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沈会芳
张景欣
+3 位作者
蒲小明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99-109,共11页
【目的】枯萎病在广东省荸荠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荸荠产量。探明荸荠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2024年自广东韶关乐昌采集病害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
【目的】枯萎病在广东省荸荠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荸荠产量。探明荸荠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2024年自广东韶关乐昌采集病害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获得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34株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产孢细胞瓶梗状,长度为8.46~55.65µm;小型分生孢子较多,卵形或纺锤形,大小4.22~12.65µm×2.24~3.82µm,在产孢细胞顶端聚集成假头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稍弯,向两端逐渐变尖,有3~5个隔膜,大小为18.24~36.40µm×2.92~4.50µm;厚垣孢子球形,直径为7.85~12.32µm。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荸荠具有致病性。基于于EF-1α、RPB2和TU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病原菌与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聚为一支,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明确区分,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也证明分离菌株为F.commune。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6~30℃,适宜pH为7~8,碳源麦芽糖、有机氮源牛肉浸粉、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均利于菌丝生长,28℃黑暗培养120 h后菌落直径均达60 mm左右。【结论】明确引起广东韶关乐昌荸荠枯萎病的病原菌为F.commune,研究结果可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
病原鉴定
共享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及其防治分析
2
作者
苏晓义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象鼻虫病害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板栗产量,极大威胁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做好象鼻虫的防治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次研究中,文章分析了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并分析了象鼻虫的生物习性,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之后介绍了目前...
象鼻虫病害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板栗产量,极大威胁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做好象鼻虫的防治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次研究中,文章分析了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并分析了象鼻虫的生物习性,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之后介绍了目前板栗种植户对于象鼻虫防治的新技术,并结合某地区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象鼻虫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案例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象鼻虫对板栗产业的威胁,对于实现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鼻虫
板栗
防治技术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荸荠贮藏期腐烂病主要病原棘孢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颜梅新
廖旺姣
+2 位作者
袁高庆
韦继光
赖传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00-1904,共5页
为了解荸荠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长及危害特点,为贮藏期荸荠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棘孢木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原菌...
为了解荸荠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长及危害特点,为贮藏期荸荠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棘孢木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原菌菌丝在pH3~8时生长量最大;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氮源,碳源以糊精、甘露醇、D-山梨醇最好,氮源以甘氨酸最适;分生孢子需在水中才能萌发,40%的荸荠水溶液可促进孢子萌发,其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pH值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棘孢木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本金
童川拉
+2 位作者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菌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板栗象甲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许若清
孙跃先
+2 位作者
卢美榕
牛明德
冯士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课题组1991~1995年从滇西兰坪、福贡、漾濞、丽江、保山、巍山等地调查采集板栗,在室内饲养观察。经鉴定,为害滇西板栗的象甲类有:二斑栗象(Carculiobimaculatus),柞栎象(C.dentipes)...
本课题组1991~1995年从滇西兰坪、福贡、漾濞、丽江、保山、巍山等地调查采集板栗,在室内饲养观察。经鉴定,为害滇西板栗的象甲类有:二斑栗象(Carculiobimaculatus),柞栎象(C.dentipes)。文章对这二种象甲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状况作了描述,提出了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板栗象甲
生物学特性
防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板栗新害虫二斑栗象的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佑珍
卢美榕
+2 位作者
杨本立
李云
严乃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3-97,共5页
1987年在云南省寻甸、玉溪、禄劝调查板栗象甲时发现一种鞘翅上有两个斑纹的栗实象,与文献记载的栗实象甲形态完全不同,经鉴定为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该虫系国内分布新记录。作者于1987~1989年对该虫形态、生物学特...
1987年在云南省寻甸、玉溪、禄劝调查板栗象甲时发现一种鞘翅上有两个斑纹的栗实象,与文献记载的栗实象甲形态完全不同,经鉴定为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该虫系国内分布新记录。作者于1987~1989年对该虫形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是国内首次对该虫较详细的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害虫
二斑栗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荸荠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何永福
聂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野荸荠主要依靠球茎无性繁殖,当球茎位于20cm以下的土层内,出苗率开始极显著下降。田间出苗有两次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其出苗率分别为14.68%和21.1%。水分是制约球茎发芽的关键因子,球茎失水比例达13...
野荸荠主要依靠球茎无性繁殖,当球茎位于20cm以下的土层内,出苗率开始极显著下降。田间出苗有两次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其出苗率分别为14.68%和21.1%。水分是制约球茎发芽的关键因子,球茎失水比例达13.3%时,将失去发芽能力。同时球茎再生能力很强,连续刈割11次后,仍会出现新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荸荠
生物学
荸荠
稻田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荸荠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文相
张爱芳
+2 位作者
徐瑞琳
陈宁
张俊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介绍了荸荠枯萎病的症状、形态、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药剂筛选结果表明 :5 0 %果病克、3 6%粉霉灵和多霉灵对该病菌有较好的效果。并制定出一套防治方法 ,经过 1997~ 1999年的实践 。
关键词
荸荠枯萎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板栗种植区金龟类害虫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司徒英贤
熊忠平
+4 位作者
徐正会
王利民
张毅宁
李文龙
王学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172-174,共3页
阐述了云南板栗种植区14种鳃金龟和2种丽金龟的识别特征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鳃金龟和丽金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
金龟类害虫
识别特征
防治措施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邵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实现对板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作者全面研究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旨在为板栗病虫害生态控制以及提高板栗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
板栗
病虫害
生物学特征
生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地区栗瘿蜂生物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11
作者
任爽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2001年至2002年,对栗瘿蜂在重庆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瘿蜂1年发生1代,在芽组织内形成的小室中以初龄幼虫越冬,次年2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并于2月下旬开始形成虫瘿。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
在2001年至2002年,对栗瘿蜂在重庆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瘿蜂1年发生1代,在芽组织内形成的小室中以初龄幼虫越冬,次年2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并于2月下旬开始形成虫瘿。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出瘿营孤雌生殖,产卵于寄主芽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越冬。栗瘿蜂的发生期与板栗物候期之间关系密切:越冬幼虫随栗树萌芽开始活动取食,随着栗叶的展开瘿瘤逐渐形成,板栗雄花初花期是栗瘿蜂化蛹盛期,末花期达到羽化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栗瘿蜂
生物
生态学习性
板栗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西北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
被引量:
9
12
作者
张丽娟
刘树庆
+1 位作者
张金柱
李彦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9-75,共5页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 ,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有机物 (肥 )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 3个月分解较大 ,矿化碳累积量快 ,此后逐渐变慢 ,至腐解 2年时所有有机物 (肥 )料渐趋稳...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 ,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有机物 (肥 )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 3个月分解较大 ,矿化碳累积量快 ,此后逐渐变慢 ,至腐解 2年时所有有机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不同有机物 (肥 )料的分解速率表现为 :猪粪 >羊粪 >牛粪 >马粪 >农家肥。秸秆类有机物料中小麦秸分解最慢 ,其他则无明显差异。至腐解 2年时所有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 ;( 2 )栗钙土中有机物 (肥 )料的腐殖化系数变动在0 2 5~ 0 72之间 ,并表现为农家肥 >马粪 >牛粪 >羊粪 >猪粪 ;小麦秸 >莜麦秸 >披碱草 ;豆科秸秆十分相近 ;( 3)有机物 (肥 )料碳素矿化动力学过程可以用 1/Ct=1/C0 +b/t ,Ct=C0 e-kt,Ct=A+Bt1 / 2 和Ct=AtB 定量描述 ,动力学参数C0 ,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栗钙土
有机物料
腐解特征
全文增补中
“韶栗18”板栗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
6
13
作者
周超华
黄冬华
魏林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3-59,共7页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枝的结苞数是构成树体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空苞率高,二、三次花不结实,出籽率低,落苞严重。进一步提高“韶栗18”产量构成指标,关键在于提高实苞率,每栗苞着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栗18
板栗
群体结构
生长发育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栗绛蚧长尾啮小蜂生物学及利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贾克锋
黄金标
+3 位作者
徐志宏
郎学军
严晓素
吴德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浙江省建德市寄生于板栗栗绛蚧Kermesnawai上的栗绛蚧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sp.进行了采集和观察。该蜂1年2代,成虫分别出现于4~5月和6~7月,第1代产卵在栗绛蚧成虫,第2代产卵于栗绛蚧2龄以上若虫的体内。采集建德市板栗Castaneamolli...
浙江省建德市寄生于板栗栗绛蚧Kermesnawai上的栗绛蚧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sp.进行了采集和观察。该蜂1年2代,成虫分别出现于4~5月和6~7月,第1代产卵在栗绛蚧成虫,第2代产卵于栗绛蚧2龄以上若虫的体内。采集建德市板栗Castaneamollissina林中被寄生栗绛蚧成虫于室内饲养,羽化出啮小蜂在衢州市板栗林中释放。结果表明3a内试验林栗绛蚧种群每10cm枝条从22 00头降低到1 83头,板栗产量从300kg·hm-2上升到22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栗绛蚧
长尾啮小蜂属
生物学特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望谟板栗冷藏期致腐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朱祎一
文安燕
+2 位作者
王琴
胡悦
秦礼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120,共8页
板栗腐烂由多种真菌协同侵染造成,尤其冷藏期栗果腐烂率可达15%~20%。该研究以贵州望谟主产区板栗为实验对象,对其冷藏期进行致腐真菌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致腐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出的3株致腐真菌分别...
板栗腐烂由多种真菌协同侵染造成,尤其冷藏期栗果腐烂率可达15%~20%。该研究以贵州望谟主产区板栗为实验对象,对其冷藏期进行致腐真菌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致腐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出的3株致腐真菌分别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8.0,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甘氨酸,温度为25℃,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皮落青霉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pH值为8.0,最利于产孢的碳源为大豆多糖、pH值为7.0,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氮源为尿素、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链格孢菌分别以蔗糖、麦芽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氮源为蛋白胨、pH值为9.0、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贵州望谟板栗冷藏期主要致腐真菌的确定,可为板栗腐烂有效防控及致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致腐菌
菌株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舒城县板栗病虫害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松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总结了板栗疫病、栗瘿蜂、栗树红蜘蛛、板栗炭疽病等板栗病虫害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舒城县板栗的高产栽培参考。
关键词
板栗病虫害
特征特性
防治技术
安徽舒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屏板栗良种单株选育技术
被引量:
4
17
作者
徐应福
舒玉屏
+3 位作者
姚晔
潘大文
夏文军
何平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对玉屏板栗良种的选育,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岔早(93)3号、岔迟(93)10号、岔油(93)7号3个品种,这3个玉屏板栗无性系品种具有果实品质突出、丰产稳产、商品价值高、坚果营养成分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并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通过对玉屏板栗良种的选育,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岔早(93)3号、岔迟(93)10号、岔油(93)7号3个品种,这3个玉屏板栗无性系品种具有果实品质突出、丰产稳产、商品价值高、坚果营养成分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并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详细介绍了选优标准的制定、板栗优树选择的方法、步骤、选育结果,并介绍了玉屏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选育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红蜘蛛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朱玉璋
陈金荣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8-38,45,共2页
板栗红蜘蛛主要危害板栗叶片 ,常造成板栗严重减产。用 2 0 %三氯杀螨醇 ,或 40 %毒死蜱 ,或 40 %氧化乐果乳油防治 ,施药 3d后防治效果均达 90 %以上 ,施药 6d后 ,40 %氧化乐果乳油的防治效果达 10 0 %。
关键词
板栗红蜘蛛
生物学特性
药物防治
形态特性
危害
板栗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防治
19
作者
邓仕生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2-55,共4页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1984~1986年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苗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在土室内化蛹,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并出土行补充营养,危害苗木嫩梢及芽...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1984~1986年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苗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在土室内化蛹,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并出土行补充营养,危害苗木嫩梢及芽苞,啃食针叶成缺刻状。5月下旬交尾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危害苗木根皮,幼虫危害期长达280多天。通过对此虫的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此虫害提出综合防治方法及防治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云杉树
叶象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沈会芳
张景欣
蒲小明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99-10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D1701202)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201908)。
文摘
【目的】枯萎病在广东省荸荠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荸荠产量。探明荸荠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2024年自广东韶关乐昌采集病害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获得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34株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产孢细胞瓶梗状,长度为8.46~55.65µm;小型分生孢子较多,卵形或纺锤形,大小4.22~12.65µm×2.24~3.82µm,在产孢细胞顶端聚集成假头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稍弯,向两端逐渐变尖,有3~5个隔膜,大小为18.24~36.40µm×2.92~4.50µm;厚垣孢子球形,直径为7.85~12.32µm。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荸荠具有致病性。基于于EF-1α、RPB2和TU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病原菌与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聚为一支,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明确区分,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也证明分离菌株为F.commune。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6~30℃,适宜pH为7~8,碳源麦芽糖、有机氮源牛肉浸粉、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均利于菌丝生长,28℃黑暗培养120 h后菌落直径均达60 mm左右。【结论】明确引起广东韶关乐昌荸荠枯萎病的病原菌为F.commune,研究结果可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
病原鉴定
共享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Fusarium wil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Fusarium commune
Fusarium oxyspor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及其防治分析
2
作者
苏晓义
机构
大理市挖色镇林政资源管理站
出处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文摘
象鼻虫病害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板栗产量,极大威胁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做好象鼻虫的防治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次研究中,文章分析了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并分析了象鼻虫的生物习性,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之后介绍了目前板栗种植户对于象鼻虫防治的新技术,并结合某地区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象鼻虫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案例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象鼻虫对板栗产业的威胁,对于实现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
象鼻虫
板栗
防治技术
无人机
Keywords
Weevil
chestnut
control
technology
UAV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荸荠贮藏期腐烂病主要病原棘孢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颜梅新
廖旺姣
袁高庆
韦继光
赖传雅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甘蔗研究所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00-1904,共5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537002-1-3)
文摘
为了解荸荠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长及危害特点,为贮藏期荸荠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棘孢木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原菌菌丝在pH3~8时生长量最大;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氮源,碳源以糊精、甘露醇、D-山梨醇最好,氮源以甘氨酸最适;分生孢子需在水中才能萌发,40%的荸荠水溶液可促进孢子萌发,其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pH值为3~7。
关键词
荸荠
棘孢木霉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Trichoderma asperell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本金
童川拉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49%.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菌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Fusarium oxysporum f.sp.eleocharidi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Occurrence rule
Fungicid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S436.61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板栗象甲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许若清
孙跃先
卢美榕
牛明德
冯士明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文摘
本课题组1991~1995年从滇西兰坪、福贡、漾濞、丽江、保山、巍山等地调查采集板栗,在室内饲养观察。经鉴定,为害滇西板栗的象甲类有:二斑栗象(Carculiobimaculatus),柞栎象(C.dentipes)。文章对这二种象甲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状况作了描述,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
板栗
板栗象甲
生物学特性
防冶
Keywords
chestnut
,
chestnut weevils
,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
control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板栗新害虫二斑栗象的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佑珍
卢美榕
杨本立
李云
严乃胜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3-97,共5页
文摘
1987年在云南省寻甸、玉溪、禄劝调查板栗象甲时发现一种鞘翅上有两个斑纹的栗实象,与文献记载的栗实象甲形态完全不同,经鉴定为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该虫系国内分布新记录。作者于1987~1989年对该虫形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是国内首次对该虫较详细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
板栗
害虫
二斑栗象
Keywords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 (two-marking
chestnut
weevil)
biological
characters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荸荠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何永福
聂莉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基金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课题
文摘
野荸荠主要依靠球茎无性繁殖,当球茎位于20cm以下的土层内,出苗率开始极显著下降。田间出苗有两次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其出苗率分别为14.68%和21.1%。水分是制约球茎发芽的关键因子,球茎失水比例达13.3%时,将失去发芽能力。同时球茎再生能力很强,连续刈割11次后,仍会出现新植株。
关键词
野荸荠
生物学
荸荠
稻田
杂草
Keywords
wild water
chestnut
( 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 )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荸荠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文相
张爱芳
徐瑞琳
陈宁
张俊长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
无为县蜀山镇农技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文摘
介绍了荸荠枯萎病的症状、形态、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药剂筛选结果表明 :5 0 %果病克、3 6%粉霉灵和多霉灵对该病菌有较好的效果。并制定出一套防治方法 ,经过 1997~ 1999年的实践 。
关键词
荸荠枯萎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症状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wilt,
biological
character,Epidemic rule,
control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板栗种植区金龟类害虫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9
作者
司徒英贤
熊忠平
徐正会
王利民
张毅宁
李文龙
王学梅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172-174,共3页
基金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项目(项目编号:ZK11A104)
文摘
阐述了云南板栗种植区14种鳃金龟和2种丽金龟的识别特征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鳃金龟和丽金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
金龟类害虫
识别特征
防治措施
云南省
Keywords
chestnut
species of scarabs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s
control
measures
Yunnan Province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邵军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基金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项目(XKX200902)
西南林业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110923)
文摘
为了实现对板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作者全面研究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旨在为板栗病虫害生态控制以及提高板栗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
板栗
病虫害
生物学特征
生态控制
Keywords
chestnut
diseases and insec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地区栗瘿蜂生物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11
作者
任爽
邓新平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科委资助项目
文摘
在2001年至2002年,对栗瘿蜂在重庆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瘿蜂1年发生1代,在芽组织内形成的小室中以初龄幼虫越冬,次年2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并于2月下旬开始形成虫瘿。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出瘿营孤雌生殖,产卵于寄主芽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越冬。栗瘿蜂的发生期与板栗物候期之间关系密切:越冬幼虫随栗树萌芽开始活动取食,随着栗叶的展开瘿瘤逐渐形成,板栗雄花初花期是栗瘿蜂化蛹盛期,末花期达到羽化盛期。
关键词
重庆地区
栗瘿蜂
生物
生态学习性
板栗
物候期
Keywords
chestnut
gall wasp (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natsu)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phenology of
chestnut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西北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
被引量:
9
12
作者
张丽娟
刘树庆
张金柱
李彦慧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9-75,共5页
基金
国家 95攻关重点项目资助 !( 96-0 0 4 -0 4 0 3 )
文摘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 ,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有机物 (肥 )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 3个月分解较大 ,矿化碳累积量快 ,此后逐渐变慢 ,至腐解 2年时所有有机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不同有机物 (肥 )料的分解速率表现为 :猪粪 >羊粪 >牛粪 >马粪 >农家肥。秸秆类有机物料中小麦秸分解最慢 ,其他则无明显差异。至腐解 2年时所有物 (肥 )料渐趋稳定状态 ;( 2 )栗钙土中有机物 (肥 )料的腐殖化系数变动在0 2 5~ 0 72之间 ,并表现为农家肥 >马粪 >牛粪 >羊粪 >猪粪 ;小麦秸 >莜麦秸 >披碱草 ;豆科秸秆十分相近 ;( 3)有机物 (肥 )料碳素矿化动力学过程可以用 1/Ct=1/C0 +b/t ,Ct=C0 e-kt,Ct=A+Bt1 / 2 和Ct=AtB 定量描述 ,动力学参数C0 ,k 。
关键词
冀西北
栗钙土
有机物料
腐解特征
Keywords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
chestnut
soil
Organic manure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
s
Organic matter
control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农艺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韶栗18”板栗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
6
13
作者
周超华
黄冬华
魏林根
机构
赣东北红壤试验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3-59,共7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专题
文摘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枝的结苞数是构成树体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空苞率高,二、三次花不结实,出籽率低,落苞严重。进一步提高“韶栗18”产量构成指标,关键在于提高实苞率,每栗苞着栗粒数。
关键词
韶栗18
板栗
群体结构
生长发育
品种
Keywords
Shaoli 18”
chestnu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Popul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S664.202.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栗绛蚧长尾啮小蜂生物学及利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贾克锋
黄金标
徐志宏
郎学军
严晓素
吴德祥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省建德市林业局
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9901019)
文摘
浙江省建德市寄生于板栗栗绛蚧Kermesnawai上的栗绛蚧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sp.进行了采集和观察。该蜂1年2代,成虫分别出现于4~5月和6~7月,第1代产卵在栗绛蚧成虫,第2代产卵于栗绛蚧2龄以上若虫的体内。采集建德市板栗Castaneamollissina林中被寄生栗绛蚧成虫于室内饲养,羽化出啮小蜂在衢州市板栗林中释放。结果表明3a内试验林栗绛蚧种群每10cm枝条从22 00头降低到1 83头,板栗产量从300kg·hm-2上升到2250kg·hm-2。
关键词
板栗
栗绛蚧
长尾啮小蜂属
生物学特性
利用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Kermes nawai
Aprostocetus sp.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utility
分类号
S763.4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Q969.5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望谟板栗冷藏期致腐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15
作者
朱祎一
文安燕
王琴
胡悦
秦礼康
机构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08号)。
文摘
板栗腐烂由多种真菌协同侵染造成,尤其冷藏期栗果腐烂率可达15%~20%。该研究以贵州望谟主产区板栗为实验对象,对其冷藏期进行致腐真菌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致腐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出的3株致腐真菌分别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8.0,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甘氨酸,温度为25℃,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皮落青霉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pH值为8.0,最利于产孢的碳源为大豆多糖、pH值为7.0,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氮源为尿素、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链格孢菌分别以蔗糖、麦芽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氮源为蛋白胨、pH值为9.0、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贵州望谟板栗冷藏期主要致腐真菌的确定,可为板栗腐烂有效防控及致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板栗
致腐菌
菌株鉴定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hestnut
s
pathogenic fungi
strain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分类号
TS255.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舒城县板栗病虫害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松林
机构
安徽省舒城县林业局马河口木竹检查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文摘
总结了板栗疫病、栗瘿蜂、栗树红蜘蛛、板栗炭疽病等板栗病虫害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舒城县板栗的高产栽培参考。
关键词
板栗病虫害
特征特性
防治技术
安徽舒城
Keywords
chestnut
s pests
characteristic
s
control
techniques
Shucheng Anhui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屏板栗良种单株选育技术
被引量:
4
17
作者
徐应福
舒玉屏
姚晔
潘大文
夏文军
何平
机构
玉屏县林业局
茅坡试验站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基金
"1993年部省联营板栗良种繁殖基地"项目的部分内容
文摘
通过对玉屏板栗良种的选育,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岔早(93)3号、岔迟(93)10号、岔油(93)7号3个品种,这3个玉屏板栗无性系品种具有果实品质突出、丰产稳产、商品价值高、坚果营养成分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并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详细介绍了选优标准的制定、板栗优树选择的方法、步骤、选育结果,并介绍了玉屏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特性。
关键词
板栗
选育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营养成分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selective breed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nutrient component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333.6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红蜘蛛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朱玉璋
陈金荣
机构
盱眙县林业局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8-38,45,共2页
文摘
板栗红蜘蛛主要危害板栗叶片 ,常造成板栗严重减产。用 2 0 %三氯杀螨醇 ,或 40 %毒死蜱 ,或 40 %氧化乐果乳油防治 ,施药 3d后防治效果均达 90 %以上 ,施药 6d后 ,40 %氧化乐果乳油的防治效果达 10 0 %。
关键词
板栗红蜘蛛
生物学特性
药物防治
形态特性
危害
板栗害虫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Pesticides
control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防治
19
作者
邓仕生
机构
四川黑水县计划经济委员会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摘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1984~1986年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苗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在土室内化蛹,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并出土行补充营养,危害苗木嫩梢及芽苞,啃食针叶成缺刻状。5月下旬交尾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危害苗木根皮,幼虫危害期长达280多天。通过对此虫的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此虫害提出综合防治方法及防治意见。
关键词
防治
云杉树
叶象
生物学
Keywords
Spruce leaf weevi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
control
measures
分类号
S791.18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沈会芳
张景欣
蒲小明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象鼻虫对板栗的危害及其防治分析
苏晓义
《林业科技情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荸荠贮藏期腐烂病主要病原棘孢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颜梅新
廖旺姣
袁高庆
韦继光
赖传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李本金
童川拉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滇西板栗象甲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许若清
孙跃先
卢美榕
牛明德
冯士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云南板栗新害虫二斑栗象的研究
罗佑珍
卢美榕
杨本立
李云
严乃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野荸荠生物学特性研究
何永福
聂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荸荠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文相
张爱芳
徐瑞琳
陈宁
张俊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云南板栗种植区金龟类害虫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司徒英贤
熊忠平
徐正会
王利民
张毅宁
李文龙
王学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板栗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控制技术
王邵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重庆地区栗瘿蜂生物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任爽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冀西北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
张丽娟
刘树庆
张金柱
李彦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
9
全文增补中
13
“韶栗18”板栗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析
周超华
黄冬华
魏林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栗绛蚧长尾啮小蜂生物学及利用
贾克锋
黄金标
徐志宏
郎学军
严晓素
吴德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贵州望谟板栗冷藏期致腐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祎一
文安燕
王琴
胡悦
秦礼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舒城县板栗病虫害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
李松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玉屏板栗良种单株选育技术
徐应福
舒玉屏
姚晔
潘大文
夏文军
何平
《经济林研究》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板栗红蜘蛛的危害及其防治
朱玉璋
陈金荣
《江苏林业科技》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防治
邓仕生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