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
1
作者 刘剑飞 王峰 李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FOLFOX b-HAIC的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患者,记录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价疗效。结果对... 目的观察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FOLFOX b-HAIC的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患者,记录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价疗效。结果对8例成功完成17次b-HAIC,技术成功率100%。首次b-HAIC后1个月,8例HAPF瘘口分流量降低或完全闭合,治疗有效率100%。2~3次b-HAIC后,HCC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7.50%(7/8)及100%(8/8)。8例治疗后均出现1~3级不良事件,以腹痛(7/8,87.50%)及转氨酶一过性升高(5/8,62.50%)为主,经休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见4~5级不良事件。结论b-HAIC治疗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静脉瘘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球囊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LFOX方案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2
作者 安祥博 王峰 李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2-526,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FOLFOX方案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FOLFOX方案b-HAIC治疗的uHCC患者资料,根据氟尿嘧啶剂量分为低(600 mg/m^(2)·22 h,8例)、中(1200 mg/m... 目的观察基于FOLFOX方案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FOLFOX方案b-HAIC治疗的uHCC患者资料,根据氟尿嘧啶剂量分为低(600 mg/m^(2)·22 h,8例)、中(1200 mg/m^(2)·44 h,6例)及高剂量组(2400 mg/m^(2)·44 h,6例);记录b-HAIC治疗周期,评估临床疗效,计算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并通过甲胎蛋白(AFP)变化评估治疗有效性。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果20例接受1~4个(中位数为2个)周期b-HAIC治疗。随访7~31周、中位随访时间15周,期间完全缓解4例(4/20,20.00%),部分缓解12例(12/20,60.00%),疾病稳定4例(4/20,20.00%),ORR达80.00%(16/20),DCR 100%(20/20);最佳疗效出现于开始治疗4~16周后,中位时间为6周。低、中、高剂量组ORR分别为75.00%(6/8)、83.33%(5/6)、83.33%(5/6),各组DCR均为100%;17例b-HAIC前AFP升高,治疗后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灌注期间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以及b-HAIC后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骨髓抑制等,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结论基于FOLFOX方案的b-HAIC用于uHCC近期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球囊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ngle法与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在肝脏巨大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华安 周晓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脏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于天门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采用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采用肝下下...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脏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于天门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采用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肝门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以及术后肝功能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血流阻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7天的ALT、AST及TBil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在巨大血管瘤切除术中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阻断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断剂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宁可 王正国 +1 位作者 陈长才 朱佩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通过大鼠神经细胞培养模型及脑外伤模型,观察了钙通道激动剂及钙通道阻断剂对培养神经元钙离子通道电流(ICa)的影响,检测了外伤后脑组织含水率、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及分离神经元ICa的变化,以及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 通过大鼠神经细胞培养模型及脑外伤模型,观察了钙通道激动剂及钙通道阻断剂对培养神经元钙离子通道电流(ICa)的影响,检测了外伤后脑组织含水率、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及分离神经元ICa的变化,以及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显示,BayK8644、Glu、Asp可使培养神经元ICa增加,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尼莫地平对ICa有明显抑制作用。外伤后脑组织含水率、脑脊液EA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用尼莫地平治疗后两者均明显下降(P<0.05)。尼莫地平使伤侧分离神经元ICa下降明显大于健侧(P<0.05)。结果证明,尼莫地平能减轻脑水肿、抑制脑外伤后EAA释放及直接减少神经元钙通道电流(Ca2+内流),明确了钙通道阻断剂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部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药物疗法 钙通道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诊治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智云 毕海燕 +1 位作者 刘冰 梁映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53-653,655,共2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疾病传播 垂直 阻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断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钱学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Β受体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对胃癌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玉贵 徐红 周晓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7,共2页
采用内镜下Nd:YAG激光加口服丽株得乐做为治疗组治疗22 例胃粘膜癌前病变,有效率为86-4% (19/22) ,而对照组15 例单纯口服丽株得乐的疗效为40-0% (6/1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ND:YAG激光 癌前病变 胃癌 激光疗法 阻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肺循环阻断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胜 许林 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LANSCLC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LANSCLC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组(6.7%)低于对照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肺循环阻断术为治疗晚期LANSCLC的一种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阻断疗法 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多胺抑制T细胞抗肿瘤活性
9
作者 艾元宝 黄雪梅 刘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86-1997,共12页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克服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抑制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问题。多胺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TME中异常积聚,对肿瘤浸润性T细胞具有严重的抑制作...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克服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抑制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问题。多胺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TME中异常积聚,对肿瘤浸润性T细胞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系统探讨多胺对T细胞功能的调控,对提升免疫治疗效果和解决免疫耐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多胺阻断治疗(polyamine blocking therapy,PBT)作为新型辅助肿瘤免疫治疗策略,通过降低TME多胺水平恢复T细胞功能,并且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时展现出克服耐药的潜力。尽管已有研究揭示多胺对T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中的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此外,考虑到肿瘤细胞存在多胺代偿机制,PBT应采用多重机制抑制策略,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PBT的临床转化可联合多组学技术,以及结合纳米递药系统,提升PBT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TME中多胺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多胺阻断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全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21-1322,共2页
H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泛,其中我国HBV感染者高达9300万,约占总人口的7.18%[1]。据文献报道,约30%~50%HBV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所导致[2-3]。因此,切断HBV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是当前疾控工作者重要且急迫的任务。根据濮阳市相关文件... H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泛,其中我国HBV感染者高达9300万,约占总人口的7.18%[1]。据文献报道,约30%~50%HBV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所导致[2-3]。因此,切断HBV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是当前疾控工作者重要且急迫的任务。根据濮阳市相关文件要求,自2012年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球蛋白类 肝炎疫苗 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阻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D-1的多肽阻断剂的设计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丽娜 刁妍妍 +3 位作者 李巧 李文杰 朱丽丽 李洪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PD-1为靶标,设计了靶向结合PD-1的多肽P5-1;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测得P5-1与PD-1的结合亲和力(KD)为0.21μmol/L,并通过分子水平竞争性实验验证P5-1可以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同时发现P5-1可恢复衰竭的Jurkat T细胞分泌IL-2... 以PD-1为靶标,设计了靶向结合PD-1的多肽P5-1;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测得P5-1与PD-1的结合亲和力(KD)为0.21μmol/L,并通过分子水平竞争性实验验证P5-1可以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同时发现P5-1可恢复衰竭的Jurkat T细胞分泌IL-2的水平。本研究可为开发靶向PD-1的多肽阻断剂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多肽阻断 抗肿瘤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受体群谱偏移与肿瘤免疫逃逸及逆转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彩 田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4,共6页
NK细胞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后所传递信号的平衡状态。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许多机制,调控NK细胞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及肿瘤细胞NK细胞识别的配体表达的平衡状态,通常表现... NK细胞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后所传递信号的平衡状态。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许多机制,调控NK细胞活化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及肿瘤细胞NK细胞识别的配体表达的平衡状态,通常表现为活化受体/配体表达受到抑制而抑制性受体/配体表达增强的群谱偏移现象,成为肿瘤细胞削弱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功能、诱导NK细胞免疫耐受甚至功能耗竭,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本文就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NK细胞受体/配体表达的失衡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基于逆转NK受体及其配体失衡的免疫治疗策略(尤其是抑制性受体的Checkpoint阻断疗法和CAR修饰的NK细胞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NK细胞受体 肿瘤免疫逃逸 免疫治疗 checkpoint阻断疗法 CAR-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红 胡学军 王淑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0例进行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联合外放射治疗(调强适形外放射治疗),另选取同期局部晚期晚期前...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0例进行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联合外放射治疗(调强适形外放射治疗),另选取同期局部晚期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6例采取单纯内分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随访9~40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等方面。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与单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P=0.042);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1,P=0.000);治疗后两组血清PSA<0.2μg/L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36);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2,P=0.0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6,P=0.097);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治疗组在随访期间均无1例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可明显改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峰涛 洪汉业 +3 位作者 何学军 黄诚 蔡聪 邓汪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14-815,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双侧睾丸切除+雄激素受体阻断疗法。结果: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6.4分降至术后平均9分,生活质量评估由术前平均5.1分降至术后平均1.5分。最大尿流...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双侧睾丸切除+雄激素受体阻断疗法。结果: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6.4分降至术后平均9分,生活质量评估由术前平均5.1分降至术后平均1.5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1m L/s升至术后平均15.2m L/s,残余尿量由术前平均142m L降至术后平均26m L。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例癌性死亡,死亡率10%。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对晚期前列腺癌并下尿路梗阻的治疗安全可靠,结合双侧睾丸切除及雄激素阻断治疗能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双侧睾丸切除 综合治疗方法 IPSS评分 生活质量评估 协同治疗作用 雄激素受体 最大尿流率 下尿路梗阻 阻断疗法 残余尿量 术后随访 安全可靠 阻断治疗 平均 术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李建民 李常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98-3103,共6页
新生抗原(neoantigen)是位于恶性肿瘤细胞表面并在基因变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特异性氨基酸序列蛋白,它们具有肿瘤特异性并普遍存在于不同的肿瘤组织中,从而能够被T细胞识别并进一步引起免疫反应。在不同肿瘤中,新生抗原的数量与免疫活... 新生抗原(neoantigen)是位于恶性肿瘤细胞表面并在基因变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特异性氨基酸序列蛋白,它们具有肿瘤特异性并普遍存在于不同的肿瘤组织中,从而能够被T细胞识别并进一步引起免疫反应。在不同肿瘤中,新生抗原的数量与免疫活性有关,并进一步影响检查点阻断后的肿瘤抑制。多项研究表明,新生抗原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认可,它不仅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个性化医疗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抗原 恶性肿瘤 检查点阻断 免疫疗法 个体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对HBV抗原胎盘透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关智芳 宋瑞香 +1 位作者 王莉 王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其对HBV抗原胎盘透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产检并生产的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其对HBV抗原胎盘透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产检并生产的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主被动双重免疫方案;观察组自孕妇妊娠2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mg/次,每日1次,至产后12周,分娩新生儿同样接受双重免疫方案。监测孕妇入组时、分娩时、新生儿脐带血、6个月时血清HBV标志物、HBV DNA的变化,计算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安全性。结果 (1)阻断效果:分娩时观察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V抗原胎盘透过率:分娩时2组孕妇的血清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新生儿脐带血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孕妇的HBsAg、HBeAg胎盘透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安全性:2组孕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以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且安全性高,但其不能降低孕妇HBV抗原水平及其胎盘透过率,其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主要与降低HBV D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 母婴传播 阻断疗法 替比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阮百根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Β受体阻断 神经肽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抑制CSN5的脱泛素活性,减少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促进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乃华(编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146-1146,共1页
小檗碱通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中COP9信号转导体5(CSN5)的脱泛素活性,减少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促进抗肿瘤免疫。该项成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洋团队完成,发表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小檗碱通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中COP9信号转导体5(CSN5)的脱泛素活性,减少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促进抗肿瘤免疫。该项成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洋团队完成,发表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杂志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PD-L1阻断疗法已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主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抗肿瘤免疫 程序性细胞死亡 非小细胞肺癌 小檗碱 生物技术研究所 阻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研究进展
19
作者 阮志鹏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 :阐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对洋地黄类、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断剂等进行论述。 结果 :给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提出新的方向。结论 :影响肾素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断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