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高原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davazamcii)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宏宇 高玉葆 +3 位作者 马成仓 任安芝 吴建波 王银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29-3736,共8页
采用RAPD技术对10个具较大地理跨度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678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为100%;特有位点41个,占6.05%。总体上3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自东向西递减... 采用RAPD技术对10个具较大地理跨度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678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为100%;特有位点41个,占6.05%。总体上3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分析表明其与生长地点年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AMOVA表明:3种锦鸡儿种间变异只占总体变异的6.08%,且显著性检验表明这种变异不显著;种内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1.90%;总变异的主要部分来自种群内部(82.02%)。3种锦鸡儿各种群总体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内变异比率Hpop/Hsp为0.801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03,种群每代迁移数Nm为2.6192,显示种群间存在一定强度的基因流,3种锦鸡儿间表现为异交性。3种锦鸡儿多样性高低及种群聚类分布格局都表现出一定的地理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 柠条锦鸡儿 RAPD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模拟土壤侵蚀胁迫对灌木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郑欣如 张欣 +4 位作者 葛楠 陈曦 王博 刘瑞敏 王非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探究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造成的土壤侵蚀对北沙柳Salix cheil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及生存策略。【方法】在野外原位试验条件下,对北沙柳、小叶锦鸡儿根部进... 【目的】探究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造成的土壤侵蚀对北沙柳Salix cheil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及生存策略。【方法】在野外原位试验条件下,对北沙柳、小叶锦鸡儿根部进行原位根系断裂试验来模拟土壤侵蚀胁迫,设置对照组(CK)和轻度胁迫(S1)、中度胁迫(S2)和重度胁迫(S3)四种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测定了不同胁迫处理下两种灌木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并使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逆性。【结果】土壤侵蚀胁迫显著抑制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株高、冠幅、枝条长度和枝条直径,且随着侵蚀胁迫程度增大,抑制程度越明显;北沙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侵蚀胁迫程度增大而降低,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期恢复至侵蚀胁迫前期;北沙柳的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丙二醛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侵蚀胁迫后期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隶属函数分析显示,在土壤侵蚀环境中,小叶锦鸡儿抗逆性最强,北沙柳次之。【结论】小叶锦鸡儿对采煤沉陷区土壤侵蚀的破坏致损效应具有更好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更适于干旱、半干旱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植被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柳 小叶锦鸡儿 采煤沉陷区 土壤侵蚀胁迫 生理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TMR日粮对滩湖杂代羔羊饲喂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丽 岳彩娟 梁小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不同组合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kg左右、体况较好的断奶公羔羊5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9只,每只羔羊为1个重复。试验分为前后两期:试验1组试验前期日...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不同组合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kg左右、体况较好的断奶公羔羊5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9只,每只羔羊为1个重复。试验分为前后两期:试验1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15%、15%、7%,试验后期分别为15%、10%、5%;试验2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10%、11%、14%,试验后期分别为10%、7.5%、11.0%;试验3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20%、10%、7%,试验后期分别为20%、7%、3.5%。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各组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试验2组羔羊血清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肌酐(CRE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综合增重情况和饲料成本,试验1组平均日收益最高,试验3组次之,试验2组最低。研究表明,前期以15%南瓜籽壳粉+15%柠条粉+7%芦苇草粉的组合,后期以15%南瓜籽壳粉+10%柠条粉+5%芦苇草粉的组合饲喂滩湖杂代羔羊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壳 芦苇草 柠条 TMR日粮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黄柳和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 被引量:87
4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3 位作者 赵哈林 牛丽 刘新平 黄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05-3213,共9页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分别为4:30、5:30,在13:00左右到达各自液流峰值,峰值大小为81.2~91.7mg/h、17.3~27.1mg/h,20:30降为最低,晚间均具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2)灌木的茎流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黄柳的叶片蒸腾速率和单枝蒸腾耗水量均大于小叶锦鸡儿,耐旱性相对较低.(3)黄柳、小叶锦鸡儿白天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10cm和20cm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流 蒸腾速率 影响因子 黄柳 小叶锦鸡儿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展小云 吴冬秀 +3 位作者 张琳 张灿娟 周双喜 杨云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87-3097,共11页
利用Biolog技术对内蒙古草原灌丛优势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土壤氮水平和土壤水分3个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 利用Biolog技术对内蒙古草原灌丛优势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土壤氮水平和土壤水分3个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总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糖类和氨基酸。(2)主成分分析表明,8个处理组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的碳源有14种,分别属于聚合物、糖类、氨基酸和羧酸。(3)加倍CO2浓度极显著提高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4)氮素添加使AWCD、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均极显著降低,其抑制效应在加倍CO2浓度时有所缓解。(5)加水处理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差异未达显著水平。(6)加倍CO2浓度和氮素添加联合处理下,小叶锦鸡儿根际微生物活性高于对照处理,说明加倍CO2浓度对微生物活性的促进效应强于添加氮素的抑制效应。(7)CO2和氮素对上述指标有交互作用。综上所述,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糖类、氨基酸和羧酸,与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BIOLOG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CO2 氮素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72
6
作者 曹成有 蒋德明 +3 位作者 全贵静 耿莉 崔振波 骆永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1,131,共5页
选取科尔沁沙地不同年龄的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人工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透水性、养分和水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固沙林内土壤理化性质... 选取科尔沁沙地不同年龄的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人工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透水性、养分和水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固沙林内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土壤粘粒含量增加,表层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性和渗透性能均有所提高,有机质、速效N、P、K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但土壤水分含量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林龄的增长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土壤酶活性逐渐提高,20年生的土壤酶活性基本接近于天然群落,表明小叶锦鸡儿是本地区优良的固沙树种。固沙林内结皮层的酶活性总体上不高,但均高于其毗邻下层土壤,其中转化酶活性高出近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 人工固沙区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固沙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贺山峰 蒋德明 +2 位作者 阿拉木萨 刘志民 骆永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对流动沙丘上栽植的6年和11年生小叶锦鸡儿灌木林防风固沙效应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内各个高度风速和输沙量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防风固沙效果明显。(2)小气候得到改善,小叶锦鸡儿林内空气温度低于... 对流动沙丘上栽植的6年和11年生小叶锦鸡儿灌木林防风固沙效应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内各个高度风速和输沙量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防风固沙效果明显。(2)小气候得到改善,小叶锦鸡儿林内空气温度低于流动沙丘,相对湿度则高于流动沙丘,土壤浅层温度变幅明显小于流动沙丘,有利于植物生长。(3)随着植被生长发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中微沙(0.05-0.1mm)和粘粒(〈0.05 mm)含量增加,表层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逐年增加,土壤肥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 固沙效应 输沙率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牛西午 詹海仙 +3 位作者 畅志坚 杨慧珍 郭秀荣 张晓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 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 0.5 mg/L,IAA 0.01 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 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 0.5 mg/L,IAA 0.01 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0%。在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有IAA 0.5 mg/L的1/2MS培养基效果较 好,生根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培养基 茎段组织 激素浓度 6-BA IAA 植株再生 柠条 小叶锦鸡儿 细胞分裂素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草原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原因和结局 被引量:46
9
作者 熊小刚 韩兴国 +1 位作者 白永飞 潘庆民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7-62,共6页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说明了锡林河流域草原中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认为在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甚至荒漠化(沙化)发生的情况下,小叶锦鸡儿分布的增加首先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活史特征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放牧引起的系统物理...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说明了锡林河流域草原中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认为在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甚至荒漠化(沙化)发生的情况下,小叶锦鸡儿分布的增加首先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活史特征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放牧引起的系统物理环境的改变有关,最终可能形成以小叶锦鸡儿为优势种的灌丛化牧场或沙丘灌丛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分布 草原退化 荒漠化 生物-生态学特性 生活史特征 放牧 灌丛化牧场 沙丘灌丛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晶 高玉葆 +1 位作者 郑志荣 高增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7-845,共9页
以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观测1年生枝条水力结构特征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结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3种锦鸡儿植物输水效率与调节能力的高低,进一... 以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观测1年生枝条水力结构特征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结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3种锦鸡儿植物输水效率与调节能力的高低,进一步分析旱生植物如何通过调整水分传输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种供试植物的水力结构参数都与气温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同种锦鸡儿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输水效率比较,总的趋势是夏季>春季>秋季;比较同一季节不同种锦鸡儿的输水效率,基本上是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在比导率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方面,季节之间的差异是夏季>春季>秋季,物种之间是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一方面日变幅的差异可以体现敏感度的不同,另一方面比导率与大气温度、湿度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也可以体现敏感度的相对高低。这些结果证实了栓塞引起的导水率的下降并不都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它具有限流节水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 柠条锦鸡儿 水力结构 日变化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对柠条林地根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5
11
作者 郑士光 贾黎明 +1 位作者 庞琪伟 李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对平茬区与未平茬区柠条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后经过4个月生长的林地内0~160cm土层、﹤10mm根系的根量大幅度增加,总根量达(5635.3±386.6)kg/hm2,...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对平茬区与未平茬区柠条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后经过4个月生长的林地内0~160cm土层、﹤10mm根系的根量大幅度增加,总根量达(5635.3±386.6)kg/hm2,平茬区比对照区增加了71.11%;特别是0~60cm土层范围内细根(﹤2mm)和粗根(2~10mm)的增加量较大,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93.29%和282.43%;在水平方向上,平茬区与对照区根系都在距丛较近范围内大量生长,平茬区在行间0.25m和株间0.5m处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00%和133.84%。可见,平茬可大幅度提高柠条根系的生长,这也是平茬林地地上部分加速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和成熟柠条林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提高林地生物产量,同时使林地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及饲料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柠条 平茬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重建的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41
12
作者 宋乃平 杨新国 +3 位作者 何秀珍 何彤慧 李勇 刘孝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采用时空互代方法,构建了由天然草地和7,12,27a柠条林组成的序列,对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200cm土壤剖面上的有机质含量由草地、幼龄林、中龄林、老龄林依次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的显著程度... 采用时空互代方法,构建了由天然草地和7,12,27a柠条林组成的序列,对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200cm土壤剖面上的有机质含量由草地、幼龄林、中龄林、老龄林依次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的显著程度随着林龄的增加在更深土层上体现。(2)全氮含量由草地到幼龄林阶段显著增加,由幼龄林到中龄林再到老龄林依次减少。幼龄林、中龄林、老龄林之间全氮含量减少的最大幅度随林龄增加向土壤深层移动。碱解氮与全氮具有一致的规律。(3)整个土壤剖面上有效磷含量依次为:老龄林<幼龄林<中龄林<草地。(4)3个不同林龄的柠条林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在柠条行内和行间的空间差异均不显著。柠条行内与行间的有机质和全氮相关程度很高,有效磷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柠条林 土壤养分效应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香真 张淑敏 邢雪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4-30,共7页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物组成、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异 ,这种生态效应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空间分异 植物组成 生物量 化学元素 豆科灌木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牛西午 丁玉川 +1 位作者 徐强 程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2-627,共6页
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 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综合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性状指标,发现柠条苗期营养液培养的适宜磷浓度为10~500μmol·L-1,最适宜磷浓度为100μmol·L-1,缺磷的临界浓度在1~10μmol·L-1间.柠条苗期植株地上部含磷量随外界营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外界磷浓度达到1000μ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磷营养 生长发育 苗期 营养液 磷浓度 少刺柠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初玉 杨慧玲 +1 位作者 朱选伟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94-3300,共7页
豆科锦鸡儿属(C arag ana)植物因其可以生物固氮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定量分析小叶锦鸡儿(C arag anam icrophy lla)灌丛在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格局,有助于理解植被与土壤养分循环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制定退化... 豆科锦鸡儿属(C arag ana)植物因其可以生物固氮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定量分析小叶锦鸡儿(C arag anam icrophy lla)灌丛在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格局,有助于理解植被与土壤养分循环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制定退化沙地的恢复对策。采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不同生境中小叶锦鸡儿灌丛的植被、土壤水分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灌丛在3种生境条件下(滩地、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盖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2)土壤pH值在滩地和固定沙丘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显著,但在半固定沙丘空间自相关不显著;(3)土壤水分在3种生境中的空间分布都符合线性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4)植被的变异尺度(变程)小于各个土壤要素的变异尺度。植被(小叶锦鸡儿灌丛)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土壤养分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当地的小叶锦鸡儿灌丛在养分“沃岛”现象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合理的利用和布局当地的小叶锦鸡儿灌丛的分布,可以更加有效地补充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从而有利于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灌丛 分形分析 半方差分析 空间异质性 浑善达克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45
16
作者 蒋德明 曹成有 +2 位作者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5-1139,共5页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ana microphylla)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草方格 小叶锦鸡儿 围封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种子大小变异对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何玉惠 赵哈林 +1 位作者 刘新平 张铜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小叶锦鸡儿不同大小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大小不同的小叶锦鸡儿种子在萌发率和出苗率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种子大小对幼苗叶片数量、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幼苗发育的后期影响较为显著... 研究了小叶锦鸡儿不同大小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大小不同的小叶锦鸡儿种子在萌发率和出苗率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种子大小对幼苗叶片数量、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幼苗发育的后期影响较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幼苗个体大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均与种子大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种子大小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流法估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蒸腾耗水 被引量:12
18
作者 牛丽 岳广阳 +4 位作者 赵哈林 张铜会 赵学勇 刘新平 赵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共8页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一处20年生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的液流动态进行监测。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边材面积和叶面积为纯量进行尺度扩展来推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分蒸腾耗水量,分析林分蒸腾耗...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一处20年生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的液流动态进行监测。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边材面积和叶面积为纯量进行尺度扩展来推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分蒸腾耗水量,分析林分蒸腾耗水量与沙地水分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蒸腾耗水量的大小与太阳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显著相关;在土壤水分严重匮缺的月份,樟子松日蒸腾耗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0.21~1.17 mm/d,平均0.81 mm/d;小叶锦鸡儿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水分利用能力较强,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和稳定性,其蒸腾耗水的变化范围为0.51~2.79 mm/d,平均1.98 mm/d;8月份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蒸腾耗水量为86.5 mm,是同期降水的137.7%,水分条件是限制人工林存活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小叶锦鸡儿 液流测定 林分蒸腾 尺度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柠条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崔静 陈云明 +3 位作者 黄佳健 王琼芳 姚志杰 张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阐明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土壤的固碳机理,本文采用时空替代法,以撂荒2 a的坡耕地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林龄(10 a、17 a、26 a、34 a、...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阐明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土壤的固碳机理,本文采用时空替代法,以撂荒2 a的坡耕地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林龄(10 a、17 a、26 a、34 a、40 a、50 a)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及柠条林的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土层剖面上,0~20 cm土层SO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层递减,其中柠条林地0~20 cm土层SOC含量变化幅度为2.68~11.44 g·kg-1,而40~60 cm土层SOC含量仅在1.64~2.73 g·kg-1波动;与对照相比,随林龄增加柠条林地0~60 cm土层平均SOC含量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平稳:10 a和17 a柠条林SOC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了34.5%和26.9%,26 a柠条林的SOC含量显著升高,其值是对照的1.43倍,40 a和50 a柠条林SOC含量处于积累与消耗相对稳定的状态。2)对SOC含量与STN、STP含量及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含量与STN含量、根系生物量及枯落物现存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但与STP含量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土壤中氮含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而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的多少能够决定土壤的固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林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根系生物量 枯落物现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与植被适宜度探讨 被引量:31
20
作者 阿拉木萨 裴铁璠 蒋德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31,共6页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蒸散量与同期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m×1m密度4年生植被区和2m×2m密度成龄植被区土壤含水量高于凋萎湿度,生长末期土壤贮水量有较多节余,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建议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幼年期采用1m×1m密植,其后通过间伐,成龄期保持2m×2m密度,为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固沙林地 土壤水分 蒸散量 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