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器官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蒙海妹 房志家 +3 位作者 李勇斌 孙力军 邓旗 赵云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同时监测42 d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氧化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注射CdTe/CdS/SiO_(2)量子点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荧光观察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器官中的早期积累为肺>脾>肝>肾>心,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注射后在小鼠主要器官积累42 d,且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脾和肺,后期主要分布在肝和肾。量子点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大部分血细胞计数和氧化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CdTe/CdS/SiO_(2)量子点处理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简而言之,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发现为量子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SiO_(2)量子点 毒性 分布 蓄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ate-stabilized CdSe/CdS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 for protein determin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傅昕 黄可龙 刘素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20-725,共6页
A rapid, ultrasensitive and convenient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functionalized CdSe/CdS quantum dots (QDs) with bov... A rapid, ultrasensitive and convenient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functionalized CdSe/CdS quantum dots (QDs) with bov/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proposed. The citrate-stabilized CdSe/CdS (QD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Se powder and Na2S as precursors instead of any pyrophoric organometallic precursors. The modified CdSe/CdS QDs are brighter and more stable against photobleaching in comparison with organic fluorophores. At pH 7.0,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of CdSe/CdS is enhanced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BSA in the range of 0.1-10 μg/mL, and the low detection limit is 0.06 μg/mL.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hanced fluorescence peak intensity (△F) and BSA concentration (c) is established using equation △F=50.7c+16.4 (R=0.996 36).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for BSA in three synthetic samples are identical with the true values, and the recovery (98.9%-102.4%)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1.8%-2.5%) are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cds quantum dots bovine serum albumin PROTEIN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QDs/Bi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润华 任婉璐 +1 位作者 肖林锋 周英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探索高效利用可见光能源,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选用原位油浴法将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修饰于单晶相氧化铋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剂(CdSQDs/Bi_(2)O_(3)),并通过XRD、XPS、SEM、TEM、BET、UV-Vis DRS、PL... 为探索高效利用可见光能源,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选用原位油浴法将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修饰于单晶相氧化铋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剂(CdSQDs/Bi_(2)O_(3)),并通过XRD、XPS、SEM、TEM、BET、UV-Vis DRS、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硫化镉量子点成功负载于氧化铋表面,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由5.1199 m^(2)/g提高至51.3322 m^(2)/g,且减小了催化剂的禁带宽度,由2.50 ev缩小为2.17 ev,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量达到10%时,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效率达到98.8%,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探究高效复合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 污水处理 光催化 原位油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核壳量子点与蛋白质荧光标记 被引量:20
4
作者 曾庆辉 张友林 +4 位作者 杜创 宋凯 孙雅娟 刘晓敏 孔祥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8-1161,共4页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两种方法,实现了量子点的生物标记,电泳技术已证明,应用这种量子点成功地实现了对蛋白质分子的生物标记.通过对量子点与蛋白质偶联前后的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量子点与蛋白质作用后荧光增强是由于蛋白质对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从而降低了表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跃迁几率所致.通过共价连接量子点的荧光峰位红移,主要是由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量子点与蛋白质静电吸附作用引起的荧光峰位蓝移主要起因于量子点表面电荷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 核壳量子点 荧光增强 红移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铜的CdS/ZnS量子点荧光猝灭测定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东平 张勇 +1 位作者 冯如朋 周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8-640,共3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CdS/ZnS量子点,考察了其荧光性质、稳定性等因素,并以该量子点为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铜离子的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IF^0,/IF=...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CdS/ZnS量子点,考察了其荧光性质、稳定性等因素,并以该量子点为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铜离子的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IF^0,/IF=1.26402+0.01888ρ,其线性范围为1.0~10μg/L,线性回归系数为0.9970,检出限为0.2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ZNS 量子点 荧光猝灭 铜离子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Se/CdS纳米晶合成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萍 俞英 +2 位作者 陈波 何少萍 赖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巯基乙醇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CdSe/CdS纳米晶,应用单因素法和多目标单纯形法探索合成条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合成的纳米晶的形貌和大小,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 以巯基乙醇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CdSe/CdS纳米晶,应用单因素法和多目标单纯形法探索合成条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合成的纳米晶的形貌和大小,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产率0.14为标准,测量了合成的CdSe/CdS纳米晶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cds 纳米晶 巯基乙醇 量子点 优化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树形分子模板法原位合成发紫光CdS量子点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丛日敏 罗运军 +1 位作者 李国平 谭惠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63-1766,共4页
Well-dispersed CdS quantum dots (QDs) with narrow size-distribution were prepared using generation 4.5 ester-terminated PAMAM dendrimers as inner-template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CdS QDs was 1.5 nm and the photolumi... Well-dispersed CdS quantum dots (QDs) with narrow size-distribution were prepared using generation 4.5 ester-terminated PAMAM dendrimers as inner-template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CdS QDs was 1.5 nm and the photoluminescence was purple. The room 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RT-PQY) was 0.015. The diameter of CdS QD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 / nPAMAM, also the color of photoluminescence was tunable and could be changed from purple to b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点 PAMAM树形分子 室温光致发光量子产率 发光可调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的Ⅰ-Ⅱ型结构转变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安利民 曾庆辉 +2 位作者 赵家龙 宋维斯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9-1792,共4页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等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峰展宽、大幅度红移以及荧光寿命大幅度增加现象.根据能带的位置关系,随着CdS厚度的增加,CdTe从Ⅰ型结构逐渐过渡到Ⅱ型核壳结构.对于Ⅱ型CdTe/CdS核壳量子点,不仅存在CdTe核区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间的直接复合,还存在CdS壳层导带电子与CdTe核价带空穴界面处的间接复合,发光机制的变化导致荧光峰的展宽、明显红移和荧光寿命的增加.当壳层过厚时,壳层表面新引入的缺陷会阻碍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碲化镉/硫化镉 量子点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S@ZnS量子点与罗丹明B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检测牛奶中土霉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徐铭泽 廖秀芬 +3 位作者 陶慧林 张庆军 钟福新 易忠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7-1221,共5页
在吐温40存在下的pH 7.6 PBS缓冲溶液中,核壳型量子点CdS@ZnS与染料罗丹明B(RhB)能够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能量给体CdS@ZnS的荧光猝灭,能量受体RhB的荧光增强.当加入土霉素(OTC)后,发现体系中RhB的荧光发生猝灭,且体系荧... 在吐温40存在下的pH 7.6 PBS缓冲溶液中,核壳型量子点CdS@ZnS与染料罗丹明B(RhB)能够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能量给体CdS@ZnS的荧光猝灭,能量受体RhB的荧光增强.当加入土霉素(OTC)后,发现体系中RhB的荧光发生猝灭,且体系荧光猝灭的程度与土霉素浓度在4×10-8~ 60×10-8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0,检出限为1.13×10-9 mol/L,以此建立了利用CdS@ZnS-RhB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应用于牛奶中土霉素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7.5%~ 103.7%,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ds@ZnS 荧光能量转移 土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Se/Cd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的共轭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雪婷 于俊生 谢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5-1193,共9页
用巯基乙酸(TGA)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CdSe和核壳结构的CdSe/CdS半导体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核壳结构的CdSe/CdS半导体量子点比单一的CdSe量子点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用TEM、电子衍射(ED)和XPS分别表征了CdSe和Cd... 用巯基乙酸(TGA)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CdSe和核壳结构的CdSe/CdS半导体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核壳结构的CdSe/CdS半导体量子点比单一的CdSe量子点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用TEM、电子衍射(ED)和XPS分别表征了CdSe和CdSe/CdS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及分散性。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了巯基乙酸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与纳米微粒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在pH值为7.4的条件下,将合成的CdSe和CdSe/CdS量子点直接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实验发现,两种量子点均对BSA的荧光产生较强的静态猝灭作用;而BSA对两种量子点的荧光则具有显著的荧光增敏作用,存在BSA时CdSe/CdS量子点的荧光增强是不存在BSA时体系荧光强度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 cdse/cds 半导体量子点 B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荧光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荣辉 汪勇先 +1 位作者 徐万帮 尹端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7-1011,共5页
以醋酸镉、L-半胱氨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尺寸小于10nm、具有强光致荧光的纤锌矿结构CdS半导体纳米晶。水热法可以将晶核形成与晶体生长阶段较好地分开,加之提供的高温熟化条件,可以得到粒度小而均匀、结构良好的纳米晶。用高... 以醋酸镉、L-半胱氨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尺寸小于10nm、具有强光致荧光的纤锌矿结构CdS半导体纳米晶。水热法可以将晶核形成与晶体生长阶段较好地分开,加之提供的高温熟化条件,可以得到粒度小而均匀、结构良好的纳米晶。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RD对产品的晶体大小、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表征,分析了影响纳米晶尺寸的因素,用相关性较好的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研究了硫化镉纳米晶的光致荧光性能。制备的硫化镉(CdS)纳米晶结构良好、粒度均匀、荧光激发专一,最大激发波长在338nm,其发射荧光的波长位于419nm,发射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晶 水热法 荧光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的CdSe/CdS/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芳芳 于俊生 谢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42-1147,共6页
用L-半胱氨酸盐(Cys)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半导体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纳米微粒比单一的CdSe核纳米粒子和单核壳结构的CdSe/CdS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用透... 用L-半胱氨酸盐(Cys)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半导体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纳米微粒比单一的CdSe核纳米粒子和单核壳结构的CdSe/CdS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XRD、XPS和FTIR等方法对CdSe核和双壳层的CdSe/CdS/ZnS纳米微粒的结构、分散性及形貌分别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cdsE cdse/cds/ZnS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传感器 被引量:24
13
作者 卞倩茜 刘应凡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3%,而分别加入乙酰甲胺磷及辛硫磷等其它9种农药,仅能使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下降0.1%~5.1%,显示了该CdTe/CdS量子点对百草枯的特异性传感作用.采用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了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机理.计算得出荧光强度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2.03×106,而寿命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4.25×105.结果表明,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过程,而动态过程的贡献较小.利用二者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对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9.90×10-9~1.50×10-6mol/L,检出限为6.35×10-9mol/L,R=0.999.用该方法对3种食品和3种水样中残留农药进行了检测,加标回收率均在82.2%~98.5%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2%~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核壳量子点 百草枯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d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中华 王亚静 +5 位作者 赵环 胡娅梅 唐春然 李霞飞 李进 曾云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2-848,共7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S量子点,基于Cu2+离子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定量测定Cu2+离子的新方法。CdS量子点对铜离子呈现出高选择性,除Co2+和Hg2+离子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的存在对铜的测定几乎不产生干...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S量子点,基于Cu2+离子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定量测定Cu2+离子的新方法。CdS量子点对铜离子呈现出高选择性,除Co2+和Hg2+离子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的存在对铜的测定几乎不产生干扰。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及缓冲液pH值、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Cu2+离子的最佳分析条件,即pH=5.6,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33 mol/L,量子点的浓度为2.0×10-4mol/L。在最佳条件下,量子点的相对荧光强度与Cu2+离子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8~2.0×10-5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F0/F=1.015 0+10 0791.6c,检出限为8.0×10-9mol/L。本方法简单、快速,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Cu2+离子分析方法相比,此法对Cu2+离子呈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且具有更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将此法用于水样和人体头发等实际样品中Cu2+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点 荧光猝灭 测定 Cu2+离子 水样 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核-壳型CdTe/CdS及CdTe/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纪梅 许世超 +3 位作者 宋秀云 代昭 孙波 姚翠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5-910,共6页
在水相中制备了半导体CdTe纳米晶,核-壳型CdTe/CdS和CdTe/ZnS纳米晶(即量子点;QDs).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荧光光谱(FS)对合成的纳米晶量子点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FS的数据进行了量子效率的计算.STM的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直径约为3n... 在水相中制备了半导体CdTe纳米晶,核-壳型CdTe/CdS和CdTe/ZnS纳米晶(即量子点;QDs).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荧光光谱(FS)对合成的纳米晶量子点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FS的数据进行了量子效率的计算.STM的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直径约为3nm并且分布良好.为了提高量子效率,对Cd2+浓度和Cd2+∶S2-比例等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时间的增加,核-壳型量子点CdTe/CdS的量子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dTe/CdS在pH8.5,Cd2+∶S2-=10∶1(摩尔比)时可获得80.0%的最大量子效率.同时制备了核-壳型量子点CdTe/ZnS,其最大发射波长由551nm(CdTe)红移到635nm(CdTe/ZnS)表明量子点的尺寸在增长,但是量子效率下降到14.4%.当前研究的量子点可适用于生物标记,生物成像,以及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生物传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合成与表征 cdTe/cdscdTe/ZnS核-壳型量子点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半导体纳米晶的生长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余凤斌 陈福义 介万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35-1837,共3页
用玻璃沉淀技术制备了含过饱和CdS的玻璃固溶体,在一定条件下晶化处理使其长出CdS量子点,并采用了X射线衍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光吸收谱和荧光发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晶化处理可以在玻璃中长出CdS量子点,尺寸大约为1... 用玻璃沉淀技术制备了含过饱和CdS的玻璃固溶体,在一定条件下晶化处理使其长出CdS量子点,并采用了X射线衍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光吸收谱和荧光发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晶化处理可以在玻璃中长出CdS量子点,尺寸大约为10~25nm.吸收谱中出现明显的红移现象,反映出量子点的量子限域效应,荧光发光图谱中可以看出量子点发光主要由带隙发光和表面缺陷态发光组成,提高热处理温度可以改善晶粒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ds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Cu/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磊 曹立新 +1 位作者 柳伟 苏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6-691,共6页
以CdS为壳层材料对核水溶性ZnSe:Cu量子点进行包覆,得到ZnSe:Cu/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研究了壳层厚度对ZnSe:Cu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TEM、XRD、PL和UV-Vis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结构,分散性好... 以CdS为壳层材料对核水溶性ZnSe:Cu量子点进行包覆,得到ZnSe:Cu/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研究了壳层厚度对ZnSe:Cu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TEM、XRD、PL和UV-Vis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结构,分散性好,形状为球形,经壳层修饰后量子点的粒径由2.7 nm增大到4.0 nm。随着包覆CdS壳层数的增加,量子点的发射和紫外吸收谱红移,说明量子点在长大,证明CdS壳层生长在ZnSe:Cu量子点的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的ZnSe:Cu/CdS量子点。包覆CdS壳层后ZnSe:Cu量子点的发光强度减弱,但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ZNSE CU ZNSE CU cds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玉娟 罗运军 +1 位作者 许国志 杨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11-3314,共4页
采用荧光发射法研究了不同Cd2+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负载比)条件下硫化镉(CdS)/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NCs)水溶液的荧光性能,并探索了其荧光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波长330nm光的激发下,CdS/G4.0-NH2PAMAM NCs的荧光发... 采用荧光发射法研究了不同Cd2+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负载比)条件下硫化镉(CdS)/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NCs)水溶液的荧光性能,并探索了其荧光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波长330nm光的激发下,CdS/G4.0-NH2PAMAM NCs的荧光发射光谱中出现了2个峰,一个是PAMAM树形分子的荧光发射峰,另一个是Cd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随着负载比的增加,前一个荧光发射峰逐渐变弱,并消失后一个荧光发射峰逐渐增强,表明PAMAM树形分子N原子上的价电子跃迁到CdS QDs上。发蓝色荧光的纯PAMAM树形分子水溶液对塑料表面的油印潜指纹显现效果不佳,原因是塑料含蓝色荧光杂质;采用负载比为10的CdS/G4.0-NH2PAMAM树形分子NCs水溶液显现塑料表面指纹时,发现潜指纹发射出明亮黄色荧光可以被清晰识别,这对含不同颜色荧光杂质的客体表面潜指纹的显现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光致发光 硫化镉 量子点 树形分子 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在Nafion/羟基磷灰石膜上的电化学发光及其应用于肌红蛋白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国涛 贾丽萍 +4 位作者 赵倩 陶绪泉 贾文丽 崔慧 王怀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2-1247,共6页
利用羟基磷灰石(HAp)和Nafion将CdTe/CdS量子点(QD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在复合膜内的CdTe/CdS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相比水溶液中的量子点在裸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CdTe/CdS修饰到复合膜内后的电化学发光更加稳定,且发光... 利用羟基磷灰石(HAp)和Nafion将CdTe/CdS量子点(QD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在复合膜内的CdTe/CdS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相比水溶液中的量子点在裸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CdTe/CdS修饰到复合膜内后的电化学发光更加稳定,且发光强度增加数十倍。在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以三丙胺(TPrA)为共反应物,基于肌红蛋白(Mb)能有效地猝灭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ECL)强度,建立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Mb的新方法,同时我们探讨了Mb猝灭QDs电化学发光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b浓度在0.59 nmol/L~10.59 nmol/L范围内,分析信号lg(I0-I)/I与肌红蛋白浓度的对数lg[CMb]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2 n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电化学发光 羟基磷灰石 三丙胺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2 位作者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2-1437,共6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线性范围为25~1×104ng/mL,检出限(3σ)为7.7 ng/mL.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荧光猝灭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盐酸巴马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