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的CeO_2-Pd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戴红 常仕英 +1 位作者 蔺广森 黄鉴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XRF、XRD、SEM和CH4-TPR表征手段,研究了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在CO、CH4氧化过程中的CeO2-Pd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经Ce改性后ZSM-5分子筛的载Pd量提高;Pd/Ce-ZSM-5催化剂对CH4的起始吸附温度降低;Pd/Ce-ZSM-5催化剂中Ce主要以... 采用XRF、XRD、SEM和CH4-TPR表征手段,研究了Ce改性ZSM-5分子筛载Pd催化剂在CO、CH4氧化过程中的CeO2-Pd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经Ce改性后ZSM-5分子筛的载Pd量提高;Pd/Ce-ZSM-5催化剂对CH4的起始吸附温度降低;Pd/Ce-ZSM-5催化剂中Ce主要以CeO2形态存在。Pd是CO的催化氧化活性物种,CeO2-Pd协同作用可促进CO的氧化。Pd和PdO均是CH4的催化氧化活性物种,CeO2的供氧-储氧特性有助于Pd→PdO的转化,CeO2与Pd的相互作用使Pd/Ce-ZSM-5催化剂具有高的CO和CH4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改性 催化剂 ceO2-Pd协同作用 一氧化碳和甲烷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CuZnAl催化剂上仲丁醇脱氢制备甲乙酮
2
作者 李英 马会霞 +3 位作者 周峰 苑兴洲 张磊 张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6,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并通过浸渍法将不同含量Ce引入到CuZnAl催化剂中,将其用于仲丁醇(SBA)脱氢制甲乙酮(MEK),研究了Ce改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的引入可以促使CuZnAl催化剂中Zn物种和Al物种发生反应,生成尖晶石...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并通过浸渍法将不同含量Ce引入到CuZnAl催化剂中,将其用于仲丁醇(SBA)脱氢制甲乙酮(MEK),研究了Ce改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的引入可以促使CuZnAl催化剂中Zn物种和Al物种发生反应,生成尖晶石(CuAl2O4)结构,有利于提高其催化稳定性;同时引入Ce能降低催化剂晶粒尺寸、提高CuO和ZnO的分散度,并使催化剂中Cu^2+含量提高、还原温度降低、还原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O含量增加。Ce改性后的8%-Ce-CuZnAl催化剂对仲丁醇脱氢具有良好的活性,在240℃、质量空速为5 h−1的条件下,SBA转化率达91.4%,MEK收率为87.74%;而且在100 h内催化活性稳定,SBA转化率保持在92%左右、MEK收率保持在8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催化剂 脱氢 仲丁醇 甲乙酮 ce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改性VO_x/SiO_2催化剂上正丁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
3
作者 陆江银 杨朋坤 柳彦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6,共5页
研究VO_x/SiO_2催化剂上正丁烷氧化脱氢制丁烯的反应性能,考察VO_x负载量和助剂MgO对VO_x/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反应物转化率和目标产物正丁烯和1,3-丁二烯选择性,VO_x的最佳负载量为3%;助剂MgO的加入可以提高丁烯和1... 研究VO_x/SiO_2催化剂上正丁烷氧化脱氢制丁烯的反应性能,考察VO_x负载量和助剂MgO对VO_x/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反应物转化率和目标产物正丁烯和1,3-丁二烯选择性,VO_x的最佳负载量为3%;助剂MgO的加入可以提高丁烯和1,3-丁二烯的选择性,抑制正丁烷的裂解,提高C_4烯烃的总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x/SiO2 催化剂 正丁烷 氧化脱氢 mgo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e改性草酸二甲酯合成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唐星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3,共5页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Ce改性Pd-Ce/α-Al_2O_3催化剂,通过XPS、XRD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管式反应装置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影响,并讨论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表面Pd...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Ce改性Pd-Ce/α-Al_2O_3催化剂,通过XPS、XRD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管式反应装置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影响,并讨论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表面Pd含量及Pd^0的比例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经850℃焙烧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反应温度120℃时,MN(亚硝酸甲酯)转化率达到88.6%,这归因于其表面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具有更高表面Pd含量及Pd^0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改性催化剂 焙烧温度 偶联反应 草酸二甲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CoMo/Al2O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催化硫醇硫生成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沛 柯明 +2 位作者 王奇 丁亚龙 金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918,共10页
针对Ce改性CoMo/Al2O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XRD、H2-TPR、Py-IR、XPS、HRTEM表征分析和活性评价,考察了CeO2含量对其表面物相结构性质和生成硫醇硫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改性CoMo/Al2O3催化剂载体表面的Ce以Ce3+价态存在;其... 针对Ce改性CoMo/Al2O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XRD、H2-TPR、Py-IR、XPS、HRTEM表征分析和活性评价,考察了CeO2含量对其表面物相结构性质和生成硫醇硫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改性CoMo/Al2O3催化剂载体表面的Ce以Ce3+价态存在;其与Al2O3形成CeAlO3或类似结构的物相,减弱了金属Mo和载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Mo的硫化,使催化剂表面MoS2晶簇的堆垛层数和晶片长度均有增加,有利于II型CoMoS活性相的形成,具有较多的不饱和活性位(CUS),增大了L酸酸量;Ce的引入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硫醇硫的生成;将催化剂表面酸分布和CoMoS活性相含量与生成硫醇硫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发现硫醇硫生成量与L酸的强酸酸量和弱酸酸量的比值(A(Ls)/A(Lw))以及CoMoS活性相含量相关,(A(Ls)/A(Lw))越大,CoMoS活性相含量越多,则硫醇硫生成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加氢脱硫 硫醇硫 催化剂 ce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对Cu/SSZ-13催化剂抗钾中毒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嘉琪 王攀 +3 位作者 李飞祥 朱增赞 敖成成 雷利利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7,94,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e-Cu/SSZ-13、Ce-K-Cu/SSZ-13和K-Cu/SSZ-13催化剂,通过模拟气试验平台研究了Ce-Cu/SSZ-13、K-Cu/SSZ-13和Ce-K-Cu/SSZ-13催化剂的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性能,并...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e-Cu/SSZ-13、Ce-K-Cu/SSZ-13和K-Cu/SSZ-13催化剂,通过模拟气试验平台研究了Ce-Cu/SSZ-13、K-Cu/SSZ-13和Ce-K-Cu/SSZ-13催化剂的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性能,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比表面积(brunauer emmett teller,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XPS)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NH_(3)-TPD)等表征手段评价碱金属钾(K)对Ce-Cu/SSZ-13催化剂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金属K的引入使得Cu/SSZ-13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下降,导致催化剂出现中毒失活现象。与K-Cu/SSZ-13催化剂相比,Ce-K-Cu/SSZ-13催化剂的NOx脱除效率显著提高,T_(80)(NO_(x)转化率达到80%的温度区间)温度窗口扩宽到220℃~580℃,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活性中心Cu^(2+)物种数量增加,表明Ce对Cu/SSZ-13催化剂的改性可以提高NH_(3)-SCR性能,且对催化剂K中毒失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改性 Cu/SSZ-13催化剂 钾中毒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对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侯丽敏 许杰 +4 位作者 王甜甜 乔超越 陈翰 付善聪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氟碳铈矿、萤石、石英和磁铁矿,其中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Fe、Mn等是催化剂所需活性元素。本文利用浸渍法对活化稀土尾矿进行Ce改性,借助SEM-EDS、XRD、BET、NH_(3)-TPD、H_(2)-TPR、XPS等表征手段探...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氟碳铈矿、萤石、石英和磁铁矿,其中稀土元素Ce和过渡金属Fe、Mn等是催化剂所需活性元素。本文利用浸渍法对活化稀土尾矿进行Ce改性,借助SEM-EDS、XRD、BET、NH_(3)-TPD、H_(2)-TPR、XPS等表征手段探究Ce改性对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改性活化稀土尾矿催化剂以介孔结构为主,Ce元素在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Ce元素与Fe元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氧化还原电子对,促进了不同价态Ce、Fe离子之间的转化,增强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提高了催化剂的酸性位点数量和酸性能,有利于NH_(3)的吸附与活化,从而使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提高。活化稀土尾矿经15%Ce改性后,脱硝效率由70%提升至82%,N_(2)选择性在90%以上,反应温度窗口拓宽至275~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脱硝催化剂 活化 ce改性 浸渍 NH_(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Fe-Mn/TiO2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硫中毒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肖雨亭 吴鹏 +1 位作者 王玲 张亚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1-436,共6页
以Ce改性Fe-Mn/TiO2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测试和一系列表征技术对其低温抗硫性能及中毒机理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中通入SO2体积分数在0.02%以下时,Fe0.1Ce0.07Mn0.4/TiO2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 以Ce改性Fe-Mn/TiO2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测试和一系列表征技术对其低温抗硫性能及中毒机理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中通入SO2体积分数在0.02%以下时,Fe0.1Ce0.07Mn0.4/TiO2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抗硫性,且停止通入SO2时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可恢复至初始水平;当通入SO2的体积分数增加至0.04%时,催化剂会发生不可逆失活。表征结果显示:(NH4)2SO4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和活性组分锰氧化物的硫酸化(生成MnSO4)是催化剂硫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后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显著降低,氧化还原能力减弱;催化剂Lewis酸的酸性大幅度减弱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ce改性Fe-Mn/TiO2催化剂 催化剂中毒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MgO催化硬脂酸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9
作者 孔令鸟 洪郑 方银军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为提高产品中单甘酯(简称MAGs)的含量,采用自制Ce改性MgO催化剂催化硬脂酸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以氧化镁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先制备MgO载体,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改性MgO催化剂。设计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 为提高产品中单甘酯(简称MAGs)的含量,采用自制Ce改性MgO催化剂催化硬脂酸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以氧化镁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先制备MgO载体,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改性MgO催化剂。设计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考察了Ce的添加量对粗产品中单甘酯含量的影响。利用BET,XRD和CO_(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影响MAGs含量的三个试验因素中,反应温度显著性水平最高,当Ce添加量为0.3%,催化剂用量为0.5%(占甘油和硬脂酸甘油三酯总质量),甘油与硬脂酸甘油三酯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2 h时,粗产品中单甘酯含量达42.0%。表征结果表明,Ce含量小于0.3%时,Ce的添加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影响不大,但催化剂碱性增强,当Ce含量大于0.5%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和碱性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甘酯 制备 硬脂酸甘油三酯 ce改性mgo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