用常规测树因子来估测较难测定的各器官生物量和碳汇量。该方法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清洁发展机制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杉木 碳汇 监测方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束高温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延军 张璧光 +2 位作者 张齐生 李贤军 刘志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描述了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原料单元——杉木木束的高温对流干燥热质传递模型。建立了模型以纤维饱和点为界的木束内部水分迁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方程。通过杉木木束高温干燥实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 描述了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原料单元——杉木木束的高温对流干燥热质传递模型。建立了模型以纤维饱和点为界的木束内部水分迁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方程。通过杉木木束高温干燥实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拟结果和试验实际测定结果相吻合,木束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7~0.98,木束含水率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6~0.99。用该模型来模拟木束的高温干燥过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高温干燥 杉木木束 水分迁移 热质传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树皮的苯酚液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结旺 傅深渊 +1 位作者 于红卫 槐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0-465,共6页
以苯酚为液化剂,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皮进行了液化实验。分析了反应温度、液比(苯酚与杉木树皮的质量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及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酸和磷酸相比,硫酸对杉木树皮的液化具有较好的催化... 以苯酚为液化剂,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皮进行了液化实验。分析了反应温度、液比(苯酚与杉木树皮的质量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及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酸和磷酸相比,硫酸对杉木树皮的液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适宜液化工艺条件为:以72%(720 g.kg-1)硫酸为催化剂,用量为0.15 mL.g-1,液化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150℃,液比为3,此时液化残渣率为9.97%。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杉木树皮及其液化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杉木树皮的化学组分发生了明显的酚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加工 杉木树皮 液化 苯酚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建华 阮益初 +1 位作者 姜志林 叶镜中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60-366,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机理。按相对直径将林分划分为3个生长阶层,分析林分的结构、生长速率及竞争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疏伐方法改变了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的生长和竞争。机械疏伐林分结构最合理,断... 本文旨在探讨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机理。按相对直径将林分划分为3个生长阶层,分析林分的结构、生长速率及竞争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疏伐方法改变了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的生长和竞争。机械疏伐林分结构最合理,断面积生长速率和生长量最高,竞争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疏伐 林分组成 林分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勇平 孙鸿有 +3 位作者 冯建民 张建章 冯建国 吴隆高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 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 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 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 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反交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现实增益为6.76%~20.44%,除涩籽率外,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均优于多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的材积现实增益达46.14%,比多系种子园大10.63%~21.10%。种子品质和子代侧枝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子代生长、高径比和冠幅的正交与反交基本相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也占有较大比例。种子千粒质量、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表现出超显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杉木 种子园 双系种子园 改良效果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86 44%和30 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木光皮桦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光皮桦 混交林 生物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连栽林地土壤酚类物质降解受阻的内外因 被引量:32
15
作者 何光训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34-439,共6页
杉木林地土壤酚类物质的逐代积累这一定浓度,可以使林木生长受抑制直至死亡。土壤酚类物质分解消除主要依赖土壤中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故土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和氮、磷的养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土壤微生物(细菌)将由初... 杉木林地土壤酚类物质的逐代积累这一定浓度,可以使林木生长受抑制直至死亡。土壤酚类物质分解消除主要依赖土壤中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故土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和氮、磷的养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土壤微生物(细菌)将由初生代谢转向次生代谢,并积累次生代谢产物,致使土壤微生物无力分解土壤酚类物质。杉木林凋落物的激发作用小是不能促进土壤酚类物质消除的关键,必须有其他来源的有机质的协同作用以补充有效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降解 土壤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国模 姚建祥 +3 位作者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初步研究了生物量与林龄、地位指数和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回归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生长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任好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生长量 生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阔叶林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开敏 林国清 +1 位作者 张沈龙 俞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 林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不同继代代数组培苗差异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苏秀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为了解杉木经不同继代代数培养的组培苗差异 ,就 3个不同种源无性系分别继代培养 1至1 2代 ,以组培苗建立采穗圃和造林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组培苗采穗圃穗条产量和造林生长状况在不同继代代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以 8~
关键词 杉木 继代培养 采穗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杉木×侧柏远交杂种 被引量:9
20
作者 齐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6-669,共4页
为了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 primer Set#9(800~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侧柏远交组合A4(1419)×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 为了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 primer Set#9(800~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侧柏远交组合A4(1419)×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择的4株超级苗等材料,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按母本、远交子代和父本顺序,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结果发现,4株超级苗在7条引物中,共找到16条父系特征谱带,在另外2条引物中检测到父母的共同谱带。由此可以肯定,杂交所得超级苗是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是可配的,杉木远缘杂交育种是一条多性状改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杉木 侧柏 远交杂种 ISSR分子标记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