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大电导Ca^(2+)依赖K^+通道活动降低(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平 李晓明 +3 位作者 李建国 王颖 黄巧冰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动的动态变化 .短暂脑缺血后BKCa通道的单通道电导和翻转电位均未见明显变化 ,但通道的开放概率则在缺血预处理后的前 2 4h内显著降低 .通道动力学分析显示通道关闭时间变长是短暂脑缺血后通道活动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为通道的开放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 大鼠 海马 CA1区 锥体细胞 大电导Ca^2+依赖K^+ 通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素对K^+、Ca^(2+)通道活动及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 被引量:3
2
作者 施玉樑 王文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川楝素是我国学者从驱蛔中药中分离、鉴定的一个三萜化合物,已证明具选择地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有效地对抗肉毒中毒,促进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增殖,抑制昆虫发育和取食,影响K+、Ca2+通道活动等多种生物效应.综述了证明川楝素抑制多种K... 川楝素是我国学者从驱蛔中药中分离、鉴定的一个三萜化合物,已证明具选择地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有效地对抗肉毒中毒,促进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增殖,抑制昆虫发育和取食,影响K+、Ca2+通道活动等多种生物效应.综述了证明川楝素抑制多种K+通道,选择地易化L型Ca2+通道和进而升高胞内Ca+浓度的研究资料,并对川楝素产生这些生物效应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K^+通道 L型Ca^2+通道 细胞内CA^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和高通透性Ca^(2+)激活钾通道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栗明 蒋更如 +1 位作者 陈敏怡 刘秀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内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OCC)和高通透性Ca2+激活钾通道(BKCa)mRNA表达情况,以评价VOCC和BKCa通道mRNA表达与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对照组(n=11)和IgAN患者(n=25)肾组织总RNA,以RT-PCR...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内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OCC)和高通透性Ca2+激活钾通道(BKCa)mRNA表达情况,以评价VOCC和BKCa通道mRNA表达与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对照组(n=11)和IgAN患者(n=25)肾组织总RNA,以RT-PCR方法检测VOCC和BKCa mRNA表达量,同时将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的一部分进行病理诊断和病理损害评分,病理损害评分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的表达均呈显著增高(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呈正相关(r=0.6962,P<0.01;r=0.4220,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硬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BKCa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呈正相关(r=0.5582,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以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表达异常,两种通道蛋白的mRNA表达异常与肾小球组织病理损害总积分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提示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的表达情况,可作为IgA肾病进展与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组织 病理损害 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高通透性Ca^2+激活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3通道介导的Ca^2+信号通过EGFR反式激活而促高血压脑血管重构
4
作者 张政 王觅 +1 位作者 汤勇波 马明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98-199,共2页
离子信号失衡是脑血管重构的关键发病因素,但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高血压状态下脑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不清楚.通过定量PCR,蛋白印记,离子成像及膜片钳等技术,实验发现基底动脉上TRPC3表达及功... 离子信号失衡是脑血管重构的关键发病因素,但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高血压状态下脑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不清楚.通过定量PCR,蛋白印记,离子成像及膜片钳等技术,实验发现基底动脉上TRPC3表达及功能在高血压时均明显上调.在体使用TRPC3通道阻断药Pyrazole3后明显改善脑血管重构,揭示TRPC3是促高血压脑血管重构的关键通道.此外,高血压时EGFR反式激活明显增强,表现为EGFR磷酸化增强,由EGFR配体前体(即pro-HB-EGF)酶切增加所;pro-HB-EGF脱落酶(sheddase)ADAM17酶活性明显增加,在体使用Pyr3后抑制酶活性,且降低EGFR反式激活.结果因此提示,TRPC3通过Ca2+/ADAM17信号通路而促进EGFR反式激活而促脑血管重构.因此,TRPC3/Ca2+/AD-AM17/EGFR信号通路是促高血压脑血管重构的关键信号,阻断此通路有望成为防治高血压脑血管重构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信号 血管重构 EGFR 反式激活 通道介导 高血压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兴林 何川 +1 位作者 杨艳 魏宗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切取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8例非高血压者(血压正常组)的肠系膜动脉小分支节段,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切取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8例非高血压者(血压正常组)的肠系膜动脉小分支节段,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a通道的活性,通过Pclamp专用软件实时采样记录其平均开放时间(To),平均关闭时间(Tc),平均开放概率(Po)等。采用美国Meditech公司的ABPM-04动态血压监护仪,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脉压变异性。结果:①两组血压参数: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脉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②两组KCa通道活性变化:两组于细胞内面向外膜片下,不同浓度Ca2+较Ca2+浓度为0时Po、To增加,Tc缩短,有显著性差异;③高血压组血管平滑肌KCa活性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升高时,Po显著增加,To显著延长,Tc显著缩短。但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脉压变异性变化与Po、To、Tc关系不明显。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KCa通道活性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但对Ca2+的敏感性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患者血压 相关性研究 通道活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 肠系膜动脉平滑肌 Ca^2+浓度 激活通道 高血压组 Ca通道 高血压者 24h 平均脉压 脉压升高 血压监护仪 显著性差异 变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α^(+)细胞上P2Y1-SK3通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德茜 陈琪 +1 位作者 潘小丽 徐派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7,共9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抑制剂组予以尾静脉注射P2Y1抑制剂MRS2500,其他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和胃肠动力学检测;用BL-420S生物信号系统采集并分析胃肠生物电信息;取胃窦组织评估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窦PDGFRα、C-kit(卡介尔间质细胞特异性指标)、P2Y1和SK3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窦PDGFRα和C-kit、P2Y1、SK3的组织表达和共定位情况;用钙检测试剂盒检测胃窦组织中Ca^(2+)含量变化。结果FD模型建立后,大鼠活动度、体重增长速度和进食量都显著降低,胃肠动力减弱,胃窦内PDGFRα、C-kit、P2Y1和SK3表达水平降低。MRS2500干预后,P2Y1受体抑制剂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和进食量升高,胃肠动力减弱情况改善,PDGFRα、P2Y1和SK3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C-kit表达水平升高,Ca^(2+)含量降低。PDGFRα与C-kit在胃窦中不存在共表达,而PDGFRα与P2Y1、SK3共表达。结论长期的饮食和情绪失调会刺激肠神经系统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一过程通过PDGFRα^(+)细胞上P2Y1受体引起SK3通道的Ca^(2+)敏感性降低,在多因素刺激诱导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细胞 卡介尔间质细胞 P2Y1 小电导Ca^(2+)激活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唑沙腙对抗HepG2肿瘤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常龙 栾彦 +4 位作者 陈燕 张俊 张婉 杨宝峰 董德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研究氯唑沙腙(chlorzoxazone)对HepG2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氯唑沙腙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LDH释放观察氯唑沙腙对HepG2细胞的致坏死作用,通过TUNEL法评价细胞凋亡率,透射镜评价细胞的超微... 目的研究氯唑沙腙(chlorzoxazone)对HepG2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氯唑沙腙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LDH释放观察氯唑沙腙对HepG2细胞的致坏死作用,通过TUNEL法评价细胞凋亡率,透射镜评价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氯唑沙腙在50~5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改变。氯唑沙腙在100、200、300及500μmol.L-1浓度下作用48h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氯唑沙腙100、200、300及500μmol.L-14种浓度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及72h,发现以上各种浓度在48h即可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时间越长,凋亡率越高,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氯唑沙腙能够抑制HepG2细胞存活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唑沙腙 凋亡 HEPG2 Ca^2+激活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SK2与RyR2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晶 赵国强 +3 位作者 朱含 袁建党 章茜 安玉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小电导Ca2+激活K+(SK)通道亚型SK2通道与肌浆网(RyR)2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构建含有SK2和RyR2目的基因片段的酵母表达载体pGBKT7-SK2和pGADT7-RyR2。pG-BKT7-SK2与pGADT7-RyR2经电转化法转化酵母宿主AH10... 目的:探讨小电导Ca2+激活K+(SK)通道亚型SK2通道与肌浆网(RyR)2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构建含有SK2和RyR2目的基因片段的酵母表达载体pGBKT7-SK2和pGADT7-RyR2。pG-BKT7-SK2与pGADT7-RyR2经电转化法转化酵母宿主AH109,X-α-Gal/3AT/SD/-Trp-Leu培养鉴定阳性克隆。结果:获得3个重组质粒pGBKT7-SK2和16个重组子pGADT7-RyR2。酵母双杂交检测结果显示pGBKT7-SK2与pGADT7-RyR2可转化酵母AH109,但无阳性菌落生长。结论:SK2和RyR2蛋白之间可能无直接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导Ca^2+激活K^+通道 肌浆网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调节哺乳动物精子运动的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琪富 高峰 +2 位作者 吴盛辉 张涌 权富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08-2722,共15页
精子运动能力是精子完成自然受精、实现自然条件下精子-卵母细胞融合的必要条件。精子从雄性附睾经生殖道进入雌性生殖道的过程中,其运动形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表明精子膜蛋白(离子通道)参与精子运动的调节,... 精子运动能力是精子完成自然受精、实现自然条件下精子-卵母细胞融合的必要条件。精子从雄性附睾经生殖道进入雌性生殖道的过程中,其运动形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表明精子膜蛋白(离子通道)参与精子运动的调节,离子通道的正常表达和受精过程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Ca^(2+)、K^(+)、Na^(+)等离子通道均参与精子膜极化、运动、获能和顶体反应等生理过程,且通过膜片钳和电生理学等技术初步了解精子离子通道的作用分子机制和拓扑结构。本文就参与调节精子运动的Ca^(2+)、pH、电压门控Na^(+)、K^(+)、Cl^(-)通道的生理功能和拓扑结构进行了总结,期望能为精子离子通道的调节机制和功能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促进动物生殖生物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离子通道 精子运动 Ca^(2+)/K^(+)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RPV1呈现对离子的动态选择性
10
作者 丛馨 张艳 吴立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激活 态选择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感觉神经元 二价阳离子 CA^2+ 跨膜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