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低保与家庭减贫--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文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十年来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也成为我国城市减贫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和2007两次大型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家庭层面对我国城市低保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全面...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十年来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也成为我国城市减贫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和2007两次大型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家庭层面对我国城市低保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有8.70%的城镇家庭在低保救助下摆脱了贫困,家庭的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分别下降了9.7%和11.5%;2007年我国有59%的城镇家庭在低保救助下摆脱了贫困,家庭的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降幅分别达到79.2%和87.8%。目前城市低保的重点救助对象是单人户、单亲家庭、老年人口比重高、失业率高的家庭,以及有重度残疾者和体质虚弱者的家庭,上述特征与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负担加重、持续性失业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 减贫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景跃军 孙昱淇 李元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8,共8页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与反贫困理念发展相伴随的概念,是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再分配,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以达到真正的脱贫。该制度具有使我国农村最...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与反贫困理念发展相伴随的概念,是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再分配,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以达到真正的脱贫。该制度具有使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效益性特征,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具有抗击贫困风险的内生性特征。同时,该项制度具有持久发展动力的可持续特征。这些特征扩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本文提出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并构建一套体系对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度量,可以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 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低保线:实际给付与理论标准的差距与对策 被引量:23
3
作者 柳清瑞 翁钱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4,89,共9页
中国在城镇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城镇贫困人口实施了有效的社会救助,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收入保障。这一制度应该根据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合理给付,既要满足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也要避免"躺在政府身上"... 中国在城镇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城镇贫困人口实施了有效的社会救助,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收入保障。这一制度应该根据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合理给付,既要满足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也要避免"躺在政府身上"的倾向。根据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测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理论标准,以及将其与近几年的低保标准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实际给付水平明显偏低。基于这一事实,建议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建立给付的指数化调整机制,以确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给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线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指数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生活保障对收入贫困和消费支出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穗 高琴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63-78,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差距、减轻贫困程度的影响大于对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低保的减贫作用受到政策瞄准误差和保障水平的约束;整体上低保家庭并没有将收入优先用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用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非低保家庭,东部和中部的城市低保家庭倾向于将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农村低保和中西部城市低保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费用更高。因此,应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政策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政策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低保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收入贫困 消费支出 城乡差距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玉君 吕博 邓大松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实现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城乡低保在立法、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及待遇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步... 实现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城乡低保在立法、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及待遇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步伐。提出完善低保立法、统一管理体制,整合经办力量,规范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低保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加强低保制度的内部衔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统筹 发展历程 待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汪婷 曹艳春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67-76,共10页
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差异为着眼点,从政策制度、实施强度、效果评价等三个层次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2007-2011年全国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进程进... 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差异为着眼点,从政策制度、实施强度、效果评价等三个层次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2007-2011年全国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进程进行测度,认为农村低保相对水平优于城市,而绝对水平低于城市。最后,提出促进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体化水平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郝悦 吕学静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我国民政部和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差距过大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缓解低保制度城乡差异的对策,以使我国低保制度更能体现社会公正,实现"底线公平&qu... 通过对我国民政部和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差距过大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缓解低保制度城乡差异的对策,以使我国低保制度更能体现社会公正,实现"底线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异 城乡统筹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 被引量:46
8
作者 关信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在城市反贫困方面采取了综合性的行动。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原因和特点,总结了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和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在城市反贫困方面采取了综合性的行动。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原因和特点,总结了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和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下一步可能的变化情况,并提出我国未来城市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转型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着现阶段具有转型期特征的城市贫困问题逐渐缓解以后,下一步的城市贫困问题将可能朝着更加长期化和稳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针对城市贫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应着力加强和调整城市反贫困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贫困 反贫困政策 社会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口粮消费特征变化及安全耕地数量 被引量:22
9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7,共7页
明晰中国口粮消费的变化特征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全国尺度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提供了多期的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调查数据。文章利用食物成分表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折算成原粮,分析1997-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 明晰中国口粮消费的变化特征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全国尺度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提供了多期的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调查数据。文章利用食物成分表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折算成原粮,分析1997-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数量与结构变化特征,以期明晰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真实情景。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明显减少,1997-2011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口粮消费量从168.4 kg/a下降到111.2 kg/a,农村居民从209.6 kg/a下降到131.5 kg/a,全国平均水平从196.6 kg/a下降到124.7 kg/a。以发达国家或地区口粮消费的125 kg/a稳定态为参考,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下降区间可能有限。2)城乡口粮消费的差距在缩小。1997-2011年间,中国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差距由41.2 kg/a缩小为20.3 kg/a,而且两者也正由存在显著性差异向无显著差异转变,最终两者可能会归为统一值。3)2011年中国口粮绝对安全的耕地保障面积为2 691.6万hm2,约占1/4的基本农田面积。《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稳定2020年稻谷、小麦8亿亩播种面积,极有可能会造成稻谷与小麦的生产过剩,产生口粮饲用或卖粮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粮食安全 作物 城乡居民 口粮消费量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口粮耕地保障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低保”制度资金来源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晖 雷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用博弈方法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来源中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行为,结论是:下级政府选择虚报人数,上级政府的对策是放弃惩罚,目前的多级财政共担机制正是为了防止下级政府虚报的一个举措。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 用博弈方法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来源中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行为,结论是:下级政府选择虚报人数,上级政府的对策是放弃惩罚,目前的多级财政共担机制正是为了防止下级政府虚报的一个举措。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资金来源 博弈模型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贫困陷阱”研究——目标定位制下的负激励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白维军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基于目标定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制度运行中的负激励效应,家计调查的制度缺陷,以及"进入—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陷入了与救助初衷相悖离的贫困陷阱。改革福利扣减制,实行负所得税制;优化目标定位制,实行分类施保;... 基于目标定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制度运行中的负激励效应,家计调查的制度缺陷,以及"进入—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陷入了与救助初衷相悖离的贫困陷阱。改革福利扣减制,实行负所得税制;优化目标定位制,实行分类施保;实行低保救助的制度与资源整合,是跳出制度性贫困陷阱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标定位 贫困陷阱 负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保基层实践问题刍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8,共4页
制度的实践效果如何是能否实现制度预期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城市低保制度在减缓改革冲击、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低保制度覆盖面和制度外延的不断扩大,其在基层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并影响着低保制度的进一... 制度的实践效果如何是能否实现制度预期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城市低保制度在减缓改革冲击、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低保制度覆盖面和制度外延的不断扩大,其在基层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并影响着低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功能发挥。文章以东北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一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7个社区为例,着重分析了城市低保制度的基层实践偏差及其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市低保基层实践问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 社区 基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城镇低保政策调整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文奇 平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5,共8页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该制度瞄准对象及保障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其减贫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该制度瞄准对象及保障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其减贫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别利用Alkire-Foster多维测量方法以及FG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出城镇低保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其减贫效果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对多维贫困群体而言,多维贫困指数在10%的贫困阈值下,中国城镇低保政策能降低20%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但随着多维贫困深度越深,减贫效果越弱;在收入扶贫方面,城镇低保制度显著改善了绝对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从全国来看,一阶贫困率指数下降了28.12%,贫困距平方指数下降了44.5%,但现行低保制度加剧了部分省份的相对贫困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低保 多维贫困 减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保标准测度与调整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中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91-97,共7页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贫困识别问题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贫困识别的重要工具,在学理上保障标准关系到贫困概念的建构并交织于城市贫困度量的动态过程之中;在实践中保障标准也决定着对贫困群体...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贫困识别问题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贫困识别的重要工具,在学理上保障标准关系到贫困概念的建构并交织于城市贫困度量的动态过程之中;在实践中保障标准也决定着对贫困群体的识别精准性和救助给付力度。目前,学界对城市低保实际标准偏低已形成共识,统一标准测定方法、建立适度调整机制、评估基本生活需求指标是完善城市低保标准的重要方向。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方法、调整机制和标准评估的角度出发,总结已有研究中的起点、进展与争议,可以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 城市社区 共享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5-227,共3页
河北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基金来源渠道单一,低保资金不足;低保边缘群体救助问题难以解决等。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健全低保工作机制,做到严格规范管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确定低保基金的稳定... 河北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基金来源渠道单一,低保资金不足;低保边缘群体救助问题难以解决等。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健全低保工作机制,做到严格规范管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确定低保基金的稳定来源;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措施,切实为低保群众排忧解难;加强对城市低保工作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制度 应保尽保 筹资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