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海藻体内TN和TP含量及其对近海环境修复的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道建 黄小平 岳维忠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广东省珠海桂山岛附近海域网箱养殖区生长的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石莼(Ulva pertusa)、海带(Lamianaria japonica)、羽藻(Bryopisis plumosa)和草叶马尾藻(Sargassum graminifolium)5种典型大型海藻在不同... 本文研究了广东省珠海桂山岛附近海域网箱养殖区生长的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石莼(Ulva pertusa)、海带(Lamianaria japonica)、羽藻(Bryopisis plumosa)和草叶马尾藻(Sargassum graminifolium)5种典型大型海藻在不同月份体内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对近海环境修复的意义.结果表明,这5种海藻2~5月份各自TN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076%~5.460%(m/m,干重,下同),TP月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85%~0.510%(m/m,干重,下同).这5种海藻TN、TP含量随生长月份而变化,在生长旺盛月份,海藻体内TN、TP含量相对较高.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石莼、羽藻体内TN、TP含量较高,可作为近海富营养化水环境修复的优选海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植物 大型海藻 调查研究 tn含量 tp含量 近海环境修复 珠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底泥释放COD、TN和T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朱健 李捍东 王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49,共6页
通过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扰动对底泥释放COD、TP、T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氧水平下,COD、TN、TP的释放量均随着溶解氧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TN、TP的释放量不断增加,... 通过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扰动对底泥释放COD、TP、T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氧水平下,COD、TN、TP的释放量均随着溶解氧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TN、TP的释放量不断增加,但COD在20℃释放量最大,在5℃释放量最小;不同pH条件下,COD、TN、TP的释放量呈现"U"字形曲线,即中性条件下释放量最小,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释放量都较大,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略高于酸性条件;不同扰动状态下,COD、TN、TP的释放量均随着扰动程度的加强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环境因子 释放量 cod t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湖底泥TN、TP和COD的释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建森 洪梅 +2 位作者 刘海龙 郑海涛 王香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48,52,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溶解氧(DO)、扰动条件下松花湖底泥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释放规律和不同有机质条件下,底泥TN和TP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溶解氧较低时,底泥TN,TP和COD的最大释放...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溶解氧(DO)、扰动条件下松花湖底泥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释放规律和不同有机质条件下,底泥TN和TP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溶解氧较低时,底泥TN,TP和COD的最大释放量均增加,温度和DO对微生物的活性和硝化作用有重要的影响;扰动增大了底泥与上覆水的接触面积,加速了底泥氮、磷和有机质的扩散;有机质影响着微生物的活性和对磷的吸附作用,进而影响底泥对TN和TP的释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湖底泥 tn tp cod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与植物协同去除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COD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兴华 王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45-48 51,51,共5页
试验设3个污水处理组,第Ⅰ组为微生物处理组、第Ⅱ组为植物处理组、第Ⅲ组为植物微生物协同处理组,分别在处理4、8、12、16 d时取样测量样品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都使... 试验设3个污水处理组,第Ⅰ组为微生物处理组、第Ⅱ组为植物处理组、第Ⅲ组为植物微生物协同处理组,分别在处理4、8、12、16 d时取样测量样品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都使污水中TN、TP、COD浓度显著降低,表明3种处理方法都具有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其中第Ⅲ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16 d,使污水中TN浓度从21.5607mg/L降低到5.2704mg/L,TP浓度从6.1695mg/L降低到0.8279mg/L,COD浓度从215.3mg/L降低到52.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植物 总氮(tn) 总磷(tp) 化学需氧量(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低污染水对人工湿地中细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顾丽君 钱庄 +1 位作者 祝志超 张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0,共6页
探究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系统处理低污染水过程中,相同COD/ρ(TN)下不同碳氮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为较高碳氮含量的HFCW(HF1)和进水为较低碳氮含量的HFCW(HF2)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HF1和HF2对COD的... 探究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系统处理低污染水过程中,相同COD/ρ(TN)下不同碳氮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为较高碳氮含量的HFCW(HF1)和进水为较低碳氮含量的HFCW(HF2)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HF1和HF2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8.26%和28.89%,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9.06%和81.87%。HF1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HF2,HF1中富集的优势细菌为Chloroflexaceae、Coma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均具有异养反硝化功能,HF2中富集的优势细菌为Xantho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其中Xanthomonadaceae具有自养反硝化功能。COD、NH4^+-N和NO3^--N对HF1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对HF2中细菌群落的影响,HF1中COD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NH4^+-N和NO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污染水 水平流人工湿地 碳氮含量 cod/ρ(tn) 细菌群落结构 冗余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碳、磷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6
作者 艾胜书 杨思文 +3 位作者 孙雪健 张莹 蒲劲豪 边德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84,共8页
为实现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该研究利用超声破解装置释放剩余污泥的碳、磷,优化超声破解参数,并对破碎前后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22 min、超声功率为720 W条件下,污泥中碳、磷释放完全。三维荧光和磷形态分析显示,超声破... 为实现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该研究利用超声破解装置释放剩余污泥的碳、磷,优化超声破解参数,并对破碎前后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22 min、超声功率为720 W条件下,污泥中碳、磷释放完全。三维荧光和磷形态分析显示,超声破解后上清液主要成份为有机碳和有机磷,底层为无机脱水固体。污泥微观形态分析显示,超声可以有效破碎生物污泥絮体结构,实现污泥絮体和无机固体颗粒分离。研究发现,通过超声破解能够实现污泥有机和无机成份分离,有助于实现污泥资源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超声破解 cod含量 tp含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染足迹的太湖流域稻作农业污染评估——以常州市和宜兴市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静 闵庆文 +2 位作者 李文华 焦雯珺 袁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72-380,共9页
稻作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化肥农药被过量施用,造成了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结合各类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入河量,通过污... 稻作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化肥农药被过量施用,造成了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结合各类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入河量,通过污染足迹模型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的污染足迹,通过污染压力模型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的污染压力指数,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生产过程中向水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中以COD和TN为主,其入河量分别为792.96 t·a-1和605.28 t·a-1,TP入河量为27.16 t·a-1;(2)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TN污染足迹最大(3 944.50 hm2),其次为TP污染足迹(2 578.95 hm2),最小的是COD污染足迹(523.52 hm2);(3)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压力指数为2.10,处于中度污染压力状况,表明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生产活动超出了当地水域的承载能力,对当地水环境产生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污染足迹 污染压力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北方草本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波 汤洁 +2 位作者 李海毅 侯克怡 胡佳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7-220,共4页
为辽河流域河岸缓冲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模拟法,以蛭石为基质,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对污水中TN、TP和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对TN、TP和COD等污染物均表... 为辽河流域河岸缓冲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模拟法,以蛭石为基质,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对污水中TN、TP和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对TN、TP和COD等污染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效果,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对其净化率呈下降趋势。不同草本植物,对TN的净化效果依次为紫花苜蓿>白三叶>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对TP的净化效果依次为白三叶>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早熟禾,对COD的净化效果依次为高羊茅>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早熟禾。第35天时,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TN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26.80%和24.99%;白三叶和高羊茅对TP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66.28%和65.48%;高羊茅和白三叶对COD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36.85%和3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草本植物 tn tp cod 净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植物人工浮岛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希 铁柏清 +2 位作者 彭陵文 李高明 李杰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采用浮岛无土栽培的方法,以人工水桶为模拟场所,通过在桶内的生活污水水体表面混合种植各种植物,研究植物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水体中TN、TP、COD的降解等,结果表明混合型植物人工浮岛对TN、TP的去除效果比单一植物要... 采用浮岛无土栽培的方法,以人工水桶为模拟场所,通过在桶内的生活污水水体表面混合种植各种植物,研究植物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水体中TN、TP、COD的降解等,结果表明混合型植物人工浮岛对TN、TP的去除效果比单一植物要好,COD的去除率也达到80%,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岛 总氮 总磷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彩春 梁宁 +2 位作者 王敦球 林华 曾鸿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636-17639,17698,共5页
以无植物、沸石和石灰石1∶1体积混合为基质的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为对照,研究了美人蕉与富贵竹在不同种植方式及3组反应停留时间下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在72 h停留时间下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而COD的... 以无植物、沸石和石灰石1∶1体积混合为基质的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为对照,研究了美人蕉与富贵竹在不同种植方式及3组反应停留时间下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在72 h停留时间下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而COD的去除效果则在48 h停留时间下较为稳定,24 h停留时间下各个湿地的处理效果均不理想。不同植物对脱氮除磷的效果差异较大,但各个湿地的COD去除效率在相同停留时间下差别不大。美人蕉湿地的脱氮除磷效率在3个停留时间下均优于其他湿地。美人蕉和富贵竹混合种植体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与美人蕉单一种植体系差异不明显,美人蕉湿地表现出更稳定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总氮 氨氮 总磷 cod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基于全国和临夏县两个层面的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枫 朱立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3,共7页
草食畜牧业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发展的重点,伴随饲养比重的增加,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为避免面源污染,维护良好的农业农村环境,提升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潜能,本文以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为研究对象,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草食畜牧业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发展的重点,伴随饲养比重的增加,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为避免面源污染,维护良好的农业农村环境,提升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潜能,本文以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为研究对象,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和全国作为研究区域,对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作出梳理,分别对作为农家肥(肥料化利用)和沼气资源加以利用的潜能作出测算。以农业部发布的养殖业产排污系数和相关养分含量系数为基础,将我国2013年牛、羊粪便的COD折算成相应的折标煤,将TN(氮)和TP(磷)折算成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常用肥料,对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作了初步评估。2013年牛羊粪便可产生氮5 143 400 t,折合尿素11 181 300 t;产生磷733 600 t,折合过磷酸钙12 018 300 t。全国牛类粪便COD排放量为118 183 200 t(奶牛30 310 700 t,肉牛65 912 000 t),羊粪便COD排放量为48 800 t,牛羊粪便共可产生沼气资源53 713 900 m3,约38 351 700 kg标准煤。同时,以甘肃省临夏县作为对象,结合调研数据,得出2013年临夏县牛羊粪便COD产生量合计约48 145 269.74 kg,折算出沼气标煤当量为28 176.82 t;含氮量为2 557.18 t,含磷量为256.40 t,折算成化肥相当于5 559.09 t尿素和4 200.48 t过磷酸钙,或者1 050.12 t磷酸二铵和5.19 t尿素。因此,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可以产生节本、增效、环保的叠加作用。政府要加大技术指导和财政扶持力度,尤其在贫困地区,要以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动当地脱贫进程,同时提升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产地安全保障。考虑到散户比例较大,尤其在西部地区,建议尽快建立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的牛羊粪便收集利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资源化利用 能源潜力 面源污染 氮磷养分系数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城市绿化乔木树种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楠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国玉 孙婧 李湛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2-24,共3页
污染水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以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在世界各地人工湿地处理、河岸生态修复以及土地处理系统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草本植物,对适合我国北方城市林业建设的乔木树种很... 污染水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以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在世界各地人工湿地处理、河岸生态修复以及土地处理系统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草本植物,对适合我国北方城市林业建设的乔木树种很少研究。因此,在分析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筛选了杨树、枫杨、水杉、柳树4种适宜北方城市森林建设的常见树种,于2008年7月到9月进行了室外盆栽污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4种乔木对污染物都表现出较好的去除能力。总体来看,对TN的去除能力,枫杨>杨树>水杉>柳树;对TP的去除能力,杨树>枫杨>水杉>柳树;对COD的去除能力,柳树>枫杨>水杉>杨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tp tn cod 污染物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乾 张鉴达 梁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231-21232,21296,共3页
[目的]研究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反应特性。[方法]将SBR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应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反应器中溶解氧随曝气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个反应周期内COD、TN、TP去除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曝气强度下,SRB... [目的]研究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反应特性。[方法]将SBR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应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反应器中溶解氧随曝气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个反应周期内COD、TN、TP去除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曝气强度下,SRB反应器开始曝气时(第11 min)溶解氧值均最低,之后呈上升趋势,均在第13 min出现第一个"平台",且曝气强度越大,该"平台"越高;50min后溶解氧值波动较小。反应周期结束时,不同气速下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98%、75%、80%以上,且不同气速对污染物的去除有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SBR 废水处理 cod t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林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玲 王瑞刚 +2 位作者 施士争 王磊 黄瑞芳 《江苏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5-10,共6页
该文模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太湖西山岛上某农庄营建了1个柳树特色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由3级慢渗带(垂直型)和1级表流湿地组成,总长度100 m,平均宽6.5 m。模拟农村实际生活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铵态氮(NH+4-N... 该文模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太湖西山岛上某农庄营建了1个柳树特色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由3级慢渗带(垂直型)和1级表流湿地组成,总长度100 m,平均宽6.5 m。模拟农村实际生活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铵态氮(NH+4-N)等富营养盐浓度,人工配制污水累计290 t,在5 d内陆续灌溉到处理系统中,观测结果表明位于系统末端收集池中富营养污染物TN,TP,COD和NH+4-N(铵态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5.4%,99.2%,89.9%和95.4%,其中TP,COD和NH+4-N含量均优于或达到五类水标准。净化效率总体呈现出随着柳林处理级数的增加,污水的净化效率也增加;同一天同一级柳林湿地不同时间段出水中TN,TP,COD和NH3-N的浓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污水 总氮 总磷 化学需氧量 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浮莲生态型河道水质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15
作者 何宁 赵振兴 秦颖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6,共2页
对水浮莲生态型河道净化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种植方式分为菱形、闸墩形、翼形3种,并分析每种种植方式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污水中氮、磷及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在试验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叶,影响污染物去除... 对水浮莲生态型河道净化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种植方式分为菱形、闸墩形、翼形3种,并分析每种种植方式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污水中氮、磷及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在试验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叶,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3种种植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可知:菱形种植方式的COD去除率最高,翼形种植方式的氮、磷去除率最高。水浮莲生态型河道是可行的,在实际生态型河道建设和运行时,应当根据实际水质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种植方式 cod tp tn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改性对生物膜特性及除污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子建 陈秀荣 +1 位作者 许孔耀 吴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9,67,共5页
为改善陶粒的除磷性能,该实验分别用FeCl_3和CaCl_2对普通陶粒进行改性,并考察了表面改性对陶粒表面的生物膜特性和除污特性的改善。结果表明,经FeCl_3和CaCl_2改性的陶粒对TP的去除率更高,但吸附效能随运行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陶粒经... 为改善陶粒的除磷性能,该实验分别用FeCl_3和CaCl_2对普通陶粒进行改性,并考察了表面改性对陶粒表面的生物膜特性和除污特性的改善。结果表明,经FeCl_3和CaCl_2改性的陶粒对TP的去除率更高,但吸附效能随运行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陶粒经改性处理后表面生物膜多糖含量更多,脱氢酶活性更强,对TN和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陶粒 tp tn cod 多糖 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拦截外源氮磷等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广恪 邓春生 张燕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2-1789,共8页
采用室内土柱淋洗装置,在潮褐土中按干质量比分别加入2%、4%、8%、16%的生物炭,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下渗速度的影响及对污水中氮、磷、COD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外源污水的下渗速度,进... 采用室内土柱淋洗装置,在潮褐土中按干质量比分别加入2%、4%、8%、16%的生物炭,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下渗速度的影响及对污水中氮、磷、COD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外源污水的下渗速度,进水10~12 L期间,2%和4%生物炭用量系统的下渗速度与CK无显著差异,而8%生物炭用量系统的下渗速度相对CK可提高593.08%,16%系统的下渗速度最大提高942.90%。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中TN(进水浓度为30.16 mg·L-1)有很好的拦截效果,TN平均拦截率为95.79%,且生物炭用量与进水量对土柱系统的TN拦截率无显著性影响;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中COD(进水浓度为510 mg·L-1)有很好的拦截效果,2%~8%生物炭用量系统的平均COD拦截率为54.14%,而16%系统的平均COD拦截率为66.2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进水量增加,不同处理淋滤液中COD浓度变化不明显。结合污水下渗速度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高生物炭用量(8%和16%)处理可拦截更多的外源氮素和COD。试验初期(进水3~6 L时)高生物炭用量(8%和16%)处理的淋滤液中TP浓度高于进水浓度,而2%和4%系统的TP浓度低于进水浓度,随进水量增加,不同处理淋滤液中TP浓度逐渐降低:8%生物炭用量系统在进水量达到9L时出水TP浓度低于进水浓度,并最终达到45.70%的TP拦截率;16%的系统在进水量达到17 L时TP拦截率为20.71%;2%和4%系统的TP平均拦截率达到90%。综合不同生物炭用量的下渗速度、氮磷等污染物的拦截率,8%生物炭用量的土柱系统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显著提高土壤对外源污染物的拦截效率,并减小土壤内磷素流失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河岸边植被缓冲带新的构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tn tp cod 下渗速度 拦截率 拦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玉珍 王强 +1 位作者 王玉军 付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5,共7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AB工艺的原理及A2O工艺的特点。并就测得的数据分析了CODcr与BOD5之间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年间、季度间的CODcr去除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ODcr年间去除率存在一定差异,季度间去除率稳定;通过比较TP与TN的去除率,分析了... 本文详细阐述了AB工艺的原理及A2O工艺的特点。并就测得的数据分析了CODcr与BOD5之间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年间、季度间的CODcr去除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ODcr年间去除率存在一定差异,季度间去除率稳定;通过比较TP与TN的去除率,分析了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2O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工艺 A^2O工艺 cod tp 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湾海域污染物扩散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齐齐 宋丹 +1 位作者 许雪峰 段志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3,共11页
本文基于Delft3D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和污染物输运扩散模型,分析了三门湾海域的三种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输运扩散规律。水动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能够较好重构三门湾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特征... 本文基于Delft3D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和污染物输运扩散模型,分析了三门湾海域的三种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输运扩散规律。水动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能够较好重构三门湾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特征。根据物质输运特征,将三门湾划分为7个动力单元,即健跳-浦坝、海游-蛇蟠南、青山、沥洋、乐井洋-石浦、混合区域、口门区域。Lagrange运动轨迹表明,各动力单元的物质输运基本控制在本单元范围内;污染物整体浓度分布符合湾顶较高、养殖区附近较高、混合区与口门区附近较低的特征;各污染因子中,相同水域的TN浓度最大,COD浓度稍小,而TP浓度则小于前两者约一个量级;落潮时,浓度等值线移向湾口,各单元区块污染物分布范围较涨潮时扩大,其中沥洋单元、青山单元和乐井洋单元的变化最显著;各污染因子中COD的变化最为明显,TN次之,TP的变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扩散 三门湾 Delft3D cod tp 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金华市孝顺镇污水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敏芝 虞佳莉 +3 位作者 陈余晨 陈超 朱旭钎 王志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低耗、高效、绿色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以更好地处理中小城镇污水,拓展人工湿地的绿色生态功能。[方法]采用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取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生活污水,在每轮湿地系统中水力停留7 d,考察进水水质...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低耗、高效、绿色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以更好地处理中小城镇污水,拓展人工湿地的绿色生态功能。[方法]采用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取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生活污水,在每轮湿地系统中水力停留7 d,考察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中总磷(TP)、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情况,进行湿地基质和植物的筛选。同时,对这几种基质和植物进行搭配组合,筛选出适合处理金华市孝顺镇污水的最佳组合,并进行景观设计研究。[结果]融合景观设计后的湿地系统TP去除率为71.23%,TN去除率为78.08%,COD去除率为71.70%,处理效果较好。[结论]结果表明,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石灰石、煤渣的基质搭配组合加上美人蕉+茭白的植物搭配组合,进行景观设计后,去污能力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 总磷 总氮 化学需氧量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