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受体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受体4轴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楠 张雨垚 +2 位作者 程珏华 赵知白 范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两轴间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机制中的交互关系。方法收集OLP患者(非糜烂、糜烂型)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两轴间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机制中的交互关系。方法收集OLP患者(非糜烂、糜烂型)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T细胞并鉴定纯度,分为空白(不加拮抗剂)、拮抗CXCR3(加入CXCR3拮抗剂)、拮抗CCR4(加入CCR4拮抗剂)三个组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体CXCR3、CCR4表达,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应配体CXCL10、CCL17的表达。结果T细胞纯度鉴定均>95%且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表达结果显示,OLP中拮抗CXCR3和CCR4组与空白组相比,拮抗CXCR3组的CXCR3和CCR4表达均下调(P>0.05);拮抗CCR4组的CCR4表达显著下调(P<0.05),CXCR3表达上调(P>0.05)。配体表达结果示,OLP中拮抗组与空白组相比,拮抗CXCR3组的CXCL10表达显著下调(P<0.05),CCL17表达也下调(P>0.05);拮抗CCR4组的CCL17表达显著下调(P<0.05),CXCL10表达上调(P>0.05)。健康对照者受体和配体趋势与OLP一致,但拮抗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两轴间在OLP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相关互作,且可能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 cx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 C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 C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3对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文慧 于淼 +4 位作者 郭莹 刘宇朋 幸洋 洪新雨 崔佳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4-1480,共7页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 (CXCR3)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不仅在诱导炎性趋化和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CXCR3及其配体可直接或间接参与...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 (CXCR3)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不仅在诱导炎性趋化和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CXCR3及其配体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神经炎症和神经免疫等反应,有望成为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及胶质瘤等疾病治疗的靶点。现对CXCR3及其相应配体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性疼痛等方面的表达及影响,及其与CXCR3配体间的关联进行综述,揭示CXCR3与疾病关系的机制,探讨CXCR3作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药物干预靶点的潜力,为CXCR3对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3 cxc趋化因子受体3配体 神经系统炎症 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癜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趋化因子10、趋化因子受体3及干扰素-γ表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宪伟 马贤德 李铁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338,共5页
目的:检测寻常型白癜风患儿外周血中CXC趋化因子(CXCL)10、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干扰素(IFN)-γ含量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选取寻常型白癜风患儿100例(其中进展期及稳定期各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检测寻常型白癜风患儿外周血中CXC趋化因子(CXCL)10、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干扰素(IFN)-γ含量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选取寻常型白癜风患儿100例(其中进展期及稳定期各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CXCR3、CXCL10及IFN-γ含量;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各组随机抽取20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XCR3、CXCL10及IFN-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各组余30例PBMC进行体外培养,设2个复孔(一个孔为空白,另一孔加入抗IFN-γ抗体干预),作用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CXCR3、CXCL10和IFN-γ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外周血及外周血PBMC上清液中CXCR3、CXCL10及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PBMC中CXCR3、CXCL10及IFN-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稳定期组比较,进展期组患儿外周血及PBMC上清液中CXCR3、CXCL10和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外周血PBMC中CXCR3、CXCL10及IFN-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加入抗IFN-γ抗体干预后,各组PBMC上清液中CXCR3、CXCL10及IFN-γ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儿童白癜风的发生与外周血高表达CXCR3、CXCL10及IFN-γ相关,IFN-γ的高表达可能是上调CXCR3和CXCL10表达的调控因素之一,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寻常型 发病机制 cxc趋化因子10 趋化因子受体3 干扰素-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斌 汤捷 +1 位作者 倪南鹰 黄声稀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宫... 目的研究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手术前后及与对照组的CXCL13水平;同时随访统计宫颈癌组的复发情况,对比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的临床资料,将有差异的项目代入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最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计算CXCL13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手术后的CXCL13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127.54±20.03)pg/mL vs(182.26±24.95)pg/mL,P<0.05],而对照组[(113.61±15.28)pg/mL]更低于宫颈癌组(P<0.05)。随访发现,宫颈癌组70例患者中,复发转移者13例,未复发转移者57例;其中复发转移组在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CXCL13上与未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3、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均为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CXCL13和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临床结局的关系密切,可成为预测临床结局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家族趋化因子13 宫颈癌根治术前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萍萍 唐小莹 袁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AMD3100(商品名:普乐沙福)对CXCR4表达的影响,从而为探究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消化组织块法联合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hPDLSCs,取第3代hPDLSCs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SDF-1组(200μg/L SDF-1),SDF-1+AMD3100组(200μg/L SDF-1+10 mg/L AMD3100)。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XCR4在hPDLSCs上的表达及在SDF-1、AMD3100作用下CXCR4表达的变化。结果:1.筛选后的hPDLSCs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证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鉴定其符合牙周膜干细胞的免疫表型。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PDLSCs上表达CXCR4,且应用SDF-1后上调CXCR4的表达,SDF-1+AMD3100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hPDLSCs可从新鲜离体牙的牙周膜中培养获得,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后鉴定为间充质来源。2.hPDLSCs上表达CXCR4,SDF-1通过上调hPDLSCs上CXCR4的表达,AMD3100可阻断SDF-1与其受体CXCR4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 cxc家族受体4 人牙周膜干细胞 正畸牙移动 AMD3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3的单克隆抗体抑制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6
作者 朱玉强 王志遥 +5 位作者 朱莹 王婧 蔡磊 沈辉 孔永 邱玉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单克隆抗体(mAb)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诱生腹水法制备CXCR3 m Ab;流式细胞术筛选高表达CXCR3的MCF-7细胞和HepG2细胞;MTT法检测CXCR3 mAb对MCF-7细胞和HepG...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单克隆抗体(mAb)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诱生腹水法制备CXCR3 m Ab;流式细胞术筛选高表达CXCR3的MCF-7细胞和HepG2细胞;MTT法检测CXCR3 mAb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及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促增殖的影响;TranswellTM法研究CXCR3 mAb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迁移及I-TAC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促迁移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和HepG2细胞CXC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和96.2%;50μg/m L CXCR3 m Ab能够显著的抑制MCF-7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并抑制I-TAC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50μg/m L CXCR3 m Ab可抑制MCF-7细胞和HepG2细胞的迁移,并抑制I-TAC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促迁移作用。结论 CXCR3 mAb能够显著地抑制高表达CXCR3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 单克隆抗体 肿瘤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3变体及其配体在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璇(综述) 朱晓斌(审阅) 张俊萍(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8-731,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解决免疫治疗只对部分患者有效的问题迫在眉睫。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趋化因子介导细胞的定向移动,同时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既可以作...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解决免疫治疗只对部分患者有效的问题迫在眉睫。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趋化因子介导细胞的定向移动,同时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既可以作用于免疫细胞,也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发挥了复杂的生物学作用。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通过与其同源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 chemokine ligand 9,CXCL9)/10/11结合,不仅参与了肿瘤发生、侵袭并促进肿瘤相关血管的形成,同时也介导了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中浸润,为无免疫反应性或免疫反应性差的"冷肿瘤"转变为免疫反应性的"热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这种抗肿瘤和促肿瘤的双重作用,似乎与CXCR3变体(CXCR3-A、CXCR3-B)发挥相反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CXCR3变体CXCR3-A、CXCR3-B及其配体CXCL9/10/11在TME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 cxcR3-A cxcR3-B cxcL9 cxcL10 cxcL11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N蛋白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的表达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阿比特龙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魏松长 杨红琪 +2 位作者 张宏娟 施晓丽 任凯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14-422,共9页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RON)蛋白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的表达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患者阿比特龙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接受阿比特龙治疗的CRPC患者,根据是否耐药分为观察组(n=32...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RON)蛋白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的表达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患者阿比特龙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接受阿比特龙治疗的CRPC患者,根据是否耐药分为观察组(n=32,阿比特龙耐药患者)、对照组(n=95,缓解患者)。采用免疫组化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比较两组RON、CXCR4蛋白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RON、CXCR4蛋白与耐药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RON、CXCR4蛋白预测耐药的价值,并在阿比特龙耐药细胞株中加入RON、CXCR4抑制剂,观察两者对阿比特龙耐药细胞凋亡指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观察组RON阳性表达率(71.88%,23/32)较对照组(27.37%,26/95)高;观察组CXCR4阳性表达率(65.63%,21/32)较对照组(12.63%,12/95)高;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观察组RON、CXCR4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RON、CXCR4蛋白与耐药均呈正相关(P<0.05);加入RON、CXCR4抑制剂后,RON、CXCR4表达被成功抑制,且caspase-3、caspase-9、细胞凋亡率均高于阿比特龙耐药细胞株(P<0.05);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显示,抑制RON、CXCR4表达,细胞迁移及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RON蛋白预测阿比特龙耐药的AUC为0.789,截断值>4.11,敏感度为84.37%,特异度为61.05%(P<0.05);CXCR4蛋白预测阿比特龙耐药的AUC为0.825,截断值>3.42,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0.00%(P<0.05);RON+CXCR4蛋白预测阿比特龙耐药的AUC为0.884(95%CI:0.815~0.934),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3.16%(P<0.05)。结论:CRPC患者RON、CXCR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患者阿比特龙耐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耐药的标志物,抑制RON、CXCR4蛋白表达,可促进CRPC阿比特龙耐药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N蛋白 cxc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耐药 caspase-3 caspase-9 凋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GV及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强 金真伊 +5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李文瑜 李扬秋 吴秀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样本,同时收集9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RGVⅠ~Ⅲ亚家族基因以及CCL20/CCR6、CCL17/CCL22/CC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发组、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的TRGVⅠ~Ⅲ亚家族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TRGV亚家族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的CCL22和CCR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CCL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初发、缓解和难治复发组的患者外周血中TRGV各亚家族基因与各趋化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模式也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存在低表达的TRGVⅡ亚家族,治疗缓解后TRGVⅡ亚家族的表达升高。结论 TRGVⅡ亚家族可能是抗T细胞淋巴瘤的T细胞功能亚群,可能与疾病的发病和转归相关。T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水平的CCL22/CCR4,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γ(TCR γ)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 γδ T细胞 淋巴瘤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炎症小体的活化调节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冷 王骏 +1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是由宿主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而IL-1β又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IL-1β的成熟和分泌与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且牙周致病菌可调节该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活化,因此NLRP3炎症小体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机制及其在牙周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家族成员3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 酶-1 白细胞介素 牙周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CXCR3及其配体IP 10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华 罗亚文 +2 位作者 刘华庆 侯文 李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及配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nducingprotein-10,IP 10)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0例CHB患者...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及配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nducingprotein-10,IP 10)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0例CHB患者及20例健康者肝穿病理检查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其中G2以上定为重度炎症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CXCR3、IP 10蛋白的表达,并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CHB患者肝组织中CXCR3(2.55±0.90)及IP 10(2.73±0.76)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57,0.60±0.50;P<0.01)。随着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XCR3、IP 10水平逐渐上升,但在肝纤维化组仅S1、S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XCR3、IP 10与CHB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7,0.788,0.624,0.737,P<0.01)。重度炎症组(G3、G4):在炎症程度相同情况下,不同肝纤维化组间CXCR3、IP 10水平差异不明显。肝组织CXCR3、IP 10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结论肝组织CXCR3及配体IP 10的表达参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形成,但与炎症程度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xc趋化因子受体3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 肝炎症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 siRNA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活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5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徐萌 黄鸿波 林艺坚 寇美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与人肺癌NCI-H29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肺癌细胞中CXCR4基因的表达,将CXCR4小干扰RNA(siRNA-CXCR4)转染至NCI-H292细胞中,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 目的:初步探索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与人肺癌NCI-H29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肺癌细胞中CXCR4基因的表达,将CXCR4小干扰RNA(siRNA-CXCR4)转染至NCI-H292细胞中,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序列RNA)和siRNA-CXCR4组(转染siRNA-CXCR4),使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剂NSC 74859作用于已转染肺癌细胞48 h,观察细胞的活力、凋亡及磷酸化STAT3(p-STAT3)水平的变化,用CCK-8实验检测干扰CXCR4基因表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XCR4、STAT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的蛋白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NACXCR4组细胞中CXCR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CXCR4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活力(P<0.05),促进其凋亡(P<0.05),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3和PARP1的蛋白水平。siRNA-CXCR4组细胞中STAT3、p-STAT3和cyclin D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加入STAT3抑制剂后细胞中p-STAT3蛋白水平和细胞活力显著低于siRNA-CXCR4组(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CXCR4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肺癌细胞的生长、凋亡。这一结果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肺癌 STAT3信号通路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IL-16、IFN-γ、CXCR3和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思 陈玉玲 +3 位作者 张志亮 张文辉 左丽娜 顾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02-290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16(IL-16)、干扰素-γ(IFN-γ)、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变化,探讨IL-16、IFN-γ、CXCR3和CRP在AECOP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ECOPD患者103例,同时期的健... 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16(IL-16)、干扰素-γ(IFN-γ)、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变化,探讨IL-16、IFN-γ、CXCR3和CRP在AECOP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ECOPD患者103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根据2013GOLD指南将AECOPD分为A组21例,B组30例,C组27例,D组2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外周血清中IL-16、IFN-γ和CXCR3的表达。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患者IL-16、IFN-γ、CXCR3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升高;(2)与治疗前相比,AECOPD患者IL-16、IFN-γ、CXCR3及CRP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AECOPD患者血清中IL-16、IFN-γ、CXCR3、CRP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IL-16、IFN-γ和CXCR3在AECOPD中表达明显增加,治疗后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这三种因子可能与COP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16 干扰素-Γ cxc趋化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卡因调控CXCR7并影响AKT和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凯辉 吕慧莹 +1 位作者 罗金泰 赵子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PCA)及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膀胱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PCA处理人膀胱癌RT4细胞,并将细胞分为PBS组(无PCA处理)、PCA组(4 mmol/L PCA处理)、siRNA阴性对照(si-Con)组(...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PCA)及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膀胱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PCA处理人膀胱癌RT4细胞,并将细胞分为PBS组(无PCA处理)、PCA组(4 mmol/L PCA处理)、siRNA阴性对照(si-Con)组(转染si-Con)、CXCR7 siRNA(si-CXCR7)组(转染si-CXCR7)、PCA+pcDNA组(4 mmol/L PCA处理并转染pcDNA)和PCA+pcDNA-CXCR7组(4 mmol/L PCA处理并转染pcDNACXCR7),siRNA和pcDNA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RT4细胞。运用RT-qPCR检测RT4细胞中CXCR7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XCR7、AKT、STAT3、p-AKT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相较于PBS组,不同浓度PCA处理后RT4细胞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PCA组RT4细胞中CXCR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si-Con组,si-CXCR7组RT4细胞中CXCR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细胞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PCA+pcDNA组,PCA+pcDNA-CXCR7组RT4细胞中CXCR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细胞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提高(P<0.05)。相较于PBS组,PCA组的p-AKT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相较于PCA+pcDNA组,PCA+pcDNA-CXCR7组的p-AKT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和STAT3的蛋白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PCA可能通过抑制CXCR7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过表达CXCR7可逆转PCA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卡因 cxc趋化因子受体7 膀胱癌 AKT/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CXCL10及其配体CXCR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鹏飞 高杉 +1 位作者 薛然荣 王慧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CXC类趋化因子10(CXCL10)及其配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口痛模型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每组10只。制备切口痛模...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CXC类趋化因子10(CXCL10)及其配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口痛模型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每组10只。制备切口痛模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以1μg/(kg·min)速率从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60min,假手术组和切口痛组以同样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前12h(T_0)、输注瑞芬太尼4h(T_1)、12h(T_2)、24h(T_3)和48h(T_4),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P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_4时测定完PWT和TWL后,处死动物并取骨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蛋白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结果与T_0时相比,切口痛模型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T_(1~4)时PWT和TWL均降低(均P〈0.05);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T_(1~4)时PWT和TWL均低于切口痛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切口痛模型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切口痛模型组相比,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和切口痛模型组相比,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Ibal表达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体积增大,分支增多。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中CXCL10及其配体CXCR3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CXCL10作用于神经元表面CXCR3而间接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cxc趋化因子10 cxc趋化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NR6A1通过上调RIPK3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亚辉 汪雄 +6 位作者 吴胜英 彭吉霞 武福云 柯镜 张鹏 张秋芳 吕艳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6A1(NR6A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腺病毒Ad-NR6A1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感染后0 h、24 h和48 h时进行MTT实验,以时间为横坐标,A570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NR6A1对...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6A1(NR6A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腺病毒Ad-NR6A1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感染后0 h、24 h和48 h时进行MTT实验,以时间为横坐标,A570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NR6A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DAPI染色、TUNEL染色及caspase活性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寻找NR6A1的靶基因;采用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观察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RIPK3)基因沉默对NR6A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腺病毒Ad-NR6A1感染细胞48 h时,NR6A1过表达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重组腺病毒载体Ad-Lac Z)明显减少;DAPI染色显示NR6A1过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核浓缩和核碎裂的凋亡表型,TUNEL染色显示NR6A1过表达引起细胞凋亡,caspase活性检测结果显示NR6A1过表达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发现,NR6A1过表达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中RIPK3基因表达;RIPK3基因沉默可以显著抑制NR6A1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NR6A1通过上调RIPK3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家族6A1 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BV亚家族克隆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克娜 黄红艳 +3 位作者 张璐 邹红云 余伍忠 焦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探讨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CR BV CDR3谱系特点及多态性,为其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采用RT-PCR扩增TCR BV 26个亚家族CDR3的方法,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对葡萄膜炎患者P... 为探讨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CR BV CDR3谱系特点及多态性,为其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采用RT-PCR扩增TCR BV 26个亚家族CDR3的方法,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对葡萄膜炎患者PBMC中TCR BV CDR3的谱系漂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5例正常健康人PBMC TCR BV CDR3谱型绝大多数呈正态(或高斯)分布,4例葡萄膜炎患者TCR BV CDR3扫描谱型均出现非正态分布的异常峰型,包括寡峰/寡峰趋势,偏峰和不规则异常峰型;(2)在26个TCR BV亚家族中,不同亚家族异常峰型出现的频率不同,非正态异常峰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亚家族有BV2和BV17(均为3/4),而BV5.2、BV6、BV15和BV18亚家族均未出现异常峰型;(3)TCR BV2和BV17两个亚家族在HLA-B27阴性的3个患者均出现非正态异常峰型,而在HLA-B27阳性(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并未出现异常。葡萄膜炎患者PBMC TCRBV部分亚家族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该病的免疫发病机理有关,为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T细胞受体 BV家族 互补决定区3 免疫扫描谱型分析 克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通过促进蛋白激酶B磷酸化导致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增加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雨红 董逸舒 +6 位作者 李雪蒙 熊倩倩 陈晓芬 李柏青 汪洪涛 宋传旺 吴凤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炎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对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和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脑病模型,ELISA检测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XCL1含量。使用500 ng/mL LPS和200 ng/mL TNF-α刺激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XCR2的表达。以150 ng/mL CXCL1刺激bEND.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内皮细胞骨架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重排的变化。脑内皮细胞通透性实验中,将bEND.3细胞随机分为PBS对照组、CXCL1组、CXCL1联合选择性CXCR2拮抗剂SB225002组,Transwell^(TM)小室检测各组通透性变化情况。CXCL1刺激bEND.3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注射LPS导致小鼠全脑组织中TNF-α和CXCL1水平显著升高;LPS和TNF-α刺激可增高bEND.3细胞CXCR2蛋白的表达。CXCL1刺激bEND.3细胞使其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间隙形成增加,且细胞渗透性增加,而CXCR2拮抗剂SB22500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CXCL1引起的脑内皮细胞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和细胞间隙的形成、以及通透性的增高,同时CXCL1(150 ng/mL)刺激使得脑内皮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XCL1通过AKT磷酸化激活引起脑内皮细胞骨架收缩、细胞通透性增加,CXCR2拮抗剂SB225002可有效抑制CXCL1诱导的细胞骨架收缩和通透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脑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3对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张越 刘晓静 +10 位作者 甄宇涵 姚瑶 邵斌 徐嫚鸿 王艳辉 刘志强 王伟 毛爱玲 张宝月 张铭连 陈志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IR组小鼠诱导OIR模型。出生后第17天(PN17)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体外培养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分别采用转染试剂和转染试剂+si-TRPC3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PC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PC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si-TRPC3组和Pyr3(TRPC3通道抑制剂)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si-TRPC3转染72 h)和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1μmol/L Pyr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REC增生能力;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结果PN17时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57±0.244和1.517±0.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3±0.033和0.87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5、3.094,均P<0.05)。si-TRPC3组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Nrf2和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A值明显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横向迁移率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横向迁移率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少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中TRPC3表达水平升高,下调TRPC3可抑制HREC增生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Nrf2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氧化应激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家族C成员3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清指标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
20
作者 张春茹 吕健 +2 位作者 周大亮 孙宪彬 郝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 3,GATA-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 3,GATA-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 t,RORγt)水平与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电图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7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GATA-3、Tim-3、RORγt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GATA-3和Tim-3及RORγt水平与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ATA-3、Tim-3、RORγt水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im-3、RORγ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ATA-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7.14±78.42)ng/L vs(246.45±56.81)ng/L,P<0.01;(93.18±19.94)ng/L vs(35.72±7.79)ng/L,P<0.01;(38.21±9.45)ng/L vs(71.62±14.98)ng/L,P<0.01]。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TnI、CK、CK-MB、H-FAB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3与LVEF、LVFS呈正相关,与LVEDD、LVESD、cTnI、CK、CK-MB、H-FABP呈负相关;Tim-3、RORγt与LVEF、LVFS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cTnI、CK、CK-MB、H-FABP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ATA-3、Tim-3、RORγt单独及联合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AUC分别为0.859、0.827、0.780、0.921,联合预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1.993、3.021、4.532,P=0.036、0.007、0.001)。结论随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疾病进展,血清Tim-3、RORγt水平升高,GATA-3水平降低,各指标与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甲型肝炎病毒细胞受体2 受体家族1 F组 成员3 GATA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