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建立耐药性大鼠CRBH-7919细胞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樊爱琳 王执民 +6 位作者 刘国鹏 郭卫平 张洪新 王义清 曹伟 李文献 倪代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大鼠 CRBH- 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 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带有 mdr1c DNA全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Ha MDR转入到大鼠 CRBH- 7919细胞中 ,MTT法检测细胞系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存活率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大鼠 CRBH- 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 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带有 mdr1c DNA全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Ha MDR转入到大鼠 CRBH- 7919细胞中 ,MTT法检测细胞系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存活率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的 P-糖蛋白 (P- GP)表达 ,RT- PCR检测细胞内 mdr1m RNA的表达量 ,PCR检测 mdr1基因转移到细胞内的基因片段。 结果 :转基因的细胞系对阿霉素、丝裂霉素的耐药性分别提高 9和 7.9倍 ,免疫组化见转基因细胞系 P- GP表达增加 ,RT- PCR示细胞内 mdr1m RNA的表达量增加 ,PCR表明转基因细胞内扩增出 m dr1片段。结论 :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成功建立了大鼠 CRBH - 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 ,该细胞系具有耐药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动物模型 crbh-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 大鼠 逆转录病毒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抑制剂耐药细胞系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沂璇 段永娟 +4 位作者 蔡玉丽 魏璇 张英驰 章婧嫽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耐药细胞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RS4;11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RRT-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中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RS4;11/Nav和RS4;11/Ven,RS4;11/Nav对navitoclax的耐药指数为328.655±47.377,RS4;11/Ven对venetoclax的耐药指数为2 894.027±300.3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相比耐药细胞系,RS4;11亲本细胞系明显被BCL-2抑制剂抑制,而耐药细胞系的凋亡率基本未受药物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无明显增多。RNA-se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P300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亲本细胞系明显增高(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可成功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B-ALL细胞系,并且其耐药机制可能与EP300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2抑制剂 细胞系 RNA-SEQ E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降低乳腺癌耐药细胞系对阿霉素的耐受效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石永进 虞积仁 +4 位作者 朱平 马明信 岑溪南 董玉君 袁家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与化疗药物对多药耐药 (multidrugre sistance,MDR)肿瘤细胞产生协同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加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扩增CIK细胞 ,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与化疗药物对多药耐药 (multidrugre sistance,MDR)肿瘤细胞产生协同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加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扩增CIK细胞 ,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阿霉素及二者联合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上P糖蛋白 (P gp)的表达和细胞内药物积累 ,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gp在MDR靶细胞MCF7adr内的分布。结果 :CIK细胞可使MCF7adr细胞P gp的表达活性下降 82 .5 % ,耐药靶细胞内阿霉素积累增加 3.2倍 ,使联合杀伤率比单纯加阿霉素(同等剂量 )组增加 7.8倍 ,比单纯加CIK细胞 (相同效靶比 )组增加 1.3倍。结论 :CIK细胞可明显抑制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P gp表达 ,可协同阿霉素提高对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杀伤细胞 细胞系 阿霉素 受效应 细胞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49/CDDP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杰 白春学 +1 位作者 钱桂生 黄桂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A549 CDDP 多药细胞系 建立 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系A_(549)DDP的建立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29
5
作者 蔡鹏 刘叙仪 +1 位作者 韩复生 王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82-587,共6页
采用递增顺铂(DDP)浓度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DDP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DDP为亲代A(549)的24.4倍。在无DDP的培养基中培养5月余,其耐药性仍稳定。A(549)DDP细胞内谷胱甘... 采用递增顺铂(DDP)浓度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DDP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DDP为亲代A(549)的24.4倍。在无DDP的培养基中培养5月余,其耐药性仍稳定。A(549)DDP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亲代细胞(P<0.01)。BSO耗竭细胞内GSH后,A(549)DDP细胞对DDP敏感性增加5倍,BSO对亲代A(549)细胞无增敏作用,A(549)DDP细胞GST酶同功酶GST—π含量较A(549)高1.6倍,却无GST基因扩增,表明GSH/GST解毒系统参与A(549)DDP耐药性的产生。实验结果亦示A(549)DDP与卡铂及氨甲喋呤间存在交叉耐药,而与易产生MDR或atMDR之ADM、VCR、VP-16、VM-26无交叉耐药,A(549)细胞无P-糖蛋白(P-gp)表达,Southernblot研究A(549)DDP无mdrlTopoⅡ基因扩增,提示A(459)DDP细胞系与MDR及at-MDR无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细胞系 谷胱甘肽 肺肿瘤 抗癌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逆转白血病细胞系K562/A多药耐药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艳秋 曹林娟 +1 位作者 郝洪军 石永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84-889,共6页
本课题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 ue)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A多药耐药的影响及机制。体外培养的K562和K562/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Q ue处理,采用MTT法检测Q ue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对阿霉素(adriam ycin,ADR)的增敏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Q ue作用... 本课题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 ue)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A多药耐药的影响及机制。体外培养的K562和K562/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Q ue处理,采用MTT法检测Q ue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对阿霉素(adriam ycin,ADR)的增敏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Q ue作用后细胞内ADR浓度的变化,Annex in V/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检测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Q ue在5-160μm o l/L的浓度范围内对K562和K562/A细胞均有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作用,低毒剂量的Q ue使K562/A对ADR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在ADR为5μm o l/L时,Q ue与细胞共培养2小时细胞内ADR浓度则明显增加;Q ue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K562和K562/A细胞的凋亡;Q ue可下调ABC、SLC家族药物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调节BCL2-、TNF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Q ue可通过多种机制逆转白血病细胞系K562/A的多药耐药性,逆转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槲皮素 白血病 多药 K562/A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莉 许小平 +4 位作者 王健民 吕书晴 居小萍 周虹 黄正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建立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长春新碱(VCR)剂量的方法培养高成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g-n,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体内... 目的:建立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长春新碱(VCR)剂量的方法培养高成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g-n,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体内接种等方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建立1株裸鼠高成瘤性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n/VCR。与K562-n细胞比较,K562-n/VCR细胞对VCR耐药为其297.38倍,对蒽环类、鬼臼类等多种化疗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bcr-abl融合基因仍为阳性,裸鼠体内成瘤性不变,但成瘤潜伏期缩短,成瘤体积明显增大。结论: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62-n/VCR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白血病细胞系 建立 生物学特性 长春新碱 致癌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小细胞肺癌SH77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向东 钱桂生 刘凌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 建立人小细胞肺癌SH77/CDDPMDR细胞株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顺铂采用逐步增加剂量的方法诱导人SCLC细胞系SH77,建立MDR细胞系SH77/CDDP ;检测耐药细胞及其亲代细胞对 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观察细胞... 目的 建立人小细胞肺癌SH77/CDDPMDR细胞株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顺铂采用逐步增加剂量的方法诱导人SCLC细胞系SH77,建立MDR细胞系SH77/CDDP ;检测耐药细胞及其亲代细胞对 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 ;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结果 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SCLCMDR细胞系SH77/CDDP ,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胞对 7种化疗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耐药细胞较其亲代略增大 ,核浆比例减小 ,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增多 ,细胞表面指状突起明显 ;耐药细胞与其亲代细胞增殖速度接近 ;其S期细胞增多 (P <0 .0 5 ) ,提示耐药细胞DNA合成增加。结论 SH77/CDDP是可靠的人SCLCMDR细胞模型 ,SH77/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顺铂 细胞肺癌 生物学特性 多药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洛替尼耐药肝癌HepG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志广 赵青 +5 位作者 魏寅祥 贾砚寒 李新颖 黎燕 彭晖 马远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体外建立艾洛替尼(erlotinib)耐药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erlotini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逐步递增艾洛替尼并最终给予艾洛替尼50μmol·L-1连续冲击HepG2细胞12个月,建立HepG2/erlotinib。磺酰罗丹... 目的体外建立艾洛替尼(erlotinib)耐药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erlotini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逐步递增艾洛替尼并最终给予艾洛替尼50μmol·L-1连续冲击HepG2细胞12个月,建立HepG2/erlotinib。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HepG2/erlotinib耐药倍数和耐药谱;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增殖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epG2/erlotinib细胞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BCRP蛋白表达。结果经过12个月艾洛替尼诱导的HepG2耐药细胞,艾洛替尼的IC50值为(72.3±6.1)μmol·L-1,艾洛替尼对正常HepG2细胞的IC50值为(10.6±0.3)μmol·L-1,耐药倍数为6.8±0.7,表明HepG2/erlotinib为艾洛替尼耐药细胞系。HepG2/erlotinib对顺铂、多柔比星、米托蒽醌和拓扑替康的IC50均大于正常HepG2细胞的IC50,表明产生交叉耐药性。HepG2细胞和HepG2/erlotinib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0.7±3.3)h和(26.7±1.2)h,耐药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erlotinib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HepG2/erlotinib细胞中BCRP基因和BC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建立的HepG2/erlotinib具有耐药细胞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与BCRP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洛替尼 肝癌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系DNA聚合酶β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华娟 金戈 +4 位作者 杨洪艳 黄幼田 郑智敏 赵继敏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建立人食管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系,测定耐药细胞系DNA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方法:以临床食管磷癌化疗用药的最低剂量换算终浓度,采用cDDP(10mg/L)反复间歇 24h暴露法作用于食管癌细胞系ECa -109,建立cDDP耐药细胞系ECa 109 /c...  目的:建立人食管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系,测定耐药细胞系DNA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方法:以临床食管磷癌化疗用药的最低剂量换算终浓度,采用cDDP(10mg/L)反复间歇 24h暴露法作用于食管癌细胞系ECa -109,建立cDDP耐药细胞系ECa 109 /cDDP;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Westernblot测定细胞内DNApolβ表达水平。结果:与ECa- 109细胞比较,ECa -109 /cD DP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对cDDP的耐药指数为 1. 56;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S期细胞增多,G0 /G1 期细胞减少,细胞内DNApolβ表达水平增高(P<0. 05或 0. 01)。结论:ECa-109 /cDDP具有耐药表型,其耐药性产生可能与细胞内DNApolβ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系 顺铂 DNA聚合酶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49/DDP耐药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与SP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泓 谢彤 +2 位作者 茅乃权 张纬 唐步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477-2479,共3页
目的:建立耐顺铂(DDP)人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初步探讨耐药细胞与肿瘤SP(sidepopulationcell)细胞的关系。方法:以DDP为诱导剂,采用高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诱导建立人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用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最后将耐药细胞和... 目的:建立耐顺铂(DDP)人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初步探讨耐药细胞与肿瘤SP(sidepopulationcell)细胞的关系。方法:以DDP为诱导剂,采用高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诱导建立人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用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最后将耐药细胞和亲本细胞分别行Hoechst33342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P细胞含量。结果:成功建立DDP耐药细胞系A549/DDP,对DDP的耐药指数为5.957;耐药谱分析表明其是一个多药耐药细胞系;Hoechst33342染色分析显示:A549和A549/DDP中SP细胞含量分别为1.09%和0.31%。结论:建立了稳定的人肺癌多药耐药耐药细胞系A549/DDP,耐药细胞中SP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癌细胞系A549 多药 S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氟尿苷耐药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冰 向阳 +3 位作者 王铮 王云 张浩 黄尚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药机制并进行耐药标志物的初步筛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FUDR诱导的JEG-3细胞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分泌量和上述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耐药细胞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不同基因在药物诱导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只有LRP基因的表达随着诱导药物浓度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增加而逐渐上调。结论:耐药的产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参与。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只有LRP的表达变化与FUDR诱导浓度和耐药性有明显正相关,提示其可以作为绒癌对FUDR耐药的候选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癌 JEG-3细胞系 氟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小方 曹云新 +2 位作者 刘斌 李焰 关素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EC/5-FU),为研究其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方法,建立稳定的MEC/5-FU。应用MTT法、RT-PCR、罗丹明123蓄积试验等方法检测该...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EC/5-FU),为研究其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方法,建立稳定的MEC/5-FU。应用MTT法、RT-PCR、罗丹明123蓄积试验等方法检测该细胞株的耐药性能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MEC/5-FU耐药性能稳定,对5-FU的耐药倍数达到36.11,并且对其他几种化疗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RT-PCR显示耐药相关基因ABCA2、ABCB1、ABCB11、ABCC1、ABCC4等ABC家族基因在MEC/5-FU细胞中明显高表达。罗丹明123在MEC/5-FU细胞中的蓄积量远低于MEC细胞。结论:MEC/5-FU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为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耐药机制和耐药逆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多药 细胞系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571耐药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磊 王健民 +1 位作者 许小平 陈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为了探讨STI5 71耐药机制和体外诱导建立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mesylate ,又称STI5 71)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 ,采用STI5 71递增给药的方法诱导裸鼠高致瘤性人慢粒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 6 2 n和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n VCR对STI5 71耐... 为了探讨STI5 71耐药机制和体外诱导建立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mesylate ,又称STI5 71)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 ,采用STI5 71递增给药的方法诱导裸鼠高致瘤性人慢粒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 6 2 n和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n VCR对STI5 71耐药 ,比较它们与各自亲本细胞系间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异同。结果显示 ,建立多药耐药基础上对STI5 71耐药的白血病细胞亚系K5 6 2 n VCR STI,对STI5 71耐药倍数为 2 3.4 1,对长春新碱 (VCR)耐药倍数为 6 6 2 .2 6 ,对高三尖杉酯碱 (HHT)具有交叉耐药性。K5 6 2 n经STI5 71诱导后对多种药物耐受性有所提高 ,命名为K5 6 2 n STI。K5 6 2 n STI和K5 6 2 n VCR STI细胞内DNR积聚量分别为 33.2 4和 18.76 ,低于各自亲本细胞系。K5 6 2 n STI与K5 6 2 n VCR STI均检测到mdr 1基因的mRNA转录。K5 6 2 n STI和K5 6 2 n VCR STI与亲本细胞系相比 ,倍增时间延长 ,增殖指数增高。结论 :体外小剂量STI5 71递增给药的方法能够提高K5 6 2 n细胞系对STI5 71的耐受性 ,同时mdr 1基因表达阳性 ,表现一定程度的多药耐受 ,提示STI5 71耐药机制与多药耐药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由于K5 6 2 n为裸鼠高致瘤的人白血病细胞系 ,K5 6 2 n STI和K5 6 2 n VCR STI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 STI571 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庚啶对K562/A02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祁明芳 汪明春 +2 位作者 魏素芳 许敏华 杨纯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3-45,共3页
赛庚啶对K562/A02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祁明芳1)汪明春魏素芳许敏华杨纯正(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关键词:赛庚啶;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中图分类号:R733由md... 赛庚啶对K562/A02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祁明芳1)汪明春魏素芳许敏华杨纯正(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关键词:赛庚啶;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中图分类号:R733由mdr-1基因偏码膜糖蛋白P-170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庚啶 多药细胞系 细胞增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与其亲代细胞系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
16
作者 李维 马艳红 +2 位作者 董运鹏 张心丽 谭国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1-245,共5页
目的: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是一种在荧光原位杂交(flt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两个基因组间相对DNA拷贝数的改变(缺失或扩增),并将这些变化在染色体上进行... 目的: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是一种在荧光原位杂交(flt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两个基因组间相对DNA拷贝数的改变(缺失或扩增),并将这些变化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为了解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CNEl/Taxol,HNE2/Taxol,5-8F/Taxol)与亲代细胞(CNEl,HNE2,5-8F)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肿瘤获得性耐药产生中的意义,采用CCH技术对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三株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采用大剂量冲击与剂量逐渐递加相结合的方法诱导而成。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测定药物的敏感性,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对耐药细胞和其亲本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在染色体扩增与缺失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结果:三株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耐药指数分别为8.43、8.27和5.26。鼻咽癌亲本细胞存在广泛的染色体改变,主要表现在3q21-qter,5p13-pter,12和20q11-qter的共同扩增以及l0q11-qter,18和X染色体的共同缺失,从亲本细胞系诱导的三株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表现为3q21-qter,5p13-pter,12,20q11-qter和8q21-qter的共同扩增,无明显共同缺失区域。与亲本细胞共同扩增区域相比,其中最有意义的是8q2l-qter区域在三株耐药细胞中出现了新的共同扩增。结论:3q21-qter,5p13-pter,12和20q11-qter的共同扩增以及10q11-qter,18和X染色体的共同缺失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而8q21-qter染色体扩增可能与鼻咽癌获得性紫杉醇耐药相关,对这些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为肿瘤发生及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紫杉醇细胞系 C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细胞系CHL-3A4可使硝苯吡啶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丧失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羽力 诸葛坚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检测本实验室构建的表达人细胞色素 P450 3A4同功酶转基因细胞系 CHL-3A4的硝苯吡啶氧化酶活性。方法:利用多药耐药细胞K562r的阿霉素(ADR)耐药性可被硝苯吡啶逆转,而硝苯吡啶又可特异地被 CYP3A... 目的:检测本实验室构建的表达人细胞色素 P450 3A4同功酶转基因细胞系 CHL-3A4的硝苯吡啶氧化酶活性。方法:利用多药耐药细胞K562r的阿霉素(ADR)耐药性可被硝苯吡啶逆转,而硝苯吡啶又可特异地被 CYP3A4代谢,观察硝苯吡啶在CHL-3A4 S9混合物(S9mix)中孵育前后的生物学活性变化来判断 CHL-3A4细胞的CYP3A4硝苯吡啶氧化酶活性。结果: K562r细胞在含有硝苯吡啶( NIF)( 12.5μg·L-1)的培养基中培养时,对阿霉素的IC50值从不含 NIF时的(6.47± 0.60)mg· L-1降至(0.89±0.15)mg· L-1(P<0.01)。K562r细胞在含有分别经CHL-3A4、CHL细胞的S9组分和灭活的CHL-3A4细胞的S9组分预处理的 NIF(12.5μg·L-1)的培养基中培养时,阿霉素对其的IC50值分别为(6.10±0.50)mg· L-1、(0.32±0.09)mg·L-1和(0.32±0.04)mg·L-1。前者和后两者相比P<0.01。结论:实验室构建的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 3A4同功酶转基因细胞系 CHL- 3A4具有硝苯吡啶氧化酶活性,从而进一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转基因细胞系 硝苯吡啶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辉 赵群 +4 位作者 左连富 焦琨 程建新 贾金华 康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SKOV3/CD-DP小鼠腹腔移植模型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IFN-γ、IL-2、CD3McAb和IL-1,体外诱导成CIK...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SKOV3/CD-DP小鼠腹腔移植模型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IFN-γ、IL-2、CD3McAb和IL-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MTT法测定CIK细胞、顺铂及两者联合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CDDP细胞,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体内抑瘤作用,并用RI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A125的含量。结果:顺铂对SKOV3/CDDP细胞的IC50为315.5μg/ml,较其对SKOV3细胞的IC50(85μg/ml)增加了4倍;CIK细胞对SKOV3与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均在48h最高,且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其对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KOV3(P<0.05)。仅25μg/ml的顺铂即可使效靶比为12.5∶1组中的联合杀伤率比单纯顺铂组增加5.8倍,比单纯加CIK(相同效靶比)细胞杀伤率增加2.3倍,且随效靶细胞比值和顺铂浓度的升高呈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IK组与CIK+顺铂组均能显著抑制癌性结节的生长,抑瘤率达100%,且3组SCID鼠血中CA125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CIK细胞联合顺铂对清除晚期卵巢癌表达耐药蛋白的腹腔种植转移病灶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并有希望成为前景良好的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多药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顺铂 卵巢癌细胞系SKOV3/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与LRP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津 唐安洲 +3 位作者 何光耀 高艺玲 康敏 景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38-942,共5页
目的:建立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TW03/DDP并研究其与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关系。方法:以顺铂(DDP)为诱导药物,诱导人鼻咽癌细胞TW03,建立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TW03/DDP;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并绘制细胞... 目的:建立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TW03/DDP并研究其与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关系。方法:以顺铂(DDP)为诱导药物,诱导人鼻咽癌细胞TW03,建立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TW03/DDP;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倍增时间,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印迹法、RT-PCR检测LRP的表达结果:TW03/DDP对顺铂、5-氟尿嘧啶、阿霉素、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等药物的耐药指数分别是40.85、5.65、26.68、1.60与28.19,其半数抑制浓度与TW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的细胞倍增时间相对于其亲本细胞略有延长,其G_0/G_1期明显减少而G_2/M期则相对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免疫印迹法、RT-PCR检测显示LRP及其mRNA在TW03/DDP中的表达明显高于TW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TW03/DDP,其LRP在蛋白水平及i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亲本细胞,表明LRP的表达上调与其耐药机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系 多药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多耐药基因1和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福莲 岳保红 +2 位作者 马开颜 乐晓萍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 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 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此3种细胞的mdr1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它们的P gp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以判断它们的P gp功能状态。结果:在原位杂交的标本上,杂交信号呈紫蓝色颗粒,分布于胞质。GES1细胞颗粒数量少,BGC823颗粒数量多,细胞轮廓十分明显;SGC7901颗粒细小而少,少数细胞杂交信号丰富。免疫印迹显示GES1P gp的表达较BGC823和SGC7901弱;GES1P- gp积分光密度为46.36±19.24,BGC823为61.32±28.46,SGC7901为50.45±21.36,BGC823的P gp表达强于SGC7901和GES1(P<0.05),SGC7901和GES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1阿霉素特异荧光强度为10.12±4.18,BGC823为27.44±7.06,SGC7901为35.88±14.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对抗肿瘤药的反应性不同,随着细胞恶性变,P gp介导的耐药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P-糖蛋白 GES-1细胞系 BGC823细胞系 SGC7901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