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2+)、Ca^(2+)-ATPase、SOD及MDA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广钦 禹志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89-491,共3页
在缺血总时间相等的单次和反复全脑缺血大鼠模型上,反复性脑缺血与单次脑缺血相比,脑组织内水、Ca^(2+)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增高,Ca^(2+)-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尼莫地平10 mg/kg po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 脑缺血 腺苷三磷酸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DA、SOD、TXB_2及6-keto-PGF1a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6
2
作者 江承平 刘福 +4 位作者 李毅 王柏强 唐晓蓉 吴碧华 王晓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脑的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脑的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0)、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I组,n=20)。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大鼠MCAOR时神经功能状态,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同时测定血浆中MDA、SOD、TXB2、6-keto-PGF1a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减小梗死灶。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TXB2含量增加,6-keto-PGF1a含量降低(P<0.05);参附治疗组与IR组比较,SOD活性增高,MDA、TXB2含量下降,6-keto-PGF1a含量增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自由基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够纠正TXB2/6-keto-PGF1a平衡,达到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l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中SOD、MDA及BDN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晓杰 谢鑫 +1 位作者 王哲 王德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24...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24、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SOD、MDA含量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多,MDA含量减少,BDNF含量增多(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大鼠血清SOD、MDA及BDNF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中SOD、MDA及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翊馨 张海平 王德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52-754,共3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h...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h、24h、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SOD、MDA含量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多,MDA含量减少,TNF-α含量减少(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大鼠血清SOD、MDA及TNF-α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LPO、SOD的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卞留贯 张天赐 赵卫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29,共2页
我们利用兔MCAO模型,分别测定脑缺血后4h(I_4)、24h(I_(24))脑组织的H_2o、Na^+、Ca^(2+)、LPO,SOD以及线粒体的LPO,SOD,经与对照组(包括假手术和正常对照)对比,结果发现脑缺血后脑组织H_2o、Na^+、C_a^(2+)LPO及线粒体LPO均明显增加,而... 我们利用兔MCAO模型,分别测定脑缺血后4h(I_4)、24h(I_(24))脑组织的H_2o、Na^+、Ca^(2+)、LPO,SOD以及线粒体的LPO,SOD,经与对照组(包括假手术和正常对照)对比,结果发现脑缺血后脑组织H_2o、Na^+、C_a^(2+)LPO及线粒体LPO均明显增加,而SOD活性变化则相反地降低。结果提示脑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的LPO含量增加,而SOD活性则下降,说明脑缺血后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参与了脑缺血脑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线粒体 过氧化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60
6
作者 董高翔 冯亦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术(tMCAO)模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神经细胞线粒体ATPase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术(tMCAO)模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神经细胞线粒体ATPase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1)大鼠tMCAO后线粒体ATPas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于tMCAO前10min腹腔注射丁基苯酞(NBP)(5~20mg /kg)能明显升高线粒体Na+K+-ATPase和Ca 2+  -ATPase活性。(2)在缺血溶剂组,SOD活性和线粒体GSH-Px活性显著下降,而MDA的含量则明显升高。于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NBP(20mg /kg)能明显增加缺血侧神经细胞线粒体和脑皮层总SOD的活性,然而对CuZn-SOD活性无明显作用。腹腔注射20mg /kg NBP能显著升高线粒体GSH-Px的活性,而腹腔注射10、20mg /kg NBP能明显降低缺血脑线粒体MDA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局部脑缺血 ATP酶 抗氧化酶 丙二醛 脑线粒体 抗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广钦 陈世忠 +2 位作者 郝雪梅 程和平 吴才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测定小鼠氧耗量及存活时间 ;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测定小鼠死亡时间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评价动物行...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测定小鼠氧耗量及存活时间 ;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测定小鼠死亡时间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评价动物行为功能 ,测定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SOD、MDA及LDH的含量 ,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结果 厚朴酚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缺氧缺血的存活时间 ;改善大鼠脑缺血造成的行为缺陷 ,提高脑组织中SOD和LDH活性 ,减少MDA含量 ,缩小梗死范围 ,降低脑含水量。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 ,厚朴酚能改善脑缺血造成的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 ,减少组织坏死。结论 厚朴酚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缺氧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国清 吴红霞 +4 位作者 王振基 戴伟娟 付润芳 刘昌发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组织过氧化的影响、对脑细胞膜ATP酶的保护、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药组于缺血前 5mi...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组织过氧化的影响、对脑细胞膜ATP酶的保护、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药组于缺血前 5minivgttPGE1 (1 2 ,2 4 ,48μg·kg- 1 ) ,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NS。各组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60min ,再灌注 60min后 ,断头、取脑匀浆 ,测定其丙二醛 (MDA)含量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Na+ ,K+ ATP酶 ,Ca2 + ATP酶 ,Mg2 + ATP酶活性。心脏取血分离血浆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浓度及白介素 (IL 1 β、IL 6)和血浆内皮素 (ET 1 )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MDA含量升高 (P <0 0 5)、SOD及GSH Px活力降低 (P<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降低 (P <0 0 5) ,TNFα、IL 1 β、ET 1含量升高 (P <0 0 5)。PGE1 3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MDA含量降低 (P <0 0 5) ,SOD及GSH Px活力升高 (P <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5 ) ,Mg2 + ATP酶活性亦升高 ,TNFα、IL 1 β、ET 1含量降低 (P<0 0 5)。结论 PGE1 对缺血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ATP酶 炎性细胞因子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亚丙基莽草酸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宏涛 孙建宁 +1 位作者 徐秋萍 郭亚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 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 (ISA)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MCAT)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氯化铁致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观察ISA对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Cu 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及丙二醛 (... 目的 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 (ISA)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MCAT)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氯化铁致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观察ISA对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Cu 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 ISA2 0 0 ,10 0mg·kg-1可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T SOD活力 ;ISA2 0 0 ,10 0 ,5 0mg·kg-1均可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脑组织Cu Zn SOD和GSH px活力 ;ISA 2 0 0 ,10 0 ,5 0mg·kg-1对模型大鼠脑组织MDA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亚丙基莽草酸 血栓 大脑中动脉栓塞 脑缺血 脑梗死 自由基 动物实验 药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璨 郭莲军 殷光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etase,NOS)含量及表达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的表达。结果 ①牛磺酸可以改善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 ,减少脑梗死体积 ;②可以提高脑组织SOD活性 ,但对MDA水平未见明显影响 ;③对脑组织NOS含量及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④明显减少ICAM 1阳性血管计数。结论 牛磺酸可通过增强脑组织SOD活性 ,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 ,以及减少脑缺血引起的ICAM 1表达 ,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NOS ICAM-1 sod mda 神经保护作 局灶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维楠 杨俊卿 +1 位作者 姜蓉 石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美洛昔康(1、3和5mg·kg-1)在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病理切...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美洛昔康(1、3和5mg·kg-1)在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生物酶学方法观察超氧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美洛昔康能明显缩短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寻台潜伏期,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降低海马神经元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阻遏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MDA含量的升高和SOD活性的降低。结论美洛昔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OX-2活性,减少PGs等代谢产物的产生,抑制NF-κB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全脑缺血/再灌注 环氧酶-2 NF-κB sod mda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实验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艳红 龚培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4-567,共4页
目的 研究蝙蝠葛碱 (dauricine,Dau)对小鼠缺氧及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观察Dau对小鼠缺氧情况下存活时间的影响 ;采用酶标仪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 目的 研究蝙蝠葛碱 (dauricine,Dau)对小鼠缺氧及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观察Dau对小鼠缺氧情况下存活时间的影响 ;采用酶标仪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和线粒体氧化损伤指标及能量代谢指标活性或含量变化。结果 ①Dau延长小鼠缺氧后存活时间。②Dau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皮层组织及线粒体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及线粒体GSH Px活性下降 ;改善脑皮层组织LDH及线粒体ATPase活性下降。结论 ①Dau对小鼠急性缺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脑缺血 线粒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乳酸脱氢酶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抗氧化应激和AQP4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薇 王树 李方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7-1478,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ICVD)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1-2].人们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进行研究发现诸多因素参与其中,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ICVD)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1-2].人们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进行研究发现诸多因素参与其中,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凋亡等.脑水肿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致命的并发症之一,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水肿程度与AQP4的表达呈正相关.SIRT3参与多种细胞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脑缺血/再灌注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水通道蛋白4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合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周新 李丽 +1 位作者 李君 罗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合三七总皂苷(TSA+PNS)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观察TSA+PNS对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脑血管对伊文思蓝通透性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合三七总皂苷(TSA+PNS)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观察TSA+PNS对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脑血管对伊文思蓝通透性的影响。结扎小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观察TSA+PNS对手术后12、18、24h脑组织SOD活力、CAT活力和MDA浓度的影响。结果: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动物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和MDA浓度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CAT活力明显降低(P<0.01);应用TSA+PNS后,可提高SOD活力、CAT活力,降低MDA浓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P<0.01~0.05)。结论:TSA+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组织水肿、脑血管的通透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提高SOD活力、CAT活力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sod活力 CAT活力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及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永刚 李芳君 谢少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检测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SH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 2 h再灌注24 h后脑组织及其线粒体组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大鼠脑组织和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MDA的增加,能抑制大鼠脑组织LD、NO含量的增加,并可明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黎芦醇 脑缺血再灌注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 乳酸 一氧化氮 线粒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1
16
作者 禹志领 张广钦 赵红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0-312,共3页
葛根总黄酮500,1000mg/kg,连续po7d,能显著对抗反复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Ca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Ca2+-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还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 葛根总黄酮500,1000mg/kg,连续po7d,能显著对抗反复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Ca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Ca2+-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还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脑缺血 钙离子 sod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华璞 祝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脑梗塞区重量用NBT染色法测定;93D、MDA及细胞凋亡均采用测试药盒测定。结果 TGP 20 g·kg...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脑梗塞区重量用NBT染色法测定;93D、MDA及细胞凋亡均采用测试药盒测定。结果 TGP 20 g·kg-1ip可改善大鼠异常神经症状,使MCAO大鼠的SOD活力提高、MDA生成减少,减少脑皮质细胞凋亡数。结论TGP对脑梗塞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抗自由基,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大脑中动脉梗塞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保护作用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脑微血管ATP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卞留贯 张天锡 赵卫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4-206,共3页
在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造成局灶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脑微血管,生化法测定其Na+,K+-ATP酶、Ca2+,Mg2+-ATP酶及Mg2+-ATP酶活性,成巴比妥酸(TBA)荧光... 在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造成局灶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脑微血管,生化法测定其Na+,K+-ATP酶、Ca2+,Mg2+-ATP酶及Mg2+-ATP酶活性,成巴比妥酸(TBA)荧光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脑缺血后4小时及24小时(I4、I24)3组。结果发现I4组脑微血管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与脑组织MDA之间呈正相关(r=0.97O,P<0.002),而与SOD之间呈负相关(r=-0.891,P<0.02;而I24组该酶活性则低于对照组。Ca2+,Mg2+-ATP酶、Mg2+-ATP酶在I4、I24组均降低。提示脑缺血后早期脑微血管Na+,K+-ATP酶活性增力。促进早期脑水肿的发生,可能与自由基的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腺苷三磷酸酶 脑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方永 李传磊 高红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灌胃给药连续15 d。给药12 ...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灌胃给药连续15 d。给药12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术后24 h和48 h通过跳台、Y型电迷宫实验,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对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可明显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或P<0.01),增强脑组织中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MDA和NO含量(P<0.05或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反复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及喜得镇对实验性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虹 王玲 +2 位作者 郝晓敏 高云瑞 李文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小檗胺及喜得镇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结扎同侧大脑中动脉及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果小檗胺及喜得镇可缩小大鼠脑缺血24h后皮层梗塞面积、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 目的研究小檗胺及喜得镇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结扎同侧大脑中动脉及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果小檗胺及喜得镇可缩小大鼠脑缺血24h后皮层梗塞面积、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且两药半量配伍用明显优于各药全量单用。结论小檗胺及喜得镇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喜得镇 脑缺血 脑水肿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