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空间结构评估与政策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心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升,北京与天津差距持续拉大,“三轴”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力尚需增强,“四区”的协调度和多节点综合承载力也有待完善。整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尚停留在形态建设层面,空间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未来,应形成“一主两副、三圈耦合、四轴四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把石家庄建设成为京津冀的副中心,促进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耦合协同,将“三轴”拓展为“四轴”,大力培育具有“二传手”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期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空间结构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互馈机制的城际轨道交通走廊客流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夏苗 曾明华 黄桂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基于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动态互馈机制和公交导向性开发策略,开展城际轨道交通走廊客流预测研究。对新建区,在土地使用形态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土地价值计算人口地理分布权,进而得到出行发生和出行吸引的权重,它刻画了交通系统... 基于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动态互馈机制和公交导向性开发策略,开展城际轨道交通走廊客流预测研究。对新建区,在土地使用形态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土地价值计算人口地理分布权,进而得到出行发生和出行吸引的权重,它刻画了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对建成区,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形态计算出行发生和出行吸引的权重,它体现了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城际轨道交通走廊的客流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不仅反映了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对客流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能真实体现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态和交通需求的导向作用。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背景,运用该方法分析预测了相应区域的城际轨道交通走廊的客流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预测 城际轨道交通 公交导向性 开发策略 城市空间结构 动态互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情景模拟的西宁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建中 吴萌 张乔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7,56,共7页
在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于优化调整空间以应对新需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西宁市作为案例,结合其自身特点与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将交通作为核心影响因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TransCAD交... 在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于优化调整空间以应对新需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西宁市作为案例,结合其自身特点与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将交通作为核心影响因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TransCAD交通预测等相关技术手段,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西宁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空间边界的限定进行分析,指出多中心结构是未来西宁空间发展的合理选择,并依据交通等时圈覆盖范围确定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的空间界限、选择空间分割点与空间叠加点,最后从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协同的角度提出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情景模拟 空间发展战略 出行尺度 空间结构 空间发展边界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6期52-60,共9页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调控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连云港城市空间跨越发展战略解析--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盛鸣 黄咏梅 乔建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5,84,共5页
"港—产—城"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连云港城市整体发展的核心矛盾,这一矛盾充分暴露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不适应:城市功能组织主体的限定、城市空间发展轴线的单一、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固化等。在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与机遇下,连云... "港—产—城"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连云港城市整体发展的核心矛盾,这一矛盾充分暴露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不适应:城市功能组织主体的限定、城市空间发展轴线的单一、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固化等。在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与机遇下,连云港城市空间结构只有通过实施跨越发展战略进行适应性调整,才能真正承担"区域中心城市"的重任。即通过空间轴线的拓展、功能主体的培育及港口发展的基础支撑,构建"一心三极"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体两翼"的组合大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发展战略 江苏沿 海区域开发 连云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都城市空间格局的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樵 曾九利 《规划师》 2006年第11期31-33,共3页
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尚未形成主导方向,城市呈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中心城交通问题严重,城市环境恶化。基于此,成都市必须制定区域、都市区、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结构、采... 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尚未形成主导方向,城市呈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中心城交通问题严重,城市环境恶化。基于此,成都市必须制定区域、都市区、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结构、采用走廊式发展的模式及集中紧凑布局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空间发展战略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 被引量:86
7
作者 卫玲 戴江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9,共9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最新提出的对外开放战略。本文从界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入手,在根本动力、基本框架、存在根基、现实基础、战略目标层面上界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并将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相...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最新提出的对外开放战略。本文从界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入手,在根本动力、基本框架、存在根基、现实基础、战略目标层面上界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并将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贸易理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探析这些理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对外开放战略 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结构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敏 张述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71-75,共5页
本文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以及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景区景点要素——节点要素、通道要素和域面要素3个方面,指出了圈内旅游发展的空间问题,进而提出... 本文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以及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景区景点要素——节点要素、通道要素和域面要素3个方面,指出了圈内旅游发展的空间问题,进而提出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体系——增长极、发展轴线、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空间结构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日铁路沿线旅游空间开发战略:以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向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7-23,共7页
以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视角,结合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对拉日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禀赋与空间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沿线旅游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认为通过拉日铁路沿线行政空间布局、重构拉日铁路沿线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统筹... 以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视角,结合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对拉日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禀赋与空间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沿线旅游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认为通过拉日铁路沿线行政空间布局、重构拉日铁路沿线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统筹各类资金投入支持沿线城镇旅游空间开发,能够更有效推动区域旅游空间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空间结构 开发战略 拉日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与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关系剖析——兼议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兰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36,共6页
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主要差异,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区概念,面向封闭的均质区域,区内具有普适性,其实施是自上而下的... 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主要差异,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区概念,面向封闭的均质区域,区内具有普适性,其实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过程,不同发展战略在空间上不具有排他性;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则表现为开放性特征,以"点、线、网络"等结构化语言为基本要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发展的规律性,且同一尺度的不同城镇群体在空间上一般不应交叉。当前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表述中存在过于依赖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叠过多的问题,并对省域城镇空间结构进一步发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城镇空间结构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视角下金融深化、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龙云安 张健 冯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53,共8页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实践路径研究热潮不断升级。以成渝城市群为例,构建3种空间权重系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金融集聚及交互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深化与金融集聚相互作用更为有效地促...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实践路径研究热潮不断升级。以成渝城市群为例,构建3种空间权重系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金融集聚及交互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深化与金融集聚相互作用更为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成渝城市群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效应,但是金融集聚有显著负面空间效应,呈现高低集聚状态;在不同权重下,金融深化与金融集聚均会对周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存在明显差异。在此背景下,提出成渝城市群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成渝城市群 自由贸易试验区 金融深化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背景下成都市空间发展特征与转型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为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成都市已经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对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和思考必须立足于对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科学研判。文章重点聚焦城市空间,在客观分析成都当前城市转型发展背景的前提下,对现状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成都市已经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对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和思考必须立足于对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科学研判。文章重点聚焦城市空间,在客观分析成都当前城市转型发展背景的前提下,对现状特征进行研判,并根据成都市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从优化全域空间结构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两方面探索全域空间转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空间特征 发展战略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战略、技术选择与低碳经济转型——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晋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共15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权衡增长效率和低碳减排是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分析框架,采用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测度绿色发展战略,选取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权衡增长效率和低碳减排是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分析框架,采用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测度绿色发展战略,选取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绿色发展战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效应”和“减排效应”双重作用,绿色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总量之间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关系,临界值为1.228和1.196。第二,低碳经济转型表现出时间惯性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绿色发展战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西部地区产业耦合程度较弱,减排效应尚不明显。第四,遵循比较优势的绿色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能够增强企业自生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研发活动;在宏观层面能够提高绿色部门的规模比重,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经济学 绿色发展战略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技术选择指数 低碳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系统演变研究──三峡工程兴建与两湖平原开发
14
作者 李家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运用系统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分析了三峡工程兴建前后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对两湖平原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论证了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与区域系统演变机制的作用规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空间结构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