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涝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楠艺 范高领 +6 位作者 付文婷 吴迪 杨娅 黄冬福 王立浩 吴康云 何建文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为了探究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在响应涝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包含9... 为了探究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在响应涝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包含91个成员,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91个成员可被分为6个亚族,不同亚族的成员基因结构存在差异。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主要包含植物生长发育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及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对耐涝辣椒资源GC41和涝胁迫敏感型辣椒资源GC39在涝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GC41中,CaC_(2)H_(2)-17、CaC_(2)H_(2)-87在涝胁迫处理3 d时相对表达量高,CaC_(2)H_(2)-17、CaC_(2)H_(2)-87在GC39中未表达。筛选出CaC_(2)H_(2)-16(Capana01g003556)、CaC_(2)H_(2)-32(Capana04g001616)、CaC_(2)H_(2)-72(Capana11g000176)、 CaC_(2)H_(2)-73(Capana11g000178)、CaC_(2)H_(2)-87(Capana12g000773)5个转录因子,这5个转录因子分别调控了419个、526个、566个、305个、480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辣椒C_(2)H_(2)家族成员的功能解析及耐涝辣椒资源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_(2)h_(2)锌指蛋白 涝胁迫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冰 王丕武 +7 位作者 付永平 范旭红 夏海峰 高玮 洪洋 王贺 张卓 马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9-756,共8页
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型结构的蛋白质,其中一些锌指蛋白是转录因子,对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大豆(Glycine max(L.)Merr.)中克隆了一个新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GenBank登录号:JQ69... 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型结构的蛋白质,其中一些锌指蛋白是转录因子,对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大豆(Glycine max(L.)Merr.)中克隆了一个新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GenBank登录号:JQ692081),该基因包含一个69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无内含子,有两个典型的C2H2型锌指结构。锌指结构中有植物锌指蛋白特有的保守氨基酸序列QALGGH。经软件预测分析,其等电点pI=8.33,分子量24.9 kDa。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GFP瞬时表达实验结果表明,SCTF-1蛋白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通过RT-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大豆叶和花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茎和根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对大豆幼苗的低温胁迫中,SCTF-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将SCTF-1基因转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中,发现SCTF-1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锌指蛋白 c2h2 ScTF-1基因 亚细胞定位 耐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_2H_2型锌指蛋白OsZAT12转化拟南芥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宗新 陈俊飞 王亚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植物C_2H_2型锌指蛋白是植物转录调节因子中的大家族,通过转录调控、翻译后调节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发育和环境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在水稻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C_2H_2型锌指蛋白,命名为OsZAT1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OsZAT12基... 植物C_2H_2型锌指蛋白是植物转录调节因子中的大家族,通过转录调控、翻译后调节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发育和环境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在水稻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C_2H_2型锌指蛋白,命名为OsZAT1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OsZAT12基因全长597 bp,其中不包含内含子,其蛋白质序列含有199个氨基酸,具有2个典型的C_2H_2锌指结构. OsZAT1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在根中特异性表达.过表达拟南芥植株与野生型比较,其根变短,子叶的变绿率明显降低,植株矮小.初步推断OsZAT12基因可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根的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OsZAT12 c2h2锌指蛋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_(2)H_(2) 型锌指蛋白研究进展
4
作者 吕朝鹏 杨红春 《江西农业》 2022年第22期124-129,131,共7页
锌指蛋白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具有结合Zn^(2+)的手指状结构,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根据锌指蛋白中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排列顺序和数量的差异,可将其分为9种亚型。其中C_(2)H_(2)型锌指蛋白是报道较多的一类蛋白亚家... 锌指蛋白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具有结合Zn^(2+)的手指状结构,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根据锌指蛋白中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排列顺序和数量的差异,可将其分为9种亚型。其中C_(2)H_(2)型锌指蛋白是报道较多的一类蛋白亚家族,一般具有保守的QALGGH氨基酸序列,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胁迫应答,但针对水稻C_(2)H_(2)型锌指蛋白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_(2)H_(2)型锌指蛋白在水稻生长发育(株高、花期、小穗发育、籽粒大小)和非生物胁迫(盐胁迫、干旱胁迫、冷胁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稻中该类蛋白的深入研究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_(2)h_(2)锌指蛋白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C2H2类型锌指蛋白基因GhSIZ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新宇 林书岱 +4 位作者 张涛 裴柳玲 唐清 刘峰 刘永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7,共9页
通过RT-PCR技术从陆地棉中克隆到1个编码C2H2型锌指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h SIZ1(Stress Induced Zinc finger protein1)。该基因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6.6205 k D,等电点为6.52。Gh SIZ1包含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在其N... 通过RT-PCR技术从陆地棉中克隆到1个编码C2H2型锌指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h SIZ1(Stress Induced Zinc finger protein1)。该基因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6.6205 k D,等电点为6.52。Gh SIZ1包含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在其N端含有保守的L-box,C–末端含有一个转录抑制结构域EAR/DLN-box。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Gh SIZ1与可可(XP_007044496.1)和中粒咖啡(CDP00218.1)中的锌指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分析Gh SIZ1在棉花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低温、高盐、干旱胁迫处理后Gh SIZ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h SIZ1定位在细胞核中。本研究表明,Gh SIZ1可能在棉花响应低温、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2h2锌指蛋白 表达模式 GhSIZ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白晶 张必弦 +1 位作者 李新玲 徐香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根据大豆SCOF-1的CDs区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从野生大豆01-197中克隆到含两个锌指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GjC2H2,GenBank登录号为FJ172776。对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内部无内含子... 根据大豆SCOF-1的CDs区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从野生大豆01-197中克隆到含两个锌指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GjC2H2,GenBank登录号为FJ172776。对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内部无内含子,长度为702bp,分子量为25.13KD,与其他锌指蛋白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其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c2h2锌指蛋白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军华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杨明磊 王新 朱海 朱佩 刘贯山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3-27,共5页
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逆境应答反应等生命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番茄中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番茄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92条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蛋白质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家族... 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逆境应答反应等生命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番茄中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番茄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92条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蛋白质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家族成员的氨基酸长度差异较大,且多为碱性氨基酸;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有C2H2家族成员被分为5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成员数量差异较大;结构域分析显示每个成员都含有C2H2结构域,同一亚家族间结构域的数量、种类、分布具有一致性;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有91个成员定位在12条染色体上;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2H2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在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表达量具有差异性。本研究将为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锌指蛋白 番茄 生物信息学 进化树 结构域 染色体定位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沈磐 杨冬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3-579,共7页
C2H2型锌指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C2H2型锌指蛋白中含有的C2H2型锌指基序多是不相同的,表明它们很可能结合不同的DNA序列,从而调控不同的基因,行使多样化的调控功能.然而,目前大多数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C2H2型锌指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C2H2型锌指蛋白中含有的C2H2型锌指基序多是不相同的,表明它们很可能结合不同的DNA序列,从而调控不同的基因,行使多样化的调控功能.然而,目前大多数C2H2型锌指蛋白结合的DNA序列仍不明确,这阻碍了C2H2型锌指蛋白的功能研究.目前,针对C2H2型锌指蛋白的靶序列预测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2H2型锌指基序与DNA结合的经典模式,并对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预测方法中所用到的算法、训练集、金标准数据集及相应工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旨在丰富对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预测原理和工具的认识,为C2H2型锌指蛋白靶序列的精确预测和更深入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c2h2锌指蛋白 靶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数据发掘响应干旱的谷子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 被引量:4
9
作者 齐帆 范兴 +3 位作者 陈义 王晶慧 许慧晶 马芳芳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41-45,共5页
C2H2型锌指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以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掘响应干旱胁迫的谷子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SiC2H2),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谷子聚乙二醇(PEG)处理前后转录组文库,根据表达谱数据鉴定出11个SiC2H2差异表达... C2H2型锌指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以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掘响应干旱胁迫的谷子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SiC2H2),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谷子聚乙二醇(PEG)处理前后转录组文库,根据表达谱数据鉴定出11个SiC2H2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启动子元件等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进化树及基因结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验证结果表明,随机选取的4个基因在PEG胁迫前后的表达特点与表达谱数据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2H2型锌指蛋白在谷子抗旱性中的作用以及谷子抗旱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c2h2锌指蛋白 干旱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乃膺 雒宏佳 +5 位作者 李建红 辛国 张瑞 王双成 张仲兴 王延秀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0-934,共15页
【目的】Q型C2H2锌指蛋白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核桃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在核桃全基因组中的特征,对核桃Q型C2H2锌指蛋白(JrZF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并研究其在核桃干旱和盐胁迫应答过程中的表... 【目的】Q型C2H2锌指蛋白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核桃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在核桃全基因组中的特征,对核桃Q型C2H2锌指蛋白(JrZF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并研究其在核桃干旱和盐胁迫应答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核桃全基因组中的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进化关系和基因结构进行分析;根据JrZFP基因家族进化树随机挑选15个JrZFP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方法检测15个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响应特性。【结果】在核桃中共鉴定出82个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其蛋白质序列长度介于59~636个氨基酸之间,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该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其中有11对JrZFPs基因为串联重复基因,63个JrZFP基因参与片段重复事件;基因结构分析表明,75个JrZFP基因无内含子,其余成员含有1~10个外显子;上游启动子区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成员含有参与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15个JrZFP基因均显著上调,以JrZFP55最为明显,推测JrZFP55在核桃NaCl胁迫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干旱胁迫下15个JrZFP基因中上调6个,其中JrZFP12上调最为显著,下调9个,以JrZFP4、JrZFP55和JrZFP57下调程度最大,推测这3个基因在核桃干旱胁迫中起负调控作用。【结论】核桃全基因组中有82个JrZFP家族成员都具有Q型C2H2锌指蛋白典型结构域,且通过qRT-PCR对随机挑选基因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参与干旱和盐胁迫的JrZFPs基因,为深入研究核桃JrZFP参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Q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郝兰兰 马乃膺 +2 位作者 张仲兴 李小兰 王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3-882,共10页
【目的】从桃基因组鉴定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低温表达分析,为桃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桃46个Q型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和基因结构等,并利用实时荧光... 【目的】从桃基因组鉴定Q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低温表达分析,为桃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桃46个Q型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和基因结构等,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桃Q型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氨基酸数量介于155~607,且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定位揭示该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将桃和拟南芥的Q型C2H2基因聚为16个亚组。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同一亚族成员结构相似,外显子数量基本相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大多数Q型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启动子序列上游2000 bp区域包含大量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qRT-PCR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桃Q型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中有16个成员为上调表达,且以PpC2H2-18基因最为显著。【结论】该家族成员均含有较高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且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为桃的抗寒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2h2锌指蛋白 低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经HSP27调节锌指蛋白而抑制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海静 李世峰 +5 位作者 张丽娟 薛新新 杜世璞 孙月 徐洪 杨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 protein 27,HSP 27)的表达,进而抑制锌指蛋白SNAI1、SNAI2的表达,而发挥阻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 protein 27,HSP 27)的表达,进而抑制锌指蛋白SNAI1、SNAI2的表达,而发挥阻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以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方法:激光共聚焦检测TGF-β1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HSP27及SNAI1、SNAI2蛋白的共定位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HSP27、SNAI1和SNAI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SP27、SNAI1、SNAI2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以及转染HSP27干扰质粒后SNAI1、SNAI2蛋白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刺激组HSP27、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强;给予Ac-SDKP干预后,HSP27、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HSP27的干扰质粒转扰细胞后,SNAI1、SNAI2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其中SNAI1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TGF-β1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Ac-SDKP干预的结果相似。结论:Ac-SDKP能够通过对HSP27表达的调节,降低锌指蛋白SNAI1和SNAI2的表达,进而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 肺泡Ⅱ上皮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热休克蛋白27 锌指蛋白SNAI1 锌指蛋白SNA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蛋白石结构ZnO@PDA用于增强光催化产H_(2)O_(2)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高伟 徐飞燕 +3 位作者 程蓓 李佑稷 余家国 张留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6,共10页
利用太阳能驱动生产高能量密度的H_(2)O_(2)太阳能燃料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光催化剂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制备-种聚多巴胺(PDA)改性的反蛋白石结构ZnO(ZnO@PDA)光催化剂,用于可持续性的光催化产H_(2)O_(2)。由于电子的... 利用太阳能驱动生产高能量密度的H_(2)O_(2)太阳能燃料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光催化剂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制备-种聚多巴胺(PDA)改性的反蛋白石结构ZnO(ZnO@PDA)光催化剂,用于可持续性的光催化产H_(2)O_(2)。由于电子的转移,因此当PDA与ZnO接触后,会在界面处形成一个从PDA指向ZnO的内建电场。在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驱动下,ZnO导带中的光生电子与PDA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中的空穴复合,符合梯型异质结的电荷转移和分离途径。这种独特的梯型异质结确保了有效的电子或空穴的分离并且留存下具有强氧化还原能力的光生载流子。此外,与纯ZnO相比,反蛋白石结构的Zn0@PDA具有更强的光吸收能力。实验表明,归因于光吸收能力的提高,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强氧化还原能力,负载0.03%(原子分数)PDA的ZnO样品具有最佳的产H_(2)O_(2)性能(1011.4 μmol·L^(-1)·h^(-1)),分别是纯ZnO和PDA的4.4和8.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异质结 聚多巴胺 ZnO反蛋白石结构 光催化产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LOL2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鹏飞 杨倩 +1 位作者 康振生 郭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51-2156,共6页
通过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在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中克隆获得1个新的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TaLOL2,并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其转录表达特征。结果显示:(1)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LOL2的cDNA全长1 095bp,编码179个氨基酸。(2)TaLOL2含有... 通过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在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中克隆获得1个新的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TaLOL2,并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其转录表达特征。结果显示:(1)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LOL2的cDNA全长1 095bp,编码179个氨基酸。(2)TaLOL2含有3个典型的zf-LSD1型(CxxCxRxxLMYxxGASxVxCxxC)保守结构域,与水稻、拟南芥、大麦等植物LSD1型锌指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其中与水稻OsLOL2相似度达86.0%。(3)进化树分析表明,TaLOL2与水稻、拟南芥和大麦中部分含有3个保守zf-LSD1锌指结构的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它包含不同数目的zf-LSD1锌指结构的基因亲缘关系较远。(4)qRT-PCR定量分析表明,TaLOL2在条锈菌侵染前期呈上调表达,在亲和及非亲和反应中差异表达。研究表明,TaLOL2参与了条锈菌诱导的小麦抗病防卫反应,很可能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了小麦-条锈菌非亲和互作中对条锈菌的抗性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菌 电子克隆 LSD1锌指蛋白 TaLO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H2锌指转录因子FpCzf7参与假禾谷镰孢的生长和致病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静雅 彭梦雅 +7 位作者 张时雨 单艺轩 邢小萍 施艳 李海洋 杨雪 李洪连 陈琳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6-224,共9页
假禾谷镰孢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但是对假禾谷镰孢致病的机理还了解的比较少。C2H2锌指转录因子在人、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分布,调控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多种生理过程。本研究在假禾谷镰孢中鉴定到... 假禾谷镰孢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但是对假禾谷镰孢致病的机理还了解的比较少。C2H2锌指转录因子在人、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分布,调控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多种生理过程。本研究在假禾谷镰孢中鉴定到一个编码C2H2锌指转录因子的基因FpCzf7,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获得FpCzf7基因缺失的突变体(Δfpczf7)。生物学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WT)和回补菌株(Δfpczf7-cp)相比,Δfpczf7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明显减慢、气生菌丝减少;在CMC液体中的分生孢子产量减少,但是分生孢子形态和萌发无差异。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与WT和Δfpczf7-cp相比,Δfpczf7在大麦叶片、小麦胚芽鞘和小麦穂部的致病性均显著降低,DON毒素合成明显减少。综上所述,FpCzf7参与假禾谷镰孢的生长、产孢、致病性和毒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孢 c2h2锌指蛋白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有机S型异质结PDI-Ala/S-C_(3)N_(4)光催化剂增强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喜宝 刘积有 +5 位作者 黄军同 何朝政 冯志军 陈智 万里鹰 邓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170,共14页
有机光催化剂以其适宜的氧化还原能带、低成本、高化学稳定性、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可调控性而备受关注。PDI-Ala(N,N’-二(丙酸)-苝-3,4,9,10-四羧酸二亚胺)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响应、低价带位置、强氧化能力... 有机光催化剂以其适宜的氧化还原能带、低成本、高化学稳定性、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可调控性而备受关注。PDI-Ala(N,N’-二(丙酸)-苝-3,4,9,10-四羧酸二亚胺)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响应、低价带位置、强氧化能力等特点。然而,低的光生电荷转移速率和高的载流子复合率限制了它的应用。由于g-C_(3)N_(4)存在芳香杂环结构且PDI-Ala的刚性平面结构存在着离域大π键,g-C_(3)N_(4)和PDI-Ala可以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N―C键紧密结合。通过硫掺杂g-C_(3)N_(4)合成了S-C_(3)N_(4),其能带结构相比于g-C_(3)N_(4)更能与PDI-Ala相匹配。电子离域效应、内建电场和新形成的界面化学键共同促进了PDI-Ala与S-C_(3)N_(4)之间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因此,采用原位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由有机半导体PDI-Ala和S-C_(3)N_(4)组成的S型(阶梯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PDI-Ala通过横向氢键和纵向π–π堆积自组装成超分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电化学阻抗谱(EIS)、Mott-Schottky曲线(MS)等多种表征方法,对PDI-Ala/S-C_(3)N_(4)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价态、光学性能、稳定性和能带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材料的功函数和界面耦合特性。研究了合成的光催化剂在H2O2生产中的光催化活性以及在可见光照射下对四环素(TC)和对硝基苯酚(PNP)的降解作用。该S型异质结具有能带匹配和紧密的界面结合,加速了分子间的电子转移,拓宽了异质结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此外,在PDI-Ala/S-C_(3)N_(4)光催化降解反应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多种活性物种(h^(+)、·O^(-)_(2)和H_(2)O_(2))。因此,PDI-Ala/SC_(3)N_(4)异质结在降解TC、PNP和H_(2)O_(2)生产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30%PDI-Ala/S-C_(3)N_(4)样品在90 min内去除了90%的TC,H_(2)O_(2)的产率为28.3μmol·h^(-1)·g^(-1),分别是PDI-Ala的2.9倍和S-C_(3)N_(4)的1.6倍。结果表明,由苝二酰亚胺(PDIs)基超分子和S-C_(3)N_(4)组成的全有机光催化剂可有效地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和生产H_(2)O_(2)。本研究不仅为全有机S型异质结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而且为理解具有有效界面键合的异质结构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光催化 S异质结 c_(3)N_(4) Π-Π相互作用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CRF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初步功能验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丽香 高世庆 +5 位作者 唐益苗 王永波 刘美英 张朝 徐蓓 赵昌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9-1397,共9页
通过RT-PCR方法从小麦cDNA中扩增获得1个锌指蛋白基因TaCRF2,该基因的cDNA长度为843bp,序列分析表明它编码1个含有2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线软件预测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97kD,等电点为7.03,且在C-末端含有1个典型的RING-H2型... 通过RT-PCR方法从小麦cDNA中扩增获得1个锌指蛋白基因TaCRF2,该基因的cDNA长度为843bp,序列分析表明它编码1个含有2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线软件预测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97kD,等电点为7.03,且在C-末端含有1个典型的RING-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在N-末端含有2个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aCRF2与水稻中1个RING型锌指蛋白(ABF95226)的相似度为82%。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real-time RT-PCR表达特性分析显示,TaCRF2基因的表达受干旱、高盐和外源ABA的强烈诱导,低温对该基因的表达量影响不明显。初步功能验证发现过表达TaCRF2基因增强了转基因烟草对干旱和高盐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小麦 RING-h2锌指蛋白 TacRF2基因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抗逆基因PtrZPT2-3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启 刘德春 +2 位作者 王玥辰 刘山蓓 刘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分离和克隆枳双锌指蛋白基因PtrZPT2-3(GenBank登录号为KF279693),了解其在枳响应环境胁迫和逆境相关激素诱导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低温、干旱、高盐、ABA处理,使... 【目的】分离和克隆枳双锌指蛋白基因PtrZPT2-3(GenBank登录号为KF279693),了解其在枳响应环境胁迫和逆境相关激素诱导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低温、干旱、高盐、ABA处理,使用电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从枳中克隆到一个新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PtrZPT2-3,并研究该基因在4种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PtrZPT2-3的cDNA序列长930 bp,含有53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推测分子质量为19.54 kDa,蛋白的等电点是8.91。PtrZPT2-3包含2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在其C-末端含有一个转录抑制结构域(DLN)。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PtrZPT2-3与植物中已经发现的双锌指蛋白ZPT2-14、JrZFP2、PtaZFP2、ZPT2-12、ZPT2-13亲缘关系较近。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枳PtrZPT2-3基因在干旱和ABA胁迫下的根、茎、叶中表达上调。【结论】枳PtrZPT2-3是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能在柑橘响应干旱和ABA胁迫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锌指蛋白 PtrZPT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逆境响应相关转录因子ZmC2H2-1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德州 莫晓婷 +3 位作者 张霞 徐妙云 赵军 王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7-778,共12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广泛参与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过程。本研究从玉米中分离了转录因子Zm C2H2-1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m C2H2-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广泛参与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过程。本研究从玉米中分离了转录因子Zm C2H2-1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m C2H2-1属于C2H2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编码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中,酵母自激活实验表明Zm C2H2-1不具有自激活活性;干旱、盐和ABA等逆境可抑制Zm C2H2-1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过表达Zm C2H2-1基因的拟南芥叶片失水速率更快,在PEG、高盐和ABA处理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转Zm C2H2-1基因拟南芥耐逆性降低,以上结果说明Zm C2H2-1基因是作为玉米抗逆的负调控因子参与了逆境胁迫应答。本研究为深入解析玉米Zm C2H2-1的调控网络和玉米的抗逆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2h2锌指蛋白 亚细胞定位 抗逆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PmZAT1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蓝萍 陈曼曼 +3 位作者 徐雅雯 晏晓兰 包满珠 张俊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25,共6页
为筛选梅花抗寒关键基因,以‘雪梅’叶片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PmZAT12。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mZAT12蛋白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锌指蛋白结构域,以及DLN和... 为筛选梅花抗寒关键基因,以‘雪梅’叶片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PmZAT12。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mZAT12蛋白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锌指蛋白结构域,以及DLN和L-Box等锌指蛋白特征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mZAT12蛋白与桃PpZAT12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PmZAT12基因在多种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mZAT12基因能够持续而强烈地响应低温和干旱,而盐和ABA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c2h2锌指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